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堡对萨维尼的论战及其历史遗产-围绕德国民法典编纂而展开_第1页
蒂堡对萨维尼的论战及其历史遗产-围绕德国民法典编纂而展开_第2页
蒂堡对萨维尼的论战及其历史遗产-围绕德国民法典编纂而展开_第3页
蒂堡对萨维尼的论战及其历史遗产-围绕德国民法典编纂而展开_第4页
蒂堡对萨维尼的论战及其历史遗产-围绕德国民法典编纂而展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蒂堡对萨维尼的论战及其历史遗产 一一围绕德国民 法典编纂而展开的学术论战述评(上)引言学术论战乃是不同思想的碰撞和正面交锋。如同天空中不同的云层交会时会发出大自然最耀眼的光芒一样,学术思想的碰撞也产生思想学术上辉煌的时代。论战,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展示 思想的深邃与局限,推动学术的范式发生 转型。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法学史的时候,那场发生在接近200年 前的围绕德国民法典的编纂展开的论战自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场著名的论战持续的时间长,牵涉的问题广,参加的人员 多,产生的影响大,堪称学术史上的一个 经典论战。在这一论战之中,催生了一个影响巨大的历史法学派,推迟了德国 民法典的 产生接近一个世纪

2、。这一论战深刻地影响了德国私法学科的发展,催 生出一个潘德克吞学派,并在德国民法典的字里行间留下了鲜明的印记。论战的影响,甚至伴随着德国民法典的海外影响 而流传到受到德国民法典影响的其 他国家。时间已经过去了接近两个世纪,在 21世纪的今天,去研究 评述这一 200 年前的学术论战对于中国有何现实意义?首先,这一论战是围绕着民法典的编纂而展开的,与法典编纂有关的问题 是论战的基本核心。中国当前正在进行民法典的编纂,需要了解与法典有关的 一切理论和学说。法典理论是大陆法系的私法学说的中枢神经,自法国民法典 产生之后,整个大陆法 系的民法理论在事实上就是围绕民法典展开,此后所谓 的概念法学派、利益

3、法学派、科学法学派等实际上不过是对于法典的不同态度 的理论结晶而已。2其次,中国的私法学科到目前为止受到了德国民法典及其相关理论的巨大影响,这样的影响可以预见也将进一步表现在中国民法典的编纂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也是受到这一论战间 接影响的国家之一。对于那些在事实上影 响着我们的事物,如果不能在理论上进行剖析和澄清,那么我们所受的影响充 其量不过是盲目性的影响。在盲目性影响的支配之下,不可能试图进行超越和 摆脱有关影响之中的不良因素。最后,出于弥补一个本来不应该存在的知识空缺的目的。客观地说,对于这一论战,中国法学界的研究并不深入。虽然我们明确知道在这一论战之中产生的文献,特别是萨维尼的论

4、战著作是西方法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被视为是历 史法学派的宣言书。但是对于这一著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论点并无详细的介 绍。大而言 之,我们对于历史法学派也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对于这样的一个 重要的法学派,我们不知其来源,其流播,自然也不会知道它现 在以什么样的形态仍然在产生什么影响。对于催生这一学派的论战的研究,可以视为是对于学派进行研究的预备工作。出于以上的考虑,我试图在此介绍和评述这一论战的大概情况。出于增加对这两部在法典编纂史上闻名遐迩的著作的了解的目的,我将比较详细地介绍论战之中的两个主角-蒂堡和萨维 尼的两本论战著作。考虑到这一写作的中国 问题背景,我在述评 之中以法典理论为中心展开,并在文

5、章的最后,结合对于 论战的 分析,谈一谈中国民法典的编纂者可以从这一论战之中得到的启不。二、论战的概观(一) 论战的政治和学术思想背景首先让我们在宏观的层次上分析这一论战发生时的德国政治和学术思想环境。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欧洲最重大的政治事件,毫无疑问是法国大 革命以及随后发生的拿破仑对于欧洲的征服以及以英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主 要成员的反拿破仑的战争。在短短 20多年的时间之中,整个欧洲成为了一个 巨大的政治舞台,戏 剧性的事件接连不断。德国在这一时代还只是一个观念上 的存在物。在政治层面上德国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况,各邦之间在政治上只有 松散的联系。但是,在经历了 18世纪狂飙突进的

