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答卷,看看你知道多少_第1页
EMC答卷,看看你知道多少_第2页
EMC答卷,看看你知道多少_第3页
EMC答卷,看看你知道多少_第4页
EMC答卷,看看你知道多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MC答卷,看看你知道多少?电源质量分析最关注的是什么指标?1、电压波动2、电流波动3、目标阻抗4、频率范围2.IEC61000-4-2是什么级的ESD测试标准?1、器件级2、产品级3、工厂控制级4、行业级3你认为板内TVS的地应该接哪个地最好?1、系统保护地2、大电源地3、信号电源地4、被保护器件地4、屏蔽材料一般多厚就可以满足屏蔽效能的要求?1、=0.1mm2、0.1-0.5mm3、0.5-1mm4、1-5mm5、一般表贴电阻的频率特性在什么频率范围内必须考虑?1、1MHz2、10MHz3、100MHz4、1GHz6、对于长距离的屏蔽线,其屏蔽层必须每隔多长距离接一次地。1、1/20信号波

2、长2、1/10信号波长3、100MHz4、1GHz7、对于高频干扰信号,尽可能做到什么样的屏蔽连接是必要的,而且连接阻抗应该尽可能的小。1、360度2、180度3、90度4、单点8、当接收电路为低阻抗时,磁场耦合占优势。这种情况下,可选用什么元件进行滤波。1、电阻2、电感3、电容4、磁珠9、接口连接器的设计时,怎样进行接地;1、连接器外壳接地2、只需一个管脚接地3、在高速信号旁有相应地管脚4、均匀安排接地脚10、静电放电三要素是什么.1、一定积累的静电荷2、放电途径电感3、浪涌4、静电敏感器件11、电容作为滤波元件必须考虑它的哪些参数。1、ESR2、ESL3、电容值4、介质常数12、EMI滤波

3、器在安装时以下哪些是正确的。1)滤波器的外壳与机箱壳必须保证良好面接触。2)滤波器应安装在机箱入口处。3)滤波器的连接线以选用双绞线为佳。4)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线应尽量短。13、电源到用户接地排的距离不应超过多少,且越短越好。当超过时,应重新就近设置接地排。1、10米2、20米3、30米4、40米14、哪种材料作为屏蔽材料时,其屏蔽效能最好?1、铜2、铝3、钢4、硅钢15、导电布设计压缩量推荐为原始高度的多少?1、102、303、504、7016、塑胶件的屏蔽设计主要有哪些方案。1、内衬铝帛纸2、塑胶件内侧喷涂导电漆3、覆盖导电布4、内衬薄金属片17、在交流电源口的防护设计中,用到的防护器件主

4、要有1、保险管2、压敏电阻3、气体放电管4、TVS18、在4层pcb设计中,最优的分层设计方案是1、TOP-GND-PWR-BOT2、TOP-PWR-GND-BOT3、TOP-SIG-PWR-GND4、GND-SIG全国电磁兼容高级培训班测验试卷(部分)1、瞬态骚扰抑制器件为什么不能代替滤波器,防止电路工作异常?安装瞬态抑制器件时,要注意什么问题?2、脉冲前沿过于陡峭将会有什么不良后果?3、电磁辐射的近场和远场有什么区别?试从场强与距离关系、场量的方向和波阻抗三个方面进行比较.4、采用什么方法可抑制地环路干扰?(画简图即可)5、电源滤波器用螺丝紧固在带漆的金属机箱上,滤波器外壳地用细长导线接到

5、机箱接地柱上,试问这种接法能否充分发挥滤波器的滤波作用?试用等效电路说明.6、二条平行导线分别构成骚扰电路和敏感电路,分析二电路间的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画出耦合示意图(包括分布参数)和等效电路.给出频率和耦合度的大致关系曲线.(3)说明如何减少耦合的措施.名词解释(5*6=30)1、EMC的定义2、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3、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并举例说明分别存在于电源线的哪些线之间4、什么是3w原则?采用该原则的原因是什么?5、什么是20H原则?这么做有什么好处?6、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什么?分别根据这三要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抑制干扰?二、简答(35)1、抑制辐射干扰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采取这项措

6、施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0)2、写出Maxwell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电磁场计算的数值方法主要有哪些(至少3种)?每种方法的突出的特点?哪些是时域算法,哪些是频域算法?时域和频域,哪种方法更适合EMC仿真?为什么?153、接地的方式有哪些?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接地时产生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10三、画出电源线EMI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并指出每个元器件的作用及其取值数量级,安装滤波器时应注意的问题。(15)四、如果让你设计一款电子产品,从EMC的角度,在设计的各个阶段,你会采取哪些措施?(20)标准答案:1-512124;6-102143(124);11-15(23)2344;16

7、-18(1234)12EMC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传导干扰指由于线缆之间的耦合产生的干扰;辐射干扰指系统线路拾取空间辐射的电磁波产生的干扰。传导耦合包括互传导耦合和导线间的感性与容性耦合。辐射耦合包括近场耦合和远场耦合。传导耦合必须在骚扰源和敏感设之间有完整的电路连接。这个传输电路可包括导线、设备的导电部件、供电电源、公共阻抗、接地平面

