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摘要:在我国民事诉讼主体结构中,争议最多的莫过于第三人,尤其是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性质、地位、权利、义务等。盖因理论界尚未形成一个十 分完善且为绝大多数人信服、奉行的思想体系,加之立法上也疏漏粗浅、含糊其 词,导致了司法实务中各行其是,混乱不堪。本文拟通过对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 目的和价值的讨论,试图从目标定位上正本清源,探求第三人本应具有的类型和 地位,从而合理地认识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及其阻却事由, 科学地确定第三人 参加诉讼的方式和在诉讼中享有的权利及应承担的义务,最后对判决结果和判决 效力进行必要探讨,进一步突出了对民事诉讼第三人的保护。 图求为解决我国立 法的不足
2、和司法的混乱抛砖引玉,促进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关键词: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泛谈浅析、设立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目的和价值我国传统的理论观点认为民事诉讼法设立第三人制度的目的和价值,都在于是为了实现诉讼经济和避免裁判矛盾。处】这种观点也是司法实务界处理民事案件的主流思想,长期主宰着第三人尤其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以下简称无独第三人)的命运。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司法界为了追求诉讼经济和避免裁判 矛盾,甚致是为了袒护本地当事人或者帮助被告推卸责任,经常漏列、不列第三人或者错列、滥列第三人,第三人的正当利益也因此屡遭损害,甚致惨遭损害得 还很合法。这就无可辩驳的证明我国存在以牺牲第三人正当
3、利益为代价换取诉讼 经济和裁判统一的事实,当然也就证明我国第三人制度是畸形和扭曲的。这绝不 是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所需要的结果,也不是法官自由裁量权和诉讼效率的内 涵。这种先天性的立法缺陷无可避免的造成了后天司法实务的混乱,造成第三人尤其是无独第三人自降生在诉讼中就与原、 被告不平等。所以第三人正当权益的 贬损不能归咎于司法者,而应归因于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目的和价值的不 足。这就明镜高悬的 包照出:保障第三人的正当利益、平衡第三人的权利义务 必须成为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目的和价值之首。至此,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设立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目的 和价值应当修正为:一是保障第三人正当利益、平
4、衡第三人权利义务;二是减少 裁判矛盾、争取裁判统一;三是实现诉讼经济、提高诉讼效率。(一)第三人正当利益的保障和权利义务的平衡上述三个目标价值中,保障第三人的正当利益、平衡第三人权利义务是基础和前 提,只有在保障第三人正当利益和平衡第三人权利义务下的诉讼经济和裁判统一 才具有诉讼程序上的正当性和价值性,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治的基本 理念。无疑就注定这个价值具有不可让位性和不可或缺性,一旦让位或缺少,第三人制度也就鸟落旧窠。笔者还据此进一步认为保障第三人正当利益,平衡第三 人权利义务应包括以下三层含义:1、第三人无论是主动参加诉讼还是被动参加诉讼都以自己的名义进 行,都有一定的诉讼目的,
5、都会对原、被告乃至人民法院产生一定影响,诉讼的 结果都有一定法律意义。因此,立法应当赋予第三人享有与其正当的诉讼目的相 适应的诉讼权利,确保其在诉讼中有足够的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无论是主动参加诉讼还是被动参加诉讼的第三人,其攻击和防御的 对象都不外乎原、被告,为了确保攻击和防御双方均有公平合理的运行规则,立法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第三人性质设定其与原、被告对等的权利。3、为了衡量第三人享有权利的合理程度和充分程度,立法只能对第 三人设定有权利对等的义务,司法也只能判决第三人承担有利益对应的不利后 果。从立法到司法都全面保障第三人本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平衡对等,修改已往只强调第三人的义务而轻
6、视第三人权利的法谱。(二)减少裁判矛盾、争取裁判统一避免裁判矛盾保持裁判一致是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传统的目的价值之一,是理想化的司法目标。尤其从社会角度看,法院裁判的统一是司法公正的应有之义, 裁 判矛盾被当然的认为属于司法不公。 然而,美国法学教授在评价橄榄球明星辛普 森杀人案的刑事诉讼无罪判决和民事诉讼赔偿判决相矛盾时认为:刑事和民事诉讼判决都是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律的要求作出的, 都是合逻辑、合理的,两者并不 矛盾,司法仍然是公正的。1这种独到的学术思路启示:裁判矛盾是难以避免 的。因此,传统的价值之一的避免裁判矛盾保持裁判统一, 应实事求是的修正为 减少裁判矛盾、争取裁判统一(三)实现诉讼经