6、文化运 动之后,德意志民族 的认同感大大强化。特别是在反法战争之 中,德国人民以保家卫国,捍卫自由 相号召。在驱逐拿破仑获得 独立之后,德国民族意识高涨,仇视法国,热爱德 国成为共同的 意识背景。这样的意识同样感染了学术思想界。我们将看到, 对 于法国和拿破仑本人的仇恨深刻地影响到德国法学界对于法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法民)-这一被看做是拿破仑的立法事业的标 志性作品作出客观的评 价。在经历了对法国的战争之后,德国政治层面上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改变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政治统一。这样的统一的任务,在法律领域自然表现为通过法典编纂,实现德国私法的统一。在 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德国法学界讨论民法 典编纂问题,

7、很自然结 合了促进德国统一和实现民族自强这样的考虑。从学术思想背景来看,虽然在18世纪,欧洲大陆以法国为 中心的理性主 义思潮对德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运动却越来越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与理性主义的严格的 理性法则相区别,在德国发展出了祟尚精 神意志的浪漫主义。德国思想界在浪漫主义的旗号之下,为学术思想史贡献了 “民族精 神”、“意志力”等概念,反对理性的大一统,强调民族的精神生 活的特殊性,高歌精神意志的独创性。在 19世纪最初的年代, 理性主义在德 国已是一种不可避免地正走向衰落的思潮。3就影响德国思想界的外来思潮来看,英国的学术思想占据了 特别突出的地 位。作为当时的学术

8、重镇的哥廷根大学,处于汉诺 威邦,由于该邦与英国王室 存在密切的人身上的联系,确保了传播英国思想的自由。所以,德国学者与英国思想界的接触特别频繁。在英国比较重要的历史学家休谟、吉本和伯克的著 作都在德 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英国著名的保守主义者伯克的著作影响 尤其巨大。由于法国革命的发生,当时整个欧洲大陆和英国思想界的中心问题就是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总结和反思。1790年,当法国 革命还没有进入高潮的时 候,伯克就出版了著名的法国革命论一书,对这一仍在发展之中的革命作出了几乎接近诚语一样 的预测。该书迅速在德国的思想界之中流传,翻译、评 注、研究 这一著作蔚然成风。1793年,德国学者瑞赫贝

9、格(A.W.Re- hberg)写出了法国革命研究一书。作为德国思想界对于英国的伯克的思想的一个回应,该书基本上是伯克的历史保守主义思想的德国版本。该书也大获成功。萨维尼对此公的思想极为钦佩,在其著述之中多加引用。因此可以将其视为萨维尼接受英国 历史主义思想影响的中介和桥梁。4在1814年前 后,当德国法 学界还只是在技术层面上讨论法典编纂问题的时候,瑞赫贝格就 以保守主义的姿态发表意见,将其对法国革命的评价发展到对法民的评价上,反对在德国进行法典编纂。这一表态,引起了以蒂堡为核心的理性主义学派的激烈反击,论战的大幕由此拉开。(二)早期论战的经过最早提出在德国编纂一部统一法典的是希罗塞尔(J.

10、G.Schlosser ),他在 1777年出版了题为关于制定一部完善的德国民法典的建议和计划的著作。在1789年他再次涉及这一问题,写了论一般立法,特别关于普鲁士法典草案一文。在这些著 作之中,他论证了进行统一的法典编纂的必要性。他 的努力的成 果部分地表现在普民的编纂之中。前文已述,真正地涉及到关于在德国是否应该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的学术辩论,开始于瑞赫贝格。他在1814年撰写了拿破仑法典及其引进到德国 的问题一书。这是一部灵巧而又充满论战风格的著作。书中的主要观点是他 在20年前的著作之 中的思想在法学方面的进一步说明。他认为德国与法国不 同,不 存在一场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纠正的革命。因

11、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制定法典无异于在市民生活关系领域人为地发动一场革命。这一著作在被蒂堡看到之后,蒂堡首先撰写了一篇反对的评论文章,发表在海德堡年鉴上,但是觉得这一问题意义重大,还需要进一步系统说明,于是马上又撰写了论德国对于一部普通的民法的必要性5 一文批驳瑞赫 贝格的观点,认为德 国应该进行民法典的编纂,并借助于法典编纂统一德国各 地的私 法。有意思的是,虽然蒂堡发表这一文章的时候,萨维尼还没有作出学术反应,但是,蒂堡已经在文章中点了萨维尼的名。cfr.Thibaut , opcit.P ? 61.是年,萨维尼撰写了著名的论战性小册子:论立法和法理学在 当代的使命。6这一著作批评了蒂堡的

