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体育竞技性的认同差异语境下中国伦敦奥运会热点现象透析_第1页
东西方文化体育竞技性的认同差异语境下中国伦敦奥运会热点现象透析_第2页
东西方文化体育竞技性的认同差异语境下中国伦敦奥运会热点现象透析_第3页
东西方文化体育竞技性的认同差异语境下中国伦敦奥运会热点现象透析_第4页
东西方文化体育竞技性的认同差异语境下中国伦敦奥运会热点现象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西方文化体育竞技性的认同差异语境下中国伦敦 奥运会热点现象透析2012 年伦敦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 中国代表团以奖牌总数87 枚 , 其中金牌 38 枚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境外参加奥运会获得奖牌数最多的历史。 但是各个国家对中国队奥运赛场表现所构成的一幕幕的热点现象却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 其中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构成各个国家不同观点的主要因素。 本文仅就以下热点现象进行解析, 旨在寻找诸多热点现象各方所持观点的历史根源,以期为我国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和世界各国能够正确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供参考。中国伦敦奥运会热点现象回顾热点之一 : 举重失金事件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举重 5

2、3 公斤级比赛, 中国 17 岁小将周俊以 B 组身份 ,95 公斤开把参加比赛, 却三次试举失败, 直接退出金牌争夺战。而国内媒体一度把周俊夺金未果冠以中国举重的“耻辱”来定义, 从而在国内外媒体引起热议。同样在男子举重56kg级别决赛结束, 中国选手吴景彪挺举最后一把冲击161kg 失败 ,只能收获银牌, 吴景彪三鞠躬给国家道歉, 泣不成声。这一幕, 迅速占据各大媒体评论的头版头条。热点之二 : 孙朴之争现象2012 年 8 月 1 日 , 在伦敦奥运会男子 400 米自由泳决赛中 ,孙杨以 3 分 40 秒 14 打破奥运会纪录 , 夺取中国男子游泳的奥运历史第一金。 而赛场之外的新闻却

3、远远比金牌来的更猛烈些。 获得第二名的是韩国选手朴泰桓 , 他的成绩是3 分 42 秒 06 。在大赛之前 , 朴泰桓对外宣称: “孙杨来奥运是个错误, 他只为衬托我的速度而存在”。 此语一出 , 迅速在中韩两国引起争议, 而泳池之外的“火药味”也迅速升温。热点之三 : 叶诗文的争议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首日的赛场上以 4 分 28 秒 43 的成绩打破女子 400 米混合泳世界纪录 , 特别在最后100米, 叶诗文比男子选手还要快。而英国知名体育评论员克莱尔?保丁却质疑叶诗文不可能游这么快。 而且暗示叶诗文夺金多半是在赛前服用了兴奋剂之类的。此语一出 , 关于中国游泳选手的兴奋剂问题又再次引起争

4、议。热点之四 : 羽毛球的让球问题2012 年 7 月 31 日 , 在羽毛球女子双打 A 组小组单循环最后一场比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组合于洋和王晓理以14 : 21和11 : 21爆冷不敌韩国组合郑景银和金荷娜,整场比赛,双方的表现让人匪夷所思 , 比赛双方接连不断地出现低级失误, 无论是中国选手还是韩国选手 , 目的似乎就是争取输球。热点之五 : 乒乓球的违例风波北京时间 2012 年 8 月 1 日 , 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 两位中国选手李晓霞和丁宁在决赛中会师, 最终国手李晓霞苦战五局以 4-1 战胜队友丁宁成功夺冠。比赛过程中 , 比扣人心弦的比赛更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丁宁三度

5、发球被判罚违例扣掉4 分 ,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丁宁的状态水平, 最终导致其输球。丁宁在比赛中情绪几乎失控, 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潸然泪下。热点之六 : 刘翔的伤退疑案古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说过: “人的两只脚不能踏入一条河流。 ”这句话成为千古不变的恒理, 而刘翔的阿喀留斯之踵 , 却实实在在地来了一个四年同样的的轮回 : 同样的比赛, 同样的号码,同样的伤病,1287 和 1356就如同一组神秘的密码 , 让刘翔的伤退变得疑惑重重。种种疑问真可谓接踵而至, 最终出现三个不同的版本 : 伤病论、阴谋论以及过度消费论。热点之七 : 中英两国的奥运会对比讨论伦敦奥运会自从开幕式开始 , 人们不免要拿

