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_第1页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_第2页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_第3页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_第4页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单元计划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单元教学重点】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单元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课时安排】1、克、千克的认识1课时2、吨的认识1课

2、时3、整理与复习1课时4、综合与实践:称体重1课时第一课时克、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学重点】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教具准备】教师准备:8台盘秤,天平秤,电子

3、称,1角硬币,糖等物品学生准备:一袋500克的盐,梨,1角硬币,大米,黄豆等物品。【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呈现超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吨切入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二、新知探索1、认识工具称。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用秤称)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计量物品质量的工具秤。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常见的几种秤,你们认识这些不同的称吗?谁来介绍一下,结合实物称或图片做简要介绍。2、认识克。(1)称一称。我们认识了各种称,你们想用

4、称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吗?下面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从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糖中,分别称出1克、2克、3克、4克糖,看哪个小组操作有序,动作快,按要求称出糖后,观察糖的多少。活动小结:大家观察了称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2)掂一掂。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这枚硬币(呈现1角硬币),介绍一角硬币重1克,大家放在手掌心内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把小组的硬币放在一起,掂一掂,感受一下有多重。(3)说一说。通过刚才的掂一掂、称一称,你们对1克或几克有什么感觉?(轻或很轻的感觉)活动小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板书

5、:克g)(4)议一议。生活中计量那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学生可能会说到牙齿、粉笔头、树叶等物品,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估计误差太大的予以纠正。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用克作单位的实物图片介绍。教师:你见到的哪些物品包装上用到了“克”?(5)填一填学生独立教材第2页“填一填”,完成后汇报。教师:你是怎样确定读数和读数单位的?小结:秤上的标注是g,读数就以克作单位,指针指着多少就是多少克。3、认识千克。(1)称一称。一袋盐重多少?两袋盐呢?学生观察后知道1袋盐重500克,两袋盐是500克+500克=1000克请大家把2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告诉老师两袋盐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观察后发现指针指

6、着1,两袋盐重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1千克和1000克都同样表示两袋盐的轻重,因此1千克和1000克一样重,1千克等于1000克。教师板书:1000克=1千克(2)掂一掂。现在请大家把重1kg的盐放在手里掂一掂,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操作并交流感受。先掂一掂1kg的盐,再掂一掂1枚一角的硬币,有什么感受?并在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千克作单位?小结: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kg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3)估一估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梨重1千克吗?先引导学生用手先掂一掂一个梨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样的感受,然后估计几个梨重1千克,组内

7、先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盘秤验证估算结果(4个梨重约1千克)。你能估一估多少个鸡蛋重1千克吗?教师用盘秤称出1千克鸡蛋验证学生的估算结果(18个鸡蛋约重1千克)。(4)称一称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1千克大豆。让学生先将大豆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后再称出1千克大豆。小组合作用盘称称出2千克大米。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教师巡视:让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组再分别称出8个苹果和3个萝卜有多重。(5)填一填。5000g=()kg3kg=()g三、练习应用1、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称一称教师:比一比看谁抓得准?学生分组完成后相互交流。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1题。投影仪展示学生完成情况。

8、师生共同评析3、拓展练习:1000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块谁重?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因为1000克1千克,所以1000克的棉花与1千克的铁块一样重。同样重的物品大小也不一定相同。四、课堂总结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吨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3、例4,第4页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题、第6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体验、观察和推算活动认识吨,初步建立吨的单位概念,感受吨的实际意义。2、在推算中理解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学重点】建立吨的单位概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

9、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吨相关的图片课件学生准备:称出自己的体重,了解大象、牛等大型动物的体重。【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件出示神舟十号宇宙飞船的图片(下方附文字:自重约8000kg)。同学们知道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吗?谁来说说对它的了解?它有多重?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随即课件出示火车车箱、鲸、航母辽宁舰图片(图片下方附对应文字:载重60000kg,一头鲸重195000kg满载时重约67500000kg)。这些都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物品有多重的?你看后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物品很重,都是用千克作