12、观点,提出了著名的历史法学观点, 反对在德国进行法典编纂。面对萨维尼的反驳,蒂堡旋即发表了对萨维尼的著作的学术评论,对萨维尼反对法典编纂的论点进行了批评。由于论战相持不下,并且参加人员逐渐增加,论战有扩大的趋势。这促使萨维尼考虑与其学术同道创办杂志,进一步宣传和发展其提出的历史 法学理论。1815年,作为这一论战的产物的历史法 学杂志开始出版。在该杂志第一期的发刊词之中,萨维尼对这场辩论进行了升华,将其归结为两个学派的论战。他自己属于“历史法学派”,而将蒂堡划归“非历史法学派”。7蒂堡对于这一送过来 的头衔很不满意,再次撰文 反对这一划分。看到萨维尼开始创办 杂志,有把单枪匹马的论战发展为阵地

13、战 的趋势,蒂堡也起而仿 效,在1818年创办实践民法学汇编作为宣传其主 张的法的实践性的阵地。8虽然萨维尼在1814年的著作直到现在一直被认为是法学史上的一个经典, 但是,在当时,萨维尼并没有达到“一招制敌”的戏剧性效果。事实上,萨维尼的著作立刻招致了更为激烈的反驳。曾经与其同事的哥内尔,在1815年针 锋相对地 出版了反对萨维尼的著作:论当代的立法和法理学。一看书名就 知道这是模仿了萨维尼的著作,不仅标题上如此,甚至在文章的内部结构上都 与萨维尼的著作的结构相同,并且几乎是逐字逐句地反驳萨维尼的观点。9由于文字用语尖刻而不留情面,导致萨维尼激烈的反应,马上针锋相对地进行 反击,在同年撰写了

14、对于哥内尔论立法的著作的批判一文。10这一论战导致了另外的一个著名的主角-黑格尔的登场。萨维尼与黑格尔 之间的关系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二人同为新生的柏林大学的风云人物。但是,萨维尼却公开地对于黑格尔的 学术对手-谢林的哲学体系表示敬佩,对于 黑格尔的哲学则有 意加以冷落,甚至私下认为黑格尔的哲学理论不过是一堆错 综复 杂而又晦涩不清的主观臆造物。11黑格尔与萨维尼的对手蒂堡,在海德堡共事时期就结为至交,友情深厚。在 1821年出版的 法哲学原理之 中,黑格尔以相当的笔墨涉及了这一辩论,并且针对萨维尼关于其时德国法学界还没有从事法典编纂的能力的 断言,黑格尔明确批评批冲为:“否认一个国 家的法

15、学界有法典编纂 的能力是对这一国家法学界的侮辱”。通过这样的表 达,哲学家黑格尔站在了蒂堡的阵营之中。12当然,如果认为某些个人之间的友谊和嫌隙而导致了这些风华尽显的一代 人杰表现出不同的理论态度实在是肤浅之见。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思想观念上的 差别。萨维尼拒绝黑格尔的哲学,而青睐于谢林的哲学理论绝非偶然。事实 上,在18世纪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化运动之中,以谢林、赫尔德、歌德为主要代 表人物,已经悄然开始以浪漫主义对抗理性主义,创造出了意志力、民族 意 志和民族精神等概念,把现实世界存在的一切文化范畴比如文学艺术、语言、法律等都看作是一个统一的人的精神意志的创造物。谢林等人的这样的观念,几乎直接被萨

16、维尼等人移用到法学 领域以对抗理性法学派认为法是一种独立存 在物,可以从纯粹的 理性法则之中演绎出来的观念。13黑格尔的哲学仍然从属于理性主义传统。其历史哲学之中,虽然也强调历史的发展因素,但是,这样的历史实际上不过是一个绝对的历史意志-绝对精神展现的场所。在他的历史哲学之 中,历史的因素稀薄,而逻辑的因素压倒 一切,单个的人或民族 的创选力被压制,人的自由意志屈从于历史逻辑,充其 员不过是在“跟着历史走”或“被历史拉着走”之间进行选择而已。从黑 格 尔对法的定义来看,也完全是一个理性主义的普世性定义,这自然不能为强调法的民族特殊性的萨维尼等人所悦纳。黑格尔的著作一出版,马上得到了一个 措辞严

