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演示稿_第1页
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演示稿_第2页
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演示稿_第3页
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演示稿_第4页
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演示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员(省植保总站)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吸浆虫、蚜虫等重大病虫是制约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生物灾害,全省常年发生面积5000多万亩次,自然损失产量10多亿公斤。抓好小麦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实施,对于确保我省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小麦高产攻关目标实现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十分重大。 一、总体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病害“防重于治”、害虫“达标”用药的控害思想。 二、任务目标 通过有效防治,将小麦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其中赤霉病平均病穗率控制在10%以下,条锈病平均病叶率、病情指数分别控

2、制在20%和10以下,纹枯病平均病茎率控制在10%以下,白粉病平均病叶率、病指分别控制在20%和10以下,吸浆虫平均成虫量控制在30头/10复网以下,穗蚜平均百穗蚜量控制在1000头以下。 三、综合防治技术 (一)狠抓种子、土壤处理工作 小麦主产区要大力推行播种期药剂拌种技术,该项技术措施不但能控制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等,同时对早春麦蜘蛛、麦蚜也有一定的兼控作用。对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要用辛硫磷等进行土壤处理。 1、50公斤小麦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加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或15%粉锈宁粉剂75克或2%立克秀湿拌剂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公斤搅

3、匀边喷边拌。小麦药剂拌种后稍待凉干即可播种。 2、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400-500毫升放入喷雾器内,加水2公斤搅匀后边喷边拌30公斤细土或细沙,稍待凉干后均匀撒施全田,耙后即可播种,也可将毒土均匀撒施在条播沟内,稍覆薄土后再播种。还可亩用10%辛硫磷颗粒剂2.52公斤均匀撒施在条播沟内,稍覆薄土后再播种。 注意事项: 小麦药剂拌种时要按规定药量使用,不能随意加大用量,防止产生药害。用粉锈宁拌种的小麦可能会推迟出苗1-2天,但对小麦出苗和全苗无不良影响。 (二)小麦赤霉病 1、防治策略:抗病品种是基础,穗期保护是关键。沿淮及其以南麦区全面施药预防保护,淮北中部麦区视天气、苗情重点防治。药剂防

4、治要区分品种熟期、掌握在齐穗至5%开花期抢晴喷药或阴雨间隙防治。2、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麦田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做到雨过田干无积水。(2)选择对路农药。选择农药品种时应注意药剂的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期。目前每亩选用40%多菌灵悬浮剂150毫升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100克为宜。(3)规范施药技术。使用机动喷雾器喷雾防治,每亩药液量15公斤;使用卫士牌WS-16型手动喷雾器其喷头应更换为0.7毫米孔径喷片,每亩药液量30-40公斤。常规喷雾(喷片孔径为1.5毫米)每亩药液量45公斤以上。 (三)小麦穗蚜 1、防治策略:采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策略,充分发挥天敌

5、优势,适时应用化防技术控制穗蚜危害。 2、防治技术: (1)生物防治: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大灰食蚜蝇、三突花株等为小麦蚜虫主要优势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比例大于1:300时,可有效控制麦蚜增殖为害,不必施药防治。 (2)化学防治: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时,选用24%添丰可湿性粉剂20克/亩或3%啶虫脒(如金世纪)可湿性粉剂20克/亩,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克/亩喷雾防治。机动喷雾每亩药液量15公斤;WS-16型或工农-16型(喷片孔径0.7毫米),手动喷雾器每亩药液量30公斤;常规喷片喷雾(喷片孔径1.5毫米)每亩药液量45公斤以上。 (四)小麦白粉病 1、防治策略:采取抗病、健

6、身为基础,科学药控为关键的策略。 2、防治技术: (1)种植抗病品种:在对白粉病菌生理小麦检测和小种与品种寄生适合度测定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类型的抗、耐病品种,合理布局。我省目前生产上推广种植的皖麦19,皖麦38,徐州24,皖麦44,扬麦158等抗耐性较好。 (2)推广健身控害。适期播种,控制播量。科学配方施肥。加强田管。 (3)药剂防治:秋播时药剂拌种:选用20%粉锈宁乳油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可推迟或减轻苗期发病。春季防治: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当小麦白粉病病叶率达20%时进行用药防治,防治用药可选用12.5%烯唑醇(禾果利)30克或30%戊唑醇(如得惠)8-10克等药剂对水40公斤均匀