10、单位,数字很大,读写起来不方便,容易出错。听了你们的感受,知道你们还不会读这些数,老师也很着急,现在老师想当一次魔术师,变变戏法,它们有多重你们就会读啦!可要看仔细哟!你发现了它的变化吗?学生观察后发现数字变小了,把kg换成了吨。教师:吨的作用大吧?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认识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二、教学新课1、认识吨课件集中呈现上一环节引入情境中的飞船8吨、一节火车厢60吨、一头鲸鱼195吨、辽宁舰满载67500吨的图片。你对图中物品轻重有什么感觉?吨用来表示什么?教师描述吨和千克、克一样,用来表示物体的轻重,也是质量单位。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引导学生总结: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2、

11、认识吨与千克的进率。(1)课件出示1袋玉米100千克的图片。100千克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能抱(背)得动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100千克比较重,就算很用力也是抱不动,背不起的。学生观察到10袋玉米也就是10个100千克,10个100千克也就是1000千克,揭示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2)借助学生体质,体验、推想1吨有多重。教师: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班上多数同学的体重在25千克左右)让学生相互抱一抱、背一背,体会约25千克有多重,再说说感受。全班40个同学合在一起约重多少?学生计算得出40个同学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约重1吨。教师:你能谈谈对1吨的感受吗?学生

12、交流。(3)说一说。根据自己的调查,说说哪些物品约重1吨?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品有多重时用到了吨?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出汽车载重量、家里的用水量、城市污水处理量等都会用吨作单位。(4)填一填2000kg=()吨4吨=()kg第一种:因为1000kg=1吨,2000kg里面有2个1000kg,也就是2吨,所以2000kg=2吨。第二种:因为1吨=1000kg,4吨里面有4个1吨,也就是4个1000kg,也就是4000kg,因此4吨=4000kg。教师: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有怎样的规律?质量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学生说出: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教师:相邻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3、。板书:克1000千克1000吨教师:我们已学了三个质量单位,吨、千克、克各在什么情况下用来表示物品的轻重?学生总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3、教学例4(1)课件出示例4。教师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还剩多少吨小麦?还剩多少千克小麦?教师:那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后发现5吨和2000千克单位不同。你有解决办法吗?独立解决试试。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完成情况。学生展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000kg=2吨5-2=3(吨)答:还剩3吨小麦。5吨=5000kg5000-2000=

14、3000(kg)3000kg=3吨答:还剩3吨小麦。在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单位不同时要把单位化相同才能计算。三、练习应用1、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2题:对口令小组内由两名同学互对口令,并相互说说换算的思考过程与方法,另两位同学当小裁判,然后互换角色。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4题。6吨=()kg8000kg=()吨()kg=3吨3、完成练习一第6题。四、反思总结教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一第2、3、5、7、8题。【教学目标】1、在练习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克、千克和吨,丰富克、千克和吨单位概念的认识

15、。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克与千克、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单位间的换算。3、在应用克、千克和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丰富克、千克和吨单位概念的认识,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正确进行单位换算。【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教师板书: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相关的练习,大家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吗?二、基本练习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只小鸟重60()一台平板电视机重15()9个苹果重2(

16、)一辆货车能装白菜重3()一本连环画重216()一艘轮船重3()教师追问:(1)你是怎样选择克、千克或吨作单位的呢?全班交流得出: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吨作单位。教师同步板书:克(g)较轻千克(kg)较重吨很重(2)列举生活实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轻重用克作单位?学生再列举生活中以千克或吨作单位的物品,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2、练习第2题、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2题。6kg=()g1000g=()kg8000g=()kg根据思考过程完成吨、千克、克之间进率的板书:1吨=1000kg1kg=1000g补充练习:9吨

17、=()kg8000kg=()吨()kg=5吨(2)完成练习一第5题。教师:在比较大小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引导学生认识到左右两边单位不同,数也不相同时,不能直接比较,要把单位化为相同的后再比较大小。小结:当单位相同时,数大的较大;当数和单位都不同时,先要把单位化为相同的再进行比较。三、实践运用1、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屏幕展示)早晨起床,我拿起30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脸。喝了一杯250克的牛奶,再吃一个20千克的鸡蛋和一个150吨的苹果。妈妈往我的书包里放上一瓶重250千克的矿泉水,我再告别足足有18克重的小花狗,背起3吨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走去,

