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生活中处处有故事的人一个时时刻刻会讲故事的人一个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的人五石之瓠庄子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品味庄子散文恣肆纵横、奇特瑰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品味庄子寓言的婉曲达意的艺术风格。理解庄子“无用之用”的内涵,辩证理解庄子的哲学观。理解并继承庄子超脱、达观的处世态度,学会辩证思考。课程目标关于庄子探寻背景 庄子所处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发,生灵涂炭;另一方面,正值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文化成为一种强烈的需要。彼时孟子正游说各国。墨家门徒遍及天下,齐国“稷下之学”也正当鼎盛,庄子却主动地选择了“无用”和
2、贫困。身处政治黑暗、尔虞我诈、民不聊生的环境中,庄子对昏君及趋炎附势之徒无比憎恶,而对苦难中的平民寄子了无限的同情。庄子大体上继承了老子的学说,但他并非仅仅对老子思想进行发挥,而是有其独自见解,形成了其个性鲜明的哲学、艺术特色。作者简介 庄子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终身不仕。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的作品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主要作品有庄子,名篇有逍遥游
3、齐物论养生主等。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惠子简介 惠子(公元前390年一公元前317年)惠子,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作品简介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
4、目前所传三十三篇,为郭象整理。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核心,为庄周所作,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文章已完全突破了语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文。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富有想象力,擅长用寓言来说明道理,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sh:现在读d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十升为一斗。(此义在古书中读sh)“五石”是指数量。 “瓠(h)”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
5、道理。 1石=10斗=60千克 5石=50斗=300千克题 目 解 说 研读课文1,庄子的散文善于用寓言故事来说理,本文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讲了几个故事?2.这则寓言里,惠子和庄子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 和“不龟手之药” 的事例,有什么用意?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同桌互读本章,小组合作思考: 研读文本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贻y:赠送瓠h:葫芦树:名作动,种植坚:坚固,这里形作名,指大瓠的坚固程度瓠hu落:宽大空廓的样子呺xio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为wi:因为而:表因
6、果,因而,所以掊pu:击破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剖开它,把它做成瓢,宽大而没有什么可盛受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因而击破它了。”研读文本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之)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固:实在,确实拙zhu:笨,这里作
7、动词,不善于大:形作名,大的东西善:善于,擅长; 为:配制龟jn:同“皲”,皮肤冻裂事:职业方:药方为wi:从事洴澼絖(png p kung):漂洗丝絮。絖,同“纩”,丝棉絮一朝:一旦鬻y:卖,出售与y:给说yu:同“悦”,取悦难nn:发难,这里指越人发兵侵吴将jing:动词,带兵打仗败:使失败,打败裂地:划分土地一:相同,一样或:有的人研读文本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
8、或以(之)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庄子说:“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有个宋国人善于调制防止手冻裂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这种药物,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聚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一旦卖出这个药方就可获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这个客人得到药方,就去取悦吴王。这时越国发兵侵犯吴国,吴王就派他带领军队。在冬天,和越人水战(因为用了这药,兵士可免于冻裂之患),结果大败越军,(吴王)就割地封赏他。能让手不冻裂,药方是同样的,有人借此得到了封赏,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丝絮的苦差,这就是使用方法不同的缘故啊。研读文本今子有五石
9、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虑:用绳结缀樽:盛酒器。此指大瓠形似酒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即腰舟。乎:于,在而:表转折,却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大瓠无用 庄子:不龟手之药庄子的散文善于用寓言故事来说理,本文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讲了几个故事?惠子和庄子分别是如何对待“大瓠”的?“宋人”和“客”分别是如何对待“不龟手之药”的?“宋人”和惠子有何相同点?“客”和庄子有何相同点及不同点?大瓠惠子
10、盛水、为瓢、掊之庄子浮乎江湖不龟手之药宋人鬻技百金客大败越人裂地封之实用小利大用大价值惠子讲故事:大瓠无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讲故事:不龟手之药 (1)说明使用方法不同,结果完全不同。(2)批评惠子见识不通达 ,只看到无用,看不到无用之用。(3)讥讽惠子做法本质与宋人做法一样,从“利”的角度看待有用与无用,看不到无用之“大用” 。这则寓言里,惠子和庄子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 和“不龟手之药” 的事例,有什么用意?同一事物,用法不同,眼光和见识不同,价值不同;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事物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用途,关键的问题在于必须善用不同的事物“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11、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拓展阅读1,庄子所说的大用是怎样的大用?从中看到怎样的形象和追求?2,站在历史和今天的角度,我们该如何看待“有用”“无用”的观点? 探究思考: 拓展阅读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shng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wng g。今夫斄l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12、!”(逍遥游)大瓠从“大瓠之用”与“大树之用”看,庄子所说大用是怎样的大用?从中看到怎样的形象与追求?大树“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天地与心灵融合精神逍遥自由突破现实束缚、无所依傍、游心于无穷的逍遥游形象;超尘脱俗、悠游自在、物我合一的心灵世界;庄子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境界“无用”“大用” 之辩,强调注重内在生命价值,抛开一切外物条件,才能“逍遥”,“无用之用”才是“大用”。庄子不仅批评世俗的狭隘功利性,也自然点出逍遥游追求绝对自由的生命题旨。“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摆脱一切主客观束缚,精神上达到
13、无己、无功、 无名的绝对自由状态。 陆树芝庄子雪:“此则与造化者游,而为逍遥之极致者。通篇主意,至此方点出,为全书之纲。” 以“游”表达精神的自由活动。“游”字在庄子中出现106次。“乘物以游心。” (人间世)“游心于无穷。” (则阳)拓展: 五石之瓠与逍遥游 庄子的人生哲学起于游世的人生态度,行于自由的人生价值,最终化于审美与创造的人生境界。“游”本身是一种审美过程,过程就是一切,目的是无须预设与达到的。“游”是人之心灵的自由状态,无拘无束,一种无偏执于“心”的自由。此“心”乃功利之心、认知之心、敬畏之心。破斥功利、认知与敬畏之“心”,便是审美。拓展: 逍遥游“游心”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