7、济、提高诉讼效率的合理限制诉讼经济和诉讼效率都是指在有限的诉讼时空内对有限的司法资源和其他社会 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减少资源浪费。这是反诉、共同诉讼、集团诉讼、第三人制 度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不是第三人制度的专有价值,加之诉讼的分离与合并制度 的设置,充分表明诉讼经济和诉讼效率都具有可以让位性和引导性。因此,当第三人制度的三个目的价值发生矛盾、 冲突、竟合时,笔者认为自然就应当按照本 文所列列(一)、(二)、(三)的顺序确定其目标价值的取舍运用,把实现诉 讼经济和提高诉讼效率,合理的限制在保障第三人正当利益、平衡第三人权利义 务;减少裁判矛盾、争取裁判统一的前提之下。二、第三人的类型划分和诉讼地位
8、(一)第三人的类型划分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立法上将第三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独立 请求权的第三人(以下简称有独第三人),是指对原、被告双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 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并以起诉方式参加到原、被告已经开始的诉讼中的人。另 一类是无独第三人,是指虽然对原、被告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以申请的方式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的人。我国传统的教科书对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分类也是如 此,以第三人对原、被告间争议标的有无独立的请求权为标准, 将其分为有独第 三人和无独第三人。I曳11、对于有独第三人是否再进一步细分,细分的标准是什
9、么,意义何在? 立法上一概没有体现。在学理上,可以将有独第三人又进一步细分为有全部独立 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有部份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细分的标准是第三人对诉讼标的 提出请求权的范围是全部还是部份,其细分的意义在于研究有独第三人与原、被 告之间是否具有排斥性或者依附性,从而正确区别第三人诉讼与必要共同诉讼二 者问的不同。2、对于无独第三人是否再进一步细分,细分的标准是什么,意义何在?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若干意见第 66条似乎 规定,无独第三人可以细分为: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第三人和人民 法院未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第三人两种, 其余问题则一概不得而知。理论
10、界 和司法界对无独第三人的分类问题也争议颇大,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几派见解:(1)有的15L学者根据无独第三人与案件处理结果之间“法律上的利 害关系”将无独第三人分为权利性第三人、义务性第三人、权利义务混合性第三 人三类。这种分类简单明了,但未能把性质不同的两类无独第三人区分开来, 无助于司法实务问题的解决。(2)有的学者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代表性国家的诉讼参加人进行 研究后,对我国无独第三人分类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无独第三人分为被引入的第三方被告和细分后的无独第三人。II6L,另一种观点将无独第三人分为准独立的第三人和辅助参加的第三人。回】这两种观点所作的划分似乎仅称谓不同而
11、实质相同,但经仔细分析推敲后则不然,其各自的内涵和外延 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对无独第三人按其性质不同再进行细分确实很有必要,因为在理论和实务上确实存在两种不同形态的无独第三人。对于怎样分法?如何称 谓?笔者认为应尽量利用已有研究成果采扬长避短的方法将上两种观点进行重 新整合后,以是否具有当事人性质为标准,把无独第三人划分为第三方被告和辅 助第三人两种,并且无需再使用无独第三人这个概念, 可以直接把第三方被告和 辅助第三人与有独第三人并列对举,充分表明三种形态的第三人各自不同的性 质,较好的满足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的需要。(二)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关于第三人的诉讼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若干
12、意见第 65条规定, 有独第三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成为当事人。无独第三人(整合重分后的第三方被告和辅助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如何?现行立法及司法 解释均无明确的规定或者体现。事实上,法学界在研究民事诉讼第三人类型划分 的同时也就包含着对其诉讼地位的界定,略加归纳如下:1、有独第三人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提出全部或部分请求时, 是 基于新原告的身份对本诉的原、被告提出新的第三人诉讼的,其本身就具有新原 告当事人的诉讼法律地位,即“原告的原告”地位。2、第三方被告则是本诉被告为转嫁败诉后果, 而将其作为自己的被告 起诉引入到诉讼中的人。 咀1在引入的第三人诉讼中,本诉被告处于原
