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专项规划概论_第1页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专项规划概论_第2页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专项规划概论_第3页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专项规划概论_第4页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专项规划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讲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专项规划概论土地利用规划 第八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第一类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定义:预测、评价、措施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一)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效益评价的深化。(二)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质是中宏观、短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评价的延续。(三)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SEA)的中间层次(四)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REA)的上一层次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一) 规范土地利用规

2、划的可持续性的必要措施(二) 有利于解决我国所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三) 从源头上控制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弥补传统EIA的不足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与原则一、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一)系统学理论 (二) 环境经济学理论(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 景观生态学理论 (五) 国情和国策理论 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一)科学、客观、公正原则(二)早期介入原则(三)整体性原则(四)公众参与原则(五)一致性原则(六) 可操作性原则(七) 充分协调原则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一、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一

3、)规划分析;(二)环境现状与分析;(三)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四)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五)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六) 开展公众参与;(七)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八) 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一)早期介入程序(二)同步介入程序 (三)后期介入程序 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二)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1.压力+状态+响应方法2.生态服务价值方法3.生态资源破坏损失方法4.生态足迹方法5.土地可持续承

4、载能力分析6.专家评价法第九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述第一节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概念、性质与分类一、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概念(一) 概念 某一种土地利用措施,或某一特定的用地类(二)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性质(一)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宏观控制性 (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整体性 (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更具备可操作性(四)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针对性 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分类(一) 按土地利用措施分类(二) 按某一用地类分类(三)按复合用地分类第二节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目的与程序一、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目的(一) 提高土地利用的程度和效益 (二) 增加有效耕地

5、面积 (三) 提高耕地的质量 (四) 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五) 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 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程序(一)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现状分析(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技术可行性分析(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规划方案(五)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论证和审批(六)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实施措施第十章 专项建设用地规划及其控制标准 居民点用地规划关于居民点的一系列概念(一) 城市(二) 城镇体系规划 (三) 城市人口 (四) 城镇化水平(五) 城镇人口发展速度和城市用地发展速度的合理比值(六)农村居民点一、居民点的形成居民点,或称“聚落”,是指标

6、、居民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它是由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以及其它工程设施等物质要素所组成的综合体。居民点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劳动分工的加剧,都对居民点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聚落-定居:人类的定居-乡村聚落(先)、城市聚落(后),其过程如下:游牧-散居-乡村-集镇-城市城市居民地:图农村居民点(对比看几个国家的情况)日本农村居民点日本农民都是散居的农民住宅风貌依据保持原有的形态,在旧有建筑基础上配备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村落中农户的比例日渐缩小,1970年为48%,2000年仅占11%。韩国“新村”韩国

7、从1970年开始新村运动从1970 年11月起的8个月里,韩国政府为全国每个村庄免费提供300袋水泥,要求用于村里公共事业。到70年代后期,农村全部通车,农户都用上了电灯和自来水。韩国农民都是散居的,一个村庄平均有20至40户。中国农村居民点有“田中村”的布局-不理想居民点建设占用大量土地。二、居民点分类及我国居民点现状(一)居民点分类各国依据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不同划分的标准不同。划分标准基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行政地位、职业构成、城市设施等因素。例如从人口规模来看城镇居民点分类:1938年国际统计大会建议,凡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算城市居住区,联合国则以2万人作为城市人口

8、规模的下限。下表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下限标准 二、居民点的分类及我国居民点现状(一)居民点分类我国居民点分为城市型和农村型1、城市型居民点-一般又可分为城市和建制镇两类。我国的城市按其人口规模分为四类: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城市(人口在50100万人)、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的城市)和小城市(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 建制镇-还包括独立工矿区或旅游服务基地等。2、农村型居民点-是指未建制镇和村庄有关建制镇的说明:建制镇:是指县城及设市城市建成区以外设镇政府机关的镇。它们是经民政部门批准,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它按城市规划法所称,属于城市范畴,一般有一定规模的公共设施、公

9、益事业设施。有比较集中的镇、乡、村企业,成为农村一定区域内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它的设定,国家有明确的标准(如在人口密度、经济指标等方面)。符合标准的可以申请设立。它的规划编制和实施,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依据其规模大小,又可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中心村是指农村经济组织或者设村民委员会的村庄,即居民居住和从事农副业生产及村办工业活动的中心聚居点。与周围的基层村相比,居住区范围较大、人口较多。一般是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具有为本村和附近基层村服务的公共设施及公益事业设施。基层村是指农村居民居住和从事农副业生产较小的聚居点,一般居住区的范围较小、人口较少。其建筑物多为居民住宅,有的基