14、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15、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列御寇面对死亡的安然(生死观)天人合一 1、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结合文中人物语言说说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2、在构思上采用了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写作手法,运用大量的浅近的寓言、神话、对话,文姿多彩。想象像匹骏马驰骋于宇宙,摄取与表达中心思想有关的妙
16、趣横生的题材,生动、形象地宣传了作者的观点。3、善于使讽刺与剖析结合,吸引读者边读边思,边思边读,读之有味,味无穷。艺术特色思考探究首先,在政治黑暗、动荡混乱社会,该以何种方式生存?庄子告诉人们:避开纷乱现实,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让精神的自由去解放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其次,如何在乱世中进行自救和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与人格独立,表现出庄子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及独立超拔的精神。第三,追求生命内在价值之“大用”,对后世影响巨大。陶渊明、李白、苏轼等都打上庄子印记。第四,追求“绝对自由”,是缺乏现实基础的理想人生境界,在当时社会不可能实现。第五,庄子“有用”“无用
17、”的思辨认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在困境中实现自我超越的人生智慧,是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站在历史和今天的角度,我们该如何看待“有用”“无用”的观点? 示例1:所谓“有用”,一般人的理解是指物质之用,功名之用,富贵之用。以此观之,文学确不如科学“有用”。但如果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文学,则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的“世界观”,科学更多是教人以“方法论”,其二者虽相互依存,但显然“世界观”更具有根本性、决定性,这是否意味着文学比之科学更为“有用”?有了高于现实的信仰,就如康德所言的“仰望星空”一样,它给生命以方向、以希望。就像苏轼,远谪黄州,政治失意,人生遇到低谷。但当他让生命融入天地自然,认识到“此造物者
18、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就成为了名垂千古的东坡。苏轼在所谓的“无用”之中成就了人生的“大用”。舍弃无用,也许就舍弃了生活本身。 莫言曾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这句话包含的哲理耐人寻味,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和看法,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示例2:“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有用”,就无所谓“无用”;没有“无用”,也无所谓“有用”。即便是人类史上重大的科学发明,在刚开始时,也曾经被视为“无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初始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而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之
19、后,他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第一台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为了大用。莫言曾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这句话包含的哲理耐人寻味,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和看法,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示例3:在这个追求经济效益的时代,实用主义不断盛行,人们总会习惯于问:“这有什么用?”于是,有用的宽敞马路取代无用的狭窄胡同,有用的经济书籍取代无用的哲学书刊。人们对“有用”趋之若鹜,却来不及等待“无用之用”。要重视“无用”的价值,就要破除当前危害最大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传统文化、审美文学还原人的纯真,带给人静谧与美好,成为人们在高速发展时代中的定海神针。莫言曾说:“
20、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这句话包含的哲理耐人寻味,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理解和看法,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法拉第回答说:“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随后,运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电动机,人类由此步入电气时代,“无用成大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人们的心自中,这似乎已成定理。人生而有用,一无所用的人总被人无情地唤作废人”,毫无余地让人怀疑其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人似乎只有建立一番功勋、成就一番伟业,才算得上是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他人,不枉此生。不知疲倦地追求所谓的有用”的人,往往容易陷入迷途之中,找不到方向。或殚精竭力,机关算尽、或心胸狭窄,排挤诽谤、或阿谀奉承
21、,委曲求全、甚至作奸犯科、无恶不做些。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始初只局限在实验室里,曾被讥讽为“毫无用处”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在个人如何立身处世方面,儒家、道家的观点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就此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两条,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儒家: “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即克制和超越个体生理本能、感性欲望;“复礼”,即按照社会典章制度和伦理原则行事,做到在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土壤耕整机械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国内冲锋衣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园林服务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商务正装鞋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叉车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医疗保险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农村家电市场前景分析及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轮胎起重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价值评估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八年级物理下册在线教学计划
- 2025年秋季学期教育资源共享计划
- 股权委托管理协议(2025年版)
- 2025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和垂直管理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统一笔试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英语二诊试卷
- 2025年度海鲜餐厅品牌区域合作授权合同
- 社会行政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险查勘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运维面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大学教师外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招聘真题2024
- 第三单元7.美丽乡村 课件 -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徐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程 - 知识产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