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概要_第1页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概要_第2页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概要_第3页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概要_第4页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摘要: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 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 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如同 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银行不仅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 力,而 且自身存在着积聚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严重问题 ,这将会成为引发我国银 行金融风 险的一个根本原因。本文首先把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与防范看作是一个制度或者制度框架,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现状和成因,探索金融风 险的一般规律性,寻找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的良

2、胜运行对策方略。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防范1研究背景1.1金融全球化过程导致银行风险增加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 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 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各类保险公司 在全球 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1。同时,互联网的运用克服了不同地 区 之间时差的障碍,使国际市场的交易一体化。 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 大发 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 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 织面对 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

3、,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无法进行协调,防范国际金 融危机的手 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 动荡。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市场之间传播敏感度的增强,使得一个市场的变化会迅 速地传导给另一个市场,金融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某一经济现象会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市场之间进行传导,并形成连锁反应,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更加突出。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金融市场固有的投 机性,对一国的金融市场的冲击力和破坏性也越来越明显 ,进而波及到整个世界 经 济,使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例如:自90年代以来,1994年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1995年12 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

4、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都对世界各国的经济 发展造 成了损失。这些也充分暴露了金融市场国际化、一体化的过程中,金融风 险加剧。1.2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如同世界金融机构一样面 临着新的挑战。金融市场之间连接越来越紧密,风险的传导机制越发密切,金融 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银行不仅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而且自身 存在着积聚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严重问题,这将会成为引发我国银行金融风险的一 个根本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速度加快,这使得银行面临的市 场环境日益复杂,国内金融环境也

5、发生了变化,使我国银行同业间的影响日益加强,竞争加剧。因 此,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我国银行目前也面临着如何控制风险、消除风险存在 的隐患,增强银行整体竞争力的任务。就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原因分析来看 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微观主体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主 ,而由于历史上 遗留下来的体制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经济效益低下,及缺乏公司治理结 构等原因使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直接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系统的信贷软约束,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系统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结构、 产业 结构、融资机制、信贷结构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一 些问题也加速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

6、进一步加大了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产 生。1.3研究现状及意义前车覆,后车诫”研究和比较历史上各国、各区域的金融风险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有助于我们从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角 度,对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等方面进行反思和重新认识,通过修正与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制度与政策目标体系,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平衡发展。 摆 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银行竞争不充分,银行资产质量低下,呆帐坏帐比重居高 不下, 国外群雄虎视耽耽,资本市场不完善,投机气氛过浓等等。 所有这些问题,稍有不慎, 都会酿成大祸。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无论是政界、金融界,还是学者,都充分认识 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很多措施加强监管、 加强

7、研究。比如1998年国家增发2700 亿元特别国债以弥补国有独资银行资本金的不足: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不良 资产;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监控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重;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内部调 整以适应市场化、 企业化的需要。 众多学者也纷纷对全球、 对我国的金融形势进 行研究、对比,发表了大量的有关金融风险的著作,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了理 论的指导和操作的建议。2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内涵及现状2.1金融风险的概念银行风险是预期银行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事后造成的损失或不 利目标实现因素的总称。 市场金融中,这种风险的大小必然通过价格形式加以量 化 和度量。某种银行风险大,其经营与管理的

8、综合成本就越高。银行风险是一种导 致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识别或测量。例如,测度银行风险损失则用银行损失比银行资产;测度金融不利因素所反映的银行风险程度,则用银行风险性资产比银行资产。 金融风险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 史范畴。作为经济范畴,金融风险根源于:产权排他性、社会分工、预期不确定 性、信息非对称性、人类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作为历史范畴,银行风险在 不同经济阶段、不同经济体制下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经济金融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是银行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或前提,具体经济金融环境和体制是银行风险 产生、发展的充分条件。下面先对银行风险一般成因进行扼要界定,然

9、后重点以 中国市场过渡期为背景,分析银行风险的特殊成因,以便于明确体制转换时,建立市 场融资机制对银行风险识别、控制和防范的战略目标。如果市场金融的风险具有分散性和可控性的特征,计划金融的风险具有集中性 和匿藏性的特征,那么,转轨时期银行风险则具有迭加性和加速性的特征。造成这种银行风险的原因,除上述银行风险产生的一般性因素之外,其根本原因则是制度 性金融风险。所谓制度性金融风险,是现行所采纳的习惯、道德、法律、规章 等的 缺陷和缺位,所引致的金融活动不确定性损失。2.2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只要有银行业务活动存在,银行风险总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存在。百分之百的无风险的银行业务在现实金融

