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运用计算机模拟,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说明地球的运动规律。能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2、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智能要求(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 2)理解自转的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理解国际日界线两侧时间和日期的关系( 3)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 4)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能力要求懂得运用地球运动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技能要求: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二、教材分析(一)知识结构四季甥岑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二)内容

2、分析地球运动部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球运动自转规律一般从地轴的空间位置、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自转的规律性:(1)地球自转的方向:教材设计了一个“读图思考”,让学生想象在两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会是怎样的,把“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结论留给学生自已思考得出。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2)周期: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一般用于科学研究,人们比较陌生;太阳日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它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结果,但是由于太阳日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十分熟悉。鉴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 教材既引入了恒星日, 又引入了太阳日

3、。用图解的方式,简要说明恒星日和太阳日时 间差异的原因。(3)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示。图 1.13的设计富于立体感,比较好地展现了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概念、大小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地球自转线 速度自低(高)纬向高(低)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教材留给学生思考、总结。2、地球运动公转规律:( 1 )公转示意图:用了一幅按照真实比例绘制的地球公转轨道图,分析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运动速度的不同;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概念。 ( 2)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教材采用图文配合的方式来说明这个问题。 重点在于摆出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事实(图旁的一组数据) ,而不去过多地探询原因。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公

4、转轨道形状,以及日地距离变化有关,这一点不难理解,学生理解到这个层面就可以了。 由学生得出地球围绕地球的公转是不等速的, 近日点地球运动的速度快一些,而在远日点地球运动的速度慢一些。3、“活动6”的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一个有梯度的活动,围绕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从演示到比较、分析、归纳特点,最后到运用规律解释问题4、自转的意义:( 1)昼半球和夜半球图示。这幅图上显示了黑夜、白天、夜半球、昼半球、晨昏线等概念;造成了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位置在不断更替。(2)时间的计量。教材讲了三种计时的方法。地方时。教材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地方时的产生; 二是在同一瞬间, 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时刻不同;

5、三是地方时差与经度差的关系。 区时。 主要讲了区时是人为制定的计时办法, 以及具体的时区划分。“时区”内容的设计。时区的知识是采用研讨的方式设计安排的。图 1.18 表现了世界不同地区所在的时区。 对于时区和区时的划分, 以及时间的差异, 教材设计了一组思考题, 让学生通过读图来完成。 前三题是关于时区和区时基础知识的题目, 尤其是对两个特殊的时区中时区和东西十二区, 给予了特殊的关注。 后两个题目是联系实际的问题,是对时区和区时知识的应用。特别的计时方法。 不少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 在理论区时的基础上, 采用了变通的办法计时, 如教材中讲到的美国和中国。 这三种计时方法的产生, 之间有一

6、定的连带关系,从使用的角度看,由不便利到便利,由理论走向实际。( 3)应用:“活动7”的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对日界线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5、公转的意义:(1)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图1.21解析。地球公转最重要的地理意义在于形成了季节的变化。而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 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又与黄赤交角的存在有关。按照这样一个逻辑线索分析,这幅图便承担了最为基础,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原理分析任务。这幅图由三幅图组合而成。“黄赤交角” 一图。“地球在二分二至日时的位置” 一图及隐藏的“太阳的视运动随季节变化图”。 从宇宙空间看地球的公转,更加宏观和全面。 可以

7、更直观地分析出太阳直射点与地球纬度的关系。(2)分析季节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太阳高度,二是昼夜长短。教材正是抓住了这两点来加以分析。教材中设计了图1.22 ,以及读图思考题,让学生分析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以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情况(3)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的区别与联系。教材中讲的季节是由天文因素(正午太阳 高度、昼夜长短)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天文季节。气候的形成因素很多, 其中之一是太阳辐射。因此气候与天文季节既有关系,又比天文季节变化更为复杂。考虑到气候因素划分的季节,是气候季节,在时间上与天文季节略有不同。三、教学重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难点:黄赤交角的

8、形成及其地理意义;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四、课时:5课时1、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2、第二、三课时:地球自转及意义3、第四、五课时:地球公转及意义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图导法、举例法、对比法、多媒体演示法、问题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学内容: A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学习行为一、引入新课认真观看,积极1、播放日月星辰变幻和四季景观视频和图片思考,小组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2、提出问题:太阳、月亮等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论,小组代表发新课么会出现四季?夏季和冬季白天哪个季节昼长?哪个季节昼短?为什么?教学内