13、告当事人 的诉讼地位,第三方被告就处于新被告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即“被告的被告”地 位。3、辅助第三人是指通过提供证据、参加辩论等诉讼活动,支持与其存 在另一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的主张的人。 理论上对辅助第三人的诉讼地位有两 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辅助第三人不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其既不是原告也不是 被告,是一种有独特地位的诉讼参加人。第二种认为辅助第三人与本诉一方当事 人存在另一法律关系,其参加诉讼是两诉的合并,在参加之诉中辅助第三人具当 事人的法律地位。以这两种观点都能在立法演绎上找到依据但又不能自圆其说。笔者认为有独第三人和第三方被告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不言自明,而 辅助第三人不具有当事人的
14、诉讼地位却具有相对独立的诉讼立场亦应实事求是 的予以肯定,因为辅助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目的是欲辅助一方当事人胜诉而获得有 利于自己的诉讼结果,在诉讼中依附一方当事人,其与所辅助的一方当事人不存 在现实的诉,从而无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辅助第三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且 与其所辅助的一方当事人基于另一法律关系而具有潜在隐形的利益冲突,一旦其所辅助的一方当事人败诉,辅助第三人与其所辅助的当事人将会立场对峙产生新 诉,所以辅助第三人又具有独立的诉讼立场。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和阻却(一)有独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和阻却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有独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是其对原、被告间的 诉讼标的有全部或部
15、份的独立请求权,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几乎不持异议,但对 有独第三人的阻却,见解却又各不相同。司法实务中普遍认为有独第三人作为参 加之诉的原告,只要其自己认为对本诉标的有请求权即可参加诉讼, 并无阻却可 言。笔者认为,有独第三人不仅要有独立的请求权而且还要与本诉当事人尤其原 告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否则就不构成有独第三人而构成更换原告或者共同诉讼。 因此,与本诉当事人尤其原告无相互排斥对立关系就是有独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阻 却。(二)无独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和阻却1、无独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看,是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理论界及实务界对此几乎没有异 议,但对其含
16、义的理解却又大相径庭。较多学者认为“利害关系”的含义是指原、 被告问争议的法律关系和原告或被告与无独第三人间的法律关系存在法律上直 接的牵连关系,即该两个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上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1】进一步对这种牵连关系进行深究,可从因果关系和预决效力方面具体确定无独第 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的微观标准。(1)从牵连的原因关系上讲,在本诉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间的法律关 系中,第三人是否履行义务或履行义务是否适当, 直接影响到本诉当事人问法律 关系能否履行或履行是否适当。也就是说根据一方当事人的败诉后果是否是第三 人不履行义务或履行义务不适当而引起的, 来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因 果关系。
17、对于如何鉴别这种因果关系,方法基本有二:一是看两个法律关系在义 务的履行上是否具有直接影响和必然的对应关系; 二是看涉案标的物在两个法律 关系中是特定物还是种类物。如果两个法律关系的履行上有直接必然的对应关系 或者涉案标的物是特定物的,就是具有牵连的因果关系而属于法律上“利害关 系”,反之则无这种“利害关系”。(2)从牵连的预决效力上讲,本案的处理结果将使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 间的法律关系中的部份问题得以确定, 如标的物不合格,从而对其产生预决的法 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本诉中胜败与否均与第三人无关,也不对其产生预决效力,则第三人与一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和本诉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就不 具有牵
