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结构巧解高考文言题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利用结构巧解高考文言题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利用结构巧解高考文言题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利用结构巧解高考文言题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结构巧解高考文言题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的单位都是一定系统里的成员,本身是什么,要由它在系统里所处的地位决定,也即由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来决定。这地位或关系就是它在系统中的“价值”。文言也是如此,“言”是“文”的载体,借“言”可释“文”,不识“言”就无从解“文”。因此,在高考文言阅读中利用古汉语本身的结构习惯解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如今高三复习基本是拿到资料后铆足了劲背那些单个义项,结果效果却不好,导致很多人对文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其实只要能能够了解并掌握古人写文章的结构习惯,学习文言,解答题目就能够事半功倍。 古汉语中说话的方式有悖于我们现代人,不清楚这种方式

2、就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许多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古汉语的语法结构:第一,句子成分有主、谓、宾、定、状、补,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来充当,定语由形容词来充当,状语由副词来充当,补语则由动词短语来充当。第二,基本口诀: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第三,文言中有一个基本的说话规则,就是一个句子中必须有动词,如果没有动词,那么各种词都有可能成为这个句子的动词。 一、利用规则巧解题 我们根据以上原则来看看其在具体题目中的运用。 例: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事文墨久矣 事:从事 B.病目眚 病:疲惫 C.詈不佳 詈:责骂 D.

3、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 做这一类题目,我们时常可以根据第三个原则来进行解答。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句子中必须有动词。例如:B.病目眚 病:疲惫。这个句子中“病”翻译成了“疲惫”,而“疲惫”是个形容词,再看“目眚”是眼病的一种,显然是个名词,我们说一个句子必须要有动词,因此“病”在这里就不能是形容词,所有这个选项的翻译是不正确的。做到这我们就可以大胆的选择B。而参考答案也是B。 二、掌握规则会翻译 我们再来看看这结构在翻译上的效果。“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翻译一个句子首先要明确句子的各个成分及其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4、”。“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这个句子中“其间”是名词,可以翻成“他们中间”或“那些人中间”。“无”是没有的意思,所以是动词。“刚直之人”做了“无”的宾语是名词,这样整个句子主谓宾都有了,那么多了一个“岂”是什么呢?我们说谓语前面是状语,因此这个“岂”就是用来修饰“无”的,可译成难道。这样整个句子就可以翻译为:“他们中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 接下来这句“而弗胜龃龉”,“而”明显是个虚词不能做主、谓、宾,“弗”是一个否定副词,在文言中也不能做主、谓、宾,那么剩下来的词就只有“胜龃龉”在这里面必须有一个词做动词,来充当句子的谓语,但一个句子除了谓语外还要有主语和宾语。我们观察下前文会发现,这个句子主语是

5、承前省略了,是“这些人”。那么宾语呢?我们说一般情况宾语是在谓语后面,这样我们可以断定“龃龉”应该是这个句子的宾语,我们再来联想一下“胜”有个成语叫“不胜其烦”,当中的“胜”是“禁得住”的意思,是个动词结构。如此我们补完整个句子来看:(其间)而弗胜龃龉。“其间”是主语,“胜”是谓语,“龃龉”是宾语,主、谓、宾完整了,而“弗”是一个否定副词做状语。 同理“多不能安其身”这个句子可翻译成“许多的人无法安身”。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词出现在哪个语法成分的位置上就应该具有该位置的语法功能。 整个句子合起来可以译为:难道他们中间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许多的人无法安身。 三、熟悉规则好

6、断句 有的人说断句找“之乎者也”,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但是如果“之乎者也”这些简单的语气词,能够判断出这个句子应该在哪个地方断的话,那么一般是不会出题的。 因此,在你完全搞不懂这个句子在说什么的情况下,抓住动词才是真正的入门法则。我们来做下面的一道断句题:赵简子曰厥也爱我铎也不爱我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铎之谏我也喜质我于人中必使我丑尹铎对曰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臣尝闻相人于师敦颜而土色者忍丑不质君于人中恐君之不变也。断句题真正考查的是一个人的古文语法能力,这个句子不管你看懂没有,都可以根据规则断出正确答案。我们刚才说了,抓住动词法则,现在我们就来找找句子中的动

7、词。“厥”肯定不是,“也”肯定不是,“我”肯定不是,那没问题了,“爱”肯定是动词。“爱”如果是动词,问题就容易多了。動词后面只要再跟一个名词,这个句子就可以结束了。谁是名词?“我”。那动词前面跟什么?动词前面当然是跟名词。谁爱?“厥”。爱谁?“我”。主谓宾找到了,句子也断出来了。依此类推,先找动词,“铎也”都不是动词,“补”不是动词,“爱”是动词。就以动词为界,把它分成上下两部分,“爱”后面的名词还是“我”,“爱我”正好断一下。那“爱”前面是什么呢?主语“铎”。你不用管什么叫厥,什么叫铎,但是这两句话已经断出来了。 在断句题中,主谓宾如果都出现全了,就应该断句了,可是有两种情况:如果这个句式的

8、结构是主谓宾再加补,那么这个时候后面是补语不能断;宾语后面出现一个介词时,必须等这个介词后面的名词一起出来,整个句子才能断。“喜质我于人中”,喜欢质问我,本来应该是在这里就断了。“喜欢质问”是动词。喜欢质问谁呢?我,按理说谓语和宾语都有了,应该结束了。但还不能结束,为什么?“我”后面出现了介词,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在“我”这儿断,而是一定要等介词后面的那个名词跟完再结束。所以,于哪儿呢?把那个名词等来再断,于人中(在一堆人里)。到这里为止,第一个画线句子断完了,我们接着往下断句:先找到动词,看到“闻”字马上明白它就是动词,它前面一定是名词,我。我听过什么?后面肯定跟名词,相人。但是,还不能断。“相人”后面又出现了情况。本来主谓宾正好,它非要在这个宾语后面给你加一个介词,这就是给大家设置的陷阱,在这儿一断保证错。典型的介宾短语做状语,状语后置。这个状语一定是跟整个句子密不可分的,只不过是把状语放在后面了。所以,“相人”后面的“于”的后面的名词跟完再断。于是变成了“臣尝闻相人于师”,我曾经向老师专门学过。 根据以上原则,最后,可把整个句子断出来:赵简子曰:“厥也爱我,铎也不爱我。厥之谏我也,必于无人之所;铎之谏我也,喜质我于人中,必使我丑。”尹铎对曰:“厥也爱君之丑也,而不爱君之过也;铎也爱君之过也,而不爱君之丑也。臣尝闻相人于师,敦颜而土色者忍丑。不质君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