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设备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参考)_第1页
锂电设备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参考)_第2页
锂电设备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参考)_第3页
锂电设备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参考)_第4页
锂电设备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锂电设备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锂电设备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0944994 一、 公司简介 PAGEREF _Toc110944994 h 3 HYPERLINK l _Toc110944995 二、 产业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110944995 h 4 HYPERLINK l _Toc110944996 三、 锂电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PAGEREF _Toc110944996 h 4 HYPERLINK l _Toc110944997 四、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0944997 h 7 H

2、YPERLINK l _Toc110944998 五、 商品价格风险的含义 PAGEREF _Toc110944998 h 7 HYPERLINK l _Toc110944999 六、 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 PAGEREF _Toc110944999 h 8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0 七、 政治风险源 PAGEREF _Toc110945000 h 10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1 八、 政治风险含义及分类 PAGEREF _Toc110945001 h 12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2 九、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总体框架

3、PAGEREF _Toc110945002 h 15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3 十、 业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设计 PAGEREF _Toc110945003 h 21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4 十一、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企业目标的关系 PAGEREF _Toc110945004 h 22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5 十二、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标准 PAGEREF _Toc110945005 h 23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6 十三、 风险识别的概念 PAGEREF _Toc110

4、945006 h 23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7 十四、 风险识别的过程 PAGEREF _Toc110945007 h 25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8 十五、 杜邦分析法 PAGEREF _Toc110945008 h 34 HYPERLINK l _Toc110945009 十六、 财务报表分析法的优缺点 PAGEREF _Toc110945009 h 38 HYPERLINK l _Toc110945010 十七、 标准化调查法的优缺点 PAGEREF _Toc110945010 h 38 HYPERLINK l _Toc1109450

5、11 十八、 标准化调查法的作用 PAGEREF _Toc110945011 h 40 HYPERLINK l _Toc110945012 十九、 项目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110945012 h 41 HYPERLINK l _Toc110945013 二十、 项目风险对策 PAGEREF _Toc110945013 h 43 HYPERLINK l _Toc110945014 二十一、 发展规划分析 PAGEREF _Toc110945014 h 44 HYPERLINK l _Toc110945015 二十二、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 PAGEREF _Toc110945015

6、h 47 HYPERLINK l _Toc110945016 劳动定员一览表 PAGEREF _Toc110945016 h 48 HYPERLINK l _Toc110945017 二十三、 SWOT分析 PAGEREF _Toc110945017 h 50公司简介(一)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严xx3、注册资本:81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4-8-107、营业期限:2014-8-10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

7、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产业环境分析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

8、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锂电设备行业发展趋势1、下游需求的推动锂电设备行业的发展锂电设备制造业上游包括机械零件,钢材、铝材等毛坯料,伺服、气缸、人机界面触摸屏等电气元件。锂电设备制造业下游主要是各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商。目前,国外主要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主要方式就是购车补贴、税费减免、投入资金支持研发等,并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我国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0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为促进汽车消费,会议确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

9、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这意味着,原计划在2020年后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将暂缓执行,补贴政策将延续到2022年底。此外,我国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实际也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带来了重要机遇。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保持较高增速。销量由2015年的33.1万辆增长到2020年的136.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2.8%,电动化率从2019年的4.7%提升至5.4%。除2019年受补贴退坡影响销量小幅下滑4.0%外,其他年份均保持正增长,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2020年仍保持10.9%的增速。2021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4

10、7.8万辆,同比大增197.1%。2021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到9.4%,7月份单月渗透率提升到10.24%。受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影响,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也保持增长态势。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由2015年的15.7GWh增长到2020年的63.6GWh,年复合增速为32.3%。2021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52.49GWh,同比大增200%;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15GWh,同比增长156%左右。起点研究院(SPIR)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有望突破1500万辆,对应的动力电池需求将超过900GWh,动力电池年复合增速将超过30%。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带动上

11、游锂电生产商及锂电设备行业的增长。目前消费电子产品(包括PC、平板电脑、移动设备和手机)仍然是锂离子电池应用的最重要领域。消费电子产品销量经历多年的上涨之后,总需求保持稳定。2020年疫情影响下,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线上游戏等催生了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需求,5G的推广应用有望带来新一轮换机潮,智能穿戴(智能手环、智能手表、TWS耳机等)、自动驾驶等新型终端也蓄势待发,这都将进一步推动对3C行业制造设备的需求。由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存在产品更新快、使用周期短的特征,新产品中有相当部分需要使用新型号的锂离子电池;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推广普及,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

