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 剖 生 理 学解 剖 生 理 学主 讲:南 旭 阳 :(600) Email :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第一节 概述第三章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解剖分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神经系统 躯体感觉神经 感觉神经 (传入) 自主感觉神经 功能分 躯体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 (骨骼肌) 交感神经 (传出) 自主运动神经 (心肌 平滑肌 副交感神经 腺体)二、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机体对各种刺激给予答应性现象。 2、反射弧:反射的物质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有简有繁)三、神经系统的常用述语
2、 (一)灰质与白质 1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集中处,在新鲜标本上呈暗灰色,称为灰质。分布在大脑、小脑表层的灰质称为皮质。 2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中处,髓鞘多,在新鲜标本上呈白色,称为白质。分布在大脑,小脑深层内部的白质特称为髓质。3、神经纤维、神经、神经纤维束 神经元较长的突起与包在表面的鞘膜状结构合称神经纤维。 中枢以外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束称神经。 中枢内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束称神经纤维束(传导束)。4、神经核与神经节:功能相同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在中枢内聚集成的灰质团块(皮质除外)称神经核,在中枢外聚集成的团块称神经节。5、网状结构:在脑和脊髓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
3、,神经核和胞体散在其中的部分。6、传导路:是指最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与感觉器或效应器之间传导神经冲动的通路。 感觉(上升)和运动(下行)传导路。7、换元:指传导路中神经元和神经元借突触相连接的位点。8、深感觉:也称本体感觉,感觉器位于关节、肌肉、肌腱和内耳等处,感受位置、运动和震动觉。9、浅感觉:感觉器位于皮肤、粘膜、眼、耳等处,感受痛、温、触、压、光、声、嗅、味等感觉。10、内脏感觉:感受器位于内脏器官和心血管、淋巴管、淋巴器官等处,感受压力、深透压、化学离子浓度、温度等变化的刺激。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一、脊髓(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图) 扁圆柱形,上端于枕骨大孔处和脑相连续,下端约与第
4、一腰椎下缘平齐(尖端向下为细长的终丝)。 成人脊髓长约45cm,脊髓平均重约30g。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即第5,6颈椎附近的颈膨大,和第12胸椎附近的腰膨大。 下一页返回脊神经节:后根与前根会合前形成膨大的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与前根在椎间孔处会合共同组成脊神经(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 灰质 横切面呈“H”形、前端膨大,称前角(柱)、后端狭长称后角(柱)、胸段和上腰段的前后角之间还有侧角(柱)(图4-3)。2 白质 主要由纵行的神经纤维束构成。每侧白质前、被后根分为三个由上,下行神经纤维所构成的脊髓与脑之间的传导通路的索(前索、侧索、后索),又称传导束。 (图4-4) (1)固有束:
5、 紧贴灰质表面,在三个索内都有(前、外侧、后固有束)。固有束主要由后角细胞的轴突构成。其行程不超越脊髓,通常在本侧或对侧灰质边缘聚集,上行或下行一定距离后,再返回灰质内而终止。 固有束具有联系脊髓不同节段的作用,可完成节段或节段间反射。下一页返回返回 (2)上行纤维束 有薄束和楔束;脊髓小脑前束和脊髓小脑后束;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等。 由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进入脊髓后上升而组成,或由后角细胞发出的轴突在脊髓白质内上升而组成。 接受从后根传入的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各种感觉冲动,经脊髓向上传向脑的不同部位。 (3)下行纤维束 包括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红核脊髓束及前庭脊髓束等。