10、层村具有较小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3、中国居民点分类体系图(二)我国居民点现状由于现行设镇标准指标过低、设镇速度过快,所以必须修订颁布新的设镇标准。新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提高人口数量标准,增加经济指标和定性指标(考虑东、中、西部在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可能分别规定不同的人口和经济指标),不再放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和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特殊地方的设镇条件。三、居民点用地 居民点用地又称为居住地,由于居民点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所以是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居民点是配置各类建筑群、街道网、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社会公

11、用设施,绿化系统等的综合地点,聚集着人口、劳动力,所以也是产业的集聚点。居民点用地有别于自然土地、农林牧业土地和矿业土地,具有功能的多样性(如工作、居住、交通、休息、娱乐等),各种用地功能相互关系复杂,所以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和级差收益。居民点用地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产物,所以居民点用地是一个不完全的、特殊的、开放的生态经济系统。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聚居地。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具有一定人口规模、配有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由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组成。城市用地的分类和代号(GBJ

12、137) P323第二节 城市化问题一、城镇化概念又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1、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小城市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二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市”的居民点的数目日益增加;三是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2、不同学科对城镇化概念理解不一人文生态学家认为:城镇化是人口由农村迁移至城市的过程,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为其衡量标志。人类学家认为:城镇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社会学家认为:城镇化是人际关系的改

13、变过程,即人际关系逐渐趋向专门化与单一化的过程。地理学家认为:城镇化意味着人口由从事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综上所述,“城镇化” 反映:是城市中心对乡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的提高过程。 3、量度指标一般来讲,采用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加以量度。主要指标法:系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复合指标法:系指选用与城镇化相关的多项指标借以考察城镇化的进展情况。常选用城镇人口占其所在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人口密度即城镇(建成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数、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城镇(建成区)之间的

14、平均距离,即: S=2(AN兀)1/2 式中:S城镇(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A规划区域面积; N规划区域内的城镇(建成区)数量 二、世界城市化世界城市化历程及其特点可从以下几点总结:1、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很大,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缓慢4、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并存过度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大大快于工业化进程,乡村人口过快地向城市迁移,超过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以至于造成大量人口缺乏就业机会,造

15、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等城市问题。过度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无序流动,缺乏管理。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经济又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不能够很好地为城市的乡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从而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5、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从中心城市人口的聚散看,城市化可以分为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向心型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由小城镇向大中城市集中、由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发达地区城市集中的过程。离心型城市化是指人口或者产业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区

16、中小城市扩散的过程,包括郊区化和逆城市化。郊区化是指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边缘地区扩散的过程。逆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呼地区以外的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的过程。郊区化表现为4次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50年代人口郊区化的浪潮(卧城)第二次浪潮是60年代制造业的外迁第三次浪潮是70年代以来的批发零售业的外迁。第四次浪潮是在80年代中后期以来办公用地的外迁。逆城市化是郊区化的特殊形式向心型城市化-贫困的迁移;离心型城市化-富裕的迁移或发达的迁移例如:美国人口的郊区化过程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郊区的别墅三、中国城市化1、中国的城市化历程2、中国城市化特征阶段1978年以前,

17、是中国城市化的缓慢增长与停滞阶段。1979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化初期阶段。世纪末中国农村人口开始绝对下降,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低收入国家(不含中国)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中国(2001)下低收入 中低收入高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人均GDP217.6362.2630.31670426024924911城市人口比重22.738.242.356737537.7(2)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进程 1995年世界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单位:美元/人、%(3)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特征199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860美元,根据国际统计经验值判断我国城市化水

18、平应达到44。我国城市化水平呈现区域差异性,1995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528,中部地区为3754,西部地区仅为2866。 3、中国城市化方针和战略转变“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方针亟待完善。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在“第二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上,北京国际城市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国情国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连玉明提出“十一五”期间城市化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坚持大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大城市的发展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市,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坚持社会事业的发展优先于经济发展的战略,社会保障优先,文化教

19、育优先。坚持政府优先改革的战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专家分析,“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首先是加强城乡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将城市中心组团与周围乡镇及乡村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最终建立一个城乡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落实到位的规划体系。居民点规划必须根据“城市化”的特点“有的放矢”:正确对待“城市化”、正确处理“郊区化”、正确预测“逆城市化”。4、居民点规划与城镇化关系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城市更象城市,农村更象农村,形成“城市群+新农村”的空间布局。经济形态上城乡互补-农村为城市提供土地、劳力、人口、生态环境和休闲场

