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一_第1页
2022年九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一_第2页
2022年九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一_第3页
2022年九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一_第4页
2022年九级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学问归纳公输 墨子一、说明以下加点词的含义1、起于鲁() 2 、公输盘不说()3、再拜()()4、不行谓知类()5、然胡不已乎然:()胡:()已:(6、胡不见我于王() 7、子墨子九距之()8、子墨子守圉有余() 9 、公输盘诎 ()10 、吾知所以距子矣()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二、翻译以下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4、此为何如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奇妙战术;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抗击者);三、回答疑题1、墨子听说

2、“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1.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_ _ 1 / 25 _ 2. 原文填空: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精湛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出色的;“_” 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猛烈;但结果是墨子成功了;“_ ” 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 _ ” 就说明墨子占有肯定的优势;但公输盘并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两个“ _ ” 说明此时两人心照不宜,剑拔弩张,气氛非常紧急;最终墨子揭穿了公输盘的阴谋,并宣布“_ ” ,这就使楚国入侵宋国 的妄想完全破产了;3. 文章开头说“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

3、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这说明墨子为了阻挡这一行径,不辞辛劳;这充分表现了墨子 _ 4. 本文表达了 _ 的故事,表现了 _思想;三、深化探求:墨子这种主见和他为实行自己政治主见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对我们的启示 :_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一、词语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委而去之委()去()2 / 25 人心所向,()故曰()七里之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以 ()池非不深() 亲戚畔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革 ()多助之至()()二、翻译句子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委而去之;弃城而逃;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得道

4、多者助,失道者寡助;三、重要问题1、本文论述了“ 人和” 在战争胜败中的打算性作用,表达了孟子的“ ” 思想;生于忧虑,死于安乐 孟子一、词语说明舜发于()人恒过 ()傅说举于() 衡于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是() 而后作 ()苦其心志()征于色()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而后喻()空乏其身()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动心忍性()动心 使 打扰;忍性 使 坚强;二、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 / 25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4、行拂乱其所为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

5、后才能有所作为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8、入就无法家拂士,出就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9、然后知生于忧虑,而死于安乐也三、中心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2、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闻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巨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好处?答: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 死于安乐” 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答:4 / 25 鱼我所欲也 孟子说明以下加点词的含义1、二者不行得兼()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3、贤者能勿丧耳 4 、蹴尔而与之 5 、万钟就不辩礼仪而受之 6、万钟于我何加焉 7 、妻妾之奉 8 、是亦不行以已乎 9、乡为身

6、死而不受 10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与: 11 、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翻译以下句子1、舍生而取义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呼尔而与之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6、此之谓失其本心三、回答疑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舍生而取义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比如 2、“ 鱼” 与“ 熊掌” 分别比如什么?3、本文主要颂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5 / 25 4 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仍有后来人;从全

7、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论证和 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白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庄子故事两就 庄子一、说明以下加点词的含义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相: 国: 2、非梧桐不止;止: 3 、安知鱼之乐;安: 3、于是鸱得腐鼠于是: 鸱:猫头鹰;二、翻译以下句子1、惠子相梁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三、回答疑题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2、故事中的 鵷鶵 、鸱、腐鼠各比如什么?3、庄子讲 鵷鶵 的故事用意是什么?曹刿论战 - 左传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6 / 25 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 我()2、肉食者鄙; 3、又何间焉?)鄙:()间:()4、小惠未 徧:( * )5、牺牲玉

8、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加:()信:(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福:()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8、既克,公问其故;克:() 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再:()10、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测:()伏:()二、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夫战,士气也;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就请从;三、问题:1、“ 曹刿请见” 的缘由是什么?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3、“ 忠之属也” 详细指什么?4、文中的“ 将鼓” “ 将弛” 表现了鲁庄公什么?“ 未可” “ 可矣” 表

9、现了曹刿什么?7 / 25 5、曹刿分析取胜的缘由有两条:(一条是挑选有利于攻击的时机“ 彼竭我盈” 时;一条是 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 辙乱旗靡” 时;)6、如何评判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士气,作战“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 ,充分表达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体会;6、请分析“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7、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答:一、词语说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纳:()2、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3、朝服衣冠,窥镜;服:()窥:()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孰:()5、吾妻之