6、下行纤维束能把运动性冲动从脑的各部传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最后引起四肢和躯干的肌肉运动。二、脊神经(共31对) 脊神经共有31对(绝大多数是混合神经),每对脊神经与一段脊髓相连,称脊髓节(共31个脊髓节段,即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和尾髓1节 ) 。 (一)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1 躯体传出纤维 :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经前根入脊神经,分布于骨骼肌,支配躯体运动。 2 躯体传入纤维:来自脊神经节内的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加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肌腱和关节的感受器,并经其中枢突将皮肤感觉和本体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后角。3 内脏传出纤维:是内脏神经的一部分。起始于胸部脊髓和上三个
7、腰节的侧角细胞及骶髓第24节段的侧角细胞,发出的纤维经前根入脊神经,分布于胸、腹及盆腔脏器及心,血管壁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并调节其活动。4 内脏传入纤维:为内脏神经的一部分。来自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自后根入脊髓,其周围突分布于胸,腹、盆腔脏器及心,血管壁的内感受器,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传人脊髓。1 按体节排列:胸部最为明显、而四肢则不明显。 (图4-6)。2 重叠性:上、下两节段脊神经的范围又互相重合,即某一肌群可同时接收两条脊神经前根支配。(二)脊神经的走行和分布规律3 组成血管神经束:脊神经大多有相应的血管伴行,组成血管神经束,神经与血管的分布规律相似。 (三)脊神经丛及其主
8、要神经发出部位、行程和分布 1 颈丛: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 2 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 (1)正中神经 (2)尺神经 (3)桡神经 (4)腋神经 3 胸神经前支:共12对(上11对肋间神经,下第12对为肋下神经。4 腰丛:主要由第12胸神经前支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5 骶丛 :由第45腰神经前支组成的腰骶干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骶丛发出全身最粗大的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在腘窝上方分为内侧的胫神经和外侧的腓总神经。 (1)胫神经 (2)腓总神经三、脊髓的功能 1 传导功能:中继站,能把冲动传导到高级中枢和效应器: 脑脊髓效应器
9、感受器脊髓脑 2 反射功能:浅反射、深反射和内脏反射。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一、脑(大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 (一)脑干(中脑、脑桥、延髓) 脑干上接间脑,下端在枕骨大孔处接脊髓,背侧连接小脑。 1 脑干的外形(图49) (1)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a 锥体:延髓前正中裂两侧各有一长形隆起,称锥体。 b 锥体交叉:锥体内有皮质脊髓束的纤维通过,其中大部分纤维在延髓下段越向对侧下降,构成锥体交叉。 c 橄榄体:位于锥体外侧的前外侧沟中有舌下神经出脑,再稍外侧有卵圆形隆起,称橄榄体。返回 延髓背面下部形似脊髓,上部较膨大,中央管敞开形成第四脑室底的一部分。 下部后正中沟的两侧
10、有隆起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其深面有薄束核和楔束核。楔束结节上外方为绳状体(小脑下脚),内含进入小脑的纤维束。 2 脑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 第四脑室: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扩大的间隙为第四脑室,形似帐蓬,上通中脑水管,下通脊髓中央管。室顶有正中孔,两侧有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菱形窝:第四脑室底称菱形窝。窝底深面有重要的脑神经核。这些核可被窝底两侧的纵沟即界沟所划分。位于界沟内侧的都是运动性脑神经核,位界沟外侧的均为感觉性脑神经核。 3 中脑(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四叠体:中脑背侧面有4个隆起,称四叠体,靠下的一对称下丘,是听觉反射中枢,靠上的一对称上丘,是视觉反射中枢。4