17、厉的评论作为回报。黑格尔与萨维尼的交手导致黑格尔阵营加入了论战。黑格尔的学生,时任 柏林大学罗马法教授的E.冈斯(E.Gans)多次与萨维尼论战,矛头直指萨维 尼赖以成名的占有理论。他攻击萨 维尼的中世纪罗马法史的学术评论由于 用语过火,甚至引起 歌德的愤慨。14与蒂堡的论战也仍然持续多年,直到 1838年,距其去世两 年前,蒂堡撰 写了所谓法的历史学派和非历史学派,再次提出新的理由,反对萨维尼在历史法学杂志的发刊词之中将其 定义为一种非历史的法学。1840年萨维 尼开始出版其煌煌巨著 当代罗马法体系的时候,仍然没有忘记带上一笔, 在作者序 言之中,以平静的语调回顾了这一论战,并且宣布历史将做

18、出最终的判决。由于其论战的主要对手蒂堡,斯人已去。他显然以自己作为最后的胜利者自居。15但是辩论并未就此终结。1841年,也就是萨维尼的当代 罗马法体系 出版的次年,斯泰因(L.v. Steln )即在哈勒年鉴(Annali di Hdlle )上 发表了否定性的学术评论,反对这一著作之中表现出来的历史保守主义思想。随着黑格尔学术集团的影 响增加,形势甚至发生了对萨维尼不利的变化。其时 尚属于青年 黑格尔学派的柏林大学法律系的学生马克思在 1842年的一篇文 章 之中以辛辣的语气批评了胡果(Hug。的历史保守主义思想并对历史法学派的 思想进行了批判。不过随着辩论的深化,论战逐渐脱离了原来的中心

19、话题,而更多地进入哲学的层次。(三)德国民法典编纂之中的论战在社会的层面上,19世纪中后期,德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率领下,逐渐 完成政治统一的大业。法律统一的任务也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一旦政治层面 的障碍被扫除,那么任何学术辩论都不可能阻挡法典编纂的进程了。距离最初 的辩论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以至于 在实际进行德国民法典编纂的时候并没有听到什么反对法典编纂的声音。发生 的争论也主要涉及到编纂之中的实际的技术性问题。但是,仍然发生了辩论,在法典编纂委员会经过13年(18741887年)的劳作之后,出版了德国民法典草案第一稿。委员会出版这一草案本来是期望得到支持

20、的,结果却遇到了一场 反对的风暴。除了在细节方面提出了大量的修 改意见之外,从大 的原则方面提出批判的也不乏其人,其中最突出的人物是基 尔克。他写作的民法典草案和德国法被称为对于德国民法典第一稿的起诉书。16基尔克的批判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回音,是萨维尼在其论战著作之中表达的思想与其实际的学术研究活动之间的不一致的迟到的报应。萨维尼在理论层 面上主张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为了 深入了解法的历史,必须研究民族的法的 发展历程以及民族的法的独特性因素。但是,在实际上,他本人几乎不研究德国本身的习惯法以及固有法传统,而以罗马法为惟一的研究对象,把罗马法当 作了一个自足的完美的整体。在萨维尼之后的潘德克吞

21、学派也有同样的倾向。 作为潘德克吞学派学术成就之结晶的德国民法典第一稿自然也表现出这一特 征。基尔克对于德国民法典第一稿 的批判的理论基础来自萨维尼,他认为法律 应反映人民的真实的生活关系之中的规则,而该草案完全忽视了那些起源于德 国历史之中,并且继续存在于人民的生活之中的传统法律制度。同时该草案打破了存在于德国家庭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伦理联系和相互信赖的关系,而代之以非人格化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原则。17基尔 克的批判已经深刻地触及到对于那 一时代的个人主义法观念的批判以及对于家庭法的非个人主义的视角问题。基 尔克从国情论的 角度对于德国民法典第一稿的批判,是否是引发日本同时期的 对 于法国式的法典

22、草案的国情论批判的一个因素,我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证明这一联系的存在。但是,有关论点的惊人的相似的确促使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不仅德国的法学界对于第一稿进行了批判,外国的学者也对这一草案进行了评论。维也纳的社会主义学者门格尔(G. Menger)在1891年出版了民法 与贫困者阶层一书,在著作 之中明确地提出了合同自由可能会被经济上的强 者滥用而成为剥削经济上的弱者的工具。在这里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后世的标准 合 同的控制问题,极有理论上的先见之明。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反映了新的时代观念的中肯的意见并没有对德国民法典的编纂产生什么影响。从1890年开始工 作的德国民法典第二稿编纂 委员会,相比第一稿委员会成员的素 质,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了倒退。他们 之中,包括了不少外行 人士,什么银行经理、林业官员,国民经济学教授和至 少3个土地贵族都被包括进来。这样的人员组成使得他们难以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批判的意见,无法判断夹杂在这些意见之中的真知灼见。事实上,这一委员会也无法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