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近代化探索_第1页
中近代化探索_第2页
中近代化探索_第3页
中近代化探索_第4页
中近代化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执教人:徐洪其班级:初三(10) 班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日本侵华战争(局部侵华19311936;全面侵华19371945)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无产阶级(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

2、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内容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时间:19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口号:“自强”、“求富”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背景:内忧外患(安徽合肥人)洋务运动创办的工矿企业表企业名称企业性质创办时间地址创办人地位安庆内军械所军事工业1861安庆曾国藩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军事工业1865上海曾国藩李鸿章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 船政局军事工业1866福建马尾左宗棠设备最齐全的军事工业天津机器制造局军事工业1867天津崇 厚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安徽合肥人)、 左宗棠、张之洞内容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时间:19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口号:“

3、自强”、“求富”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背景:内忧外患创办民用工业“求富”洋务运动创办的工矿企业表企业名称企业性质创办时间地址创办人地位安庆内军械所军事工业1861安庆曾国藩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军事工业1865上海曾国藩李鸿章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 船政局军事工业1866福建马尾左宗棠设备最齐全的军事工业天津机器制造局军事工业1867天津崇 厚轮船招商局民用工业1872上海李鸿章远东第一造船厂开平煤矿民用工业1878唐山李鸿章湖北织布官局民用工业1888广东武昌张之洞汉阳铁厂民用工业1890湖北汉阳张之洞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安徽合肥人)、 左宗棠、张之洞内容创

4、办军事工业“自强” 时间:19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口号:“自强”、“求富”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背景:内忧外患创办民用工业“求富”创建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如1862 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评价结果作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性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戊戌变法(1898年)背景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内容历史意义(概括为“三个有利于,一个作用,一个基础”)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宣传和传

5、播组织基础:保国会的成立,呼吁救国,宣传变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辛亥革命背景思想基础组织基础:中心阵地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军事基础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组织基础成立时间成立地点政治纲领领导机构机关报性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1905年8月日本东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选举孙中山为总理民报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辛亥革命背景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中心阵地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

6、革命思想的传播各地武装起义辛亥革命经过武昌起义各地响应,清政府瓦解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袁世凯窃权1911年12月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大总统1912年元旦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元,采用公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1912年3月袁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评价性质:功绩:局限性(失败之处)败因: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使中国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7、)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前期后期代表人物:基本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意义(性质、作用)背景:开始时间:标志: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旗帜:民主和科学十月革命后,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纪念中山先生逝世八十周年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拜谒中山陵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 甲同学说:“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乙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