20、所,城市为农村提供就业岗位、农产品市场和财政转移支付。社会形态上城乡一体-硬件上: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软件上:农村文化和社会事业建设。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既能保持农村田园风光,又能享受现代化城市文明。(注):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不宜搞大拆大建的新村庄建设:从需求来说,纯农地区并不需要过多的农民和农房,否则将固化兼业农户,影响规模经营。从投资来说,建设一个新村需要上亿资金,农民本可用于投资的积累资金将变成住房消费支出。从操作来说:最终难以真正撤消整个自然村,相反会增加土地占用。从环境来所:农村田园风光将当然无存。居民点用地规划应该是:重视城市化、正式一体化、预示郊区化、警示模式化、

21、展示现代化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布局理论(一)城镇(居民点)布局的意义1、城镇是土地利用规划必不可少的内容2、城镇位置及发展规模的确定是土地规划中的重要控制性项目3、区域总体布局合理与否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点和交通。(代表点和线)(二)城镇(居民点)布局理论在我国对于城镇布局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充分,国外比较适用的城镇体系布局主要理论有: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门槛理论、带形城市理论等。1、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是现代城市规划学中的一种新学说。 该学说把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称之为磁力吸引;而把为摆脱这种磁力吸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称之为反磁力吸引体系。 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其

22、所在区域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每个城市都有与它相应的地域吸引范围,同时,一定地区范围内也必须有其相应的区域中心,这就是城市。在一个地区内,城镇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在一起,地区内各城镇之间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城镇居民点体系。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合理布局,使地区内均衡地分布生产力和人口。这就需要根据工农业、交通运输及其他事业的需要,在分析各城镇建设条件和充分利用原有城镇的基础上,明确各个城镇在地区内的分工协作关系,进一步明确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以便把区域内的城镇居民点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使城镇群成为反磁力吸引体系,就要建立构成系统经济基础的地区性生产综合体,以此作为反磁力

23、吸引体系的先决条件,组建行政、文化和科技服务中心体系,使整个体系具有多种功能,各个组成部分具备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色,以便从中划分出主要城市,发挥多功能中心的作用。 在一个区域内建成抵消大城市向心力的城镇体系,首先要建立地区性生产综合体-这就要求做到提供工业发展基础,并综合开发高速交通线网,加强区内联系;合理安排行政、文化、科学中心;均衡布置生活、娱乐、旅游、服务设施,保护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以综合职能城市为中心并与各种专业化城镇相结合的城镇群。它既能适应社会化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要求,又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具有足够吸引力。现代化大城市同时存在向心力和离心力:工业集中、交通运输方便、服务设施齐全是

24、向心力产生的根源;城市的若干工业远离原料产地并缺乏扩展空间,城区环境污染、交通混乱、居住条件恶劣,又形成人口的离心力。在设计以削弱大城市磁力作用为目的的反磁力吸引点(规模不超过中等城市)时,如能充分利用大城市的离心力,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向心力,发挥其优势,因地制宜开发资源,发展工业,吸引就业,合理安排交通服务和其它设施,就可形成既经济合理、又独具特色的吸引力。门槛理论 门槛理论是波兰学者在讨论居民点规划经济问题的著作城市建设经济一书中提出的。门槛理论认为在居民点发展中,有三种限制条件-即门槛:一是地理环境条件-用途不宜改变或投资太大。例如:地形地貌限制,或土地已另有用途不宜改变或要改变需要花费较

25、大投资;二是基本工程管网状况与铺设的技术限制-例如;水电数量限制人口上限、房屋附属设施等线性”增长“、水电路规模投资非线性“突增”。三是居民点结构改建上的限制-由于人口增加和生活标准提高而导致改造原有居民点结构,迁移公共中心,兴建集贸市场。接近门槛则控制效应敏感门槛理论对认识城市发展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门槛理论应用于方向性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确定城市发展到达门槛的时间来具体计算方向性规划的年限,并提供进一步发展用地和跨门槛时应采取的建设方针与政策。 门槛理论对编制一个省或全国的居民点布局规划也有着指导意义。 应用门槛理论研究城市的合理规模,在这个界限内城市能够合理地发展,既能满足居民的需

