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_第1页
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_第2页
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_第3页
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_第4页
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成立及措施巴黎公社的意义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背景十月革命的经过和结果十月革命的意义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社会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

2、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日益显露。(2)阶级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 、英国和 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3)思想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自学导练法国德意志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标志:1848年 发表。3内容(1)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 所取代。(2)指出 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3)号召全世界 ,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4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共产党宣言

3、共产主义阶级斗争无产者联合起来社会主义(二)巴黎公社1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垮台(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巴黎人民。2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3措施(1)政权建设 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 。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 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法兰西第二帝国公社委员会国民自卫军公职人员(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4结果:1871年

4、5月,巴黎公社失败。5失败原因(1)没有接管 。(2)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系。(3)未能发动广大 。6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 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教训。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法兰西银行农民马克思主义解疑精讲 1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具有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这就突出反映了他们的社会主义空想性,而不是科学的。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 2正确理解巴黎公社革命(1)爆发的偶然性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普法战争失败后巴黎的形势,即是马克思所说的“特殊条件”,巴黎公社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即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失败的必然性从客观原因上看,是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从主观原因上看,首先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尽管革命者凭借着阶级觉悟自觉地坚持了国际主义

6、和民主的基本精神,但是在斗争形势日渐危急的关头,这样也造成了优柔寡断、指挥分散、效率低下等弱点,严重损害了自身的战斗力。其次,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这使得决策屡次出现失误。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同时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7、的学说。(4)教训的深刻性公社失败的教训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造成了公社的最后失败。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理论来源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汲取了德意志古典哲学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借鉴了英国古典政治

8、经济学,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升华。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巴黎公社的革命性和首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巴黎公社的革命性巴黎公社的革命性主要表现为,巴黎工人阶级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发动了革命,夺取了资产阶级在首都的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1870年9月4日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在普鲁士大军压境和无产阶级掌握有强大武装的形势下,资产阶级为了保全阶级利益而牺牲了民族利益。先是国防政府与普军签订了前线停战和巴黎投降协定,接着临时政府同德国草签了割地赔款的条约。资产阶级政府卖国投降的行为激起了巴黎无产阶级的极大愤慨。当政府企

9、图解除工人的武装时,巴黎人民奋起反击,革命爆发了。这是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将永垂史册。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巴黎公社的首创性巴黎公社的首创性主要表现在公社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上。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巴黎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针对旧的国家机器,废除了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创造性地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机构。巴黎无产阶级的首创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第

10、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设问诱思 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具有空想性?提示: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走出误区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从巴黎公社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主要措施及其实质看,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最能体现其性质的是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

11、法和立法机构。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民族矛盾尖锐和阶级矛盾激化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民族矛盾,反映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探究1理解认识巴黎公社革命【例1】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A建立新型的工人政权,以直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B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工的工资C实行一系列维护劳动者利益的政策D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

12、实行义务教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反馈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属于程度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巴黎公社的创举但是有主次之分,与B、C、D比较,A项涉及对上层建筑的调整,应处于更重要的地位。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主要体现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因此是伟大创举。答案:A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练1阅读下列材料:公社下令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规定公社职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男女教师同工同酬公社还成立了救济贫民的机构,设立劳动就业登记处,实行免费教育等等。请回答

13、:(1)材料中的“公社”是指什么性质的政权?(2)据所学知识,简述公社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了哪些改革?(3)公社的最终结局如何?你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1)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2)政治方面: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经济方面: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把工人组成合作社,并努力改善劳动条件。教育方面: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等。(3)失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决心消灭巴黎公社,进行反扑;不成熟的资本主

14、义生产状况和不成熟的阶级状况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20)“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巩固提高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D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21)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

15、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B3(2012年上海历史,16)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出版资本论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D4(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

16、”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D5.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A.科学社会主义者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D.人文主义者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B6.恩格斯说:“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

17、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 A.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理想社会B.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 C.其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D.当时尚未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A7.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

18、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C.巴黎公社革命没有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C8.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有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A.B.C.D.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

19、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D9.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D10.“昨日的空想将在明天实现。让我们作为空想主义者,为改善劳动者的境部,解放一切人和取消一切社会等级而奋斗”这是一幅反映“昨日的空想”变为现实的漫画中的语言,它反映的事件是A建立了世

20、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A1背景(1)经济:俄国 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2)政治:进入 阶段的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国际: 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4)国内:二月革命后出现了 和资产阶级 并存的局面。自学导练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一战苏维埃临时政府2进程(1)“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 革命的任务,争取以 夺权。(2)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了示威的工人和士兵,两

21、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3)武装起义:1917年11月, 武装起义,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4)国家诞生: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了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和平方式彼得格勒和平法令人民委员会3意义(1)是人类历史上 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在 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 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开创了 运动的新局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

22、的建立 第一次资本主义国际无产阶级国际社会主义解疑精讲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及胜利原因(1)特点十月革命走的是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胜利原因客观原因a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b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c