18、在路上,我看见一辆满载着5克蔬菜的大货车从我身边经过教师:说一说,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你觉得应该怎么改?为什么?(30千克重的牙刷改成30克重的牙刷;20千克的鸡蛋改成20克的鸡蛋;150吨的苹果改成150克的苹果;250千克的矿泉水改成250克的矿泉水;18克重的小花狗改成18千克重的小花狗;3吨重的书包改成3千克重的书包;满载着5克蔬菜的大货车改成满载着5吨蔬菜的大货车。)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计量较轻的物品时用克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如果计量很重的物品要用吨作单位,选用单位时还要考虑到数的大小,用错了单位就会闹笑话的。2、完成练习一第3题,先独立思考解决,再交流订正。教师

19、:“6kg和1000g比较大小,怎样解决?”把单位千克化作克,6kg=6000g,6000g里面有6个1000g,可以装成6袋。把单位克化作千克,1000g=1kg,6kg里面有6个1kg,可以装成6袋。小结:当单位不相同时要把单位化为相同的再计算。3、完成练习一第7题。第一种:3000kg=3吨1+3=4(吨)答:沙坑里总共有4吨沙。第二种:1吨=1000kg1000+3000=4000(kg)4000kg=4(吨)答:沙坑里总共有4吨沙。小结:当单位不同时,先要把单位化为相同的才能计算。四、拓展应用1、课件出示:把“克、千克、吨”放到正确的位置,可以怎么放?为什么?1503000=3400

20、0386人,所以够坐。三、巩固深化1、口算。教材19页练习四第1、2、3题。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2、估算。教材20页练习四第4、5、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总结提升回顾我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3,第2122页课堂活动1、2、3题及第24页练习五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数学能力。4

21、、在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算法与算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能将一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类推迁移到一位数乘三位数计算,理解掌握算法,能正确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教学难点】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理解一位数乘三位数笔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笔算:754=673=546=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546计算过程。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二、学习新课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出示21页课堂活动第1题。提问:要求什么?怎样

22、列式计算?(2133)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要求3个21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预设1:用口算:20036003133960039639预设2:用笔算:2133639抽生说说自己计算的方法。提问:百位上的2乘3得6,6为什么写在百位上?提问,今天学习的乘法有什么特点?三位数乘一位数怎样算?引导学生归纳: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1)出示例2情景图,观察信息。提问: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该怎样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指导学生列出:7583并说出算式的意思。(2)学生尝试计算:提问:请同学们用刚才掌握的计算方法试着算一算,看在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

23、么新问题?你怎样解决的?(3)交流汇报,发现方法。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指导学生说说连续进位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表达相机引导,让学生明白因数3乘758的每一位数的乘积在竖式中该怎么写?为什么?例如3乘十位上的5得15个十,加上个位进的2个十,是17个十,7个十在十位写7,10个十是1个百,所以向百位进1。追问:为什么十位上是7?为什么百位是是2不是1呢?(根据交流,强调“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桌交流7583的计算过程,要求学生说出进位的过程。(4)提问:这道乘法计算与前面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得出

24、:要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注意十位、百位上的乘积要加上前一步计算进位的几。(5)试一试:买4个电饭煲要多少钱?(列式:3684)(6)议一议:比较一位数乘三位数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都是“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后面的计算不能忘记加几”。)三、巩固深化1、课堂活动第1题第2小题。重点强化计算过程中的竖式书写和进位。2、课堂活动第2题。3、课堂活动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涂色。4、教材24页练习五第2题。学生独立判断计算的正误,再改正。5、独立完成24页练习五第1题:

25、竖式计算。四、总结提升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方法、注意力、书写习惯等)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例4、例5,第2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第25页练习五68题。【教学目标】1、探索0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并能运用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2、在学习活动中巩固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3、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教学重点】探索0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教