26、求,又不会过于增加投资。 带形城市理论带形城市规划理论起源于19世纪,当时西班牙的萨尔达及索利亚依麦达两人于188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交通是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带形城市规划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公共交通路线和公用事业设施可以形成一个无限扩展的带形区域,按照这个理论建设的城市,能解决拥有大量居民的城市在居民生活中的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到了20世纪60年代,戈登柯伦重新将这个理论提了出来,并把这种理论称为“爱尔康”城镇理论。它的主要特征是:使城镇分布在一条带形区域内,这个带形区域可以构成封闭环形式,以利公共交通的运转。每个环状带形城镇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城镇,各环状的带形城镇可由区域

27、公路联贯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城镇群,以利于区域发展。 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城镇体系(Urban System)又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区域内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简言之,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城镇体系具有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二)区域城镇规划的主要内容1、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城镇体系所在的区域是不能从大区域任意肢解或以若干个小区域任意拼接的,它应当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即这个区域应当和中心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大体一致。因此就存在着有可能调整地域之间

28、的不完整。例如,内蒙古自治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巴丹吉林沙漠,区内城市之间的联系远远不如与相邻的东北、华北、西北诸省之间的联系来得密切,在进行自治区的城镇体系规划时,就必须事先考虑到这种城镇体系不完整的地域持点。2、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基础条件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 主要内容是分析该区域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城镇体系发展的区域基础目的是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状况、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泛的内容。具体地说,我

29、们不能只讲有利条件,不讲限制因素,或对有利因素片面夸大,对限制因素轻描淡写。并且还要认识到,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是可以转化的。例如:煤炭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能源开发是带动地区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随着资源耗竭,在农业平原上一面是肝石山的隆起,一面是肥沃耕地和稠密村庄的塌陷、搬迁、积水,优势将向劣势转化。为了扭转劣势,人们又要从中寻找新的积极因素,建立新的平衡。泰安临近省会济南,长期以来难以和济南竞争获取投资,当地众口一词认为济南是泰安发展的不利区位因素。如果看到随着济南规模膨胀,今后进入离心扩散阶段时,泰安处在最佳扩散半径范围内的最佳区位,这时就成了优势。只有持辩证的观点,才会理解区域经济

30、开发和城镇发展要有一定的时序和阶段。城镇体系发展的经济基础城镇体系发展的经济基础论证一般要求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及特点、发展条件和方向,并落实到每个城镇。3、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是借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以揭示区域的地域特点,落实空间结构于土地。 第四节 居民点规模一、居民点规模概念居民点规模(依不同目的有不同的衡量标准)有: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活动规模、辐射规模居民点人口规模常常成为居民点极为重要的一种综合性特征。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来讲,规划时既要研究居民点现状用地规模,又要预测未来居民点用地规模。居民点用地规模(F)为居民点人口规模(户)和人均居民点用地标准(N)的函数即:F=f (PN

31、)二、居民点用地规模的估算和预测(一)小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估算 1、指标概算法常用指标有每户宅基地指标、每人占地指标或按耕地面积概算指标。将上述指标分别乘以总户数、总人口和总耕地面积即可概算居民点内居住用地面积,再按居住区与生产区占地比来推算生产区面积,两者相加即为居民点用地面积。如:采用人均用地定额指标计算居民点用地面积:Z=CJ1+NJ2 式中,Z-规划目标年居民点占地面积;C、N-分别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J1、J2 -分别为城镇和农村人均用地定额指标2、需求推算法根据规划期间需要新增占地建房户数推算农民个人建房用地面积,再考虑农村居民点内部公共建筑、道路和乡镇企业生产占地,

32、推算农村居民点所需占地面积。H=(N/P+F0)n/2de式中:H-规划期农村个人建房需新增占用土地面积;N-规划目标年农村人口数;P-户均人口数;F0-规划基期农村总户数;n-规划期限;e-每户宅基地占地定额标准;d-规划期间每年新增占地建房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Z=H(1+K)式中:Z-规划期新增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K-公共建筑、道路和乡镇企业生产占地系数,一般可取0.30.63、城镇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也可采取人口与用地面积之间的回归法或灰色系统模型进行预测。4、两区累加法 先分别计算生活区和生产区的占地面积,然后两区占地面积累加即可得到居民点用地面积。要依次计算居民点内居住建筑、公

33、共建筑和生产建筑面积,再行累加。居住建筑面积应依据住宅建筑标准和单方造价以及户室比、公共建筑通常以千人指标(如1000人中应有医院病床46张等)和远景人口数进行计算、生产建筑面积一般依据其生产规模占地指标(如年产3万t 水泥占地1.4hrn2等)进行计算。 居民点用地概算公式为:(二)城市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1、历史推断法 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如某市按历史惯性推算,城市用地年均增加0.751.35km2,以2000年该市用地规模138.56km2为基准,预计20002010年间将增加7.513.5km2,2010年某市用

