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13块碑刻中最为珍贵的_第1页
岳麓书院13块碑刻中最为珍贵的_第2页
岳麓书院13块碑刻中最为珍贵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岳麓书院13块碑刻最为珍贵的“道中庸碑”-欧阳厚均岳麓书院坐落于长沙市岳麓山青枫峡入口处,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因其历经千载,办学不辍,被誉为“千年学府”。D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现存建筑是在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大修后的基础上,从1976年到1984年历时15年的修复重建而形成的,现有建筑包括围墙、风雩亭、吹香亭、潢门池、饮马池、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御书楼、百泉轩、文泉、拟兰亭、汲水亭、四箴亭、濂溪祠、山斋旧址、船山祠、湘水校经堂、后花园、时务学堂纪念馆、六君子堂、崇道祠、碑廊、文庙及自卑亭,主体建筑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互为整体

2、,完整保存了历史上教学、藏书、祭祀三块结构,体现了集讲学、藏书、供祀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我国古代书院结构,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和唯一延续办学的书院。院内存有自明代至清代地大量碑刻、匾额,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场所。DD岳麓书院的讲学功能,主要由讲堂和斋舍来体现。主要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教学斋、半学斋及湘水校经堂。大门、二门、讲堂、书楼构成书院主体建筑的中轴线,半学斋居其左,教学斋居其右,湘水校经堂居讲堂左侧,百泉轩园林居讲堂右侧。这些建筑互相沟通,连环往复,大小庭院组成大建筑群落,井然有序。大门: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五间硬山,出三山屏墙,外用方形立柱一对,大门

3、左右各置一抱鼓,白墙青瓦,置琉璃勾头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绘游龙戏太极,间东卷草云纹,整体建筑庄严、肃穆、威信大方,极富文化内含。二门:位处讲堂之前大门之后,原为礼殿,明代扩建时,改为二门,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建,五间单檐悬山,与两斋相连,中三间开三门,花岗石门框架,左右各辟过道通南北二斋。讲堂:位处书院的中心,是历史上书院教学、集会和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留存的碑匾文物也大多集中于此。创建时即为五间,现存建筑是清初的遗构。五间单檐歇山,前出轩廊七间,黑柱红枋,青瓦砖墙。讲堂中央,设有讲坛,置太师椅,以显当年讲学风貌。讲坛之后置有屏壁,上刻张栻撰岳麓书院记讲堂及廊壁上嵌有的碑刻,皆为清代遗物。半

4、学斋和教学斋是旧时生徒居住的地方。宋开宝九年(976)始建五十二间,后屡有兴废增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学堂时,斋舍均改为新式,用作教学办公房及教师住房,抗日战争中被毁,战后部分修复,1984年再修并部分重建。两斋之内,又各分两列,前列之间单檐硬山13间,单面走廊;后列单檐硬山16间,前后均有走廊。两列之间有窄长天井,连以过道。湘水校经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原名成德堂,清道光十三年仿诂经精舍、学海堂之制,创湘水校经堂,于今船山祠址,后移今址,以培养通经史、识时务的通经致用人才。现存建筑为清末遗构,五间硬山。DD岳麓书院的藏书功能,主要由御书楼等建筑来体现。藏书部分的主体建筑为御书楼,位

5、处中轴线的末端,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其址数次迁移,现址为康熙二十六年(1687)选定。抗日战争期间建筑被毁,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建。御书楼为五间凸形平面,前出门廊,后置山墙,两层(实为三层,外加地下半层)重檐歇山顶,采用混凝土仿木结构,卷棚檐口,琉璃瓦当,脊上置坐猩和避雷铁剑,吻为琉璃飞龙,气宇轩昂。两侧复廊与讲堂后廊相接,自成院落。复廊前部各建重檐古亭,名为拟兰、汲泉,设花格漏窗。亭下有流泉通过,院内筑有水池,中架石桥连接讲堂后门拜厅与书楼。楼上藏典籍书画,楼下有流泉溪水,廊内嵌明清碑刻,廊外养游鱼青荷,有水声山色之美,有名山深宫之幽,有翰墨佳酿之趣,实为读书研习修心养性的最佳之处

