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4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务必对教材反复钻研、反复推敲,才能弄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各部分教材在整体的地位和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 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课文,了解历史故事的内容。(针对中等以上学生) 3、学习在阅读中提问。(针对中等以上学生) 4、感受晏子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针对优等生)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在阅读中提问,到现在,绝大部分学生已学会了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进行提问。并能够通

2、过阅读释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 及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2、读懂晏子反驳楚王的几句话含义,及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教学过程: 一、人物介绍,揭示课题。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时代,这期间各国争战,其中齐楚两国国力强大,激烈争夺霸业。晏子使楚讲的就是发生在这两国之间外交上的一件事。 1、简介晏子:名叫晏婴,身高不到五尺,大约现在的一米四左右。他是齐国的大夫,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2、学习生字,理解课题 板书:晏子。学习生字“晏”。 3、请同学们打开课文,齐读课题,板书:使楚。 快速读课文,找出最

3、能解释课题的一句话(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 什么叫出使?(代表一个国家去外国执行外交任务)那么这次晏子出使就代表着(生答:齐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是正常的,而晏子出使楚国遇到了什么事?楚王为什么要这么做?(针对中等以上学生)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并完成下面练习。(出示)。 楚王( )次想( )晏子。 楚王之所以侮辱晏子是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 )。 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 ),而且( )。 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 ),而且( )。 2、交流(针对中等以上学生) 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 楚王之所以侮辱晏子是仗着自己国势强

4、盛,想(显显楚国的威风)。 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是显了楚国的威风),而且(侮辱了齐国。) 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灭了楚国的威风),而且(维护了自己和齐国的尊严)。 三、提出问题,合作学习(针对中等以上学生) 1、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我们来看看晏子是怎样与楚王斗智,维护国家尊严 的。课文的那部分是写这一内容的?(35自然段)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这部分课文,思考: (1)楚王用那些方法侮辱晏子? (2)晏子是怎样对待的? (3)结果怎样? 3、小组合作学习 四、抓重点句,感悟人物(针对优等学生) 为什么会有

5、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一起来领会一下晏子话中含着的意思。 (出示三个重点句)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得钻狗洞。 学生各抒己见后,得出: 开狗洞的是“狗国”,开城门的才是国家,现在楚国开的是狗洞,可见楚国是狗国。 师:那么楚王就是狗王了,楚王当然不干!于是只好。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练读,指生读。 师: 晏子和楚王的第二次斗智,请同学们照刚才的方法来推理。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 学生讨论后得出: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我最不中用,派来访问楚国,可见楚国是下等国家。 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楚王的“冷笑”

6、(根本没把晏子放在眼里)“只好陪着笑”(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把文中的句子转变为四字成语:挥汗成雨、举袖成云、摩肩接踵。 读四自然段 :练读,分角色读。 、师:好,第三次,谁来分析一下晏子的思考过程? 生: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到淮北就又小又苦,原因是:水土不同。(南橘北枳) 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可见楚国环境(社会风气)不好。 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楚王的“笑嘻嘻” “得意洋洋”(笑里藏刀、居心叵测) 读五自然段;练读,齐读。 五、总结课文,夸奖晏子。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2 梅花魂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

7、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8、 2、板书课题。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

9、。 如“魂”“幽”“葬”“衰”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 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讨论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 (第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板书:读诗落泪) 第二 (第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板书: 珍爱梅图) 第三 (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

10、板书: 不能回国) 第四 (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板书: 赠墨梅图) 第五 (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板书: 送梅花巾) 4、小结 六、当堂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幽”、“甚”、“衰”)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

11、几件事。同桌或者小组同学讨论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同桌讨论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8分钟后看谁学得!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板书) 2、读了这五件事,你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出示最后一段,释“眷恋”一词。)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3、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 六、谈谈体会 1、学习第一件事。 (1)出示句子:“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2)思考讨论: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12、?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

13、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五件事)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

14、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 3、交流学习第二件事。 (1)师: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课题写梅花,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关系?读读第三自然段,看体会到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

15、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d、指导朗读,读出对梅图的珍爱。 4、“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2)由此可见老人

16、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播放梅花凌寒独放的图片,出示古诗王安石的梅花、墨梅,难怪外祖父这样赞美梅花,读句“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4)师:这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是在赞美什么?齐读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再次讨论: a、梅花的秉性象征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

17、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5)历有气节的人物有哪些? (6)饱含深情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图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18、,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七、当堂训练 1、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 2、填写基本功。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3 桂花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19、: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 3、介绍桂花: 二、出示自学指导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2、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带来了哪些快乐

20、?勾出有关的词句。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讨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 (1)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

21、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四、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五、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4

22、 小桥流水人家 知识与技能: 1、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领悟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配乐磁带、课文插图、文本内容。 课时安排: 1课

23、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全班齐读,体会的感情。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以曲中的句子为题“小桥流水人家”。的家乡真的如题目这么富有诗情画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二、出示自己指导,感悟文章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4、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检查学习效果,

24、强调重点。 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 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1、直接描写“流水”(第一自然段): 小溪潺潺柳枝婀娜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我的家(舒适温馨)描写、介绍 村民生活(恬淡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抓鱼、虾、蟹 丢野花 摘茶叶 赏野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教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积累延伸 1、积累语言: 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摘录文中自己喜

25、欢的优美句段,并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2、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可以搜集有关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也可以为家乡作画、作文,或者学唱“家乡曲”、学跳“家乡舞”、学烧“家乡菜”等,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 五、整体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 1、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娓娓地向我们道出了他那无尽的思乡之情,不仅有深情的往事回忆,如;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如(学生看板书回答)。但不管是间接抒情还是直接抒情,都同样表达了的什么情感? 2、我们再一次走进的家乡,去欣赏那诗一样的景色,去感受那诗一样的生活吧!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当堂训练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2、摘抄课文中生动优

26、美的语句。 3、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表达的写作方法,自由拟题,练写片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5 钓鱼的启示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课前准备: 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

27、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三、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四、初读理解 “启示”的意思是什么? 再读课文,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我”在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五、复习生词 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鳃、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自由读第3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