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_第1页
小学德育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_第2页
小学德育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_第3页
小学德育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德育*传统文化教育之我见在小学阶段加强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正 确的观念,养成优良的品质,对于小学生未来成长以及我国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均十分有利。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主 要方式,与德育教育结合,不仅拓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 还增强了德育效果。一、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传统文化渲染小学德育的开展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以及学 习需求,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可以理解的 内容,这样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既然要在德育教学中*传 统文化教育,就要考虑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德育教学方法这 两者如何有效的结合。首先来说传统文化,德育教材中传统 文化的内容不够集中,是比价分散的,而且文化

2、的存在、体 现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不是单纯的理论性的,学生对文化 的感悟需要到达情感上的认同。对此,教师首先要将分散的 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整合,然后适当的调整课堂教学顺序,合 理的结合德育教学。同时,教师在讲解传统文化的时候需要 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再来说德育教学,德育的 开展同样要得到学生情感上的认同,才会引导学生接纳德育 宣导的观念,自觉地遵守德育中规那么。对此,教师需要采取 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感。综合这些分析, 为加强传统文化的渲染,教师在开展德育时需要对传统的教 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满足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比方, 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和“七夕节”相关的“

3、牛郎织 女”的故事、中秋节有关的“后羿射日”等就是很好的教学 素材,或者创设多媒体情境等,将传统文化以图片、视频、 音乐结合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些教学方法比拟生动、形象, 为传统文化的表达营造了很好的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 感知,给予学生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更全面、充分的理解 传统文化,从而获得教育。二、营造文化教育气氛,滋润学生心灵德育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 要适宜的气氛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春风化雨、润物 无声般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中德育理 念的认知。首先,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是学校,而德育的课 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对此,教师可以借助班级环境的布置、

4、 学校环境的布置来宣传德育理念及传统文化,利用好学生们 的课余时间,让这种浓郁的文化气氛时刻滋润学生的心灵, 一方面增加了德育的时间,一方面加强了德育的效果。比方, 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上挂上一些论语、三字经等传 统文化著作中的经典名言;在学校的宣传栏中设计一些传统 文化的讲解图画或者文章,供学生们观看等等。其次,传统 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重点内容,而节日的一些风俗和气氛给 予学生的影响是比拟大的,因此在节日期间,教师可以开展 与节日相关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 热情。比方,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带着学生们用“粽子” 道具以及纸质的卡片、装饰品等布置教室,然后准备糯米、 红枣、葡萄

5、干、粽叶等物品,让学生们比赛包粽子、吃粽子; 还可以准备一些“问答”比赛,教师将关于端午节的一些风 俗、来历、相应的故事、节日禁忌、寓意等向学生讲解,顺 便提问几个小问题让学生们讨论回答。这种活动气氛将传统 文化生动的展现出来,又给予了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同 时也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宣传了节 日文化中的德育理念,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效*。三、德育与实践结合,宣扬传统文化德育及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的实践,这 里的实践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实践,还有生活实践和社会实 践。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比起学校环境来更加复杂,但是它 们又是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主要场所,因此,开展德育也 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及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 育在生活、社会环境中得以应用、深化。比方,“孝顺”是 德育提倡的优良品格,而“孝悌”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 在对小学生进行“孝”的教育后,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每天 回家后帮助父母做一件事,让他们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培 养他们感恩父母的情感。再如,德育中的“爱国”理念与传 统文化中的“忠”是相通的,都是宣扬“忠于国家,忠于人 民”的爱国情怀和服务观念,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后,可以带着学生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或者带着学生 去敬老院、孤儿院等做义工等等,培养他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