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2_第1页
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2_第2页
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2_第3页
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2_第4页
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 浙江平阳敖江第六中学 戴海滨摘要:学生的读书现状很不乐观,笔者尝试以新的教育理念为航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推荐适宜的课外读物,引领学生健康阅读;教会阅读方法,成为善读人。关键词: 书香 浸润 心灵著名作家曹文轩曾说过:“目前中小学生的阅读状态是混乱的,不正常的。一些坏书造成思想、情绪和智力的伤害。中小学生的阅读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要审视阅读的内容。”其实语文新课标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增设了大量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中外名篇,如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可见,良好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原因:(一)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少。据一份调查报告统计:学生一周内阅读量极少的约占40 %。每天阅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下的占68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大致如下:1书源不足。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和藏书量的不足,各级的重视力度不够。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建图书室(馆),有的仅作“摆设”而已。2家庭重视不够。不少学生反映,有时很想多买几本课外书,但都遭家长制止。理由只有一个:与学习无关。3被其他信息渠道抢占。学生课余大多时间是挤于电视前观看影视节目,或上网聊天、玩游戏。4课业负担偏重,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学生在校的课外时间(尤其是后进生)多数被老师“好心”的辅导和补课所挤占。回

3、到家里,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家长又另开“小灶”,复习期间尤为严重。就是寒、暑假期间,家长又另有各种家教或艺术培训、辅导的安排。5学生本身缺乏挤劲和钻劲,不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读书读报。(二)学生对课外读物选择的错位不良信息读物成为公害。现在,除了图书,各种传播媒体如洪水猛兽,铺天盖地,防不甚防,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网络、电视、手机等,其中不健康的信息资料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他们心态扭曲,产生早恋、烦躁、暴力、厌世、玩世不恭等心理,给将来的社会、家庭埋下了定时炸弹。再者,今天社会的图书量太大,加上我们的孩子不加取舍、不知道什么是好,这个时候通过阅读反而会误导

4、孩子,导致他们未来的人生因为不良阅读而打上问号。他们的读书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仅凭自己的爱好和直觉来选择,阅读动机主要是“作消遣”、“欣赏文笔和惊险离奇的情节”。有的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名著热情较高,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接触的并不多。有一个班级仅有10%左右的人完整看过西游记和三国演义,5-8%的同学看过水浒传,很少同学读过红楼梦,80%以上的人没有阅读过一本诗歌集或一本剧本。 (三)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如何有效地阅读课外读物这类问题大都未能很好作答。他们对课外书的阅读随意翻翻者居多。这不能不使我们对平常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在教学中,大量时间和精力都花费于对基础知识的

5、机械重复、死记硬背上,而对学法的指导偏少,对于课外阅读的方法的指导更少得可怜。此外,学校没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语文教师缺少导读机制、语文教材缺乏阅读指导以及学生阅读目标等外在和内在原因也是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二、优化初中生课外阅读状态的实践与建议(一)以新的教育理念为航标,推开阅读之窗。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我首先告诉学生阅读教学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但又远远不是为了考试,其有助于我们个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如:文化素质、基本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我印发了王丽主编的我们怎样学语文一书中的文章,如李

6、普的我是吃过亏的、冯其庸的我的读书、等等,使学生明白语文的学习及个人的成长与阅读是分不开的。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班上有些课外书在传阅,且大部头都是些名著。(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现在的学生们宁愿把大部分课余时间花费在看电视上,却不喜欢读书。这些学生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理思索。复旦附中教师黄玉峰曾自豪地说:“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一半。”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研究的过程中,渐

7、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引导他们投入课外阅读,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为了使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读书习惯,我做了不少努力。1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读物的故事片断,在课余或课堂上讲讲。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便戛然而止,引发学生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2利用班会时间观看相关影牒,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待学生看过部分或全部电视剧后,引导学生读书上的文字,同时比较二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体会到影视片虽然能带来艺术的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

8、略的;而读小说所获得的是优美的文字、深邃的思想和不可磨灭的感情,这些却是持久的。从而使他们喜欢读书,并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地读书。当然也可以先让学生读名著,再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用来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在画面与文字的结合中,让阅读轻松而又深入。3以境诱趣。为了鼓励学生利用闲暇读书阅报,我在班级中开设了“阅读角”。阅读角的书大部分是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一部分是我提供的。(平时教学中注意发掘一些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另外我定期向图书室借阅时文杂志,如读者、视野、意林、美文,人手一本,互相传阅,半月一换,解决了学生“没书读”的困境。4以奖激趣。对阅读篇目多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一些知识面广的