26、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计算的算理,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用竖式计算。1242218635672、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三位数。(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二、探索新知1、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学例4)(1)课件出示:一个鱼缸,里面只有水,没有鱼。提问:鱼缸有几条鱼?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引导学生说出:鱼缸里没有鱼,可以用数0来表示。)(2)课件出示:两个鱼缸,里面只有水,依然没有鱼。提问:现在两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应该怎么列式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

27、列式为:00=0)追问:如果列成乘法,该怎么列式?引导学生回答:2个0相加,可以列式为02=0或者20=0(3)课件接着出示:3个、4个、5个鱼缸。(4)引导学生分别列式为:30=040=005=0,提问:如果有100个这样的鱼缸,共有多少条鱼?该怎么列式?结果等于多少呢?引导学生列式为0100=0或1000=0提问:观察这些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再全班汇报。引导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例5)(1)出示例1情景图,列式,揭示课题指名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去参观科技馆的有102人,学生票的票价是每人3元。)提问: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帮小

28、朋友算一算他们一共需要多少钱吗?(列式:1023)(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请生板演自己的方法,并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预设1:口算的方法。分步计算,102中的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1003=300,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23=6,3006=306预设2:笔算的方法。提问质疑:十位上0乘3得多少?这个0写不写呢?(引导学生得出:这里的0表示0个十,也就是十位上一个也没有,所以在积的十位写0(写0占位)。如果不写就变成36了,肯定不对。)(3)比较,揭示课题今天研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一样,都是从个位乘起。其中不一样的是:

29、三位数的中间有0。)提问: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中间一定是0吗?(4)试一试:320440124067学生试算后交流订正,前两小题重点针对学生情况纠正一位数乘十位上0的积的书写,第3小题重点在一位数乘十位上0的积加上个位乘积进位的处理。提问:这三道题都是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在计算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回答: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得的积中间不一定有0。如果个位上的数相乘不进位,这一位上就要写0;如果个位上的数相乘进位了。那么积的这一位上的数就不是0,而是进位上来的数。三、巩固深化1、教材24页课堂活动第1题。议一议,每一竖列的两个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计算时要注意

30、什么?2、教材25页练习五的第6、7、8题。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学习表现如何?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6,第24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第25、26页练习五911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2、经历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的数学思维能力。3、在计算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

31、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教学难点】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情境问题:提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出算式:12092、引入课题: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三位数有什么不同?(末尾有0)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二、探索新知1、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教学例6)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梳理完整的计算方法。方法一

32、:从个位起,用9依次乘120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提问:(第二种竖式算法)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写这样算?方法二:先用12个十乘9,2个十乘9得18个十,在十位下面写8,向百位进1,百位1乘9得9个百,加上十位进来的1得10。提问:方法二在算出12个十乘9等于108后,为什么要在后面添0?提问:这里算出的108表示108个十,所以要在108后面添0,不然就是108个一了。(3)比一比,说一说。观察比较两种算法,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等计算经验影响,学生可能说喜欢第二种,因为简便。如果出现喜欢第一种算法,

33、教师也应给予肯定评价,尊重学生选择,并不一定急于优化。2、试一试。用你认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2303370256043、小结: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怎样算?应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竖式用自己的话梳理归纳: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先用一位数乘三位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三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几个0。三、巩固深化1、教材第24页课堂活动第2题。(1)指名学生列式,并说说列式的依据。跟同桌说一说你怎样计算9088的。提问:如果每部手机降价为580元,这些手机一共多少元?该怎么列式?引导学生说出应该列式为:5808。5808可以怎么计算?2、教材26页练习五第11

34、题。(1)学生独立判断改错。(2)全班集体展示交流,在错误的地方引导澄清认识。3、教材26页练习五第10题。(1)学习小组交流自己的判断,并说说为什么?(2)集体交流判断两个算式得数大小的方法和理由。4、独立完成教材25页练习五第9题。四、总结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6页练习五第35题、第12、13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在练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笔算的算理和算法,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计算能力与运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35、能力。3、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仔细计算与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在练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笔算的算理算法,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教学难点】在练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熟练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对前面学习的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进行练习和运用。(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练习)二、基本练习1、口算。300420067208300504800396006092、笔算。4857108652067500(1)不计算,说说他们的积是几位数?积的末尾有几个0?(2