12、锂离子电池产品同样存在快速更新的情况,从而带动相关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需求持续快速增长。随着各国政府对储能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储能市场投资规模不断加大,进而成长为锂电设备需求的重要增长极。储能装机主要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据测算,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量约为297GWh,国内储能装机量约98GWh。2、技术要求不断提高锂电池的制造对工艺的要求较为苛刻,在保证锂电池足够安全的情况下,需要尽可能提升电池的性能、寿命,以及在不同温度、状态下能够正常运作的能力,此外制作成本要尽可能低,这些制作要求显示出锂电设备的性能对于锂电池产品的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锂电池受限于整体技术水平

13、,整体储放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而发展锂电池的其中一个关键基础是设备水平的支撑,预计随着锂电池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需求提升,锂电设备技术将快速发展。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商品价格风险的含义商品价格运动背离买卖双方的利益要求,从而形成风险,叫作商品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属于动态风险,又是投机风险,总会使买卖双方的一方可能受损,而另一方

14、可能受益。商品价格风险会影响到消费者和最终用户。如果最终用户是企业,则这些企业在商品价格上升的情况下,采购成本将会增加,利润将会减少。商品价格风险也会影响到商品生产者。如果商品价格下降,生产收入将会降低,从而减少企业所得。事实上,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对商品的生产者,还是对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利的。因而企业应加强对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对于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生产的产品如何定价,如何避免过低的价格;二是对于外购的商品如何避免过高的采购价格。商品价格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制订科学的产品定价决策方案,建立商品价格预警机制和利

15、用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一)制订科学的产品定价决策方案企业的产品定价决策方案应是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定价决策方案。一方面能够从长期的角度看待产品的定价,同时定价决策方案也能够为企业提供价格保险,以妥善处理突发的价格危机,并对企业的定价提供预警。企业产品定价决策方案应遵循以下思路。(1)确定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根据企业现行产品,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的原则,确定需要进行定价决策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为产品定价设定基本的框架。(2)分析行业市场结构。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分析企业、产品所处的行业结构的特点,确定市场的结构。(3)确定企业的定价目标。依据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利润目标,设定企业产品的价格

16、目标,作为产品定价的基本的原则。(4)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的分析。根据前面的分析和企业的定价目标找到产品定价最主要考虑的因素,企业自身的生产状况、成本状态、产品结构和产品线等,另外是竞争对手所采取的价格竞争的策略,以及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反映,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5)制定定价方法和采取的定价策略。企业在进行全面的因素分析和价格目标的设定后,要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并采取适当的定价方法开始实施。(6)价格策略和定价方法的实践检验。根据所采取的价格策略和定价方法,进行经常性的检验,并随时随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重新从第一步开始循环调整,以校正不适当的方法和策略。(二)建立价格预警机制,提早进行价格风

17、险预测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价格更是随时都在变化。因此对未来市场不确定的价格,必须建立一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随时对市场的不利变化进行监控。当输入各种影响价格的风险参数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数值,若数值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预警机制确定的临界值时,机制就应发出预警信号,说明价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企业应迅速采取措施。(三)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就是为规避现货价格风险而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以其特有的财务杠杆(保证金交易)和对冲交易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独特的双向建仓(买空卖空策略)使交易者的交易具备很大的灵活性,无论现货价格怎样变动,都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有效的规避和转移现货

18、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将风险由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风险厌恶者,如套期保值者)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风险偏好者,如投机者)。从而使商品生产商、批发商、经营商达到锁定成本,锁定利润的目的,减缓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供求冲击,最终实现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效益性。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商品期货交易品种达到24个,2008年的交易金额达到71.91万亿元,大约为实体经济的2.4倍。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回避商品价格风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政治风险源政治风险源主要表现在以下领域。1、征收风险这是指一国政府对特定