18、连关系。笔者认为上述剖析是针对经整合重构后的第三方被告而言的,没有针对 辅助第三人。因为案件审理结果虽然也对辅助第三人产生预决效力,但辅助第三 人与一方当事人间通常以存在连带关系为基础前提,而该连带关系与原、被告问法律关系的履行与否或当与不当却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辅助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是本案处理结果与其只有法律上的间接利害关系而无直接 利害关系。2、无独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阻却,我国立法未予规定,仅在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经济审判规定第9条至第11条的规定中有所体现。事实上,有第三人参 加诉讼的根据也就必然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阻却, 其阻却的事由不外乎实体和程 序两个方面的规定。(1)
19、实体上的阻却就是对参加诉讼的根据的否定, 也就是案件的处理结 果与其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对第三方被告而言是指其与本诉被告间的法律关 系和被告与原告间的法律关系没有法律上的牵连关系。对辅助第三人而言是指其 与本诉当事人没有连带关系或案件处理结果对其没有预决效力。(2)程序方面的阻却是指对本诉与参加之诉合并审理的否定,这是保障第三人正当利益的关键所在,是防止法院漏列、不列、错列、滥列第三人的直接 保障。笔者认为,程序方面的阻却包括主管和管辖两种抗辩。 主管的抗辩阻却主 要是指由行政机关主管的纠纷争议, 不得申请或被引入民事诉讼,即原、被告问 的争议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而原告或被告与第三人间的争议却
20、属于行政机关主 管,尽管这两个争议间具有法律上的牵连关系, 甚致具有决定性的因果关系,也 不得以第三人形式参加民事诉讼。管辖的抗辩阻却是指不能由本诉的受诉法院合 并管辖的情形,即本诉的受诉法院对原告或者被告与第三人之间有仲裁协议、管辖协议的争议,也不得以第三人形式合并管辖。四、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和权利义务(一)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有起诉、申请、通 知三种。但对如何适用,人民法院可否强制各类第三人参加诉讼等均未明确规定。 司法解释也不甚明白清楚,造成司法界五花八门的格局。其实,第三人参加诉讼 的方式因其类型不同而应有所各异。1、有独第三人的
21、性质为新原告,其参诉方式也只能是起诉方式一种, 不能强制其参加诉讼。2、辅助第三人因其不具有当事人的地位而有独立的诉讼立场,参加诉讼的目的是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判决结果, 参加诉讼是其权利而非义务,因此其参 加诉讼的方式也只能是申请方式。为避免辅助第三人因不知道诉讼正在进行而无 法申请参加诉讼,被辅助的当事和人民法院都应负有告知的义务,否则辅助第三人将来对审理结果的预决效力应有权抗辩。3、第三方被告是本诉被告为转嫁自己的民事责任而引入的具有新被告 性质的当事人,其参加诉讼是被动的应诉,是一种义务而非权利。因此,第三方 被告的参诉方式也只能是由本诉被告起诉并由人民法院传唤引入诉讼一种形式。 应当明确
22、的是,人民法院传唤第三方被告应诉必须以本诉被告起诉为前提,否则人民法院不得以职权通知或传唤任何第三人参加诉讼, 杜绝“诉审兼容”和“无 诉而判”的原始和错误。(二)第三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第三人的权利义务,应当根据第三人制度的价值和第三人的类型进行设定, 使第 三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 然而我国民事诉讼法 和司法解释关于第三人权利义务的规定含糊其词,确有必要进行合理修正。1、有独第三人是“新原告”、具有当事人的权利,包括提出、增加、 变更、放弃诉讼请求;请求和解、调解、撤诉、上诉;申请回避、委托代理人诉 讼;陈述案件事实、取证、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当然,有独第
23、三人也具有 当事人的义务,包括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 决、裁定、调解协议的义务。而且有独第三人参加诉讼属于诉讼的合并,故不得 对管辖提出异议。2、第三方被告是“新被告”、具有当事人的权利,包括承认、反驳对 立方诉讼请求、提出反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上诉;陈述事实、取证、举证、 质证、法庭辩论等。当然也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 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所规定的义务。但第三方被告毕竟是被动引入诉讼的,故而除 一般地域管辖外可以基于协议仲裁、协议管辖、专属管辖、级别管辖提出管辖异 议。3、辅助第三人不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而具有独立的诉讼立场,是通过支持其
24、所依附一方当事人的主张而间接维护其自身权益的。因此其权利主要限于申请参加诉讼、查阅案卷材料;陈述事实、取证、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委 托代理人诉讼、申请回避、退出诉讼。其主要义务是遵守诉讼秩序。除此外,辅 助第三人的诉讼行为不得与其所依附的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相抵触,不得处分诉讼请求,也不得进行和解、撤诉、上诉,更不得提出管辖异议。五、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判决结果和判决效力(一)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判决结果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判决结果,是指人民法院对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案件审理完结 后如何判决,能否判决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以及怎样承担民事责任。关于这个问 题,由于我国目前在大一统的立法背景下, 理论界和实务界
