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统编版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满分:100分 时间:35分钟】积累与运用(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了一种时尚文化,( ),使人们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了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
2、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已经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土文化正_地走向世界。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 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3、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5分)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踌躇满志 饱经沧桑B轰轰烈烈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霜C轰轰烈烈 趋之若鹜 胸有成竹 饱经风霜D方兴未艾 纷至沓来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
4、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答案】1B2B3B【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据此排除C、D两项;从语言表达简洁和前后句关联紧密的角度考虑,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和前面分句的主语一致,可承前省略,据此排除A项。故选B。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5、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此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些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而乡土文化活动不是新生事物,应选用“轰轰烈烈”。第二处,趋之若鹜: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此处是形容人们纷纷到来,没有贬义,应选用“纷至沓来”。第三处,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根据前后语境,此处是说“
6、中国乡土文化”已经取得了成就,应选用“踌躇满志”。第四处,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此处前面说“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应选用“饱经风霜”。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
7、不变的。题中,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搭配不当,应改为“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一致共识”成分赘余,删掉“一致”。综合分析,B项修改最恰当。故选B。4下列对蜀道难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A“连峰去天不盈尺”极言山峰之高,其后三句运用多个意象渲染蜀道艰险。B选段用“狼与豺”“猛虎”和
8、“长蛇”喻指凭险据守、称霸一方的叛臣逆贼。C诗人从蜀道之难自然联想到仕途之难,表达出远离尘世、退隐田园的愿望。D“侧身西望长咨嗟”呼应“嗟尔”句,一叹再叹,抒写诗人内心深长的感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C项,“表达出远离尘世、退隐田园的愿望”错误,于文无据。应该是表达了对友人入蜀关切之情。故选C。5下列古诗词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时间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5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
9、寒游。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ABCD【答案】D【解析】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解答时,要先理解诗句,明确诗句中所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本题中,对应的是“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圆明”,指中秋之月又圆又亮,对应的是“中秋”,农历八月十五。“端阳”“汨罗”对应的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菊花须插满头”对应的是“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元夜”“灯火”对应的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中元”对应的是“
10、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故按按照时间排序为,故选:D。6下列对诗句中有关意象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借“子规啼”渲染攀爬蜀道时的凄清氛围,抒发似望帝般忧虑朝廷的爱国情怀。B晏殊蝶恋花“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一句,以成双成对的“燕子”反衬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C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词人主观地认为南飞的大雁曾传递过她和丈夫的书信,表达对亡夫的思念。D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长亭”是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的地方,后来逐渐演变为送别地的代名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本题具体