19、企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手段的风险。所谓国有化,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将原属于私人投资者的财产部分或全部采取征用或类似的措施,使其转移到本国政府手中的强制性行为。有的时候,政府并不公开宣布直接征用特定企业的资产,而是以种种措施阻碍其所有者对本企业资产的有效控制、使用和处置,使得投资者的股东权利受到限制等而构成事实上的征收行为。2、外汇管制风险通常,欠发达国家的外汇管制措施更为严格。例如,东道国政府发生国际收支困难而实行外汇管制,采取禁止或限制外商、外国投资者将本金、利润和其他合法收入转移到东道国境外。又如,对外币供应采取定额配给等。3、战争和内乱风险这类风险指国家政局不稳定,发生革命、战争和内乱等

20、情况,致使企业财产蒙受重大损失,直至无法继续经营。4、政府违约风险这是指政府解除与投资项目相关的协议或者违反或不履行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项下的义务。例如,政府停止支付或延期支付,致使投资者无法按时、足额收回到期债券本息和投资利润。5、政策干预风险政策干预包括以下类型。当地政府为实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采取干预措施。如设置有利于东道国税收的转移定价规则;要求产品达到一定国产化率、企业必须建设某些社会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措施等。当地政府为保护本地经济而给本国企业某些优惠政策,或者对跨国经营企业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本国企业实行减免税收制度;只允许建立合资企业并限定外资比例;对外来企业征收附加税,或附

21、加公共产品使用费,或其他无形费用;制定专门针对外来企业的特别污染法、特别劳工法等歧视性法律;要求外来企业必须通过东道国政府招收员工并执行高于本地企业的工资标准等。此方面的典型案例包括2000年日本三菱公司就因被美国指控参与了固定石墨电极价格的国际卡特尔,被征收了高达1.34亿美元的罚金,同一案件中的德国SGL炭精电极股份公司也被征收了1.35亿美元的罚金。要求所有投资必须采取与东道国企业联营的形式,或者有最低持股比例要求。上述风险源的分类只是相对的。政治风险还可能表现在很多领域。Simon将风险流向与风险来源进行了对应。政治风险含义及分类(一)政治风险含义政治风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政治环

22、境或对外政治关系发生的变化而导致企业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并导致其经营绩效或其他目标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环境或对外政治关系的变化给企业和投资者所造成的后果是双向的,它可能带来积极效应,即有利于企业和投资者,从而给后者带来经济利益;也可能带来消极效应,从而不利于企业和投资者,给他们带来经济损失。通常,政治风险是指后者,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方面发生的可能造成企业或投资者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政治风险来源于一些拥有政治力量团体的有目的的行为。拥有政治力量的团体,例如,一国政府、一国重要党派组织、重要国际组织(如欧佩克)、民族主义组织、恐怖组织等,企业通常无力与之抗衡。这种力量上的不可比

23、,往往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不仅如此,很多政治突发事件难以预料,甚至毫无征兆,更加加大了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以航空公司为例,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保险公司在一夜之间取消了相关的保单。虽然后来许多保险公司重又推出了有限责任的保险业务,但全球恐怖主义旷日持久的趋势,使很多保险公司又重新考虑退出航空恐怖活动保险业务,因为其中的风险实在难以计算。(二)政治风险对跨国经营企业的影响对跨国经营的企业,政治风险的影响可能很大。企业在进行跨越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时,受到三方面的约束:既要迎合母国的需要,又要兼顾东道国的利益,还要遵照国际惯例。企业在这样的前提约束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

24、于跨国公司和主权国家是两种不同的利益主体,追求目标的差异可能导致两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乃至冲突。当跨国公司的经营与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东道国往往会对外资政策进行调整;此外,某些东道国政府作出的政策承诺可能会随着政权的更迭而失效。东道国。政策和环境的变化不仅会造成投资者对投资的失控,而且可能使其项目失去盈利的机会甚至亏损、破产。(三)政治风险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对政治风险进行不同的分类。从政治风险发生的范围和层次来看,可以把政治风险分成两类:宏观层次的风险和微观层次的风险。前者是指会对所有外来企业或外来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的政治方面的改变,而不论这些企业和投资者是属于何种行业、采

25、用何种形式;后者则是指只对某个特殊行业、特殊企业、甚至特殊投资计划产生不利影响的政治方面的改变。从政治风险的结果看,可以把政治风险分为影响到财产所有权的风险和仅仅影响企业正常业务收益的风险两类。前者是指导致外国企业或投资者失去资产所有权或投资控制权的政治方面的变化,如国有化或强制性地没收财产等;后者则是指导致减少外国企业或投资者经营收入或投资回报的政治方面的改变。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发生的大多数的政治风险问题属于微观层次的问题,而且更多地涉及企业或投资者经营收入和投资回报,而不是财产所有权。政治风险的直接原因是东道国或投资所在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外政治关系的变化,而且是对外国企业和外国投资