10、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其客观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市场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由于市场信息非对称性和主体对客观认识有 限性,因而市场经济主体做出决策往往是不及时、不全面和不可*的,有时甚至 是错误的,客观上可能导致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风险产生;二是市场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 倾向。人类的天性有一种道德上的冒险精神和趋利避害动机 ,因而可能运用不正当 手段钻制度、政策空子为其谋取私利。投机、冒险和各种钻营性的客观存在导致 银行风险不可避免;三是信用的中介性和对象的复杂性。导致信用关系、借贷关系、数量供求互相交织连动。因而,金融不可能永远无风险。尽管银行风险是客观的,但是银行风险是可控的。 所谓银行风险可控性,是

11、指 市场金融主体依一定方法、制度对风险事先识别、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的化解。其依据是:首先,银行风险是可以识别、分析和预测的。其次,人们可以依据概 率统计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各项银行风险的技术性参数。 再次,现代金融制度是银行风险可控性的有效手段。金融制度是金融活动的一组约束金融主 体行为,调节金融关系的规则(包括正式制度如法规、条例、管理办法等;非正式 制度如道德、习惯等 它的建立、健全与创新发展,使金融行为主体受规则的有效约 束,进而把银行风险纳入可控的组织保证之中。正因为银行风险是可控的,才使 健全现代金融制度具有现实意义。银行风险是不同于经挤其他风险的一个最显著的特性是,银行的风险

12、损失或失 败,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突出的是导致众多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的损失 或 失败。这就是银行风险的扩散性。 其一,金融机构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 组 织,它一头联结或聚集成千上万的众多储蓄者,是存款者的集中;另一头联结 或聚集 众多的投资者,是投资者的总代表。银行经营管理的失败,必然连锁造成众多储蓄 者和投资蒙受损失。其二,银行业不仅向社会提供信用中介服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供创造信用。在保证存款支取兑付的同时,通过贷款可以创造派生存款。 因而,银行风险不仅具有原生存款和初始投资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具有数量倍数扩散的效应。进而,把握银行风险特性,不仅要从 金 融单元层面上认识,还要从

13、多元、多层面、全面系统上认识。银行风险往往不在爆发金融危机或存款支付危机时,一直可能因信用特点而表 面掩盖金融不确定性损失的实质。其主要原因表现在 :一是因信用有借有还、存款 此存彼取、贷款此还彼借,导致许多损失或不利因素为这种信用循环所掩盖 ;二是因为金融具有信用倾向发行和创 造信用的功能,使得本属即期银行风险的后果,可能由通货膨胀、借新还旧、贷款 还 息来掩盖事实上的金融损失;三是因为金融垄断和政府干预或政府特权,使一些本己显现的银行风险,被人为的行政压抑所掩盖银行风险一旦爆发,不同于经济其他风险爆发只在既定的范围内均速变动。因为,一旦某种情况下出现某笔或某几笔存款不能兑付时,这时越是存款

14、兑付不了,就越是 没有客户去存款,客户越是挤兑:越是挤兑和越是存款减少,就越是兑付困难,从而形 成马太效应。同时,贷款难以收回,越是贷款周转困难;越是周转困难,越是贷款难以 收回,越是信用萎缩。形成贷款循环 锁定”和恶性循环。所以,一旦银行风险爆发,往往都伴有突发性、加速性,直到金融危机。充分认识银行风险 加速性的特征,对于高度重视银行风险的社会危害性是非常必要的。2.3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及基本特征2.3.1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一般说来,凡是盈利的事业都有风险,商业银行所从事的货币信用业务是盈利事 业,所以它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风险。与一般盈利性企业不同,商业银行保管着大量 的社会财富,承担的风险相

15、当大。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和管 理中 因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资产、 收入以及信誉等遭受损失的可 能性。 这种可能性,存在于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每项 业务无一不存 在风险。商业银行风险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识别或测量。一般来说,某商业银行风险大,就意味着其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成本就越高。2.3.2商业银行风险六大墓本特征(1客观性银行风险是与银行业相伴而生的。 经济社会中经济人的行为和经济环境的不 确定性决定了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换而言之,只要经济运行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银行风险就必然存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另