11、 脑干的内部结构(1)灰质:脑干中的灰质由于被纵横交错的纤维所贯穿,所以不连贯成柱,而是形成团状或柱状,分散在白质中,与脑神经有直接联系,称脑神经核。 a 躯体运动核:支配由肌节演发的骨骼肌; b 特殊内脏运动核:支配由鳃弓演发的骨骼肌; c 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d 一般躯体感觉核:接受皮肤,口,鼻腔粘膜的感觉纤维;e 特殊躯体感觉核:接受内耳的平衡和听觉的纤维; f 一般内脏感觉核:接受内脏器官和心血管的感觉纤维;g 特殊内脏感觉核:接受味觉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核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合称孤束核,此核的上部接受味觉纤维,其余部分接受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中继核: 延
12、髓内的薄束核和楔束核,为薄束和楔束的上行中继核; 脑桥基底部的脑桥核是大脑至小脑的下行中继核; 中脑的红核是大,小脑至脊髓的下行中继核; 红核腹外侧的黑质是大脑至间脑及脑干网状结构的下行中继核。灰质:(1) 脑神经核: 动眼神经核:运动核:上丘水平,支 配眼外肌(上斜肌、外 直肌除外)。 动眼神经旁核: 副交感核:上丘水平, 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滑车神经核:运动核:平下丘 水平,支配上斜 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咀嚼肌。 三叉神经中脑核:接收头面部的本体 觉。 三叉神经脑桥核:接收头面部皮肤和 粘膜的浅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面神经核:运动核,支配表情肌。 上泌涎核:副交感核,支配颌
13、下腺, 舌下腺和泪腺。 弧束核:内脏感觉核,接收舌前2/3 味觉。展神经核:运动核,支配眼的外直 肌。 耳蜗神经核:感觉核,接收内耳螺旋器 的听觉。 前庭神经核:感觉核,接收内耳壶腹嵴, 位觉斑的平衡觉。 疑 核:运动核,支配咽肌的运动。 下泌涎核:副交感核,支配腮腺的分泌。 弧 束 核:内脏感觉核,接收咽鼓管,鼓 室,颈内A窦,颈A体,舌后 1/3的味觉。 弧束核:内脏感觉核,接收胸腹腔脏 器的感觉。 迷走神经背核:副交感核,支配颈、 胸腹腔脏器。(结肠左曲以上的 消化管)。 疑核:运动核,支配喉肌。副神经核:运动核,支配斜方 肌,胸锁乳突肌。舌下神经核:运动核,支配舌 肌。小结:运动核8个
14、,副交感核4个, 感觉核5个,内脏感觉核1个(2)非脑神经核(中继核)中脑的非脑神经核: 上丘:主要接受视束和大脑视区的纤 维,发出纤维至脑神经运动核, 支配运动眼球的肌肉,完成视 听反射。 下丘:主要接受蜗神经核的纤维,发 出纤维至内侧膝状体,听觉的 中继站,也参于听觉反射。红核:接收大脑和小脑的纤维, 发出纤维形成红核脊髓束。 协调肌运动。黑质: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与纹 状体间有往返纤维,协调 肌运动。脑桥的非脑神经核:脑桥核:位于脑桥基底,接受大脑皮质的纤维,发出纤维交叉后经小脑中脚入小脑。延髓的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接受薄束的纤维,发出纤维 楔束核:接收楔束的纤维,发出纤维 (丘系交叉)
15、经内侧丘系上升到丘脑。白质:(1) 上升的纤维束:外侧丘系:蜗神经核的纤维交叉或不 交叉上升。内侧丘系: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后上升。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发出的纤维交叉后上升至丘脑。 脊丘系:由脊髓丘脑束上升至丘脑。 脊髓小脑束:经小脑下脚和上脚至小脑。 (2)下行的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来自大脑皮质,经锥体交叉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不交叉的形成皮质脊髓前束。皮质核束:来自大脑皮质,支 配脑神经运动核。红核脊髓束:红核的纤维交叉 后下降到脊髓。网状脊髓束:网状结构的纤维 下行到脊髓。脑干网状结构:分布于脑干内部的纵横交织的神经纤维和散在其中的神经元胞体或核团。机能:(1)
16、生命活动的中枢:呼吸,心血管运动,呕吐反射中枢。(2)上行激活系统(觉醒):接收特异性上升传导路的侧支,发出轴突,经多次换元,经丘脑非特异性核团,上升到大脑皮质,维持大脑的觉醒状态。(3)下行调节系统(调节肌运动): 在脑干背侧网状结构有一易化区,在延髓腹侧网状结构有一抑制区,均接受大脑,纹状体和小脑的纤维,轴突下行形成网状脊髓束,支配前角运动细胞,易化区使肌张力升高,抑制区使肌张力下降,以此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运动。(二)小脑 1、小脑的位置与外形:位于颅后窝,脑干的背面。呈扁圆形,中间缩细称小脑蚓,两侧膨大的称小脑半球,小脑半球上面有深沟称原裂。 2、小脑分叶:绒球小结叶:绒球和小结,称原小