26、者不利的变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总体框架1、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业务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是企业中的业务经营单位,有特定的目标、战略、市场、客户和产品。成功的业务单位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客户及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它们管理和监督经营活动,以创造利润、服务客户、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周期和降低成本;按足以能负担相关成本和风险的价格,向目标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能够为股东挣得在风险扣除后仍可接受的回报。业务单位向总经理和企业执行委员会汇报业务活动。业务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包含了企业大部分的资产和业务,它们在日常工作中直接面对各类风险,风险是他们最先要考虑的。在推出新产品、进

27、入新市场或投资新的研发项目时,业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经常要承受风险。此外,在客户关系、供应商关系、雇员关系及自己所管理的专有资产等方面,业务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也面临许多风险。他们需要了解这些会对其产生影响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并且应该有能力对其进行管理。实质上,身处第一线的业务与相关职能单位的管理层不仅负责管理所选定的经营模式中许多固有风险,也是防范这些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前线。企业必须把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内控程序融入到业务单位的工作与流程中,才能建立好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企业建立第一道防线,就是要各业务单位就其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系统化的识别、

28、衡量、评价、管理和监控。要建立好第一道防线,企业的各业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调整风险排序、风险容忍度和风险战略,使其符合全企业的政策和指导方针。(2)按照企业的整体风险承受能力,调整经营和产品开发活动的针对性,从而为企业开辟新的价值来源。(3)识别和度量风险,查明风险的来源。(4)为各项流程确定基准,交流最佳实践方法,以期持续地改进各项措施和流程。(5)向主要的经理分派风险管理职责和责任。(6)就风险应对措施、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的整体质量进行报告。2、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第二道防线是在第一道防线基础上建立一个更高层次的风险管理功能

29、,它的组成部门可以包括董事会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投资审批委员会、信贷审批委员会等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是企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中一个选设的部门。在企业经营模式中,有些固有的特定风险不由业务单位予以管理,或者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那么,按照风险组合观,这些特定的风险就由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管理。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目标是使同一个或多个风险相关的管理工作发展成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能力。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可能负责管理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货币风险、商品价格风险、信用风险、气候风险及灾难风险等。它们评估、集中控制、降低、转移和利用自己负责的这些风险。当业务单位考虑承担某些风险,而自己

30、又没有相关知识和专门技能予以管理时,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就和它们合作,给予帮助。对企业经营战略实施来说,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常常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可以由企业的某个职能部门或独立运作的单位组成,责任是领导和协调企业内各单位在管理风险方面的工作,它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点。(1)编制规章制度。(2)对各业务单位的风险进行组合管理。(3)度量风险和评估风险的界限。(4)建立风险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厘定关键风险指标。(5)负责风险信息披露,沟通、协调员工培训和学习的工作。(6)按风险与回报的分析,为各业务单位分配风险管理相关资源。相对于业务部门而言,风险管理部门会克服狭隘的部门利益,能够

31、从企业整体利益角度考察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此外,风险管理部门还可以综合平衡各部门风险。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部门所面临的风险往往是不同的。而作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则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将风险分配于不同部门,对每个部门进行风险上限控制。风险管理总监(风险经理或首席风险官)对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但对总经理(执行总裁)负有汇报责任。同样,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经理直接对风险管理总监负责,但对策略性业务部门负责人负有汇报责任。3、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第三道防线涉及一个独立于业务单位的部门,监控企业内控和其他企业关心的问题,这就是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

32、部审计所下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审查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企业的价值和改进经营。内部审计通过系统的方法,评价和改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流程的效益,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师应就管理层的决策提出劝告和质疑或表示支持,而不是对风险管理作出决策。依据上述观点,内部审计师协会还确定了在企业风险管理实施中内部审计的核心角色及不应承担的角色。其中核心角色包括以下几点。(1)为企业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保障。(2)确保风险得到正确的评估。(3)评估风险管理流程。(4)评估关键风险的报告工作。(5)检查对关键风险的管理工作。内部审计不应承担以下职责。(1)设定风险承受能力。(2)批准和命