10、美我者,私我也;美: 私: 6、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 9 、能谤讥于市朝;谤讥: 市朝: 10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 v 二、翻译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8 / 25 2、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3、徐公何能及君也?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如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三、回答以下问题;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2、邹忌是如

11、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判?3、邹忌是如何“ 讽” 齐王的?4、讽谏的结果如何?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 门庭如市” ,继而“ 时时而间进” ,最终“ 无可进者” ,最终“ 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告方式对我们今日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告,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敬重被劝告者,使之受到启示、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日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9 / 25 愚公移山 - 列子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1、方七百里,高万仞;方: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迂: 3、聚室而谋;谋: 4 、吾与汝毕力平险;汝: 平 )5、

1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 阴()6、杂然相许;杂然: 许: 7 、其妻献疑曰;献疑: 8、且焉置土石;且:()焉,()置:()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反:()10 、甚矣,汝之不惠!惠:()11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12 、何苦而不平?苦:() 13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14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二、翻译以下句子;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且焉置土石?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4、甚矣,汝之不惠!5、汝心之固,固不行彻,曾不如孀妻弱子;10 / 25 三、回答以下问题;1、愚公移山的缘由是什么?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3、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愚公

13、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怀而“ 献疑” 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需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挡移山,也表达了他智非真智;4、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 愚公” “ 智叟” 对举,有何深意?从表面看,愚公“ 愚不行及” ,但事实上,“ 大智如愚” ,他有远大的理想,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熟悉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力气是“ 无穷匮” 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肯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 鼠目寸光” ;九年级下册通假字归纳1、公输盘不说“ 说”yu 通“ 悦” 公输2、子墨子九距之“ 距”j 通“ 拒”公输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 通“ 御”

14、公输4、公输盘诎“ 诎”q 通“ 屈” 公输5、亲戚畔之“ 畔”pn 通“ 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6、曾益其所不能“ 曾”cng 通“ 增” 生于忧虑 死于安乐7、困于心,衡于虑“ 衡”hng 通“ 横” 生于忧虑 死于安乐8、入就无法家拂士“ 拂”b 通“ 弼” 生于忧虑 死于安乐11 / 25 9、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 通“ 避”鱼我所欲也10 、万钟就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 n 通“ 辨”鱼我所欲也11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d 通“ 德”鱼我所欲也12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ng 通“ 向”鱼我所欲也13 、小惠未 徧“徧”bi n 通“ 遍”曹刿论战14 、始一反

15、焉“ 反”fn 通“ 返”愚公移山12 / 25 -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学问归纳(答案)公输 墨子一、说明以下加点词的含义1、起于鲁 动身,动身 2 、公输盘不说 通“ 悦” ,兴奋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行谓知类 明白事理5、然胡不已乎 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6、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 通“ 拒” ,抗拒;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 御” ,抵抗; 9、公输盘诎 通“ 屈” ,理亏;10 、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 的方法 11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入侵二、翻译以下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13 / 25 3、知而不争 知道

16、(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4、此为何如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奇妙战术;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抗击者);三、回答疑题墨子听说“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阻挡楚国攻打宋国;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词语说明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委而去之委 舍弃;去离开凭借极点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故曰所以七里之郭外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限制;以池非不深护城河亲戚畔之通“ 叛”多助之至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威慑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翻译句子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

17、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委而去之;弃城而逃;14 / 25 3、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 仁政” 的君主,帮忙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 仁政” 的君主,支持帮忙他的人就少;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 人和” 在战争胜败中的打算性作用,表达了孟子的“ 仁政” 思想;生于忧虑,死于安乐 孟子一、词语说明舜发于 被任用 人恒过 恒 常;过 犯过失 傅说举于 被选拔 衡于虑 同“

18、 横”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 所以;任 责任,担子;是 这 而后作 奋起 苦其心志使 痛楚 征于色 颜色劳其筋骨 使 劳累 饿其体肤 使 饥饿 而后喻 明白空乏其身 使 贫困 法家拂士 同“ 弼” 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曾同“ 增”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 用来;动心 使 打扰;忍性 使 坚强;二、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肯定要使他的内扎心楚,筋骨劳累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15 / 25 4、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来使他的心打扰,使他的性情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