34、地规模将为146.01152.0km2。2、规划指标法 依据国家标准GBl3790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采取“双因子控制”,即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来表示。3、分区测算法 方法与规划指标法不同在于城市内分区依次预测,扣除区内现有用地潜力,估算各区用地增加数,汇总后即得全市用地规模。4、模型预测法 城市用地规模常用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回归预测和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等。三、城市合理规模和规模布局(一)城市的合理规模 决定城市规模的两个重要经济原因是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整个城市经营过程中,效益和费用随着规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超过一定规模,则效益递减,费用递增。边际效益和边际成

35、本在城市某一规模水平上相等,城市规模的增长超过此水平时,则导致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 如图所示,平均效益曲线AB,表示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加的平均每人的效益从开头迅速增长,后来上升趋势减弱。平均生活费用曲线AC,它随城市人口增加,城市面积扩大而趋于上升,但在人口极少的情况下,开始有可能有些下降。平均生活费用曲线AC与平均效益曲线AB有两个交点,对应的规模为P0和P2。P0为城市最小规模,人口少于P0的城市的不经济的。P2为城市最大规模,P2处于AB=AC,这时如不能制止人口增加,城市就要超出最佳规模的上限而不经济。MB是边际效益曲线,表示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应有的效益、MC是边际费用曲线。P

36、1是城市生活每人净效益最高时的规模,AB与AC之间的差最大,但这时MBMC(表示效益大于费用),城市人口仍然要增加。P是城市所得到的总的纯效益最高,对于决策者最理想,但此时ABAC,对于个人来说,只考虑平均效益,因此人口可能继续迁入,直到P2。曲线AB和AC交点表示城市在P2规模时,人们平均生活费用等于人均效益。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在城市规模P2时相等。P2为城市合理规模,它是整个城市运行的盈亏分界点。 有的学者提出:城市规模弹性的概念,即指城市人口与占地规模应有一个变化的幅度。将自然因素中水资源数量作为城市中的最大允许发展的规模,作为弹性自由度的上限,以有利于发挥城市公用设施的规模效用,如地下

37、铁路载客人数、吞吐货物量等作为城市规模弹性自由度的下限,以保证规划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也有学者提出城镇规模控制可以依据城市扩展占地的合理性系数控制用地规模:即城市用地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1.12;也可用人均用地指标控制(人均100m2)(二)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通过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指导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人口是集中在一两个大城市里,还是成比例地分布在不同等级的城市里。 许多研究证实,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规模分布明显地分为两种类型:序列式分布和首位式分布。1、 序列式分布 Pi=K/Ri式中:Pi-序列i的城市人口;Ri-序列(1,2,3

38、,n);K-最大城市即首位城市的人口数(常数)2、首位式分布首位式分布是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最大城市称首位城市,应用首位度(即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比值)来衡量首位城市的地位。研究表明多数国家城市首位度在3以上。第五节 居民点布局一、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居民点的性质、规模和类型来决定的,它是随着各地自然、经济条件、人口密度和生活习惯等不同而变化的。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实行分级布置,按管理体制在整个区域内形成城镇居民点网。二、居民点布局原则三、居民点布局方案择优四、居民点用地选择便于组织生产与生活、便于运输、宜于建筑、有利于环境卫生与安全、充分利用原有居民点基础独立

39、工矿建设用地一、独立工矿用地现状二、独立工矿用地存在的问题(一) 独立工矿用地存在的问题(二) 开发区用地存在的问题(三) 乡镇企业用地存在的问题三、独立工矿用地的发展趋势四、独立工矿用地的控制标准五、独立工矿用地规划第一节 交通运输功能与结构一、交通运输用地的功能1、概念交通运输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总称,即人、物和信息的载运和输送。 2、功能交通运输是独立于物质生产部门,同时是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必备条件之一。 生产领域的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直接组成部分,而流通领域的运输则是生产过程的继续。交通运输也是社会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中介、纽带和桥梁。二、交通运输方式和特点1、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