16、外,银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自有资金占全部资产的比重一般较小,绝大多数 营运资 金都是来自存款和借入资金,因而银行业的特殊性地位决定了社会公众与银行业的 关系,是一种依附型、紧密型的债权债务关系。 如果银行经营管理不善,不能偿还 到期债务,就会导致客户大量挤兑,损害公众利益,进而危害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执行。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也决定了其风险是客观存在 的。(2可控性尽管客观上存在因经济形势变化和情况不确定等因素而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 , 但就微观意义上的某一金融机构而言,并不是说风险不能抵御和控制,恰恰相反,它 可以采取增加资本金、调整风险性资产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并可以通过及时转 移

17、、补偿等方式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区间内。(3扩散性现代银行业的发展,使得各家银行紧密相联,互为依存,例如同业拆借、清算、 票 据贴现和再贴现、金融债券发行和认购以及信用形式、工具的签发使用等,都是在多家机构间发生的,一家银行发生了问题,往往会使整个金融体系周围不灵,甚至 导致信用危机。(4隐藏性商业银行在不爆发金融危机或存款支付危机时,一直可能因信用特点而表面掩 盖金融不确定性损失的实质。尽管隐藏性可以在短期内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些缓冲和弥补的机会,但是它终究不是银行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有效机制。(5加速性商业银行风险不同与其它经济风险,一旦爆发,就会因信用基础推动而加速变动。充分认识商业银行风险

18、加速性的特征,对于高度重视商业银行风险的社会危害性是非常必要的。(6周期性所有商业银行都是在既定的货币政策环境中运营的 ,而货币政策在周期规律的 作用下,有宽松期、紧缩期之分。一般说来,在宽松期,放款、投资及结算等环节 的 矛盾相对缓和,影响银行安全性的因素减弱,银行风险就越小;反之,在紧缩期,金融 同业间以及金融、经济间的矛盾加剧,影响银行安全性的因素逐渐增强,银行风险 就大。因此,货币政策宽松期,一般也是银行风险低发期;而货币政策 紧缩期,往往 也是银行风险高发期,特别是在两种货币政策交替期间,这种反应尤为明显。3建立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紧迫性银行风险预警机制是按银行风险客观性及相关性设计

19、相应的指标体系与经验性目标参数,经目标值与预测值比较来决定银行风险程度的事前控制手段。银行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一种事前控制手段,有助于使我国的 银行监管体系从过去的事后发现和解决风险,尽快转为事前预警和预防风险。由于 我国银行业风险问题较为突出,为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建立我国银行业风险 预警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3.1紧迫性分析当前,我国尚缺乏一套系统性的风险预警、处置、缓冲、补救机制。金融监管 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预警和防范体系,缺乏早期预警和早期控 制,监管信息没有有效利用,风险防范工作忙于事后救火”系统化的事前预警、事中灵敏处置和缓冲化 解、事后及时补救的风险防范和控

20、制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不利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 风险。目前来看,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并不能仅仅依 *单个监管部门,而应当由银监 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协同作战,共同建立一个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为有问题的金融 机构的救助提供先期预警和依据,以便明确责任,规范实际操作,并与中央银行信息 共享。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之所以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乃是源于前期中央 银行处置风险金融机构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就以南方证券的行政接管为例,尽管 此前民间屡有关于此公司的巨亏传闻,并且事实上公司早已亏损累累,但由于缺乏 风险预警体系,盖子”难以打开,监管部门不能及时介入,南方证券仍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自营股票时有自救式的

21、惊人表现,终于越陷越深,以致 突 然死亡”如果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能纳入一套预警体系,都有一套预警指标可以 及 时监测其风险状况,那么,一旦发现风险苗头,监管者就可以提前提高警惕,并依据风险的大小、急缓采取相 应措施,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可以提前进行干预,对有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稳定的 金 融机构可以提前实施救助,防止风险不断累积,演变成更大风险,特别是系统 性金融 风险。正是基于对系统风险危害性的深刻认识,监管部门才越来越意识到 建立风险 预警体系的急迫。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建立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则 显得非常重要。而通过以上对我国金融风险种类、 特点的分析,面对我国目前金融

22、预警系统的现状,可以 看出,建立银行风险预警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及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都具有极其 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商业银行以信用为经营基础,是最大的负 债经营者,一旦发生风险,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极易被侵蚀,受到破产倒闭的威胁。 由于商业银 行在整个社会经营活动中的中枢作用,商业银行的破产倒闭必然带来整个经济社会 的动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则通过预测风险和预控 风 险,把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以稳定金融秩序。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我国的金融 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各项改革措施一一出台。 随着国有独资商业 银行向现代 企业制度转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以