19、他的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明白;)8、入就无法家拂士,出就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国内假如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9、然后知生于忧虑,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虑(能鼓励人勤奋)使人生存进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三、中心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虑,死于安乐2、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闻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0、答:都是在经受了一番艰巨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巨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好处?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6 / 25 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 死于安乐” 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答:入就无法家拂士,出就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鱼我所欲也孟子说明以下加点词的含义1、二者不行得兼 同时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害,灾难;辟:通“ 避” ,逃避;3、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 4 、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5、万钟就不辩礼仪而受之 通“ 辨” ,辨别;6、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好处 7 、妻妾之奉 侍奉8、是亦不行以已乎 停止,舍弃; 9、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

21、 “ 向” ,从前;10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 德” ,感谢;与:通“ 欤” ,语气词;11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二、翻译以下句子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丢失罢了;3、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叫卖着给他;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熟悉的贫困的人感谢我吗?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17 / 25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丢失了人的本性;三、回答疑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舍生而取义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比如

22、2、“ 鱼” 与“ 熊掌” 分别比如什么?“ 鱼” 比如“ 生” ,“ 熊掌” 比如“ 义” ;3、本文主要颂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颂扬了“ 舍生取义” ,批判了“ 见利忘义” ;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由于这是羞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1、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仍有后来人;庄子故事两就庄子一、说明以下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2、非梧桐不止;止:栖息 3 、安知鱼之乐;安:怎么3、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二

23、、翻译以下句子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18 / 25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欢乐呢?三、回答疑题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名利禄的态度;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2、故事中的鵷鶵、鸱、腐鼠各比如什么?鵷鶵 比如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如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比如功名利禄;曹刿论战 - 左传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攻打2、肉食者鄙; 3、又何间焉?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加4、小惠未徧:徧通“ 遍” ,遍及,普遍;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情;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4、;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虽:即使;8、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0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二、翻译句子作:振作;再:其次次;测:估量;伏:潜伏;19 / 25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肯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恩小惠,仍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其次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3、夫战,士气也;作战,靠的是士气;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就请从;

25、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假如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重要问题;1、“ 曹刿请见” 的缘由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 忠之属也” 详细指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文中的“ 将鼓” “ 将弛” 表现了鲁庄公什么?“ 未可” “ 可矣” 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 “ 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 未可” “ 可矣” 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淡定不迫;5、曹刿分析取胜的缘由有两条:一条是挑选有利于攻击的时机“ 彼竭我盈” 时;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 辙乱旗靡” 时;6、如何评判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26、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士气,20 / 25 作战“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 ,充分表达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体会;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一、词语说明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纳:接受;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明日:其次天;孰:通“ 熟” ,认真;美:认为美;私:偏爱;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9、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谈论;市朝:公众场合;10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偶然进谏;二、翻

27、译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漂亮?2、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3、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为不如徐公漂亮;其次天,徐公来了,认真地看徐公,自认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21 / 25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可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来的,授给下等奖赏;全部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8、令初

28、下,群臣进谏,门庭如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经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三、回答以下问题;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判?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他认为妻是“ 私我” 、妾是“ 畏我” 、客是“ 有求我” ,故不行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3、邹忌是如何“ 讽” 齐王的?邹忌在“ 讽” 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 闺房小事” 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4、讽谏的

29、结果如何?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 门庭如市” ,继而“ 时时而间进” ,最终“ 无可进者” ,最终“ 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告方式对我们今日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他的劝22 / 25 说方式,即委婉劝告,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敬重被劝告者,使之受到启示、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日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愚公移山 -列子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1、方七百里,高万仞;方:指面积,方圆;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迂:曲折,绕远;3、聚室而谋;谋:商议; 4 、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们;平 铲除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 直” ;6、杂然相许;杂然:纷纷,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8、且焉置土石;且:况且;焉,疑问代词;置:安放;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交换;反: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