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1页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2页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3页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颤栗l 履l践 姗姗shn来迟 怏怏yng不乐 B 辜g负 阴霾mi 锲q而不舍 毛骨sng悚然 C 吞噬sh 斫zhu痕 小心翼翼y 海市蜃shn楼 D 凛ln冽 砭bin骨 冻饿之虞y 沮j丧无聊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 作践 养精蓄锐 聊以自慰 B 搁浅 孜孜不倦 郑重其事 C崔巍 刚毅不屈 永往直前 D 疆域 疲惫不堪 头晕眼花3.甲乙两班同学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的流动红旗发生了争执,而且越争越激烈,你想劝劝他们,应该怎么说? 4.下列对课文内容说明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

2、一切的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这几句话表现的是斯科特他们在得知自己已在同别人的竞赛中失败时的沮丧心情。并不表明作者对斯科特探险队的评价不高。B在沙漠中心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的圣埃克絮佩里,文章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如何脱险的经历。C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演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些平易近人的肺腑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D“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有时也用来比喻不自量力。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家伙深知罪恶深重,

3、内心十分恐慌,却从容不迫地擦着鼻子。 B 晚会结束前,他献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C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 王老师没有偏见,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一视同仁。6.古诗词填空(1)木兰诗中的“ ”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2)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4)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5)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6)

4、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7.名著导读:童年讲述的是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 。8.综合性学习 本单元学习结束后,我们开展了“我心目中的探险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说出你喜欢(崇拜)的探险家,并说说他(她)的事迹及你崇拜他 (她) 的原因。我最喜欢(崇拜)的探险家是: 。我知道他(她)的事迹有: 。我崇拜他(他)的原因是: 。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探险”与“冒险”的理解。 (3)在漫话探险的综合性学习里,请说说你

5、最难忘的两个活动环节,并说说原因。答:(1)环节一: (2)环节二: 现代文阅读理解及探究在沙漠中心(节选)除了你们的痛苦,什么我都不在乎了。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我这里说的根本就不是飞行。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同样农人也不是为了犁铧才去耕种。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我们干的是人的工作,我们遇到的也是人的烦恼。我们接触的是风、星星、黑夜、沙漠和海洋。我们和大自然的力量斗智斗勇。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

6、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我不抱怨。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我力图找到我的同类,我忘了他们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这才是活着的人的忧虑。我不能不认为它比在晚上找一家音乐厅要重要得多。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当他们空闲的时候,他们用什么来填满他们那些荒唐而短促的礼拜日呢?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

7、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领略过一次海风的滋味的人,永远都忘不了这种滋养。不是吗?我的同志们?这并不意味着要过冒险的生活。这种说法有点夸张。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请简要概括所选文段的大意。 2.“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这里“卷土重来”指的是什么? 3.选段中哪些词语表明了自己对从事工作的热情与执著? 4.作者为什么说“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5.深陷险境,“我”是坐以待毙还是积极努力地寻求出路?从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品质? (二)伟大的悲剧(节选)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

8、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

9、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1.斯科特上校的日记表明了 。2.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成“我的遗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3.斯科特遗体的姿势是怎样的?这表明了什么? 4.文中为何要写“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5.最后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6.斯科特一行

10、去南极探险的意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文言文阅读理解及探究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一人物的认识。答: 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原文回答)答 3、从“弃其杖,化为邓林。”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答: 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答: 5、 “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答: 6、如何理解

11、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答: 7、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 8填空(2分)夸父逐日选文选自 ,从文体上看属于 。9 划线句子翻译。参考答案语言的积累及运用1.B 2.C 3.围绕“争吵本身就不文明”回答 4.A 5 D 6.(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 阿廖沙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8.示例:(1)示例:麦哲伦: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

12、的伟大功勋。(2)探险是指去过去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考察(自然界情况);冒险是指不顾危险地进行某项活动。(1)环节一:讲探险家的故事,因为我从探险家的故事中读懂了坚强,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2)环节二:“探险还是冒险”辩论赛,因为我从大家的辩论中领略到了他们的口才,明白了探险的内涵。现代文阅读理解(一)1. 抒写自己对飞行事业的理解,表明自己对飞行事业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2. 指这种与危险打交道的事业3. 示例:“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都是死得其所!”“我没有一点遗憾。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4. 作者所指的生活应该是积极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贪图享乐,碌碌无为的生活

13、,这种生活只有在事业的追求中才能找到快乐,而城市的安逸自然就缺少“冒险”,于是就显得平淡了。5. “我”没有坐以待毙,“三天来,我走了很多路,口干舌燥,在沙漠里寻找行踪,把露水当做希望”。从中表明“我”顽强的毅力与对生命的热爱。(二)1.他心中惦记着祖国、民族、朋友、妻子,有着无私的爱。2.“遗孀”的意思是“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称为某人的遗孀”。这是斯科特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的冷静、坚韧的性格以及他对妻子深深的爱。3.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在关键时刻爱护同伴,为探险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4.“国王”是英国人民的代表,以此突出他们心灵的无比高尚,表现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5.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是全文的主旨句,起点题作用。6.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文言文阅读理解1、夸父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