25、都莫衷一是,特别在 司法实践中形成浓烈的职权主义判决。笔者认为,在大一统的第三人概念下谈论 判决结果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对第三人依其法律性质和诉讼地位详细分类后,在诉审分立和诉审制约的基础上解析第三人参诉结果,才具有理论意义和践行标 准。1、有独第三人参诉结果,由于其法律性质和诉讼地位是参加之诉的原 告,具有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因此人民法院可以在其诉讼请求不成立时判决驳回 其诉讼请求,在其被反诉且反诉请求成立时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2、第三方被告具有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在其败诉时判决 其承担民事责任,这无争议。但判决第三方被告向本诉被告承担责任、还是判决 第三方被告直接向本诉原告承担责任?
26、却又有不同主张。笔者认为非经本诉原告同意,人民法院不得判决第三方被告直接向本诉原告承担民事责任,只能判决第三方被告向本诉被告承担民事责任、 本诉被告再向本诉原告承担民事责任。 原因 和理由有三:(1)判决第三方被告直接向本诉原告承担责任, 非但没有实体法依据而 且造成了法律关系紊乱,形成本诉原告与第三方被告之间无诉之判的错误。(2)判决第三方被告直接向本诉原告承担责任,严重背离了诉审分立 原理,形成了人民法院法院以职权重新组合诉讼主体关系的荒谬和错误。(3)判决第三方被告直接向本诉原告承担责任,形成债的强制代位,违反了债的一股原理和当事人的意愿, 会造成第三方被告一旦不能履行判决, 就必 然出
27、现本应由本诉被告承担的风险被人民法院强制转嫁给本诉原告的错误结果, 明显损害了本诉原告的正当利益,造成严重的司法不公正现象。3、辅助第三人的参诉结果,由于其虽有独立的诉讼立场但无当事人 的诉讼地位,没有完整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因此人民法院不能判决其享有民事 权利,也不能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若其辅助的一方当事人胜诉或者败诉, 只能 判决其所辅助的主当事人享有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责任。(二)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判决效力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判决效力,是指人民法院对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案件 的判决,是否对第三人具有法律效力和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及是否有例外情形存 在。笔者认为,研究此问题仍然应从立法宗旨和第三人类型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乎情理的科学识别。1、有独第三人和第三方被告均具有当事人的性质、地位、权利义务, 因此判决对其具有拘束力、既判力、执行力。这两种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判决效力 与一般本诉的判决效力相同。2、辅助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判决效力,因其性质的特殊而有所不同。 各国的证据法普遍规定生效判决所认定的事实属于法律上的真实而无需当事人 再举证证明,所以判决中认定的法律事实对辅助第三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科学技术的含义结构和功能
- 写给公司的感谢信锦集7篇
- 台州浙江台州市立医院招聘合同制临床护士40人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高中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方案
- 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
- 统计员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校长辞职申请书锦集五篇
- 2022关于父亲节国旗下讲话稿-感恩父亲国旗下讲话稿十篇
- 2022财务人员述职报告总结
- 配网规划建设汇报
- 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生涯目标规划书范例及步骤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天津六年级英语期末模拟卷1
- 餐饮行业智能点餐与外卖系统开发方案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 水利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 物业经理转正述职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企业信息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团课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001-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