7、喷雾。 (五)小麦吸浆虫 1、防治策略: 采取药剂防治为主、栽培防治为辅的策略。根据虫情、苗情、天气,在虫口基数密度低时,提倡主治成虫;在虫口基数密度高时,实施主治中蛹、补治成虫的二次防治措施。根据气象条件和小麦抽穗期与吸浆虫成虫盛期的吻合度确定防治对象田。 2、防治技术 (1)栽培防治:避免小麦连作,提倡麦-稻轮作,可以抑制小麦吸浆虫的发生。麦田浅耕曝晒,可以增加幼虫死亡率。 (2)化学防治:中蛹期防治:可用80%敌敌畏100毫升或50%辛硫磷150毫升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到麦田。用绳拉动或用竹竿拍动麦穗,使药入土,杀死虫蛹。药后浇水或抢在雨前施药效果更好。成虫期防治:亩用4.5%高效氯氰菊

8、酯50毫升或48%毒死蜱40毫升加水30公斤于成虫盛期喷雾。 (六)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气传病害,病菌在我省不能越夏,但可借气流远距离传播,流行速率快,易造成严重损失,防治上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和栽培防治为辅的防治策略。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变异性强,今年甘、青、川等条锈病菌越夏区的发病程度重,目前,邻省鄂、豫已经发生,对我省小麦丰收构成一定威胁。我省主产麦区应从春季起加强监测,一旦田间出现发病中心,立即组织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条锈病的基本途径,在我省种植的小麦品种中,对条锈病有一定抗性的品种有:皖麦19、皖麦31、皖麦33、皖麦42、皖麦46等。 2、农业防治。增

9、施磷钾肥,做好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小麦贪青晚熟,加重条锈病危害。土壤湿度大的地区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程度;后期遇干旱时需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3、化学防治。在秋种药剂拌种的基础上,春季当田间小麦病叶率达20%时,开展叶部喷药防治。宜选用三唑类杀菌剂,如12.5%烯唑醇(如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3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如得惠)8-10克等药剂,对水40-50公斤,视病情发展,在第一次喷药后一周再喷一次。 (七)小麦纹枯病 1、防治策略:小麦纹枯病属侵染期长、流行速率低的土传病害,宜早期预防,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以药剂防治为重点的防治策略。 2

10、、防治技术:(1)选用耐病和感病轻的小麦品种。目前生产上缺乏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应尽量选用感病轻、耐病品种,如皖麦9、皖麦38、淮麦18、扬麦158等。(2)合理轮作,适期迟播,控制播量。实行小麦与油菜、大豆、花生等轮作,减少田间菌源积累。适当推迟播期,减少冬前侵染,降低发病基数。适当降低播种量,控制植株密度,增强麦田通透性。(3)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注意氮磷钾肥的平衡,培育健壮植株,增强自身抗病力。小麦返青后及时中耕除草,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避免大水漫灌,降低田间湿度。(4)化学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化学防治以种子处理为重点,在此基础上重病田再开展春季喷药接力防治。拌种药剂可选用3%立克秀湿拌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春季凡小麦病株率达20%的田块,及时喷药,施药时间应抓住小麦拔节初期,以阻止病害侵入茎杆。每亩可选用12.5%纹霉清水剂15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均兑水40-50公斤喷药,尽量将药液喷到麦株基部,连喷两次,间隔7-10天。 四、总体防治技术 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为主治对象(时间掌握在3月中、下旬和4月初),兼治麦蜘蛛。药剂可选用井冈霉素或三唑酮,与克螨特混配。小麦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吸浆虫、穗蚜(或其中之一,其它兼治)为主治对象(时间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