23、及金融市场的完善、发展 ,商业银行经营的 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必然增加,这将进一步导致经济波动的加 剧。3.2建立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为了平抑经济的波动,正确判断银行经营运行态势,观察风险状况,积极采取有 力措施,控制风险的发生,都是有必要尽快建立科学、实用的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建立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321有助于使我国的银行监管从事后的发现和化解风险 ,尽快转向事前预警和 预防风险银行监管当局的首要任务不是处理危机,而是通过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和控制 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正常的金融机构转化为有问题的机构。对有问题的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以防止和控制有问题机

24、构转化为危机机构。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施行事前的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中最为经济、最为有效的方式,也就是说金融监管的主要目的不是 救火”而是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 出 现市场动荡和金融风波。银行预警风险机制应处于金融风险防范的首位,它是银行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 保证。但在我国目前的银行实际监管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 来发挥早期预警和监管导向功能,银行监管部门往往成为 消防队”大量的监管工 作都属于事后检查,往往要等问题暴露之后才去处理,从而只能起到发现、 纠正问题 及控制风险的作用,难以起到事先预防风险的作用。在高效的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支持下,银行监管部门可及时掌握各银行

25、的经 营情况,对落入警讯范围的金融机构进行评估分析,从而能够在问题暴露和情况恶 化之前及早发现,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避免那种 马后炮”式的处理程 序,把 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营运状况预警系统,将有助 于我国确立起超前性的监管体制,树立以预防为主的监管思想,增强监管部门识别 潜在风险的预见性,提高防范措施的科学有效性,使监管当局在监管过 程中充当 保 健医生”角色,提高监管工作效率,保证监管工作质量。3.2.2有利于有效分配银行监管资源,实行差别监管银行监管是要以有限的监管资源实施有效的监管,防止因个别银行的破产倒闭 而引发整个金融体系的混乱。 在金融监管资源

26、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发达国家的银行 监管当局往往实行以问题银行管理为导向的监管方式。这种方式的根本特点在于通过某种科学的方式,将银行区分为正常银行及可能发生问题银行,而后对问题银 行实行专门特别监管,即增加检查频率并适当限制其业务经营等等。 而对于正常银行,则实行一般性监管,这样就可使得有 限的金融监管资源获得最佳配置。我国目前对银行的检查,往往是不论各家银行的实际经营状况而实施同样的例 行检查。此种检查方式与过去比较简单的金融业务结构是相适应的 ,但己经不能适 应今天多样化、复杂化的金融业。随着我国银行业深化改革的推进,银行数量日益增多,业务规模 日渐扩大,在这种情况下若仍采取以往的检查方式和

27、频率,势必影响检查的深度及 广度。有鉴于此,适应银行业务的不断增加,以及放松金融管制、业务多样化、 市场 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银行监管战略及方式必须进行大的调整,以更好地协调监管 的广泛性与集中性的关系。 通过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和运作,可以识别和发现 那些高风险的银行和高风险的业务领域,比较科学地区分银行业中存在问题的轻重 程度,尽早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监管负担,实现 对银行进行分类管理,重点强化对高风险银行的监管最终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323可促进银行加强自律管理为维护金融秩序,监管当局加强监督管理虽是必要的,但银行自身加强自律应当 说是最为关键的。我国

28、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信息尚不是很公开,且一般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与同业很少有比较机会,因而降低了其自我督促的动力和压 力。通过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及时科学地发现监管对象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 风险银行自身和其上级部门,在分析原因后提供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供其改善经 营 状况参考,使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必定会有助于商业银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 加强自律管理。总之,通过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运用,可以及时地监测商业银行业务过程的动 态及风险运行状况,较好地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粗 放 型的银行监管方式,大大地改善监管的效率和效果,显著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 有效 性,充分发挥其

29、预防、控制和化解风险的功能。可以说 ,银行业风险预警系 统是一种 十分有效和必不可少的金融监管工具。4我国商业银行业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4.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的阶段性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可考虑分初级法和高级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初级阶段,建立以打分法为分析工具的风险预警系统,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风 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试行即是以打分法为分析工具的风险预警系统。打分法为基础的风险预警系统,对于初始接触风险预警系统的银行员工来说,理解起来 相对容易,且计算过程比较简单、易行,是建立高级风险预警系统的过渡阶段。针对我国 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水平,我国银行业应首先建立初级风险预