36、)独立笔算前面3个小题。三、综合练习大家的计算很棒,不但计算准确,而且速度快,你们能运用这些计算解决问题吗?我们来解决下面这些问题。1、练习五第3题。2、练习五第4题。某地修建了6幢公租房,每幢可住198户,一共可以住多少户?3、练习五第5题。4、练习五第12题。谈话课件出示:(1)从图表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小组分工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检查分工完成情况。5、练习五第13题。(1)课件先出示图片信息,再出示第一问,学生独立解决订正。(2)你还能出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学生独立提问解决,然后小组交流互评,教师随机巡视指导。6、小结。刚才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环节,你表现得

37、怎样,给大家分享分享。四、拓展提高教材26页思考题:五、全课总结升回顾我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成功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问题解决第一课时问题解决(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教材28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第2829页练习六13题。【教学目标】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初步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

38、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情境:学校会议室一共能坐多少人?2、课件出示例1情境:提问:画面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吗?比较: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比较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交流:比较这两个问题,你有什么感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复杂一点的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1。(1)合作交流:大家有了自己的想法,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听听同桌说的和你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一样的地方?(2)思考方法:要求学校会议室一共可以坐多少人?,用主席台上坐的人数+主席台下坐的人数,主席台下坐的人数不知道,要用每排坐的人数排数。板书:主

39、席台上坐的人数+主席台下坐的人数=会议室一共坐的人数)(3)小结:大家分析的有条有理,同学们真会思考,综合大家的分析,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要几步,是哪几步?提炼小结:(1)主席台下可以坐多少人?(2)台上台下一共坐多少人?(4)学生独立解决后,集体交流评价。139117(人)1176123(人)答:学校会议室一共可以坐123人。2、回顾小结。(1)想一想,小组内议一议: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回顾问题解决过程,总结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方法。(2)小组代表交流。小结:先要熟悉条件和问题,再根据条件和问题想该怎么做,然后解答;先想要求问题需要哪些条件,这些条件都知不知道3、试一试。教材28页课堂活

40、动第1题。三、巩固深化教科书第2829页练习六13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展示,展示时重点聚焦于分析思考过程方法,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四、总结提升回顾我们这节课经历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大家什么收获和体会?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问题解决(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8页例2,2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第29页练习46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

41、能力。【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量关系,掌握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情境图片,观察:图上的人们在做什么?装修房子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2。课件出示情境信息:(1)提问:图中有哪些已知信息和问题?(2)分析解决问题。独立思考:根据已知的条件信息和问题想一想,问题该怎么解决?学生思考后独立解决。合作交流:把你对解决问题的想法给小组内的说说。集体展评:请一个小组把你们组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全班同学展示,不但要说

42、怎么解决的,还要说说为什么这么解决,其它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后做补充评价。小组展示,教师重点在估算法、笔算法两种方法的道理、思考方法上引导全班学生补充评价。估算法:30051500(块)把285看作300估算,把因数看大了,准确结果比1500小,所以1500块地砖够铺。笔算法:先算出5间教室一共需要28551425(块),14251500,所以1500块地砖够铺。独立完善解决问题。(3)梳理小结:比较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势?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分析,估算法简便快捷但不一定准确,笔算法不简便但准确,它们各有优势,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先用估算思考问题的大致结果,再用笔算准确解

43、决,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为所用。2、议一议:下面的问题怎么解决?(教材28页“课堂活动”第2题。)交流展评,重点在思考过程方法上引导学生表达、补充、评价。三、巩固深化教科书第29页练习六46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展示,重点引导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四、总结提升回顾我们这节课所解决的问题,它们的解决过程有什么共同点?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14题,31页练习七第14题。【教学目标】1、在整理与复习活动中,对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整理,进一步掌

