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_第1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_第2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_第3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_第4页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 高杜 甫登高习俗知道多少?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赏菊、插茱萸和喝菊花酒。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怀人、客中思乡 诗歌中的登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中的登高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歌中的登高抒怀励志,鼓舞人心 。 杜甫简介(一)读书和漫游时期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20岁开始漫游,24岁应举,不第。却结识了李白和高适。怀

2、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后再次应试又不第。 杜甫简介(二)困居长安时期35岁入长安求官,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通过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得到一个看守兵器的小官,。 不久父亲去世,此后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43岁时幼子饿死。 杜甫简介(三)陷贼和为官时期45岁时安史之乱爆发,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春望等诗。 后来他逃出长安,但战乱和饥荒让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47岁丢官入蜀。在朋友的帮助下建了一所草堂,过着相对舒适的生活。但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

3、此而停止。内部朝政腐败,割据势力征战不断,外有吐蕃的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皇帝出逃。加上好友李白高适的去世,郁闷像一团乌云一样压在心头。为排遣烦恼苦闷,作者抱病登台,但悲凉的江峡秋景更增添了他的悲哀。此时杜甫55岁,三年后客死于旅舟中。写作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4、。整体感知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顿挫诗歌赏析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非常悲凉。 飞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

5、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所以“落木萧萧”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韶光易逝的感慨。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慨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不尽长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体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

6、河,杜甫也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急风高天 鸣猿清渚 雄浑苍茫写景 白沙飞鸟 落木江水 沉郁悲凉1、前两联为全诗奠定怎样的基调?沉郁悲凉2、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抒发心中的“悲”颈联分析颈联分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客居他乡,这里是漂泊它乡,流浪它乡的意思。(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

7、祈求长寿,全家人一起去。 (二)“悲”与“恨” (深沉蕴藉) 羁旅异乡 晚年多病 愁苦沉痛 抒情 国难家愁 护病断酒 忧愤无奈 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悲凉的秋天 漂泊他乡、流浪他乡处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老年 拖着多病的身体 独自一人 登台 诗人为何悲?尾联分析尾联分析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句怎样翻译?(2)苦,是什么意思?苦,极度。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由于年老多病而无法实现,所以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3)“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不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晚年),且浑身是病,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是自己艰难的一生。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写景首联仰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