33、令实施风险管理流程。(3)在就风险及风险管理绩效提供保障方面承担管理角色。(4)决定风险应对的决策。(5)代表管理层实施风险应对措施。(6)接受对风险管理的责任。另外,内部审计师学会特别指出内部审计还可以承担上述两种极端角色之间的其他一些“合理合法的内部审计职责”,但前提是要有适宜的安全保障措施存在。(1)协助风险的识别和评估。(2)指导管理层对风险作出应对。(3)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4)综合对风险的报告。(5)维持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6)领导建立企业风险管理。(7)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呈报董事会审批。总之,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以及评估风险防

34、范措施的有效性等三方面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不应主导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对各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再监督,而不是亲自参与每项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内部审计总监对审计委员会直接负责,但对执行总裁负有汇报责任。同样,内部审计员直接对内部审计总监负责,但对各策略性业务部门负责人负有汇报责任。业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设计在风险管理方面,上述各部门的职责如下。1、执行总裁(1)对董事会制定的风险管理策略的执行情况负最终的责任。(2)对处理各种具体风险的执委会进行责任分配。(3)定期听取风险总监的工作汇报,确保及时了解风险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2、行政

35、管理执委会(1)监管并控制企业整体性风险,确保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策略与董事会对风险的取向相一致。(2)审阅资产负债及资本分配执委会提议的政策、程序,制定企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策略。3、资产负债及资本分配委员会(1)主要专注于研究提出资本在各个业务中的分配,研究提出企业整体的资产负债策略,提交行政管理执委会审核。(2)由专注于市场风险管理的财资管理执委会提供协助。4、业务部门(1)在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规范下执行日常运营活动。(2)确保风险信息传递给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及经理。(3)参与对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的定期检讨(包括对支持系统的适当性,对风险管理的测定方法,汇报渠道,信息科技和人力资源提出意见)。5

36、、一般的职能部门(1)基本责任是向营业单位的经营运作提供支援。(2)有责任就它们在处理风险管理方面遇到的情况向风险管理单位定期汇报。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企业目标的关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目的无疑是要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在可承受的风险水平下运行,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各个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如战略定位和发展阶段,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生存和使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生存是企业的基本保障,只有生存下去了才能去实现企业的其他目标。风险管理就是以最小的代价降低企业风险,所以,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也是风险管理目标的一部分。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目

37、标,企业风险管理一般还包括保证资源在损失后的充足性,满足法律与合同的义务,等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这些风险管理目标所设计的,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为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标准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都有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设计更像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人们仍然需要适宜的决策机构,来破除许多企业中风险管理责任空缺和重叠的僵局。关键是要在现有的管理结构的基础上发展,并把企业的经营模式、目标、文化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在较小的企业中,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可以像执行委员会那样简单,通过行使管理特权来识别风险、排定风险和轻重缓

38、急顺序、任命风险责任人、分析缺陷、批准行动计划和监督执行结果。但是,在规模较大且复杂的企业中,则需要设立风险管理总监和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识别的概念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前,企业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全面、连续地认识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它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风险识别实际上就是收集有关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暴露等方面的信息,发现导致潜在损失的因素。对于风险识别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一)风险识别具有系统性风险识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性是指风险识别不能局限于某一部门和环节,而应对整个企业各个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不仅包括

39、识别实物资产风险、金融资产风险,还包括识别客户资产、雇员/供应商资产和组织资产的风险。同时,风险识别不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其他职能部门,如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信息处理部门、人事部门等的密切配合。否则,难以准确、全面地识别风险。(二)风险识别具有连续性风险识别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连续性是指风险识别不可能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随着企业及其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风险经理必须时刻关注新出现的风险和各种潜在的风险。例如,企业从其他渠道中撤出进入新的商业渠道,企业被收购或破产,企业经营的环境发生变化等,都会使企业面临旧风险消失、新风险出现。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识别各种风险,分析其对本企业的各

