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与施工新技术XXXX级讲座_第1页
技术标与施工新技术XXXX级讲座_第2页
技术标与施工新技术XXXX级讲座_第3页
技术标与施工新技术XXXX级讲座_第4页
技术标与施工新技术XXXX级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讲座之一 技术标与施工新技术 技术标概述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计划体系的制定施工现场布置图管理计划与施工新技术应用 土木工程学院 李建峰教授第一节 技术标概述 一、技术标的作用与任务作用:保证施工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有秩序地进行,实现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安全文明、高效、环保施工。任务: (1)贯彻招标文件的要求。 (2)拟定施工部署、选择施工方法,落实建设意图。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4)确定各种资源的配置计划,为调度、安排提供依据 (5)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证施工顺利、安全地进行。 (6)制定实现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目标的保证计划 ,为施工项

2、目管理提出技术和组织方面的指导性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GB/T50502-2009)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9年10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北京 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3、施工部署;4、施工方案;5、施工进度计划;6、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劳动力、物资)7、施工现场平面布置;8、主要管理计划;(工期、质量、安全

3、、成本、环境、文明施工、分包管理)及施工新技术应用 。据工程情况-简略(标准图、常干、简单的、子项目) -详细(新的、复杂的)。 三、编制程序 图1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调查研究工程特点、地区特征及施工条件拟定施工部署编制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编制劳动力配置计划编制机具、设备配置计划编制材料、构配件配置计划制定施工准备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制定施工管理计划与措施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四、编制依据(9种) 包括:法规、标准、批文、合同、图纸、现场条件、资源状况、企业能力、施工组织总设计 在施工组织设计书中必须明确的依据: (1)本单位工程的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

4、件; (2)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3)施工组织总设计; (4)企业技术标准等。 五、工程概况的编写(一)形式 : 文字或表格,最好配有简要图纸(二)编写目的: 1、编制者心中有数,以便合理选择方案,提出相应措施; 2、审批人了解情况,以判断方案可行、合理、经济、先进性.(三)内容 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工程性质、用途;资金来源及造价;开竣工日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上级有关文件或要求;施工图纸情况;施工合同签订情况等. 2设计特点及主要工作量:(1)建筑:面积、层数、层高及总高;平面形状及尺寸;功能;室内外主

5、要装饰等。(2)结构:基础形式及埋深;结构类型;主要构件的材料及类型;抗震设防情况等。(3)设备:系统构成、种类、数量(4)主要工作量、工程量(列表) 3施工条件 位置、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当地气温、风力、主导风向,雨量、冬雨季时间,冻层深度等); “三通一平”情况; 场地周围环境; 交通运输条件; 劳动力、材料、构件、加工品、机械供应和来源; 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现场暂设工程的解决办法等。 4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施工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 从工程量、工期、结构复杂、装饰质量、施工条件、地点特征、资金等方面找出。第二节 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案 内容: 1、施工部署: 确定项

6、目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制定施工管理目标 ; 确定施工展开程序; 确定时间和空间安排。 2、制定施工方案: 划分施工段;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 ; 确定施工顺序; 选择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第三节 施工计划的编制 (一)概述 1作用1) 指导现场施工的安排;2) 确保施工进度和工期;3)是编制资源配置、施工准备计划及布置现场的依据。 2分类 1) 控制性计划控制分部工程的施工时间、配合与搭接关系;用于:大型、复杂、工期长、资源供应不落实、设计可能变化. 2) 指导性计划确定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配合与搭接关系;用于:任务明确、施工条件及资源供应基本满足、工期不太长 3)

7、实施性计划确定施工过程的施工时间、配合与搭接关系;用于:具体指导施工作业(如:旬、周滚动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 3形式 1) 图表(横道、垂直)形象直观地表示各工序的工程量,劳动量,施工班组的工种、人数,施工的延续时间、起止时间。 2) 网络图表示出各工序间的相互制约、依赖的逻辑关系,关键线路等。 4编制依据 1) 各种有关图纸; 2) 总设计; 3) 开竣工日期; 4) 气象资料、施工条件; 5) 施工方案; 6) 预算文件; 7) 施工定额; 8) 施工合同等。 (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1. 划分项目要求:1)粗细取决进度计划的类型(控制粗, 指导细)2)适当合并,简明清晰。工程量

8、过小者不列; (如指导性计划中:防潮层)较小量的同一构件几个项目合并;(如圈梁含扎筋、支模、浇砼)同一工种同时或连续施工的合并。 (如支梁侧模及板模)3)依据施工方案。4)不占工期的间接施工过程不列(如构件运输)5)设备安装单独列项。6)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列项。 2. 计算工程量要求: 1)工程量单位与定额一致; 2)与方案的施工方法一致; (土方:挖坑?槽?大开挖?放坡) 3)分层分段流水时,要分层分段计算; (若各层段大致相等时,可只算一段,再乘层段数) 4)利用预算文件时,要适当摘抄、汇总或重算; (单位不同、项目不同、规则不同) 5)合并项目中各项应分别计算; (外墙水刷石、干粘石) 6

