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区别_第1页
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区别_第2页
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区别_第3页
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区别_第4页
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区别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区别秦为胜 由qws196810提供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 壁的小山包”。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 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 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经对罗布荒原雅丹地貌的考察,证明形成雅丹的外营力不仅仅是风,还有 水,并且存在三种类型:一类是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雅丹,一类是以水流侵蚀为主形成的雅丹,还有一类则是风和水共同作用形成的雅丹。这样,就基本 否定了原来的“雅丹是一种风蚀地貌”的结论。以风蚀作用为主形成的雅

2、丹,分布在距山区较远的 平原,山区降水形成的 洪水一般无法到达,只有风力在这里施威。这一类雅丹集中分布在孔雀河以南 至楼兰遗址一带。雅丹一般高47米,雅丹间的洼地走向为东北一西南,与当 地盛行风向一致,表明了雅丹与风的关系。据调查,这里每年平均风蚀深度在 2.44.7毫米间,按这一风蚀速度,这一片雅丹形成时间不过千年,是在 楼兰 废弃以后,当年这里应是一片平坦沃野。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的雅丹,主要分布在邻近山地的地区,阿奇克谷地东 段的三陇沙雅丹是这一类型雅丹的典型代表。罗布泊地区虽然极端干燥,年降雨量不过10毫米上下,但附近山地降水却相对较多,有时一次降水可达50毫米。而且在干旱地区,降水特点

3、是对流型阵雨,阵发性强、时间短,一旦降水, 雨如瓢泼,地表又无 植被拦截,极易形成洪水流,对疏松的地表会产生强大的 冲刷作用。在罗布泊北面的兴地沟,昔日 洪水痕迹深达1.5米,可见洪水之大 和冲刷力量之强。三陇沙雅丹走向是南偏40东,与当地盛行风向恰好垂直, 而与山地洪水流向一致,说明这里的雅丹傲对大风,却向水流俯首,表明了洪 水在这一片雅丹形成中的主导作用。在突起的土丘陡崖表面,还清晰留下了洪 水冲刷的痕迹,与风力侵蚀形成的明显层次有根本区别。特别有趣的是,这里 的雅丹都整齐排列成行,既展示了当年洪水滔滔的威势,又如一支停泊大海举火待发的巨大舰队威武雄壮。有的成行的雅丹,外形呈馒头状,可以想

4、见是水 流的长期荡涤,才塑造出如今的外貌。由风、水共同作用的雅丹,则处于上述两类雅丹之间,以着名的白龙堆雅丹、龙城雅丹为典型代表。尽管这些雅丹如今从外形看,已与水蚀作用脱离了 关系,但在它们的最初阶段却留下明显的流水作用的痕迹。流水的作用,首先 将平坦的地表,冲刷成无数的沟谷,将疏松沙层暴露于地表,再经风的侵蚀, 形成如今的外貌。风、水作用,实际上是先水后风。这一片雅丹的走向,既与 洪水沟走向一致,又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表明了二者对它的影响。这一类雅 丹的形成原因,早为我国北魏学者郦道元所注意,并在他所着的水经注中 做了科学的解释,他认为,“龙城”的形成,先是有水拍其岸,然后又经受风 的吹蚀,

5、形成如龙的形状,所以称之为 “龙城”。千姿百态的雅丹,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是吸引游人趋向罗布泊的一种特殊 景观。然而,你要亲临雅丹,却极不容易。如龙城雅丹,由于当年地表经水侵蚀,沟谷遍野,成为阻挡人们前往楼兰的天然障碍。当年汉书就曾记载, 由于白龙堆一带地形险阻,辎重车辆无法通过,为“避白龙之厄”,后来新开11公北道,经伊吾、车师西行,绕过白龙堆,遂使 丝路由二道变为三道。即使在有 宽阔平坦走廊的三陇沙雅丹地区,由于一排排雅丹的阻隔,车辆也只能迂回绕 行。据观察,现代交通工具的汽车,在两个小时行程中,里程表只显示了 里的距离,与人步行速度差不了多少,而这 11公里路程,却转了 186个急弯, 平