40、种风险暴露的影响。风险识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偶尔为之,更不能一蹴而就。此外,政府法令和行政管理条例的变化,也会导致企业出现新的风险。例如,政府对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变化,会使企业面临法律诉讼风险。(三)风险识别具有制度性风险识别是一项制度性的工作,制度性是指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科学的管理活动本身需要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障,否则就难以保证此项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四)识别引发风险的来源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事故的发生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风险事故的发生是风险因素积聚、增加的结果。对此,风险管理人员在识别企业面临的风险时,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是了解企业可能遭受损失的来源。自然环境是最基本的

41、风险源,如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导致企业损失。此外,风险还可能源于社会经济、政治及法制环境,营运和认知环境等方面。如果风险管理人员不能识别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使其聚集或增加,都会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如果风险管理人员不能识别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也就不能确定应对风险的办法。 (五)风险识别的目的是衡量风险和应对风险风险识别是否全面、深刻,直接影响风险管理的质量,进而影响到风险管理的成果,识别风险的目的是为衡量风险和应对风险提供依据。例如,风险调查员的风险调查报告,是保险企业确定承保决策和保险费率的依据。风险识别的过程风险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收集有关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

42、险暴露和危害(损失)等方面信息的过程。例如,工业溶剂渗漏会使作业现场的工人吸入有毒气体,导致工人中毒的风险事故。对于这一事故可以进行以下分析:风险事故是工业溶剂的渗漏;风险因素是使用工业溶剂的车间通风条件较差,工人在没有防护工具的情况下离工作台太近;风险暴露是生产设备突然失控使得工人们必须进入通风条件较差的车间进行抢救;损失是工人吸入有毒气体,致使呼吸道出现严重问题。风险事故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工人住院治疗,使企业医疗费用支出增加,企业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行政处罚;风险事故导致的长期后果是工人申诉、请求鉴定为职业病、获得相应的补偿。防止这一风险事故再次发生的办法是重新设计工作台、安装车间的通风设备、防

43、止工业溶剂的渗漏、向工人发放防毒面罩等。风险识别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发现或者调查风险因素在风险事故发生以前,发现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是风险识别的核心。因为只有发现风险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改变风险因素存在的条件,才能防止风险因素的增加或聚集。一般来说,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企业面临的最基本的风险来源,例如暴雨、山洪等天灾都会引致损失。自然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地会对许多行业带来重大损失,例如,建筑项目会因雨天的多少而影响其进度;旅游业会因地震等灾害而影响游客人数。(2)社会经济环境。人们的价值观不断改变,物质要求不断提高,人类行为及社会

44、框架也间接成为风险源。例如,最常见的种族歧视导致国家间的争斗;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的混乱、灾害,都会导致社会环境出现危机。一个社会的政治环境往往能影响其经济环境,如政府行动可以影响国际资本市场或引致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或萧条也是经济系统内互相影响的要素。而一个地方的利率变化、贷款政策改变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3)政治及法制因素。政治环境是最难以捉摸的风险源,执政党的变更、外交关系的建立、区域联盟的形成都会对商业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使得特定政府越来越难以控制国际经济环境。在地方经济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政府减少对地方政府的资助,制定严格的有害废料处

45、理条例,都会使企业面临各种破产的风险。在国际领域,政治风险源表现得更加复杂。外资面临被当地政府没收充公的风险,税收政策的突然变化也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破产的风险。除了政治因素外,国家法制健全与否也会构成风险。司法制度若不健全,将使投资者增加风险。例如,政府奖惩标准的变化,司法系统对商业活动态度的变化,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政府奖惩标准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在国际领域中,国家间的法律标准是大相径庭的,这会使许多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例如,进行跨国投资的企业员工的权利,是否可能在其他国家得到更好的保护,司法系统是否可能为社会带来稳定和安全等,这些风险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4

46、)营运环境。企业的内部运作过程也是产生风险及不确定性的来源。例如,企业在聘任、调升、开除员工等方面须有正式及合理的准则及步骤,以免触犯有关劳工法律。又如企业有责任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及安全的工作环境,否则当事故发生时,企业便有可能面对巨额赔偿。从正面而言,若企业能有效地提供健全的营运环境,将使企业在赢得美好声誉的同时,也促进其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带来利润。(5)意识及沟通因素。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能力去了解、观察、度量和评估风险。然而风险的认定和评估带有主观性。企业风险管理人员最大的难题是怎样辨别某一风险元素,是概念上的可能还是真实的存在。因此,在认定和分析风险时,我们