40、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几种方式。交通运输结构系指各种运输方式的组成和比例。由于各种运输方式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所以有各自的特点,对于其建设用地的布局也有不同的要求。 2、特点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特点载运量大,行驶速度快,运行一般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连续性强 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机动灵活,空间活动范围大(能直接深入广大的中小城镇和偏僻的山区农村,实行门对门的直接运输),减少转运环节,而且投资较铁路少,速度快。载运量大,耗能 少、成本低;建设投资低,不占农田 ,节约土地。速度快,航程长,能够达到地面运输方式难以达到的地区。由大型钢管、泵站和加压设备等组

41、成的一种运输方式,通常用以输送石油、汽油等流体货物。 连续性强,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少,没有运输设备的空间问题,运输成本低,安全可靠,管理和使用简便,而且不占用土地,也没有污染。 缺点铁路的造价高,一般平原地区700万一800万元km,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只适合长途大宗货物运输。装运量小,能耗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占用土地多,对环境有较强的污染性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连续性差,速度慢,转运条件更差 载运量小,投资大,成本高 一次性投资大,消耗钢材较多,而且运输对象限制较大,总结适合长途大宗货物运输和中远程客运在短途及某些货物的中途运输中具有明显优势适合于对速度要

42、求不高的物资运输适宜于远距离、急需、贵重、时间性比较强的运输只适宜于液体(原油)、气体(煤气)等流体货物。交通建设用地规划第二节 交通运输网的配置一、远景交通量的预测交通运输的基本职能是满足运输对象位移的需要,在安全、迅速、经济的前提下,运输对象的位移要求反映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运输数量的要求;二是运输流向的要求 。在进行区域性交通建设工程布局时:应在当地交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进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并按其流向分布和当地的具体条件作出相应的规划。交通量又称货运量:系指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其计量单位为“吨”。客运量:系指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其计量单位为“人次”。货

43、物周转量:系指实际运送的各批货物重量分别乘其运送里程的综合运输量,其计量单位为“t,km”。客运周转量:系指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乘其始发站到终点站间的里程,其计量单位为“人km。(一)交通现状调查的内容运输方式种类;主要交通线路布局;货运类别和客运项目;区内外各主要交通点之间的距离;客货交通数量、运输量、交通工具种类等。在调查基础上,根据区域内各交通点的人口、经济指标等,分析出其与交通量、运输量等相关系数,以作为远景预测的基础资料。(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 回归模型法用模型来表示交通量与人口或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统计方法将其定量化,求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预测远景交通量。最简单

44、的情况是两个变量,在确定交通量和某个经济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时,设经济指标为x,交通量为y,则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a+bx 式中Y-远景交通量预测值;x-人口或某种经济指标值;a、b是模型中的参数多元回归分析法:一个地区的交通量除了与人口有关以外,还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预测时,常常采用两个以上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法。多元回归模型为:二、远景交通量的预测实例在实际中,200Km以下的短途运输中,汽车运输占绝对优势,200-500KM中途运输中铁路和内陆航运的比重增加,而在500Km的长途运输中,铁路和水运占绝对优势。至于飞机,由于运费特别贵,且与距离无关,所以不适于货运。第三节 公路用地规划公路

45、:是指连接城市、乡村、工矿基地和其他居民点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道路。一、公路的组成要素1、路基是在原地面上挖或填成一定规格的横断面。如图 填堆-路堤 挖成-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2、路面:是铺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结构层,具有承载车辆,抵抗车轮磨损和保持道路表面平整的作用,路面结构分为垫层、底基层、基层和面层等四部分。3、路肩:道路两边没有铺筑路面部分,它作路面的侧面支撑和行车停歇地带。 路面+路肩=路基4、路沟:道路排水沟5、路拱:路面和路肩的横向总体形状为拱形6、过障工程:通过天然障碍的工程。如桥、涵洞、隧道等。7、排水工程:如过水路面、截水沟等。8、防护工程:主要有护栏、挡土墙、护脚、护坡等。

46、9、公路附属构筑物:主要指行车标志、加油站、养路站、通风设备和绿化等。二、公路技术等级公路根据其作用、交通量的大小来确定其等级。目前郊外公路分为两种六级。(一)汽车专用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 (二)一般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等外级公路 (一)汽车专用公路1、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根据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连结特别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各种车辆的折算系数分别为:小客车1.0,载重汽车2.0,载重汽车带挂车3.0,摩托车0.2。 2、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

47、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025000辆。连接重要政治和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120km小时。 3、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0000辆。为连接政治和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港口、机场等地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各种车辆的折合系数是:载重汽车1.0,载重汽车带挂车1.5,小汽车0.5,自行车0.1,畜力车0.8,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小时。(二)一般公路1、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5000辆。为连接政治和经济中心或在

