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复习2课时_第1页
《岳阳楼记》复习2课时_第2页
《岳阳楼记》复习2课时_第3页
《岳阳楼记》复习2课时_第4页
《岳阳楼记》复习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岳阳楼记复习2课时文言文之岳阳楼记复习(2课时)课前预习:对本课各项文言文知识梳理归类,背诵课文。相关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等各项知识点。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会复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评价任务:1、背诵课文。2、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等,积累文言词汇。3、揣摩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4、疏通文意,理解的崇高思想境界。教学过程:一、导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入世态度一度令我们景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带着景仰之情重读岳阳楼记,重温范仲淹的旷达胸襟和崇高境界。二、明确文言文考点1、回顾考题明白中考考过什么 用课件展示枣庄近三年来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略) 2、解读考点明白中考考查什么中考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考试的要求:(1)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2)了解句意,能将文言文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

3、能否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常见的考点有:理解、掌握文言实词,辨识通假字;把握文言虚词;翻译文言语句;理清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及的思想感情;背诵默写的基本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即考查: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背诵默写、内容感情的识记能力、重点词语分类总结、在翻译的基础上的理解概括能力和探究能力。3、备考支招明白现在怎么做文言文阅读基本方法:1)了解文体、等相关常识。2)归纳积累各项文言基础知识。3)理解内容、明确主题、理解感情。4)分析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5)品读赏析关键词句。6)组织语言完成相关问题。其中文言基础知识涉及的方面有:字(音形、通假字)、词(古今

4、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句中重点词语)、句(文言句式、翻译)等。三、自主复习板块一:基础知识我积累要求:对课前整理归纳好的常识、重点字的读写、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词类活用词、文言句式等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不够全面的再互相补充)(一)文学常识:1、_,字希文,宋朝_家、_家。2、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的情怀和抱负(阐述的某些观念)。我们学过的这种文体的文章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远在江湖砺心志,从来贬官多妙文。文人墨客们虽历尽坎坷,却能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甚至心系天下,留下诸多千古传诵的美文,我们要用心品味。(二)重点字的读音与书写、分节奏1

5、、字音(学生先提默写再展示)谪守(zh) 朝晖夕阴(hu) 迁客骚人(so) 霪雨(yn)霏霏(fi) 薄暮冥冥(mng) 潜形(qin) 岸芷汀兰(zh tng)皓月(ho) 心旷神怡(y) 宠辱偕忘(xi) 浩浩汤汤(shng)2、划分节奏1)按音节划分,可两字一节: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方法导引:文言文朗读停顿的划分方法1、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例: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若夫|霪雨霏霏2、特殊的古今异义词朗读时必须分开:例:口

6、技中的“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例:(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以光|先帝遗德(4)余将告|于莅事者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例:先|天下之忧|而忧5、“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作停顿:余闻之也|久6、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其一|犬坐于前7、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例: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三)通假字: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四)古今异义词: 1、气象万千 2、微斯人3、此则岳阳楼之

7、大观也 4、前人之述备矣 5、增其旧制6、作文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8、越明年(五)词类活用词: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4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六)一词多义词:1、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动词 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名词 景象 2、和 政通人和 形容词 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 形容词 和煦 3、极 南极潇湘 动词 到达,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此乐何极 穷尽4、空 浊浪排空 名词 空中 天空 而或长烟一空 动词 消散 5、或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6、

8、通 政通人和 形容词 通顺,通畅 北通巫峡 动词 直通 7、一 而或长烟一空 副词 全 一碧万顷 量词 片 8、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判断动词,就是 然则北通巫峡 连词 那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连词,就 9、备 前人之述备矣 形容词 详尽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形容词 具备 10、景 春和景明 名词 日光 四时之景不同 名词 景色 11、阴 朝晖夕阴 形容词 阴暗 没阳光 阴风怒号 形容词 阴冷 寒冷 12、以 不以物喜(因为,介词)属予作文以记之(来,连词)(七)文言句式:1、判断句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2、省略句 例:属(zh)予(y)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

9、滕子京”。)3、状语后置句 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迁客骚人,多会于此。4、定语后置句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5、宾语前置句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八)重点词语:要求:1、同位间互提背诵;2、男女生互提擂台赛,答全对者加分鼓励。教师在学生翻译的基础上纠正。板块二:重点句子我会译重点句子一般指:1、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2、含有重点词的句子或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句子;3、体现主题的关键句;4、写景抒情散文中的写景名句。即议论句、主旨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名言警句等方法:直译为主,字字落实,讲求“对译”;

10、明确“留、删、补、换、调、变”的方法要求:以抢答的形式检测,答对者加分奖励。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重点词:求,探求。为,指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两句是互文,不能一句一句地直译,而应按“不以物已喜,不以物已悲”来翻译,重点词:以, 因为)。(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远”分别是“庙堂”、“江湖”的后置定语,翻译时要把它们放到中心语的前面)(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意“先”和“后”是词类活用)(5)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疑问句中宾语前置)板块三:千古名句我会默要求:先背诵课