47、需要客观地分析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以及肯定某一概念性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二)减少风险因素增加的条件在发现或者调查风险源以后,应该寻求引发风险因素减少的条件。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2006年修订版)中对公司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总结,指出公司的风险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前景、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周期或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市场饱和或市场分割、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市场占有率下降等;经营模式发生变化,经营业绩不稳定,主要产品或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过度依赖某一重要原材料、产品或服务,经营场所过度集中或分散等;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导致的风险、资

48、产周转能力较差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现金流状况不佳或债务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偿债风险、主要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风险、主要资产价值大幅波动的风险、非经常性损益或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金额较大导致净利润大幅波动的风险、重大担保或诉讼仲裁等或有事项导致的风险;技术不成熟、技术尚未产业化、技术缺乏有效保护或保护期限短、缺乏核心技术或核心技术依赖他人、产品或技术面临被淘汰等;投资项目在市场前景、技术保障、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融资安排、与他人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营业规模、营业范围扩大或者业务转型而导致的管理风险、业务转型风险,因固定资产折旧大量增加而导致的利润下滑风险,以及因产能扩大而导致

49、的产品销售风险等;由于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使用、产业政策、行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引致的风险;可能严重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其他因素,如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汇率变化、外贸环境等。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引发重大事故的风险因素要及时处理。一般来说,按照风险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可以将风险因素划分为4类:第1类是事故后果可以忽略,可以不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因素;第2类是事故后果比较轻,暂时还不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应该考虑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因素;第3类是事故后果严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的风险因素;第4类是可以造成灾难性后果的风险

50、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的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分类提供了考察风险事故后果产生过程的方法,改变了风险因素产生的条件,可以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三)预见危害或者危险危险就是造成损失的原因,危险不能用来指那些可能带来收益的原因,因为危险一词具有损失的意义,不同的环境可以产生相同的危害和危险,造成企业、个人财物上的损失。例如,火灾危险可能产生于物质环境(如闪电),也可能产生于社会环境(如纵火、骚乱),但是,无论由什么风险因素引发的风险事故,都会产生危害,造成损失。因此,风险识别的重要步骤是能够预见到危害,将产生危害的条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四)重视风险暴露风险暴露是风险识

51、别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可能面临损失的物体,都有风险暴露的可能,必须重视风险的暴露。例如,放在家具旁边的沾满汽油的破布是风险因素,这块破布有可能引发火灾的风险,这幢房子可能被烧毁,就是风险的暴露。风险管理实务中,任何企业的所有部门都有可能暴露于风险的威胁之下,企业的价值来源于五类资产。为了分析风险方便,企业一般可以把风险暴露分为:实物资产风险暴露、金融资产风险暴露、客户资产风险暴露、雇员/供应商资产风险暴露和组织资产风险暴露。目前,风险管理部门还没有找到适用于解决所有领域风险暴露的方法。相反,风险识别常常因不同的领域而有所不同。(1)实物资产风险暴露。实物资产风险暴露是指有形资产(如机器厂房存货

52、等)如暴露于风险之下,可能导致企业损失或收益。企业资产若受破坏或损失将会降低其本身价值,或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正确使用所拥有的资产,这可称之为损失元素。企业实物资产包含的损失元素主要有未经许可的盗用、使用效率低、巨大损失以及不可接受的成本等。相反,资产暴露于风险亦可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例如企业在地产投资上因明智的买入卖出而赚取的可观利润。(2)金融资产风险暴露。拥有金融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普通股和抵押债券的人面临此类风险暴露。金融资产代表着一些明确的、金融方面的权利,例如,获得收益的权利或按某一价格购买一项资产的权利。金融资产面临的损失元素主要有:经济表现未如理想;缺乏资金获取渠道(债务或股本);

53、不可接受的损失;意外损失;资产流动性不强;使用效率低等。与实物资产不同的是,金融资产的增值或损失常常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相关,与这些资产所代表的资产权益的变化有关,但不表现在自身的物理变化上。(3)客户资产风险暴露。企业对无形资产进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就像潜在的未来事件可能会影响有形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一样,同样,它们也可能会影响主要无形资产的价值,如客户资产、员工/供应商资产和组织资产。这些无形资产虽然由于计量等问题,还不能进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形成表内资产,但这些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重大,因而有必要加强对这些资产的风险管理。客户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客户资源中,能够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资产。主