6、。DD岳麓书院的供祀功能,是由文庙及各专祠建筑来体现的。文庙是书院师生祭孔的地方。从建筑风格来讲,一反讲学、藏书部分的民间格调,采用皇家经典建筑形式,以红、黄色调为主,着意渲染威仪与庄严。文庙,始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此后,经过多次修缮。抗日战争中大部分被毁,战后修复。1994年再修,重建两庑。今存大成门、大成殿、两庑之外,还存有明代的石狮、雕龙等石构,十分珍贵。除文庙之外,在御书楼的左侧还有5处专祠,用来供祀历史上与岳麓书院及与道学有关联的人物,起着崇尚圣人、推崇学统、劝戒规砺,唛履识礼的重要作用。专祠主要有:濂溪祠、四箴亭、崇道祠、六君子堂、船山祠等。四箴亭、祀程颐、程灏,始建于明

7、弘治十八年(1530),现存建筑为清嘉庆遗构;崇道祠、专祀朱熹、张栻,始建于元延祜元年(1314),现存建筑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176);六君子堂,供祀宋知州朱洞、李允则、山长周式、安抚使刘珙、明通判陈钢、同知杨茂元六位建设书院的有功之臣,始建于明嘉靖五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七年(遗构;船山祠、专祀明代书院著名学生王夫之,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元年(所建;山斋旧址,为山长住所,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审,现存建筑为清末遗构。以上建筑,风格统一,都为三间单檐硬山结构,单面出廊,两两一列,分为两院布局,给人一种自上而下,由古及今的等级感和历史时空感。除以上所述的三大部分建筑之外,尚存大量的园林建筑和人文景观,这

8、些建筑景观使岳麓书院在展现书院文化的气氛恢宏、博大精神之余,充分渲染了它的小桥流泉,怪石亭台,翠柳花香的闲情逸致的一面。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建筑有:百泉轩、爱晚亭、风雩亭、吹香亭、赫曦台、自卑亭等。百泉轩,始建于宋代,是供书院山长居住的地方。现存建筑为年重建,四间单檐硬山,双面出廊,前后饰以花窗,古朴典雅,百泉轩园林,完成学堂时增建抗日战争时期被毁。现存园林为年后陆逐重建,主要由环廊、时务轩、麓山寺碑亭构成,园内引流泉,筑曲池,修假山石桥,植修竹花木。环廊内嵌有明清残碑及新刻重要历史文献碑刻余块。爱晚亭,位于百泉轩园林之后青枫峡内,原为书院园林的一部分,始建于乾隆五十七年(,此后间有修缮,现为我

9、国四大名亭之一。吹香亭、风雩亭位于书院头门围墙左右侧黉门池和饮马池之上,始建于宋代,清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三年先后建于今址。吹香亭单檐六角攒尖顶,风雩亭六角平面园形攒尖顶。自卑亭位于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东北角,距书院余米,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十七年(遗构。赫曦台。南宋朱熹在书院讲学时尝改岳麓山顶曰“赫曦”。故赫曦台原在岳麓山顶禹王碑附近清乾隆五十五年(时迁建今址。建筑形式为清代湖南地方戏台,呈“凸”字形结构,前部单檐歇山与后部三间单层弓形硬山结合,前后开敞,石砌台基,居高开阔,青瓦顶,空花琉璃脊,桃檐卷棚,具地方特色。台的左右两壁留有乾隆年间颇为盛行的传统戏曲老出关、张良进履拾玉镯、秋胡戏妻等人物堆塑