17、脑(古小脑)。接受前庭神经核的纤维,调节平衡有关。前叶:原裂以前的部分和蚓部,称旧小脑。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的纤维,与调节肌张力有关。后叶:原裂后的部分,称新小脑,接受脑桥固有核的纤维,调节躯体的精细运动。3、小脑与脑干的联系:小脑上脚:小脑核(齿状核、栓核、 球核)发出神经纤维交叉 后经上脚红核。小脑中脚:脑桥核的神经纤维交叉后 经中脚入小脑。小脑下脚:主要是脊髓小脑后束的神 经纤维经下脚入小脑。4、小脑的功能(同侧管理):维持肌张力(旧小脑);协调肌运动,调节躯体的精细运动(新小脑);维持姿势平衡(原小脑)。三、间脑: 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内有第三脑室,下通中脑导水管,上通侧脑室。 1、
18、背侧丘脑:为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被“Y”字形的内髓板分为三部分。前核:内脏活动的中继核。内侧核:感觉的整合中枢。外侧核:分背腹两层,腹层又分为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外侧核和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是躯干四肢感觉的特异性投射的核团,腹后内侧核是头面部感觉的特异性投射核团。 背侧丘脑的髓板内等处另有非特异性投射核团,维持大脑皮层的觉醒状态。2、后丘脑: 内侧膝状体:听觉的中继站。外侧膝状体:视觉的中继站。3、上丘脑:有松果体,青春期前为抑制性腺成熟的内分泌腺,与机体的生物钟有关。4、底丘脑:为锥体外系的中继站。5、下丘脑:包括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等结构。下丘脑自前向后分
19、三部分:视上区:有视上核和室旁核发出下丘脑垂体束至神经垂体的神经部,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激素。结节区:有许多核团,统称漏斗结节核,发出纤维至正 中隆起,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激素释 放抑制激素。乳头体区:是内脏活动的中继站。 功能: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结合,形成自主神经的皮质下中枢,对体温,摄食,生殖,水盐代谢,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钟活动等进行调节。五、端脑 大脑被纵裂分为两大脑半球,两半球之间有相互联系的连合纤维形成胼胝体。半球表面的灰质称皮质,内部的白质称髓质,髓质内的灰质团块称基底神经核,内部的腔隙称侧脑室。(一)大脑半球的外形与分叶: 大脑半球可分为三个面,即上外侧面,内侧面和底面。
20、大脑半球有凸起的回,凹陷的沟,靠三条沟分为五个叶。三条沟为: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五个叶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岛叶。(二)各面各叶的主要沟和回:1、半球上外侧面:额叶:有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 上沟,额下沟,额上、中、下 回。 顶叶:有中央后沟,中央后回,缘 上回,角回。颞叶:有颞上沟,颞上回,颞横回。图 2、半球的内侧面: 有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的延续)。 扣带沟,扣带回。距状沟,楔叶,舌回。3、半球底面:有嗅球、嗅束。海 马旁回,钩. 边缘叶。图 (三)大脑半球的皮质机能定位: 1、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及中央旁 小叶前部。2、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及中央旁 小叶后部。“感觉运动
21、区” :感觉与运动不能截然分开。管理特点: 对侧管理 投影倒置 运动灵活、感觉敏感部位相应面积大。3、视觉中枢:纹区。4、听觉中枢:颞横回。5、嗅觉中枢:海马旁回、钩。6、两目协同中枢:书写性语言中枢的前方。7、内脏活动中枢:边缘叶。8、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布洛卡氏区)。 书写性语言中枢:额中回后部。 听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 目前一些资料又逐渐明确补充了若干功能区,如:第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最下部,侧裂上壁。第躯体感觉区:半球内面6、8 区。第运动区:中央前回下部岛盖皮质,邻脑岛。附加运动区:半球内面6、8区,同第感觉区。味觉区:中央后回下部,脑
22、岛后部皮质。实体感知区:顶上小叶,(右半球优势)、 左手敏感。自体感知区:顶下小叶,(损伤了自己不能穿衣)。运用区:缘上回。额叶前区:是联想、记忆的高级精神活动中枢、是贮存信息、处理信息的部位,损伤造成“额叶性精神障碍症”。病人意识淡漠,精神涣散,盲目乐观,智力低下,判断力差,近期记忆衰退、人格丧失。(猴子切除额前区试验证实和短期记忆有关)。颞前区:与长期记忆有关,左侧损伤对语言材料(名词表)记忆产生困难,右侧切除,对感受性记忆困难(如反复看几张图片,记不住哪些是看过的)。大脑皮层功能单侧优势的认识:第一阶段:19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认为两半球交叉支配,对侧管理,互为镜象物。第二阶段:19世