30、警系统,然后再 考虑如何将该系统进一步进行优化、升级。第二阶段(高级阶段,建立在掌握大量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以数学模型为分析工具的高级风险预警系统。高级风险预警系统是建立我国风险预警系统的最终目标,但由于运用了数学模 型,对银行员工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在对员工进行专门培训才能具备相关技能。此外,大量信息的采集、 归纳和整理,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因此,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建立初级风险预警系 统。4.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金融风险评估系统框架最基本的要素是确定预警指标。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不胜枚举,而且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相互作用也因一国的发展水平、开放程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周期

31、、市场发达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分析风险的角度不同,所选指标也就不同。由于在市 场经济体制下各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和运作规律基本相同 ,因此,对微观审慎 指 标的选择并无太大分歧。但是,对宏观审慎指标的选择差别较大。从我国现实出发,建立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第一,要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规定的风险指标、概念保持基本一致,与国际惯例接轨。第二,应与人行制定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督指标要求一致,便于各级银监会对金融风险的监测、易于实施与度量。第三,通过金融风险综合度量可准确反映可控风险真实状况,以便建立风险约束机制,有效地防范、 监测、转化

32、风险,促进金融业稳健运行。第四,由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可分 为系 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据此可将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即银行业风险预警和单个银行风险预警。无论是构建单个银行风险预警指标,还是构建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一般情况下 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可操作性。鉴于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转型时期,且风险预警 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指标设计应尽量简单、明确,力求做到少而精,易收集,且能够 抓住核心内容,突出侧重点。指标体系的数据都应是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所具有的或 通过努力容易得到的数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可比性。为了便于与其他机构或历史 数 据进行横向或纵向对比,在设置指标时

33、,指标的名称、指标计算的口径、数据 的选取和体系结构等方面应尽量与现行的有关制度保持统一,且相对稳定。这样计算出的指标既可以与本行的历史数据纵向比较,确定本行的变化发展趋势,对其中的异常 点进行调整;又可与其他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相比,找出本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差距,这样的指标体系才具有实际意义。(3预警 性。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预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预警功能是该指标体系的 一个重 要功能。这就要求指标的选择与风险的关系密切,确实能反映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程度。(4全面性。根据银行现状和实际经验,我们把反映业务经营活动的各个方 面 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地反映了银行资产,负债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收益。

34、指 标既要有一定的广度,尽可能覆盖银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风险,又要有一定 的深度,能层层递进地分析出发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及抵抗风险的能力。(5开放性。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找出风险点,为风险分析和控制提 供线索。鉴于我国金融体制正处于重大变革之中,新的金融品种也层出不穷,新 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出现,这就要求 指标体系的设置不能一成不变,而是必须随着 业务的发展及时改造和完善。4.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根本措施 在我国商坚决采取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状况,以下三方面的措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预警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是我国商业银一方面,风险预警的主要依

35、据是数据信息,因而必须建立灵敏的预警信息系统预警信息是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结果。原始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和即时信息,也包括实际信息和判断信息,还包括国内市场信息和国际市场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和技术信息。一个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需要有遍布全国及海内外的信息网来进行支撑。信息网的作用是进行信息搜集、统计与传输;除信息网外,还 应包括高效的中央信息处理系统,同时,还应建立科学的信 息推断系统,即中央 处理系统。中央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是储存和处理从信息网 传入的各种信息,进 行综合、辨别和规范化。信息推断系统是对缺乏的信息进行 推断,并进行征兆信 息的推理和判断。另一方面,通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行

36、风险避让的根本途径。系统终端的联网,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 信息采集、传递、分析系统,为实时、 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使风险管理 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 络化,尽量减少人工操作,以确保风险 上,监管人员结合非量化信息,针对计算采集、传递、分析系统要建立安全高效的 动态、全面、持续的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终端联网,实现风险 预警以及建议方案等生成自动化、传输网 管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机生成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运用 VAR模型和加压测试(Stress Testi ng模型对银行的各类业务风险、临界范围和现实风险进 行检验对比,评价银行在一定风险程 度下的承受能力。所谓加压测试,主要通过 专家对产生业务风险的因素进行深入细 致的分析,以历史极端事件作为假设条 件,对业务风险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的极 端数据测试,测量银行在极端情况下可 能造成的最大损失。 最后,充分发挥监管统计部门的监督功能,使其成为银行业 监管的风险预警中心,银行业监管统计的基本功能包括:信息功能、咨询功能和监 督功能。信息功 能是指统计部门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 地采集、处理、传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