48、工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小时。2、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以下,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小时。3、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下,为沟通县、乡(镇、村)等的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40km小时。4、等外级公路指沟通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各级生产单位之间及其与企业经营中心之间联系的,以及各生产单位的经营中心到田间道的道路。三、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1、昼夜交通量指每昼夜通过该公路的标准车辆数,是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指标。A=2N/dP 其中:A-昼夜平均交通量 N

49、-年平均货运量 d-汽车运输期 p-每辆汽车的载重量2、行车道宽度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4个车道的容量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车辆组成中大型车辆比重较大的平原、微丘陵区汽车专用二级公路,其行车道宽度可采用9m。平原、微丘陵区的四级公路,当交通量较大时,行车道宽度可采用6m。3、路基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会车带时,应当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各级公路路基宽度。4、平曲线半径公路在平面拐弯地,形成的圆弧称平曲线,圆弧的半径即为平曲线半径。 P-路线交点AMB-平曲线R-平曲线半径最小安全平曲线半径公式:R=V2/15(e+f)

50、 其中 R-最小平曲线半径;V-汽车行车速度;e-车道超高率,一般取值0.1(其范围为0.06-0.12);f-横向磨阻系数,一般取:0.11-0.16平曲线与方向有关,方向不发生变化时平曲线为直线。5、纵坡是公路纵断面设计中的重要控制指标,是公路选线中的重要内容。纵坡控制得合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路线长短、使用质量、行车速度、交通安全以及运输成本和整个工程造价。6、竖曲线道路的纵坡发生变化(改变坡度)的地点,为了行车安全、舒适和减少机件磨损,必须把纵坡交点削(或填)成圆弧形,这种纵向圆弧叫竖曲线。与高程有关,与方向无关。7、视距 为了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应使驾驶员自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路面,

51、以便发现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时,能在一定的车速下及时刹车或避让,从而避免发生事故。视距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停车视距: 为了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应使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其计算公式为:8、计算行车速度它是指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公路受限制部分(如弯道)所能允许汽车达到的最大行车速度。9、桥梁设计车辆荷载作用在桥梁上部结构(即桥跨结构)的承压力叫荷载。 分为静载(恒载)、车辆荷载(又称活载)及其影响力。恒载:指桥梁上部结构及附属物的自重。车辆荷载:包括各种等级汽车、覆带车、平板挂车的荷载,以及这些车辆荷载产生的冲击力。

52、其它荷载和外力:主要指人群荷载、风力、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影响,施工荷载、地震力等。10、公路交叉有平面交差和立体交叉。影响公路交叉的因素很多-交通量、设计速度、交通车辆组成、视距、保护设施等,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量视距保证。为安全经济,以90或接近90进行交叉为宜(斜交不小于45 )四、公路用地配置及方案选优(一)公路选线原则公路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方案的全过程。 选线原则:1、适应远景交通流向和运输量的需要;2、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符合工程技术要求布置路线;-路线布置在地

53、势高燥、地质良好(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便于施工的走向上 ,符合工程技术条件。3、根据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状况,做到路线顺直短捷,节约用地。-如注意与居民点、大型畜牧场保持足够的卫生、安全、防疫距离,公路应离开居民点不少于150m,畜牧场不少于100m,以防止病菌带入畜牧场。如果少于此距离要用绿化手段设置隔离带。4、要与其他交通线路布局协调统一,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交通网。-如与上级公路正确衔接,交叉采用正交、立交,与其他交通线路的布局协调统一等。5、要经济合理,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技术标准,或在不降低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二)不同类型地区公路选线的特点1

54、、平原、微丘陵地区 (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没有纵坡限制,若没有其它障碍,应力求顺直短捷。一般允许设置几公里以上的长直线,为确保汽车安全,在长直线尽头不应设置小半径的平曲线。在微丘陵地区,耕地连续集中,选线时注意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一般沿地形布设。(2)路线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与居民点保持方便的联系。-如:公路与铁路和其他公路相交时,尽可能正交或不小于45,避免电力、电讯设施交叉。(3)合理处理路桥关系。-小桥涵洞的位置,原则应服从路线走向,但当斜交过大(一般在桥轴线与洪水流向的交角小于45时)或河沟过于弯曲时,采取改河(沟)措施或适当改移路线,调整斜交角度,以免于增