2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主观原因a革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b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c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d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e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比较(1)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首先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取得全国胜利;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2)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士兵,多集中在

24、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发动的起义遇到挫折,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3)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

25、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工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意为代表会议。早在俄国1905年革命期间,彼得格勒等城市首先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1917年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等地纷纷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工兵代表苏维埃依靠工人、士兵的支持,具有工农民主政权萌芽的性质。它在成立初期,由于领导权落入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手中,成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附属品。科尔尼洛夫叛乱被粉碎后,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权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手中,真正成为革命的领导机关,十月革命胜利后,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权力机构。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26、立 4.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影响巨大的表现和原因A.十月革命尤其是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极为巨大,突出表现为:(1)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的理论,为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指明了革命的前途。(2)创造性地建立了俄国共产党,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党建学说,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直接学到从建党到发动和组织群众再到夺取政权的一整套革命经验。(3)关于民族和殖民地的理论直接指导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和统一战线理论及实践的形成。(4)苏联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直接鼓舞着中国人民走俄国革命道路,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原因

27、:(1)中国革命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列宁主义自身的时代特点,是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中国革命迫切需要马列主义的指导,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列宁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其时代特点之一,就是对直接提上日程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实践提出的迫切问题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对无产阶级从事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因而,从列宁主义中可以学到马克思主义所未曾提出的新问题和新经验。(2)中俄两国国情的相似性,使列宁主义在中国有了生长的现实基础。第一,中国的历史和俄国有许多相似之处;第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形成了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相类似的国内形势,中俄两国当时都处于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

28、;第三,中俄两国的文化特征也有某些共同之处。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A相同点(1)性质相同:都是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2)背景相似:都是在大规模战争中出现的革命运动。(3)斗争手段相同:都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不同点比较项目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领导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的群众基础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中俄国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同盟军广大农民革命措施没有立即

29、向资产阶级巢穴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历史意义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探究2理解认识俄国十月革命【例2】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主要包括()暴力革命和合法的议会斗争相结合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革命道路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取得胜利A BC D解析:考查再认史实作分析判断的能力。由于俄国十月革命是一次纯暴力革命而排除含的A、B、C三项,所以选D。答案:D反馈形成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练21917

30、年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A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B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C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兼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解析:本题错解的原因是对革命性质的依据把握不准,因为二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阶级为主力,故误认为是社会主义革命。而实际情况是,斗争对象是沙皇,革命后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应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答案:C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设问诱思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有何不同?提示:(1)性质:前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者是社会主义革命。(2)对象:前者是沙皇专制统治;后者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结果:前者

31、推翻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者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走出误区 沙皇改革推动了工业化,使俄国进入垄断阶段。改革的不彻底,又使俄国发展速度落后于西方列强。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是俄国革命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同时也为革命的深入发展准备了条件。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分析一次革命的性质主要考虑革命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和革命的结果。二月革命前俄国是实行沙皇专制统治的国家,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胜利果实落到资

32、产阶级手中,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以,从这次革命的任务和结果来看,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十月革命的历史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革命后成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委员会,工人、农民、士兵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我们说十月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许多重要领导人不在彼得格勒,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苏维埃中占有多数席位,他们支持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苏维埃是俄文音译,意为会议或代表会议。注意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政权,但它不是全国性政

33、权。苏俄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012年江苏历史,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巩固提高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B2(2012年海南卷历史,20)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

34、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B3(2012年上海历史,21)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B4(2012年全国

35、大纲文综历史,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A5.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

36、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个沉重的打击D.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符合人民意愿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B6.“人民委员(部长)命令将土地划分给农民,不给原主人任何赔偿;对银行国有化,在此过程中没收私人账户的存款;将工厂的控制权交给工人;并开始与德国谈判有关结束战争的条约问题。”上述这些举措实施于A.巴黎公社时期 B.俄国二月革命时期 C.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

37、度的建立 【答案】C7.“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赤手空拳、袒胸露背的无产阶级起来了同志们,这就是第二次俄国革命胜利的保证。”“第二次俄国革命胜利的保证”是A.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建立 B.无产阶级和各阶层的联合斗争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D.军事革命委员会的成立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B8.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1917年10月23日):“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材料中称“武装起义是不可避

38、免的”,主要依据是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B.临时政府血腥镇压游行群众C.列宁发表“四月提纲”D.武装起义方针的制定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B9.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C10.“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

39、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此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A.B.C.D.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D热点链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纪念十月革命94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同志们,朋友们:94年前,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先生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开启了俄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

40、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十月革命94周年,深切缅怀列宁先生等十月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民族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俄罗斯儿女为实现俄罗斯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切感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俄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由国内资产阶级发动的二月革命名义上废除了沙皇统治,但并未真正触动封建贵族、军阀集团及农奴主阶级残余势力的统治基础。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俄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振兴祖国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俄国人民为退出帝国主义战争,避免被瓜分命运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列宁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俄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列宁先生和十月革命先驱为俄国和世界建立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