8、、电阻、电感、电容、和互感元件等。辐射耦合是通过介质以辐射电磁波形式传播,骚扰能量按电磁波的规律向周围空间发射,常见的辐射耦合有三种:骚扰源天线发射的电磁波被敏感设备天线意外接收,称为天线对天线耦合;空间电磁场经导线感应而耦合,称为场对线的耦合;两根平行导线之间的高频信号感应,称为线对线感应耦合(也可理解为是传导耦合)。对于辐射干扰,采用屏蔽技术来消除效果最好;而对于传导干扰,采用磁性滤波器件来消除、抑制则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并且将抗EMI元器件安置到尽可能靠近干扰源的地方,还可有效减少辐射干扰的产生。电压电流的变化通过导线传输时有二种形态,称做共模和差模.设备的电源线,电话等的通信线,与

9、其它设备或外围设备相互交换的通讯线路,至少有两根导线,这两根导线作为往返线路输送电力或信号.但在这两根导线之外通常还有第三导体,这就是地线.干扰电压和电流分为两种:一种是两根导线分别做为往返线路传输;另一种是两根导线做去路,地线做返回路传输.前者叫差模,后者叫共模.电源线噪声是电网中各种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骚扰沿着电源线传播所造成的。电源线噪声分为两大类:共模干扰、差模干扰。共模干扰(Common-modeInterference)定义为任何载流导体与参考地之间的不希望有的电位差;差模干扰(Differential-modeInterference)定义为任何两个载流导体之间的不希望有的电位差。

10、辐射场到互联电缆的辐射骚扰,可用差模和共模信号来表示。差模干扰在两导线之间传输,属于对称性干扰;共模干扰在导线与地(机壳)之间传输,属于非对称性干扰。在一般情况下,差模干扰幅度小、频率低、所造成的干扰较小;共模干扰幅度大、频率高,还可以通过导线产生辐射,所造成的干扰较大。3w原则.这里3W是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保持3倍线宽.是为了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距足够大,如果线中心距不少于3倍线宽时,则可保持70%的线间电场不互相干扰,称为3W规则。如要达到98%的电场不互相干扰,可使用10W规则。20H原则.这里的H指的介质厚度.H即电源和地之间的介质厚度.是指电源层相对地层内缩20H的距离,当然也是为

11、抑制边缘辐射效应。在板的边缘会向外辐射电磁干扰。将电源层内缩,使得电场只在接地层的范围内传导。有效的提高了EMC.(但是实际中,这种方法似乎不是特别有效,其它工作做到家,电路板边缘就不会有太大辐射,如果这是设计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设计应该是完成的相当不错了)若内缩20H则可以将70%的电场限制在接地边沿内;内缩100H则可以将98%的电场限制在内。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或传播通道,敏感设备。电磁骚扰源大致可分为自然骚扰源和人为骚扰源。电磁骚扰源还可分为宽带或窄带骚扰。宽带骚扰可以进一步分为相参或非相参的。宽带电磁骚扰:传导与辐射的电磁信号,其振幅随频率变化(频谱密度函数)的频率范围大于指定感受器的

12、带宽。在宽带噪声环境中,感受器的响应对相参噪声信号而言与其频率带宽成比例,对非相参噪声信号而言与其频率带宽的平方根成比例。宽带信号的频谱密度振幅函数,除了是频率的函数外,还要用指定的带宽来表示。宽带噪声可定义成一个函数,其频谱密度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是频率的连续函数。窄带电磁骚扰:其振幅随频率变化(频谱密度函数)的频率范围窄于指定感受器的带宽。在窄带噪声环境中,一旦感受器的带宽大于噪声信号的频率范围时,感受器的响应就与其带宽无关。窄带噪声可用数学来定义时,其频谱密度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作为频率函数的一根谱线。电磁骚扰的传播途径包括传导耦合和辐射耦合。第2题中详述。敏感设备端口一般分为以下5类:

13、外壳端口;交流电源端口;直流电源端口;控制线/信号线端口;接地端口,即系统和地或参考地之间的连接。根据形成电磁干扰三要素可知,要实现产品的电磁兼容,须从三个方面着手:抑制电磁骚扰源;切断电磁骚扰耦合途径;提高电磁敏感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二。1.屏蔽。辐射干扰的基础是空间“场”,干扰信号可以从任何一个缝隙孔洞或长导线(相当于天线)传输至被干扰设备。由此看来,对辐射干扰的抑制的途径:封堵电磁波可透过的缝隙、空洞,减弱长导线的天线效应。注意接地可靠性。基于加权余量法的矩量法(mom)(基于积分方程),有限元法(FEM)(基于微分方程);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浮地,混合接地。单点接地一般用于低频系统(1MHz以下),分为串联并联两种形式,没有地环路,但是底线往往过长,低阻抗较大;多点接地指所有电路底线就进接地,地线短,适合高频(10MHz以上)接地,但存在地环路;混合接地,指在地线系统适用电感、电容连接,使底线系统不同频率有不同的结构。接地产生问题主要有两种,即地环路干扰和公共地阻抗。地环路干扰有两种成因,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