55、加施工困难和加大工程费用。2、山岭、重丘陵地区 、地形特点:短距离内高程跨度比较大,山坡陡峻,溪流湍急,有的流量虽小,但冲刷很大,沟谷多而曲折,地形错综复杂。、公路选线时:(1)在复杂的山岭、重丘陵区自然条件下,公路应有足够的稳固性。(2)充分利用地形展线,减少工程数量,降低造价,保证今后养护和运营费用最经济。(3)密切配合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筑路材料供应方便,便于施工和养护。、山岭、重丘陵地区的公路路线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公路的线形主要有四种-沿溪线、山坡线、山脊线和越岭线 沿溪线:沿河谷两岸铺设的路线。沿溪线选线时应综合考察考虑:路线定位(路线位置的高低) 、选岸(选择走溪流的哪一岸)和桥位

56、选择(路线选择在何处跨桥)三方面的问题。路线定位:首先考虑洪水位,根据规定,沿河或受水淹的路基高度,一般高出洪水位0.5m以上。各级公路考虑的设计洪水位频率为: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为1100,二级公路为150,三级公路为125,四级公路则按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按常年洪水位为定位的依据。选岸的问题:必须对溪流两岸的地形、地质、水文、险段等条件进行调查对比,尽量避开困难地段,适当跨河以充分利用有利的一岸。桥位的选择:应根据“大、中桥位服从路线总方向,路、桥综合考虑;小桥涵洞位服从路线走向”。跨河主要有下列三种形式:(1)在支河(沟)口直跨,图82(图1)。 (2)向支河(沟)上游绕进一定距离后跨越,图

57、82中的虚线(图2)。(3)在S形河弯跨河时,桥位应设在S形河弯的腰部,图83(图3)。 越岭线:是山区公路中常见的一种线形,当公路从山岭这一面翻到另一面时,要求选择适当的垭口(在山脊上两个山头间最低的地方称垭口)。越岭线在平面布局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展线,常见展线形式有跨沟线(从沟的一岸傍山顺水而下,到接近沟底时,跨沟沿另一岸傍山逆水升坡)、绕山嘴展线(当路线顺沟而下,转入另一个山沟时,常常绕两沟相夹的山脉突出的山嘴),图84。回头展线,如果沿线方向没有适宜的垭口,则可考虑采用隧道方式穿过山脊,或采用回头展线的方案,在布置回头曲线时,应选择横坡较缓,比较开阔的地方,图85,以便能布置回头曲

58、线的上、下两个路基和边沟。 回头曲线山脊线和山坡线山脊线是走在山脉顶部的曲线,但是有利于路线通过的平直连续的山脊是很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山脊线与山坡线相结合的路线。布设山脊线要求山脊地形开阔,能有足够的宽度铺设路基。对于狭窄陡险的山脊,则不宜设线,而要沿山坡展线。(三)选择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1、评价时可采用下列三项指标道路的工程造价-包括公路及其工程物(桥涵、堤等)的兴建费用W。年度运营费用-包括货运费S1、道路及其工程物的折旧费S2和养路管理费S3。 占地面积损失-是指不同方案道路占地面积及其经济损失。货运费S1:S1=NLa 其中:N-年货运量(净吨数);L-路线长度(Km);a-吨公里

59、运费(元/tKm)道路及其工程物的折旧费S2:S2=W/N 式中 W-道路及其工程物兴建费用;N-使用年限(一般到大修前,土路使用年限45年,砾石路为810年,沥青路为10年)养路管理费S3:可根据路面类型、行车密度和其它条件确定,或参照有关定额估算。投资回收期(偿还年限)是指公路建设项目的净效益抵偿全部建设总投资(包括养护与大修费等)所需的年限。该年限通常从工程投人使用年算起(不计建设期)。计算回收期越短,说明工程效益越显著。两个方案比较(分析以上各表)1、全年运输费用第一个方案比第二方案少20029元(书上的计算为48600),如果以道路利用整个时间(7年)来计算,则第一方案在运输费用方面

60、比第二方案节省140203元(340200)。2、公路占地年经济损失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少9750元(如果以道路利用整个时间(7年)来计算,则第一方案在公路占地经济损失方面比第二方案节省68250元。3、以上两项合计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节省208453元。而基础建设投资额第二方案比第一个方案少172000元,两者进行抵偿,7年内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节省36453元。也就是说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全部多余的投资经过5.8年的时间即可偿还,还可节约36453元。所以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要好一些。五、公路用地面积概算 公路用地是指公路两侧边沟(或者截水沟)及边沟(或者截水沟)外侧不少于lm范围内的土地。公路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