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黄石市陶港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A他的

2、质量大约是55kgB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D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2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3关于公式R=U/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B导体的电阻可以由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测量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进

3、行解释的是()A小女孩照镜子B山羊的影子C水面“折枝”D拱桥在水中的倒影5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为反射角B增大过程中,反射光线沿顺时针转动C=0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6下图中所列仪器不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A卷尺B游标卡尺C千分尺D机械停表7下列物态变化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C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变干了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8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

4、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如图所示是阅兵仪式上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画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地面而言,战斗机是静止的B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空中加油机来说,受油的战斗机是运动的D选择战斗机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9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 ()ABCD10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时海波的状态是()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如图所示,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壶口白气B湿手烘干C草叶露珠D

5、冰雪消融1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们洗澡时的水温大约为76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C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1.5km/hD考场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二、填空题13随着科技的发展,“刷脸” 的时代到来了,如图所示“刷脸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是当人站在它的二倍焦距以外,能成一个_(选填 “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当人远离“刷脸机”时,这个像将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1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反射光线是_,反射角是_度,折射角是_度。 15如图下左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

6、的宽度是_cm,如下右图为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16由于不良用眼习惯、偏食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长。图中的_(选填“甲”或“乙”)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可选用_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三、实验题17(8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在纸板FON上观察到反射光。现将纸板FON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_。(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

7、行的操作是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比较并得出结论。18(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2)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体_;(3)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竖直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19(8分)如图所示,用硬卡纸、塑料梳,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1)用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要听_(选填“硬卡纸”或“梳齿”)振动发出的声音;

8、(2)逐渐加快拨动梳齿的速度,硬卡纸振动的频率_,听到的声音的音调_;(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_有关,声源振动的_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4)用薄铜片代替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听到声音的_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原因是_。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遮挡物,小红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她的眼睛(A点)能看到自己的左脚尖(B点)在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光路图。(_)21(8分)在图中做出AO的折射光线。五、计算题22(10分)甲,乙两位同学一起从校门同时出发沿相同路线去公园,甲同学匀速跑了一段路程之后停下来休息了一段时间再接着匀速跑。乙同学一路上没有休息,一直匀速跑,最终甲同学还是比

9、乙同学先到公园。他们从校门到公园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1)甲同学从校门到公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甲同学到公园时,乙同学距离公园还有多远?23(12分)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A男生的质量大约是55kg,故A符合实际;B正常体温大约是37,故B符合实际;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故C

10、符合实际;D人正常脉搏1min约70次,所以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50s左右,故D不合理。故选D。2、D【详解】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现象,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剪去侧枝,即减小了树的表面积根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知,减小了表面积,即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正确,不合题意D、“白气”是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导体确定,电阻确定,与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无关选项A、C、D错误; 某段导体的电阻值等于此导体两端电压

11、与通过电流的阻值,但不会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B选项正确 故选B4、B【详解】A小女孩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B山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C水面“折枝”,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拱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5、B【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增大过程中,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判断其变化情况;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同时当把纸板向后缓慢旋转时,反射光线将会消失,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此时光线仍是存在的。【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为入射角,故A错误

12、;B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增大过程中,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沿顺时针转动,故B正确;C=0时,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线原路返回,与入射光线重合,此时仍存在反射现象,故C错误;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仍存在,故D错误。故选B。6、D【详解】A卷尺是用来测量一般物体的长度,A项不合题意;B游标卡尺是用来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B项不合题意;C千分尺是用来测量微小物体的长度,C项不合题意;D机械停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不是测量长度,选项D符合题意。7、C【详解】A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

13、初冬,河面开始结冰,这是水凝固放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变干了,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吸热现象,故C符合题意;D早晨,室外大雾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详解】A对于地面而言,战斗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战斗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B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空中加油机是运动的,故B错误;C相对于空中加油机来说,受油的战斗机与空中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受油的战斗机是静止的,故C错误;D选择战斗机为参照物,空中加油机与战斗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空中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9、A【解析】她加速起跑,速

14、度越来越快,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根据闪频照片的原理,照相机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符合题意的是A照片答案为A10、D【详解】海波是晶体,当晶体的温度处在熔点时,可能刚开始熔化、可能处在熔化过程中也可能恰好熔化完,故晶体处在熔化过程中可能是固态、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也可能是液态。故选D。11、D【详解】A. 壶口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 湿手烘干,是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B错误;C. 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属于液化,故C错误;D、冰雪消融是冰化成水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12、B【详解】A洗澡时的水温大约为40

15、,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符合实际,故B符合题意;C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1.5m/s,故C不符合题意;D考场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3、倒立 变小 【详解】1 “刷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故当人站在它的二倍焦距以外,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当人远离“刷脸机”时,这个像将变小。14、OF 30 45 【详解】123根据图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30,可知CD为法线,AB为界面,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

16、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折射角为45。15、1mm 1.40 15 【详解】12图示刻度尺1cm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从0开始,末端刻度值为1.40cm,物体宽度为1.40cm;3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在“10”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15。16、甲 凹透镜 【详解】12造成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图甲中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三、实验题17、不能

17、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测量入射角和对应的反射角大小 【详解】(1)12将纸板FON沿着ON向后折去后,在折过去的纸板上将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3取下纸板后,应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通过分析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8、像的位置 大小相等 不能 虚 【分析】(1)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2)根据平面镜成虚像的性质分析在哪侧观察;当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确定镜前蜡烛像的位置,便于测量物像到平面

18、镜的距离,同时为了比较物像大小;(3)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的大小是相等的;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接到,实像能用光屏接到,用光屏呈接来辨别是实像还是虚像。【详解】(1)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也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2)2实验时,她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A侧现察;当B和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34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在白纸上不能看到蜡烛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

19、像是虚像。19、硬卡纸 增大 升高 幅度 频率 高 音色 声源的材料不同 【详解】(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时,硬卡纸会振动而发出声音,此时要听硬卡纸振动发出的声音。(2)23逐渐加快拨动梳齿的速度,则硬卡纸振动的频率增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即频率有关,所以,听到声音的音调升高。(3)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6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4)78由于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用薄铜片代替硬卡纸拨动塑料梳的梳齿,则听到声音的音色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因为此时是声源的材料不同。四、作图题20、【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先做出脚尖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脚尖的像),连接像点和人的眼睛A点,与平面镜交于点O,连接BO,如果被遮挡物挡住,则该同学不能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否则可以看到。【详解】先做出脚尖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脚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连接像点和人的眼睛A,与平面镜交于O,连接BO就是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