9、学生也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见多读书还有奖励,喜欢读书的学生兴趣更浓了,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且班级常规的奖品大都是图书:大到名著,小到杂志。如平时作业优秀奖、综合素质优异奖等,都以图书为奖品。“奖励”成了学生读书的“催化剂”,学生读书氛围日益浓厚,班里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有了这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就像陶行知先生讲的“同学也互相感化”,好读书的同学能引起别的同学好读书。 (三)推荐适宜的课外读物,引领学生健康阅读。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推荐书籍、选取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兴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宽,面要广,

10、选要精,尽可能将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一般来说,对小学生可以从容易引起阅读兴趣的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入手,对初中生,可以推荐内容丰富、人文性较强、知名度高的读者等刊物,然后针对个性,分别介绍不同的书籍,逐渐把品位高、写法有特色的名篇佳作推荐给学生,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红楼梦等。同时,要结合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选择的读物深浅要适度。太浅,达不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太深,读不懂,将会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推荐课外读物要做到: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具有独特风

11、格和艺术特色。教师在围绕重点设计课内教法、学法时,也应把课外阅读指导置于其中,可结合教材的内容,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如教了杨修之死后,就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有写杨修的其它章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杨修形象。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读三国演义,拓宽了阅读面,加深学生对作者塑造杨修形象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的理解。再如学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可引导学生读读城南旧事。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作为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内容的认识

12、要宽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是重要的课外阅读内容,但不是全部。因而,我不仅仅指导学生去读小说、背诗歌,而且鼓励他们只要有阅读兴趣,凡是适合自己年龄和口味的书,无论是科技的、历史的都可以拿来读。并告诉他们最最简单的判别好书的方法,即“读书时,不时会有惊讶、冲动,想把书中的文字比如一段优美的风景描写抄到笔记本上来,这本书可以把它认为是本好的书”(曹文轩语)。(四)教会阅读方法,成为善读人。提供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基本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点拨。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

13、重视学法的指导,以减少阅读中的困难,让学生熟悉不同文体阅读与欣赏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主动寻找阅读的乐趣。不少学生反映,看了不少作品,但没有什么收获,其中就有一个方法问题。“课文也无非是个例子”。所谓“例子”,它应该能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数学教师在讲解例题的时候,不仅仅要对题目进行评析,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方法的引导和思维的启迪。在语文课上,也完全而且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教师要系统讲授各类文体的基础理论,导读教材选编的范例,也要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从教师讲授的文章中领略到一种纵向、横向比较的学习方法,这无疑为他们课外阅读提供了一把钥匙。对于“怎样读”这个问题,我则

14、不强求一律,只是介绍几种读书方法,比如自己的书可以采取圈点、评注法;而借来的书,可以采取摘抄法;可以是略读,可以是详读;甚至可以用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来促进读书。每个同学都可以有自己特有的读书法,把这些常用的读书方法介绍给学生后,我就不再强求一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五)展示成果,品尝阅读成功的喜悦。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就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展示学生阅读成果,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阅读的兴趣。1、欣赏阅读记录。每个同学都

15、有一本“我的阅读拾锦笔记”,学生以各种形式,如“摘录”、“写体会”等写下自己课外阅读的体会。2、开展交流活动: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每周上一节阅读课,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课上,学生或联系课文内容(节选)介绍自己阅读的原著,或介绍自己阅读的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或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或是对课外读物的中心思想、人物精神、表现手法等进行文学欣赏品评和是非优劣的评判。经常举行这样的读书交流会,情感蕴涵其中,方法渗透其中,读书的氛围也因此形成,同时阅读交流课也成了学生之间相互推荐新书、好书的时机。3、写读后感:读后感应是阅读者经过心灵的体验、感悟、升华,从而有所发现并独创的精神产品。在学生读过一篇优秀文章或一本好书后,我鼓励他们写点感想,鼓励学生放开地想,大胆地议,可以是赞同、怀疑、也可以是批判,哪怕只一、两句话。如上面说的美文推荐点评即是其中的一种。为了鼓励学生动笔,我常在班上朗读他们日记或周记中的读后感,或把学生优秀的读后感作品张贴在班级“习作展示台”,以写促读,效果不错。要让我们的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书海中畅游,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