9、容: A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学习行为设计意图二、学习新课通过课件动画1、课件演示地球运动,让学生总结地球运动的基本演示,增强直形式:自转和公转。细心观察观性。2、先阅读课文自转内容,四人才-小组,每小组一主动探究通过小组演示个地球仪,分组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能说加深对自转特明自转特点;教师组演示,并让小组汇报自转对比分析点的理解的特点:定义、方向、周期。(教师或学生纠正、补充)合作研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分析归3、再结合教材中的读图思考,让学生画出从侧面、大胆表达纳能力和绘图南极和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图。准确绘图技能;4、把恒星日和太阳日、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等图制培养学习探究成动画图

10、,在图上分析其特点和规律。提问:地球和合作精神自转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周期?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先阅读课文地球公转内容,看课件公转示意图,小组讨论汇报公转的特点(力向、周期、速度、轨道等)和规律。并让学生使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问题: 1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近,而为什么我们这里是冬季?7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我们这里为什么是夏季?填公转特点表格(见附表1)三、课堂小结课本15页活动题2填表。运用归纳、总结、对比的 方法,得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四、作业:过程与方法评价手册P12、13页学习主题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教学内容:第二、三课时地球自转及意义学习行为设计意图

11、一、引入新课落实双基复习自转运动的特点;认真复习,积极巩固知识问题:一天当中我们会经历白天黑夜的交替变化?思考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培养学生的1、每一小组准备一把手电筒,一个地球仪。一人将手电筒放举起并拧亮灯泡代表太阳,在离手电灯大 约半米远处的桌边放上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将房 间弄暗,看看地球仪表面有哪些部分被灯光照亮? 哪些部分没有被灯光照到?体会什么是昼夜半球晨 昏线,昼弧、夜弧及太阳日?教师再用玻璃球代替地球演示,让学生观察是否发生昼夜交替。提出问 题:如地球不自转是否发生昼夜现象?是否发生昼 夜交替?昼夜交替的条件是什么?2、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昼夜交替,总结自转的A 个地理意义:昼

12、夜交替。3、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地方时与经度联系起 来。地球自西向东转,因此,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 地方先见到太阳,在时间上表现为东早西晚。地球昼夜交替一周 (180度)升-个太阳日(24时),问:经度每隔多少度为 1小时?每隔一度为多少时 间?(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 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 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因而引导学生得出自转 的第二个意义:地方时/、同。引出时区、区时和日 界线的概念。5、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隔 15度,地方时相差1 小时;东边时刻比西边早(边讲边练,例题略) 时差的计算:(1)计算时区差;(2)同在东时区或 西时区:

13、相减(3) 东一西时区:相加(4)计算动手演示 细心演算 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 合作研讨 大胆表达 创新思维 讲练结合 练习巩固 加深理解观察能力,立体空间 思维能力、逻 辑思维、计算 能力、创新思 维能力。2、使学生直 观、深刻理解 自转的意义。重点是掌握地 方时和区时的 计算方法,理 解国际日界线 两侧时间和日 期的关系落实双基结果(思考:当华盛顿是早上7点时,请问中国北京是几点?当莫斯科是中午12点时,请问北京是几点?华盛顿是几点?)6、练习:过程与方法评价手册P13页学习主题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课堂小结:过程与方法评价手册P20页自转的意义四、作业: 填充图册P6- 9页自转练习第

14、三课时:自转意义的专题练习(略)教学内容:第四、五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行为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1、复习填写“地球公转的特点”表格2、为什么会出现四季?夏季和冬季白天哪个季节昼长?哪个季节昼短?为什么?引出“黄赤交角”温故知新问题思考复习引入巩固知识二、学习新课1、计算机模拟演示黄赤交角,学生讨论:什么叫黄赤交角/找出“一轴两面三角度”并在填充图册中填图。2、公转动回演示,观察不向位置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是否有变化?太阳光直射点的变化情况?(填表见附表2)讨论题:1、如果黄赤交角为 0。,太阳直射点又有什么变化?2、如果黄赤交角为45 ,太阳直射点有什么变化?3、当黄赤交角不为0。时,

15、太阳直射点就会在南北纬一定的范围内往返 移动吗?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教师通过课件 将三个讨论题演示,对学生的研讨结果给予补充纠 正)3、小组研讨绘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和两分两 至公转示意图,得出结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往返移动。4、课本P21读图思考:每小组两题研讨,分小组交 流汇报成果,推断出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规律。(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昼夜长短、太阳 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学生做练习填充图册P8 3题。巩固所掌握的规律。5、总结归纳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天文四季和气候的 区别。三、教学小结(略)四、作业:填充图册 PA9页公转练习第五课时:一、日照图的判读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步骤,参看过 程与方法评价手册 P21页。挑选相应的练习加以理 解和巩固。二、作业讲评三、公转意义练习(略)过程与方法评价手册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