6、它与北京奥运会做一次对比。 而现任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对于北京奥运会评价是“无与伦比” , 在伦敦奥运会之后给予的评价是“开心而光荣” 2 。 两届奥运会各有所长, 分别展现本国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 二者的对比主要集中在文化、构建体系以及艺术表现力三个方面。热点之八 : 金牌名次的看待在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后 , 国人对于金牌的看待上呈现不同的观点。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 中国已经不需要单单靠金牌来彰显国力。一个大国的软实力是多方位的 ,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一个成熟的国家, 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态度是享受运动的快乐。这也是现代奥运所体现的和平、友谊、进步的精髓所在 ,

7、更是一个大国所展现的自信从容的风范。东西方文化对体育竞技性的认同差异东方文化中体育竞技性的本质内涵东方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即使在体育竞技运动中 ,也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东方文化的体育竞技性首先表现在道德精神的培养和内在品格的塑造。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指导思想就是追求和谐的中庸之道, 目的就是达到祛病养生 , 天人合一。东方体育的竞技性内涵就是在人与人在自然的整体框架之下 , 达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得到内在精神的修为。西方文化中体育竞技性的本质内涵西方文化中的体育竞技性来源于希腊文化 , 古奥运会就是将希腊文化对奥林匹克众神的崇拜转化为对人类力量、 速度的追求从而获

8、得强健的体魄, 属于外在形体的锻炼模式。其竞技性表现在个体通过不断的竞争, 以达到超越自身和他人, 寻求更高、更快、 更强。 西方体育的竞技性内涵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超越 , 在竞技之中享受运动的精神和乐趣。从东西方文化对竞技性的认同差异解读中国伦敦奥运会热点现象举国体制的利弊举国体制就是以世界大赛冠军为最高目标, 统一调配和动员全国的有关力量, 包括精神意志和物质资源, 来夺取比赛运动的好成绩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不可否认, 举国体制为中国带来的国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 曾几何时 , 举国体制为中国带来巨大的荣誉和民族自豪感, 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 伴随着时代

9、的发展, 举国体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引起众多仁人志士关于如何完善和提高举国体制优势的深入思考。文化价值的差异在伦敦奥运会开幕第二天的举重失金现象, 在中外媒体的解读中存在显著差异, 西方媒体无法理解中国选手吴景彪赛后给国家道歉鞠躬的现象。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价值差异所造成的结果。东方文化属于耻感文化 , 耻感文化是学者对东方文化的概括, 从先秦时期儒家孔孟之道就标榜“礼义廉耻” , 一直到清末著名学者龚自珍谈及: “士皆知有耻, 则国家无耻, 士不知耻 , 则国家大耻”。耻感文化是注重廉耻的文化心态, 在外界对于个人的行为和反应评价不佳时, 作为主体道德便产生耻感。作为以罪感文化为主体的西方文化

10、 , 是以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 , 并依靠其发展良心来建立社会规范。 而奥运赛场失利 , 并不能等同于违反道德标准, 因此 , 并不能对运动员进行指责和要求运动员向国家道歉。政治形态的对持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二十余年 , 但由于欧美国家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颇深, 在奥运会赛场之上仍然存在政体不同的偏见。在伦敦奥运会上, 叶诗文的夺冠倍受西方世界的猜疑。在奥运会的乒乓赛场之上, 可以说丁宁的违例风波更是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乒乓球的合力阻击。中国在体操、跳水等优势项目取得的成功 , 更是倍备西方世界口诛笔伐。在西方世界指责中国举国体制“唯金论”的前提之下 , 西方世界却与自身所标榜的价值准则背道而驰。东西方文

11、化下的奥林匹克运动本源回归以人为本希腊政治家薄利克利所言 : 人是第一重要的 , 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 席勒在审美书简中曾说过: “只有当人是人的时候 , 竞技才是游戏; 只有人当竞技是游戏时 , 他才是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 : 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3享受竞技体育对于某些人而言 , 是一种竞赛(match) 。 但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英文翻译是The Olympic Games,是Games解戏),而不是Matches 。正如的评论指出的: “奥运会应该是一个大的Party( 派对 ), 它所做到的就是文化的 share( 分享 ) 。”而在东方文化中 , 最早的古代六艺“礼、 乐、 射、 御、 书、 数”中的“射”和“御”就是中国竞技运动雏形。 其目的就是使人熏陶自身的性情 , 体会君子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之道。 在西方文化中 , 竞技来源于玩耍, 有着游戏的众多特征的竞技是身体的活动性游戏。4淡化政治最早的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为了消除政治偏见和隔 阂, 让各城邦居民参与其中。 在 1896 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重新燃起圣火之后 , 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更是明确地规定奥运会是运动员之间的比赛, 而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赛。 可以说 , 奥林匹克在西方文明中 , 自始至终就是要把奥林匹克运动神圣纯洁化 , 消除和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