54、要包括客户、渠道和关系公司。客户资产面临的损失元素主要有:普遍的客户质量问题;关键客户或渠道大量流失;渠道效率低;市场份额或市场机会丧失;联盟效能低。(4)雇员/供应商资产风险暴露。企业的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还包括对雇员/供应商投资形成的雇员/供应商资产。一些常见的雇员资产风险暴露如员工受伤、管理人员或员工死亡、罢工等都会直接影响雇员资产的管理。不过,这种风险暴露虽对人力资源造成损失,但也有一些好处,例如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等。所以一个成功的风险管理策略是要将潜在的损失减至最低,相反则将潜在的利益增至最高。需要指出的是,雇员/供应商资产,不仅仅指员工身体、心理上受到的伤害,供应商倒闭导致

55、企业直接财产损失等,而且还包括企业员工损伤或供应商减少带来的利润的减少、支出的增加,例如失业和退休等都是人力资本风险暴露。企业员工的安全和福利措施等,是人力资本风险暴露的重要组成部分。雇员/供应商资产面临的损失元素主要有:人才短缺;停工滞工;士气低落;供应商绩效低下;供应商成本太高和交货周期太长;供应商产品或服务质量低劣;与供应商合作效能不力等。(5)组织资产风险暴露。组织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领导能力、企业战略、企业知识和价值观、独特品牌、创新性流程和专用系统等。组织资产面临的损失元素主要有:领导力不足、战略不明确或陈旧过时、组织整体学习不足、流程效能差/效率低、经营行为不可靠、诉讼纠纷、知识共

56、享不足、系统陈旧老化、决策的原始信息不充足、管理专业资格证书造假、业务中断、知识产权丧失耗竭、品牌弱化、名誉损失、入市过迟、安全遭破坏等。杜邦分析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仅仅观察财务报表无法洞察财务状况的全貌,同时仅观察单一的财务比率,也难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情况。为此,需要把各种财务比率结合起来,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就是一种综合分析法。作为一种很实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它利用若干相互关联的指标对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价。由于这种分析法在美国杜邦企业首先使用,故称之为杜邦分析法。这种方法从评价企业绩效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标权益净利率出发,层层分解至企业最基本生产要素的使用

57、,成本与费用的构成和企业风险,从而满足经营者通过财务分析进行绩效评价的需要,在经营目标发生异动时能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修正。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为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分析框架。(一)分析的基本思路(1)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2)资产净利率是影响权益净利率的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资产净利率又取决于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需要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判明影响企业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在哪里。销售净利率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扩大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企业销售利润

58、率的根本途径,而扩大销售,同时也是提高资产周转率的必要条件和途径。(3)权益乘数表示企业的负债程度,反映了企业利用财务杠杆进行经营活动的程度。资产负债率高,权益乘数就大,这说明企业负债程度高,企业会有较多的杠杆利益,但风险也高;反之,资产负债率低,权益乘数就小,这说明企业负债程度低,企业会有较少的杠杆利益,但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低。(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反映的主要财务比率及其相互关系决定净资产率高低的因素有3个: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销售净利率对权益净利率有很大作用,销售净利率越高,权益净利率也越高。影响销售净利率的因素是销售额和销售成本,销售额高而销售成本低,则销售净利率高。杜

59、邦分析方法的作用,主要是解释各项主要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动原因和揭示各项财务比率指标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杜邦分析法只包括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力,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短期财务结果过分重视,有可能助长企业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忽略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工业时代的企业能够满足要求。但在目前的信息时代,顾客、供应商、雇员、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杜邦分析法在这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同样,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无形知识资产对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杜邦分析法却不能解决无形资产的估值问题。(三)利用杜

60、邦分析法作实例分析杜邦财务分析法可以解释指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趋势,以及为采取措施指明方向。下面以一家企业为例,说明杜邦分析法的运用。1、对权益净利率的分析权益净利率指标是衡量企业利用资产获取利润能力的指标。权益净利率充分考虑了筹资方式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因此它所反映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能力、财务决策和筹资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企业的权益净利率在2007年至2008年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分别从2007年的0.097增加至2008年的0.112。企业的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依据这个指标来判断是否投资或是否转让股份,考察经营者业绩和决定股利分配政策。这些指标对企业的管理者也至关重要。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