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四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近来,“PM 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而“PM 2.5”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霾没有可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PM 2.5”没有必要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C.雾霾天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 2.5”污染参考答案:D略2. 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

2、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略3. 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4 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B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c(H)减小C反应在24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D反应在24 min内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06 molL1s1参考答案:D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c(H)减小,而前4 min内反应速率变大,根据反应是放热反应,可推出前4 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A、B项正确;在24 min内n(CO2)的变化量最大(或由曲线的斜率最大),可判断出平均反

3、应速率最大,C项正确;由题意及图可知,该题不知道容器体积,故不能表示出反应速率。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Na2O与CO2发生化合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生成O2Na2O与Na2O2都是白色的固体Na2O和Na2O2晶体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都为12Na2O2和Na2O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发生变质A. 只有B. C. D. 参考答案:D【详解】.Na2O和水反应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

4、氧化还原反应生成O2,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错误;.Na2O为白色固体,Na2O2为淡黄色固体,故错误;.Na2O2中含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Na2O中含有钠离子和氧离子,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正确;. Na2O2和Na2O均可以和空气中的水等物质反应,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发生变质,故正确,答案选D。5. 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常温下在pH=1的溶液中:NH4+、K+、HCO3、ClB有SO42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I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D常温下在pH=13的溶液

5、中:Na+、S2、PO43、SO32参考答案:D解:ApH=1的溶液,显酸性,H+、HCO3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Ca2+、SO42结合生成硫酸钙,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H+、Fe2+、NO3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DpH=13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选;故选D6. 取100 mL 1.0molL1和200 mL 2.0 molL1的盐酸混合后,全部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5 molL1 B1.0 molL1 C1.5. molL1 D2.0 mol

6、L1参考答案:B略7. 关于H、D、T、H+四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原子 B、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C、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 D、氢元素的四种核素参考答案:C略8. 反应A(g)3B(g)2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A) 0.15mol/(Ls) v (B)0.6mol/(Ls)v (C)0.5mol/(Ls) v (D) 0.45mol/(Ls)则反应进行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 B. C. D. 参考答案:D9. 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C B、S C、F D、Ne参考答案:B略10. 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

7、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震荡后立即分液 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参考答案:C略11.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 用20 mL量筒量取15mL酒精,加水5 mL,配制质量分数75%酒精溶液B. 配制200mL某溶液,其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C. 制备Fe(OH)2,为使其白色沉淀较长时间存在,应适当加入过量铁粉防止其被氧化D. 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至过量,胶体聚

8、沉形成红褐色沉淀参考答案:BA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应用烧杯配制,且水和酒精的密度不相同,15mL酒精中加水5 mL,不能配制质量分数75%酒精溶液,A错误;B1.5NA个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NA个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令金属离子的化合价为x,根据电荷守恒可知,x=1.52=3,故金属阳离子为+3价,所以该硫酸盐可以表示为M2(SO4)3,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硫酸盐为0.5mol,所以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0.2L2.5mol/L,B正确;C制备Fe(OH)2,为使其白色沉淀较长时间存在,应避免接触空气,所以适当加入过量铁粉不能防止其被氧化,保存亚铁盐的

9、溶液时可以加入铁粉,C错误;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至过量,胶体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硫酸过量后沉淀又溶解,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溶液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以及胶体的性质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C选项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的防氧化措施有:将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驱除溶解的氧气。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的亚铁盐溶液底部,再慢慢挤出NaOH溶液。在亚铁盐溶液上面加保护层,例如苯或植物油等。12. 将3.52 g CO2和SO2混合气体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气体全部与

10、NaOH反应生成盐,将反应后的溶液减压低温蒸干后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固体的质量可能为( )A8.48 g B7.48 g C5.72 g D5.22g参考答案:CD略13. 科学家最新研制的利用氯化氢和氢气生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为Si(粗)3HCl(g)=SiHCl3(l)H2(g);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为SiHCl3H2=Si(纯)3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的优点是部分反应物可循环使用B.最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Si和SiHCl3C.反应和中HCl均作氧化剂 D.反应和属于可逆反应参考答案:A略14. 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这主要是由于作为

11、半导体材料的硅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壳中硅的含量稀少 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C高纯度的硅还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参考答案:C略15.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H2O的电子式:CCl离子结构示意图: D甲烷的结构式: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0分)某学生应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 A 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 蒸气。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 浓H2SO4的作用是_,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 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事故隐患,事故表现是_ 请在图中的D处以图的形式表明消除该事故隐患的措施。参考答案:(10分)探究氯气是否与水发生反应干燥氯气,B中有色布条不退色,C中有色布条退色氯气外逸,污染环境NaOH溶液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5分)计算题6.4g铜与足量的18molL浓硝酸发生反应。(1)被氧化的浓硝酸为多少摩尔?(2)生成的气体为多少克?参考答案:0.2mol 9.2g略18. 将标准状况下336LHCl气体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