44、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与复习,在整理与复习活动中渗透计算策略的选择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意识和能力。3、在计算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培养良好的计算意识和计算习惯。【教学难点】在整理与复习活动中渗透计算策略的选择运用,培养计算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梳理1、看书回顾。交流: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些什么数学知识?从哪个地方可以帮助我们回忆,(引导浏览数学书

45、832页,再完整的说说,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课题: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整理复习。并梳理如下板书:2、计算方法整理。小黑板或课件出示:20430044200232592648650677809(1)提问:仔细观察这6个乘法算式,那几个算式你一看就能算出结果?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口算前4题,同桌再互相说说每个小题的口算方法。梳理口算的算理、算法: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先口算出积有几个十或几个百,再写出相应的积。或者是先用一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看整十整百数后面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口算。教材31页练习七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思考:这里有一条直线,

46、不笔算,你能找出上面需要笔算的4个题的笔算结果大概在直线的哪个位置吗?估算5926、486、5067、7809所在直线的位置。例如59263600,所以5926的笔算结果在3600这个点的附近。估算解决问题。教材30页第3题。估计自己8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3)笔算。独立笔算前面出示的4个题:5926、486、5067、7809,计算后,把笔算结果和前面在直线上估算的情况比较一下,看看估算和笔算是不是正确。展示交流:计算这些题在那些地方容易出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梳理,小结笔算方法: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积就和哪一位对齐,乘积满几十,就

47、向前一位进几。注意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情况容易出错,满几十向前一位进位的几也容易忘记。二、练习运用1、笔算练习。教材31页第2题。4263302452907550524386502238542、教材31页第3题。(1)独立连线。(2)交流评价,允许用口算、估算、笔算等方法思考连线。3、解决问题。教材30页第4题。4、教材31页第4题。三、全课总结回顾我们这节课的整理与复习,你们觉得那些内容学习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或改进?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整理与复习(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练习七第57题。【教学目标】1、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巩固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解决问

48、题的分析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解决简单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现实问题。2、在整理复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在整理复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练习引入1、基本练习。(1)口算。4022323405700607840313650090052008(2)笔算。6775128607441032、谈话引入:大家的计算得又对又快,说明上一节数学课我们在对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

49、计算进行的整理与复习中学习表现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解决问题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有没有信心在今天的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二、复习整理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在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中,有哪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呢?让我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来进一步体会和运用。1、解决问题。(1)一堆苹果,每箱重15kg,装了9箱,还剩56kg,这堆苹果共重多少千克?(2)望海希望小学三年级有284人,每人发3个作业本,现在有950个作业本,够不够发?如果够发还剩多少个作业本?思考:解答这些问题时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两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第(1)

50、题,装箱苹果的重量+剩下苹果的重量=这堆苹果的重量,装箱苹果的重量不知道,要先求出来。第(2)题,无论是求第一问还是求第二问,都需要知道一共要发多少个作业本,先求出一共要发多少个作业本后,才能比较出够不够发,或根据“作业本的总个数-要发出的个数=剩下的个数”求出剩下的作业本个数。比较:解决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要用两步计算?解决这两个问题有哪些共同的步骤?梳理小结:因为要求问题的两个条件一个知道,一个不知道,要先求出不知道的条件。共同的步骤是:读题收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完整解答问题。三、练习深化1、教材32页第5题。独立解决,同桌订正。2、教材32页第6题。独立解决第一问,然后展示

51、交流,重点在两种不同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进行引导。3、教材32页第7题。四、总结反思回顾我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拓展提升教材32页思考题。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系统整理,沟通本单元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2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及时整理知识的好习惯。【教学方法】考试法【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分发试卷二、考试三、收取试卷【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单元分析辨认方向【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正确区分东、南、西、北方,会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知

52、道西方和北方的正中间是西北方,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到东北方、西南方和东南方。3、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中,能根据给定的1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7个方向。4、经历辨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的过程,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在生活中辨别方向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单元教学重点】1、认识并能正确区分东、南、西、北方,会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知道西方和北方的正中间是西北方,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到东北方、西南方和东南方。【单元教学难点】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中,能根据给定的1个方向(东、南、西或北)