11、文,并看准易错字的字形,避免写错。在理解的基础上按要求默写。1、在雪灾中,许多领导干部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战斗在抗灾第一线,他们传承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倡导的“ , ”的精神。2、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当他面对个人得失时,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 , ”的豁达心态。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句子是: , 。4、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句子是: , 。5、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6、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7、“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的壮阔、浩淼。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诗句“ , ”,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的“_ _,_ _”也都能表现洞庭

12、湖水势浩大的的特点。四、合作复习:课文内容我探究品读课文,鉴赏课文进一步品读课文,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集中鉴赏课文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一)引入:岳阳楼记创作于庆历四年,即公元1044年。如今九百五十多年过去了,它仍然迈着稳健的步子行进在密密匝匝的文学丛林中,你认为它永葆青春的奥秘何在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1、因为这篇文章体现了胸怀天下的豪放气度和宽广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情操;是一种道德追求。 2、因为文章再现了洞庭湖的壮景,为洞庭湖又染上了一层壮丽的色彩,从而吸引了后人。3、本文题为岳阳楼记,可对岳阳楼本身用笔不多。超越了单纯写山水

13、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将文章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提高了文章的品位,这是本文构思方面独具匠心所在。范仲淹的别出心裁,不能不让人佩服。4、这篇文章的章法是美的,“异”字居文章之要。第二段末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喜两种不同的心情,引起三、四段。第五段“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异”字一语中的,推出的政治理想抱负,层层推进。5、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

14、结合,既有对事情由来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为鉴赏定向。教师总结:岳阳楼记长盛不衰的奥妙在于立意、构思、章法、意境、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今天,我们重点鉴赏文章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二)鉴赏文章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1、鉴赏文章的立意美,感受的宽广襟怀,理解其崇高的理想追求。 (1)提问: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生讨论,明确:先忧后乐的思想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孟子曾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说法,范仲淹使其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教师引申: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范仲淹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仕途进退的原则,这是他有远大抱负的表现。他们的忧君固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非常可贵的。材料补充:天圣七年(1029),30岁的范仲淹还在没有资格进谏的小小秘书阁校理任上,就上书谏止皇帝宋仁宗率百官为章献太后朝拜上寿;第二年又直接上书请章献太后还政退位,那时章献太后正垂帘听政,权倾朝野,满朝文武,无敢言者。

16、范仲淹因此被贬离京,三年后才回来。又如,景祜三年(1036),范仲淹向宋仁宗进百官图指斥宰相吕夷简结党营私,任用谗佞,反被诬为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又遭贬斥,连为他鸣不平的欧阳修等人也被贬放。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2)提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借鉴和教育的意义吗?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允许求大同,存小异,

17、鼓励创新,但不提倡标新立异。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抓住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时代意义即可。总结:著名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说:“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范仲淹们即使身遭贬谪,也决不屈服,必将把他们正确的政治主张、崇高的政治品格、宏伟的政治理想,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谈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写作目的2、鉴赏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1)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再现文中优美生动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感受

18、文章的画意、诗情。选三位同学交流,每人负责一幅画,注意体现洞庭湖的浩瀚无垠、万千气象,抓住总体特征,从雨湖、晴湖、月湖多个角度,从形、声、光、色、味多个方面描绘。(2)阅读三、四段后回答: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第四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两段运用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抒发了迁客骚人 两种情感。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3)古文观止写道:“岳阳楼之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 小结:本文叙事交代缘由,引出景物描写,写景又为抒情

19、,抒情又为议论,议论是为揭示主旨,可谓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3、赏析文章的语言美。(1)美在骈散兼用。骈句,流利畅达、简洁凝练、如珠走盘。有音律和谐的对仗,如“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也有整齐的韵脚,如“上下无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等,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读来润畅,听来清晰。(2)美在炼字。批注是一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赏析等。请参考下面示例,在三个句子中选择其中一句做批注。示例:读书批注卡例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批注:一“上”一“入”,灵活机动,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环境雅致、闲适、清静的特点。如“衔

20、远山,吞长江”,“衔”形象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不仅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两个动词形象再现了洞庭湖的浩瀚气势,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如换成连接,只是客观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不仅比喻形象,一跃一沉两种意境齐出,相互映衬,用词之妙,令人拍案叫绝。学生自己选例揣摩语言,学会做批注的学习方法。五、反馈检测:实战演练明白中考怎么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1)薄暮冥冥 (2)长烟一空(3)把酒临风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3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薄: (2)求 :2(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微斯人,吾谁与归?3.(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六、总结岳阳楼记堪称天下至文:其一是精神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境;其二是状物抒情,该篇是古代散文中的极品;其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