10、及两个米多高的大字,右为“寿”字,相传系清代老道人所写;左为“福”字,为清代书院山长所书。台中央新置屏风,恭录了张栻、朱熹、王守仁、毛泽东吟咏赫曦台的诗作。岳麓书院蜚声海内外,除了古朴典雅、恢宏壮观的古建筑群落,小桥流水亭台曲池的江南园林风光外,还应归功于院藏的大量碑匾文物。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牌坊石额,是岳麓书院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物;“湘水校经堂”匾,为清道光十一年(湖南巡抚吴荣光亲书,是岳麓书院朴学研究的史实记录。其它大量碑匾,主要分布在讲堂、御书楼壁及复廊、百泉轩园林碑廊等地。讲堂檐前所悬“实事求是”匾,系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书,实为岳麓书院在学制变革时间的校训。大厅中央悬有

11、两块鎏金木匾。其一为“学达性天”,康熙二十六年(御书,年据康熙字迹复制;其二为“道南正脉”乾隆八年(朝廷为张扬岳麓传播理学之功御赐,此为原物。大厅四壁嵌有朱熹“忠孝廉节”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书事齐严肃四字因示请生诸”碑、“岳麓书院学规”碑、“毕沅诗”碑、“欧阳厚均诗”碑等皆为清代碑刻。讲堂两壁嵌“忠、孝、廉、节四大字石碑块,均高米,宽米,为清道光七年(山长欧阳厚均刊立,传为朱熹手书;讲堂两边轩廊分立“整、齐、严、肃”四大字石碑,碑高米,宽.米,为清乾隆时山长欧阳正焕书,道光时欧阳厚均立。这两组大字碑刻皆为我国古代书法碑刻史所罕见。御书楼及复廊内嵌有的大量碑刻,也都是清代刻制,其中主要

12、有“麓山寺碑”(注:此碑为清代据宋拓本重刻、“朱熹诗碑”、“重修岳麓书院记碑”、“文昌阁祭田碑记”、“吴荣光江南述别诗碑”等。其中“朱熹诗碑”记述了宋乾道三年(朱熹访学岳麓书院与张栻共同探讨理学思想的过程,是岳麓书院辉煌历史的见证。“文昌阁祭田碑记”反映了清代岳麓书院的田产管理,是研究我国古代书院经济的重要史料。百泉轩园林碑廊,始建于年,刊历代所遗碑刻块及新制碑刻块。在历代遗碑中,有明刻“岳麓感旧诗碑”、清刻“道中庸碑”。其中,以“道中庸碑”最为珍贵,碑高米,宽米,字体笔划刚健,刻工传神。新刻块碑,都是岳麓书院历代的重要史料,系统地反映了岳麓书院的历史沿革、教学管理、庭院经济及历代建设者们对书

13、院的修复重建过程,是研究岳麓书院发展历史的重要文本,撰文者或为著名文学家如李东阳等,或为书院山长如欧阳守道、欧阳厚均、罗典等,或为地方官员如杨茂元、丁思孔等,或为著名政治家如郭嵩焘等,他们本身在历史上都有较大的影响,这就便得这些碑刻显示出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价值,在更大的碑为:善化县志载岳麓书院源流宋代王禹潭州岳麓山书院记、王炎论请岳麓书院堂长、张栻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陈傅良建岳麓书院记、朱熹措置岳麓书院牒、欧阳守道赠了敬序、岳麓文钞载建岳麓书院记,元代吴澄百泉轩记,明代杨茂元重修岳麓书院记,李东阳建岳麓书院记、陈凤梧岳麓书院志序,黄衷岳麓书院祀记、李腾芳重修岳麓书院碑记、清代易宗岳麓书院记、龙骧重修岳麓书院记、王文清四公德政纪略、欧阳厚均新建崇圣祠碑记、罗典岳麓书院课艺序。郭嵩焘重建湘水校经堂记及年杨慎初撰岳麓书院重修民。除碑匾文物之外,还有大量的楹联。这些楹联可分为旧联和新联两类。旧联中最著名的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清撰,悬大门),“纳于大麓;藏之名山”(清撰,悬二门),“大泽深山龙虎气;礼门义路圣贤心”(清撰、悬二门),“工善其事,必利其器;业精于勒而荒于嬉”(民国撰,悬讲堂),“是非审之于已,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