53、辨认其余7个方向。【教学课时安排】1、认识东、南、西、北-2课时2、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2课时1、东、南、西、北第一课时辨认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页例1,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2、在学习活动中,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有趣的题材与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初步建立起这些方向的方位知觉。【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54、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活动,引入课题学生和教师做指方向的游戏,教师说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学生分别正确指出这六个方向。思考:我们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东、南、西、北)师小结:东、南、西、北就是用来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四个方向。板书课题:东、南、西、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观察地图,初步认识东、南、西、北。(1)出示中国地图,认识方向。思考:这是一张我们祖国的地图,请看一看祖国的领土像一个什么呀?(学生想象,描述,注意用正面积极的语言描述)。地图上标明了各个省的具体位置和形状。思考:地

55、图的有右上角还有一个这样的标志,你知道是什么吗?(方向标)思考:方向标是表示方向的图标,这个箭头指向上面,并且在这里写了一个“北”字,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表示北方)对了,当我们在地图上知道了北方就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其它方向了。想知道该怎样判断吗?教师:,地图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板书:北、南、西、东)。在绘制地图时,一般都是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表示东方,简单地说,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闭眼想象,发展空间观念。师:请闭眼想一想,与东方相对的是什么方向?与北方相对的是什么方向2、教学例1,深化对东、南、西、北的认识(1)课件出示书33页例

56、1,辨认东、南、西、北。师:从图上看出,图中哪里是北面,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观察到,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和一个“北”字,所以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北。师:说得真好,我们看一幅地图时,首先要看方向标,箭头朝上,表示上面方向就是北方。小结:同学们真会思考,在观察地图的时,只要看见方向标,就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句话来判断方向了。(2)运用新知,辨认中体验东南西北。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以岗亭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教师再让学生以转盘为中心,独立说出它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最后教师请学生选择一个你自己喜欢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它的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3)感受方向的相对性。师:岗亭为什么一

57、会在东,一会在西,一会在南,一会在北。学生总结:岗亭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的原因是因为观察地点不同,以草坪为观察点,岗亭在草坪的东方,以转盘为观测点,岗亭在转盘的西方;以少年宫为观察点,岗亭在少年宫的南方。教师随后总结:物体所在的方位是相对的,观察的地点不同,物体所在的方向就可能发生变化。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第1题。(1)学生独立填写,在交流。(2)先按书上填空交流后,还应注意让学生选择其它贯彻点自主说一说,加深对东南西北的认识,体现方向的相对性。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第2题。(1)出示中国地图,简单介绍我国这五座名山的情况。(2)你知道我国的哪些名山,

58、它们分别在祖国的是方向?四、反思评价,全课总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数学学习好玩吗?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2,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八第3题。【教学目标】1、能在生活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体验方向的相对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知觉和方位感,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3、体会辨认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在生活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难点】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

59、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冲突,引入新课1、复习四个方向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那几个方向?(东南西北)来看一看,如果老师面对北方,教师面对北方站立),请想一下,老师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2、激发认知矛盾师:同学们,当你走进校门的时候面向哪个方向?升国旗的时候你们朝着哪个方向?你家的阳台朝着哪个方向?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方向问题。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板书课题: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1、了解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1)学生自主交流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什么

60、来辨别方向?学生交流:如果是晚上,可以观察北极星辨别方向;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观察树叶的疏密辨别方向,树叶密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根据太阳辨别方向,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2)介绍指南针渗透数学文化。教师通过一一出示书39页的对话框,向学生具体介绍指南针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重点了解N极表示北方,S极表示南方。2、在教室里体验方向(1)用指南针辨别方位。将学生分成东南西北中五个小组就坐。师:我们现在要想知道你们分别坐在什么方向怎么办呢?(用指南针先找到北方)师生一起,将指南针放在中间小组,用指南针在教室里找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指南针的N极是指向北方,然后我们就按照前北后南、左西右东来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