23、纪70年代,法国神经学者布洛卡(Broca)根据皮质损伤的临床观察,提出人们用左脑说话,确立了左半球优势的概念。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神经心理学教授罗杰斯佩里()等人设计“裂脑人”的试验,证实右半球虽然缺乏用语言方式表达的能力,但可以用非语言方式来识别,具有感知、学习和记忆等功能。 奠定了两半球各有分工,各具优势的思想。从而多用左手,开发右脑被提倡。 图现阶段1、左半球:语言(陈述性)、分析、推理、写作、计算等功能优势,称理性脑。2、右半球:语言(情感性)、直觉 思维、形象感知、记忆、立体、空间、音乐旋律、绘画等功能优势,称感性脑。3、左半球语言功能:文法、构
24、词、造句、逻辑、表意等方面占优势,即构成陈述句方面占优势。4、右半球语言功能:语言的韵 律及语言情感姿势的表达方 面占优势。类:智力韵律、语调不同使句 子产生微妙的变化。类:情感韵律、将感情注入语 言,以表达喜、怒、哀、 乐、悲、恐、惊。右脑损伤的病人失去了语言的韵律(称语言失律症) 病例:女,39岁,右利手,教师,突发左面部及左肢体偏瘫,说话困难但不失语,出院一个月后继续任教,但声弱无力,无有音调,平淡无味,失去原有的韵律,病人感到苦脑的是再也不能用语言的情感来控制学生了,他也失去了用哭喊表达感情的能力。在参加其父亲的葬礼时,她悲痛至极,想哭却哭不出来,最后强迫自己哭出声来,其丈夫听了大吃一
25、惊,与病前的哭声大不相同,给人一种假装做作感。病人自述可以理解别人的语调,表情或手势表达的情感,但自己却表达不出来。5、语言成份的统一:内心的情感状态是通过左半球的语言来表达的,右半球产生的情感冲动,是通过胼胝体传导到左半球,使语言的叙述性和情感性完美的配合在一起。(四)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1、侧脑室:分为中央部,前 角,后角,下角。 前角借室间孔通第三脑室。 2、基底核: 屏状核:豆状核与岛叶之间的 薄层灰质。 杏仁体:接尾状核的尾端,机 能与内脏、行为和情 绪活动有关。 尾状核:分头,体,尾三部分。 豆状核:被髓板分为三部分,外 侧部称壳,内侧两部称 苍白球。 尾状核 新纹状体纹状体 壳 豆状核 苍白球-旧纹状体 图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运动。 新对旧、上对下有抑制管 理作用。新纹状体损伤: 肌张力下降,运动过 速,舞蹈症。旧纹状体损伤: 肌张力升高,运动迟缓,震颤麻痹。3、大脑髓质:联络纤维:是一侧半球内部联系各叶、各回的纤维。连合纤维: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纤维,主要有胼胝体,前连合和穹窿连合。投射纤维:是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上升下行的纤维 (出入 半球的纤维)。投射纤维在豆状核与背侧丘脑. 与尾状核之间集中成白质纤维板称内囊。断面上呈“”字形,分为内囊前肢、后肢和膝。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2024年中考模拟数学试题附答案
-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全册教案
- 科学育种技术提升作物光合作用效率
-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高一化学二专题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练习
- 2024届北京海淀外国语高三(最后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届江苏盐城市时杨中学高考临考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节第2课时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5力的分解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语文第7单元韩非子蚜第1课郑人有且买履者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加油站加油机更换施工方案
- GB/T 42623-2023安装于办公、旅馆和住宅建筑的乘客电梯的配置和选择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四套)
- 食品欺诈预防控制程序分享
- 员工辞职报告下载(6篇)
- 建筑节能PPT 课件
- GB/T 17906-2021消防应急救援装备液压破拆工具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6674-1996六角法兰面螺栓小系列
- GB/T 13436-2008扭转振动测量仪器技术要求
- 高低压配电柜-福建宁德核电站投标书
- 干燥综合症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