6、均下来,每两分钟要转3个弯,地形之复杂,由此可见一斑。雅丹是地理学上的名词,专指干燥地区古河湖像土状堆积物被风吹蚀、形 态多姿的土丘。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新疆罗雅丹地貌布泊考察时,便看到古湖周围有许多成群分布的覆舟状土丘,一般高6米左右按当地维吾尔的称呼写成Yardangs,从此Yardang 一词便流传于国外地学界。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 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新疆的雅丹地貌仅30004000平方公里, 规模小,典型的雅丹高45米,1020米高的雅丹又称为mesa(麦萨),即方 台地。非洲乍得盆地的特贝斯荒原的雅丹群范围最大,约26万平

7、方公里。而最 高大的雅丹在伊朗的卢特荒漠东南部,约2万平方公里,雅丹高200米,风蚀 谷宽500米,雅丹呈垅脊状延伸,长数公里至十几公里。而 敦煌古海雅丹高 20100米,属于中大型雅丹群,而且风蚀谷狭窄,雅丹造型丰富多彩,高密集 型为世界所少见。它距离敦煌很近,交通方便,具有优良的区位优势,是旅游、 科研的宝地。从安西县城东北行265公里即到嘉峪关市,沿途 戈壁风光独特。其中,县 城东45公里处的布隆基乡,公路两侧到处是造型各异、犬牙交错的风蚀滩地, 为典型的雅丹地貌奇观。雅丹地貌以罗布泊附近雅丹地区的风蚀地貌最为典型 而得名。布隆吉一带由于千万年的风吹日晒,使地表平坦的砂岩层形成风蚀壁 翕

8、、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垄槽和 风蚀洼地、残丘、城堡等各种地貌形态, 风景壮观,令人无不称奇。安西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这里地处两山之间 类似狭管的走廊地带,海拔仅1170米,地势低平。当空气流入后,狭管起到了 加速气流运动的作用,故常形成大风。风沙长期以来危及安西居民生活和3000亩耕地。全县有6个沙漠据点,占地30多万亩。这种巨风天气往往使雅丹地貌 的姿态发生巨大变化,形态各异。在中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它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 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上世纪初中外 学者进行罗布泊联合考察时,在罗布泊西北部的 古楼兰附近,发现这种奇特的 地貌

9、,并根据维族人对此的称呼来命名,再译回中文就成了“雅丹地貌”。雅丹地貌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区都可以找到,在中国也并不仅限于新疆。 从青海的鱼卡向西通往南疆的公路沿途非常荒凉,在南八仙到一里平公路道班 之间都可以看到“雅丹地貌”,是西北内陆的最大一片“雅丹地貌”分布区; 但新疆的雅丹地貌分布最多,除了罗布泊和古楼兰一带的雅丹地貌外,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风城”等也都是典型的雅丹地貌。丹霞地貌一般认为,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D anxialandform )。丹霞地 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 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

10、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 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1、丹霞地貌的定义1938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 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11977年,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11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学家李见贤(黄进)发表了丹霞地 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这个时期 正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 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 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

11、形。”这是1983年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 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 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 学术界对丹霞地貌所下的第一个定义。2、丹霞地貌的分布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到2008年1月31日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广 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特色,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 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 究在世界丹霞地貌区中最为详尽和深入。在此设立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319平方公里,2004年经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 园之一 ”广。2。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一半湿润区、 半干旱一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福建泰宁、武夷山、连城、永安;甘肃张 掖(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万 佛山、邵阳新宁县崀山(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青、壮、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发 育);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约有1300平方千米);江西龙虎山、鹰潭、 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仁化丹霞山、坪石镇金鸡岭、南 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 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灌县的青城山;重庆

13、綦江的老瀛山;陕西凤 县的赤龙山以及河北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 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 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 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 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 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 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 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 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 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 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 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