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物质跨膜运输_第1页
细胞生物学物质跨膜运输_第2页
细胞生物学物质跨膜运输_第3页
细胞生物学物质跨膜运输_第4页
细胞生物学物质跨膜运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第一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第三节 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第二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二、被动运输三、主动运输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第三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脂双层的不透性和膜转运蛋白1、通过脂双层膜的转运特点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决定通透性大小的主要因素 分子的大小和极性第四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2、细胞内外离子差别机制(1)脂

2、双分子层具有疏水性 脂溶性、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能直接通过; 对大多数溶质和离子高度不通透。(2)细胞膜上具有膜转运蛋白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第五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3、膜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膜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具有转运的特异性,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具有酶的特点:具有饱和度、被竞争抑制、抑制剂抑制,对被转运的物质不做任何修饰。既能介导主动运输又能介导被动运输膜转运蛋白通道蛋白不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形成跨膜的亲水通道;非选择性的通道蛋白: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离子通过具有选择性的通道

3、蛋白离子通道 特征:有离子选择性;转运速率高;没有饱和值;门控通道只介导被动运输第六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门控通道电压门配体门应力激活通道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第七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二、被动运输指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不需要消耗代谢能量。 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第八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1、简单扩散简单扩散:没有膜蛋白的协助,沿浓度梯度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不需要提供代谢能量;通透性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和分子的极性。主要转运疏水的小分子、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第

4、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第九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水孔蛋白(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AQP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一般认为AQP是处于持续开放状态的对水分子高度特异的膜通道蛋白。水分子的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受门控机制影响。水分子通过AQP的移动方向完全由膜两侧的渗透压决定。水通道蛋白广泛表达于体液代谢活跃的组织细胞,在体内液体转运生理和病理中起主要作用。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第十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2、协助扩散不消耗物质代谢产生的能量。膜转运蛋白: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具有转运的特异性提高了物质转运速率主要转运各种极性分子和

5、无机离子。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被动运输的结果是使膜两侧物质的浓度趋于相同。第十一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主动运输1、概念:由膜转运蛋白介导,逆浓度差,需要消耗代谢能量的物质跨膜转运方式。膜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具有转运特异性、转运最大速率消耗代谢能量第一节 膜转运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第十二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2、主动运输类型直接消耗ATP的主动运输:ATP驱动泵,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间接消耗ATP的协同运输:耦联转运蛋白能同时转运两种不同溶质,所利用的能量储存在一种溶质的电化学梯度中。光驱动泵:利用光能运输物质,见于细菌。第一节 膜转运

6、蛋白与物质的跨膜运输第十三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ATP驱动泵偶联转运蛋白介导的协同转运第十四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一、ATP驱动的主动运输 1、特点:都需要水解ATP提供能量参与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常被称为泵推动此类运输的蛋白质本身都是ATPase2、ATP驱动泵的类型P-型离子泵V-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ABC超家族:只转运离子主要转运小分子第十五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1)P型泵通过自身磷酸化来转运离子的离子泵就叫做P-type2个独立的催化亚基,具有ATP结合位

7、点,2个小的亚基,通常起调节作用,在对离子的转运循环中依赖自磷酸化过程,导致构象的变化,实现离子的跨膜转运。Na+-K+泵、钙泵、P型质子泵Na+-K+泵工作原理第十六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Na+-K+泵存在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植物细胞、真菌和细菌质膜上没有Na+-K+泵,而是具有H+泵钙泵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内质网膜上,可以将钙离子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以维持细胞内低浓度的钙;细胞膜上的钙泵活性受激活的Ca2+-钙调蛋白(CAM)复合物的调节,另外,蛋白激酶c也可以激活钙泵。Na+-K+泵的生物学意义维持了Na+和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形成细胞膜跨

8、膜电位, Na+的浓度梯度能够储存能量,驱动某些物质运输。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平衡第十七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2)V-型质子泵和F-型质子泵只转运质子,不形成磷酸化中间体V-型质子泵又称膜泡质子泵,存在于胞内体、溶酶体、液泡等膜上,逆浓度梯度转运H+F-型质子泵存在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顺浓度梯度转运H+,同时驱动ATP的合成。第十八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3、ABC型泵ABC转运器( ABC transporter ),最早发现于细菌,属于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蛋白家族,每个成员都含有两个高度

9、保守的ATP结合区( ATP binding cassette )故名ABC转运器。每一种转运器只转运一种或一类底物,但是其蛋白家族中具有能转运离子、氨基酸、核苷酸、多糖、多肽、甚至蛋白质的成员, ABC转运器还可催化脂双层的脂类在两层之间翻转,在膜的发生和功能维护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十九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协同运输是一类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直接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维持电化学势的是钠钾泵或质子泵。Animal cells-Sodium ions (Na+/K+ ATPase

10、) Plant, bacterium-Protons(H+ ATPase)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 Sugars, amino acids, and other organic molecules into cells第二十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GlucoseNa+H+Na+同向协同共运输:逆向协同对向运输: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第二十一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二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光能驱动的主动运输细菌的视紫红质质子泵:细菌视紫红质是细胞质膜上能被光线激活的蛋白质,当其被光激活时, 就能引起整个分子的构型发生变化,导致两个H

11、+从细胞内运送到细胞外。 第二节 离子泵和协同转运第二十三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节 胞吞胞吐作用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膜的融合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第二十四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胞吞作用胞饮作用:吞入的是液体或溶解物,胞吞泡比较小;连续摄入的过程;大多数细胞都能进行,需要网格蛋白的参与。吞噬作用:吞入的通常是较大的颗粒性物质,胞吞泡较大;是一个信号触发的过程;只有几种特化的细胞具有此功能,需要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参与。第三节 胞吞胞吐作用第二十五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的形成第三节 胞吞胞吐作用第二十六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根据胞吞的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可分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和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 是一种选择浓缩机制。第三节 胞吞胞吐作用第二十七张,PPT共三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P121)胞内体在胞吞作用过程中,胞内体被认为是膜泡运输的主要分选站之一,其中的酸性环境起主要作用。胞内体: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传输由胞吞作用新摄入的物质到溶酶体降解。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