11、考查的是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A项,“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借子规啼渲染攀爬蜀道时的凄清氛围,抒发似望帝般忧虑朝廷的爱国情怀”说法错误。“抒发似望帝般忧虑朝廷的爱国情怀”错,“子规”在此处没有表达爱国情怀。故选A。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5分)A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的孔子标准像(初稿),曾引发不少争议。不步专家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从来就没有过一个统一的孔子标准像。B尽管花了大力气整治,但地淘油事件仍然不断曝光,这表明总是有人
12、想发不义之财。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是监管不力?还是无能为力?C杭州刺史白居易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西湖展现的,是美、是大气、是包容。D近几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处处安家,诸葛四处显灵,女蜗遍地开花。”【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标点符号的能力。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运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B项,“是监管不力
13、?还是无能为力?”第一个问号错误,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是监管不力,还是无能为力? C项,冒号使用错误,应该有冒号。杭州刺史白居易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D项,冒号使用错误,这是引用,作为句子组成部分,不用冒号,去掉冒号,句号放外边。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处处安家,诸葛四处显灵,女蜗遍地开花”。故选A。8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15分)关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讲座的通知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4月19日在图书馆401室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讲座内
14、容: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二、讲座嘉宾: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方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三、其他说明: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期望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细心聆听方老师的精彩讲座。学校教务处2019年4月17日【答案】“牵涉”改为“包括”。“应邀”改为“邀请”。删掉“抛砖引玉”。“期望”改为“希望”。“莅临”改为“到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语言使用的场合,然后把握语言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接着圈出语言表达不得体的地方,并按照要求
15、进行修改。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通知,故应使用书面语体。第一处,“牵涉”错误,“牵涉”,连累,关系到,多指不好的事情,此处是说讲座的内容的范围很广,不合语境,应改为“包括”。第二处,“应邀”错误,“应邀”,接受邀请,是从被邀请方的角度来说的,而此处是从邀请方来说,使用不当,应改为“邀请”。第三处,“抛砖引玉”错误,“抛砖引玉”,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处说对方,谦敬不当,删去。第四处,“期望”错误,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此处是学校对学生说的,应改为“希望”。第五处,“莅临”错误,“莅临”,敬辞,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此处是对学生说的
16、,不当,改为“到达”。阅读理解(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巫水码头通唐朝站在湘西南城步县的巫水码头上,我苦吟着一副隐字联,思绪跟河水一样,绵延不尽地流向远方。城步处在湘桂边界的层峦叠嶂中。印象里苗族人走动不多,他们远离了主流文化的辐射,好像有点寂寞。当我第一次来到城步,当地的友人肖君就陪我到城外走走。县城四面青山,绿水穿城,城郊平地稀少,多在石山坡地耕种。背山的绿荫间,有一座青砖黑瓦的民居,槽门上有翘檐石刻。肖君说,这是清代一位肖姓秀才的老宅,你是文人,你把槽门上的隐字联对上啰。走近一看,上面刻的是:宅近青山,门垂碧柳。门楣没有横批,是一幅百鸟朝凤的石刻图。我知道李白写过“宅近青山
17、同谢眺,门垂碧柳似陶潜”的诗句,隐字联去掉三字,浅显晓畅。我心里有些感知,但就不能一下对上来,低头沉吟半天,心里反而惆怅了。肖君说,无数的人到过这里,还没谁对得妥帖过,前几年还搞了全国性的征集活动,也没发现眼明心亮的。城步苗地不可小觑啊!肖君见我陷入苦思,就说去河边走走,那边清凉幽静。河岸上边就是留存的老城门,名叫“利济门”,拾级而上就入城了。站在城门回望,远山含黛,斜晖脉脉,江面十分开阔,水流并不急,应是深流。我感觉进入了充沛的气场,一种势持衡着江岸的静谧。肖君说,城步处于巫水的上游,古来舟楫穿梭,文人骚客商贾走卒,都在城边的码头上来去匆匆,现在河岸的石壁上还刻着很多的古代诗文呢! 又是石刻
18、,我不敢吭声了,但又好奇哪些高人上过这个码头。仰着头慢慢看过去,看着看着,突然“王昌龄”的名字跳入眼里,他竟还留了墨迹!欣然看去,是一首七绝,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好诗好诗,我连连叹服诗的意境,肖君不无得意地说,王昌龄这首诗给偏僻荒芜的城步增辉不少,尤其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一句,不知抚慰了多少旅途上的疲惫心灵,而那温暖的力量是从城步传出的!看着得意的肖君,我故意问他,李白给贬落至此的王昌龄写过一首诗你知道吗?肖君说,那不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乘舟
19、到龙标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五溪逶迤千里,那要经停多少码头,涵咏多少诗文!肖君说,真是青山有幸,李白虽没有来过这里,被贬至夜郎因获赦没有成行,但他带着明月,飞过五溪,心灵抵达了码头。王昌龄心有戚戚,不但在龙标的芙蓉楼旁捧出了“冰心玉壶”,还把一轮明月送给了柴侍御,即使再深的忧伤,也被明月清辉润开了。码头流水到唐朝!多么灵妙,多么悠远。城步就这样跟唐朝攀上了文缘,让我这外县人竟有了嫉妒。我顺着肖君的得意不住地遐想,这条巫水逶迤而去,跟下游很多的河流相连,那也让无数的文人官宦到达各个码头,然后留下诗词文章。白居易曾在蓝桥写下“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可知码头驿馆文事的繁盛了
20、。这成了传播诗文的一个重要渠道,河流运载的分明是璀璨的文化啊!一江浪花那么耀眼,那是诗文的另一种颜色呢。文化的承传和繁盛就是这样,小溪有水大河涨,江湖相连通海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从小地方发展形成的,小地方的文化,为大地方的文化提供着养分,国家的文化,就是区域文化的自然融合。如此,河流经过的地方,是多么的幸运,不说先人讲的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连一条巫水都能流向唐朝,怎不令人骄傲!我想着漫长的巫水上,那一座座泛光的青石码头,它们承载了无数青衿长衫的沉重步履,却使多少文心停止漂泊,上了江岸。码头是游历者的方向,有了码头就有了根系,有了树干树枝,还有绿叶和果实。一个人毕生的颠簸,其实都在
21、寻找一处的码头。俯瞰巫水依山而去,我想起先前的隐字联,觉得不必去苦想了。这本是出自李白的诗句,旨深意远,空余二字,不是叫人意会么。山下的巫水都流向了唐朝,那么旷远,那么悠然。 (选自文汇报)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城步地处湘桂边界、文化落寞的印象,反衬了后文见闻中由巫水深厚文化渊源所感受到的震撼。B作者引用白居易诗句旨在说明码头驿馆文事的繁盛,是传播诗文的一个重要渠道,承载着璀璨文化。C文章以作者游览城步为线索,引入诗人名作,穿插叙述文人典故,使文章思路清晰,内蕴丰富。D友人肖君解释送柴侍御神态得意,是因为送柴侍御后两句抚慰了游子旅途上的疲惫心灵
22、。10文章以“隐字联”开头,以“隐字联”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0分)11请结合文章谈谈题目“巫水码头通唐朝”的含义。(15分)【答案】9D10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隐字联”凸显了城步与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给作者以遐想;表现了作者情感变化,由苦吟、思绪绵延,到最后不再苦想、心神领会,在对巫水码头的遐想中收获了释然与悠远。11巫水码头曾经留下李白、王昌龄等文人墨客的足迹和诗作,与唐朝文化结下渊源;码头流水到唐朝,巫水跟下游很多的河流相连,让无数的文人官宦到达各个码头,留下诗词文章;暗示了湘水连接唐朝文化,说明区域文化联通着国家文化,国家文化是区域文化的自然融合。【解析】
23、9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D项,“是因为送柴侍御后两句抚慰了游子旅途上的疲惫心灵”错误,友人肖君神态得意,是因为“那温暖的力量是从城步传出的”。故选D。10本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题干已经有了结构上的提示:“文章以隐字联开头,以隐
24、字联结尾”,这就是说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作用。仔细阅读文章,“隐字联”刻在清代一位肖姓秀才的老宅的门上,而且“隐字联”是作者想起了李白曾写过“宅近青山同谢眺,门垂碧柳似陶潜”的诗句,凸显了城步的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给作者以遐想。第3节说“我心里有些感知,但就不能一下对上来,低头沉吟半天,心里反而惆怅了。我陷入苦思”,文章中间作者写看到了王昌龄的诗,从而引发作者的一系列感想,最后一节作者说“俯瞰巫水依山而去,我想起先前的隐字联,觉得不必去苦想了。这本是出自李白的诗句,旨深意远,空余二字,不是叫人意会么”这些语句或段落表明了作者情感变化:苦吟、思绪绵延,不再苦想、心
25、神领会。作者在对巫水码头的遐想中收获了释然与悠远的情思。1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标题的含义的能力。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十分含蓄,如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要结合文本的内容理解题目的含义。本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巫水码头”,谓语是“通唐朝”,这就把巫水码头和唐朝联系到了一起,其实是把巫水码头和唐朝的人、事联系在了一起。围绕巫水码头,李白、王昌龄等文人墨客的足迹和诗作都曾经留下,留在了这里,比如王昌龄的七绝诗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李白给贬落至此的王昌龄写过一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所以第9节作者说“码头流水到唐朝!城步就这样跟唐朝攀上了文缘”,这样,巫水码头就与唐朝的文化结下渊源。第9节还说“这条巫水逶迤而去,跟下游很多的河流相连,那也让无数的文人官宦到达各个码头,然后留下诗词文章”比如白居易曾在蓝桥写下“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可知码头驿馆文事的繁盛了。这成了传播诗文的一个重要渠道,河流运载的分明是璀璨的文化啊!文章第10节、第11节是从深层的意义说“文化的承传和繁盛就是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件-教学课件:闽浙湘徽
- 2025年合作联盟合同范本
-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临床护理
- 五年级数学下《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 三尖瓣畸形的临床护理
- 2025劳动合同试用期限是多少个月
- 2025劳动合同范本【简单】
- 《2025年光纤传输网络建设合同》
- 2025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一》含答案
- 初中历史金与南宋对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年装维智企工程师(三级)复习模拟100题及答案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昆明输油气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 停送电培训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核心制度-护理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 解题秘籍05 圆的综合问题(9种题型汇-总+专题训练)(解析版)-2025年中考数学重难点突破
- 无线网络施工方案
- 电商平台居间合同
- 阮乐器美术课件
-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陆上风电工程标杆造价指标(2023年)
- 2025年上半年赤峰新正电工技术服务限公司社会招聘66人(内蒙古)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