9、)其它及水、电、设备安装等可不算或由承包队算。 3. 计算劳动量及机械台班量P PQ/S=QH (工日或台班)注意: (1)实际工作中,所用定额应参照国家、地区定额,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工人技术等级构成、现场条件、技术装备水平),研究确定出本工程的定额水平。 (2)合并施工项目的处理方法: 1) 其中各项分别计算后将劳动量(台班量)汇总; 2) 其中各项是同一工种施工的,求出其平均定额: 平均产量定额: 平均时间定额: 4. 确定持续时间Ti 法1:先定人员或机械数量及班制: Ti=P i /(R iNi) Ri 人:考虑现有情况、现场条件、工作面、劳动组合; 机:考虑现有及获得情况、工作面

10、、效率、修、养; Ni工作班制(常取一班制)。 当:工期紧 为提高机械使用率 必须连续施工(整体浇筑、滑模) 为流水施工创造条件 可两班或三班 注意:当Ti太长(工期不允许)或太短时(没必要)时,应调整Ri或 bi,直至符合工期或合理可行。 法2:先确定延续时间,再计算人数或机械台数: R i =P i /( TiNi) 要求:计算出Ri后,要进行可获得情况、现场条件、工作面、最小劳动组合、机械效率等方面分析研究,采取合理措施或进行调整。注意:工作班组与机械配合施工时,计算出Ti后,必须验算机械配合能力。 法3:无定额可查或受施工条件影响较大者,可采用“三时估计法”(见教材 )。 5. 编制施

11、工进度计划表或网络图 (1)编制横道图计划 1) 填写项目名称及计算数据 (表头形式见下页)序号 工程名称 工程量定额劳动量机械量工作班制每班人(机)数持续时间施 工 进 度分部 分 项数量单位工日数工种台班数型号年 四 月五 月2468101214161820221基础工程234567主体结构工程89101112131415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编制人: 2) 初排施工进度 要求: 按分部分项工程的顺序进行,一般采用分别流水,力争在某一分部或某些分项工程中组织节奏流水; 分层分段画进度线; 各工序间连接施工或搭接施工(据工艺上、技术上、组织安排上的关系); 尽量使主要工种连续作业,避免出现冲

12、突现象; 注意技术间歇及劳动力的均衡性。 3)检查与调整 检查内容: 总工期; 技术、工艺、组织上是否合理; 延续时间、起止时间合理否; 有立体交叉或平行搭接者在工艺、质量、安全上是否正确; 技术与组织上的停歇时间是否考虑了; 有无劳动力、材料、机械使用过分集中或冲突现象。 修改与调整需注意: 修改或调整某一项可能影响若干项; 修改或调整后工期要合理,且要符合方案或工艺要求; 流水施工各参数应符合要求; 进度计划应积极可靠、留有余地,以便执行中能修改与调整。(2)编制网络计划 1)编制项目表 包括:名称、工程量、劳动量、工种、人数、延续时间及节拍 2)绘制网络图 单代号或双代号,标时或时标 3

13、)计算时间参数 4)进行优化调整 某装饰装修工程网络计划(局部),见下图:二、资源配置计划(一)劳动力配置计划 据进度计划统计每天所需工种及人数,按天(或旬、月)编计划。(见表)序号工种名称总需要量(工日)需要人数及时间4 月5 月6上旬中旬下旬上旬中旬下旬1木工23801522353535352瓦工425002845454550(二)主要材料配置计划 编制依据:按进度计划或施工预算中的工程量 内容:列出名称、规格、数量、所需时间。 (见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需要量供应时间备注单位数量1钢筋HRB400-25t502012.3.12水泥P.O32.5t3202012.3.1(三)构件配置计划 种

14、类:钢筋混凝土、木、钢构件,混凝土制品等; 编制依据:施工图纸、进度计划、储备要求、现场条件 内容:品种、规格、图号、需要量、使用部位、加工单位、供应日期。(见表)序号品名规格图号、型号需要量使用部位加工单位使用日期备注单位数量123(四)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计划 编制依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内容:提出机械、机具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使用的起止时间。(见表)序号机具、设备名称类型、型号或规格需要量货源进场日期供应日期备注单位数量123编制依据: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计划主要作用:是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现场布置的依据 。编制内容:技术准备、现场准备等。 1技术准备 (1) 图纸准

15、备。(学习与会审) (2) 施工计量、测量器具配置计划。 (3) 技术工作计划。(如: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验工作计划、样板项和样板间制作、技术培训计划等) (4) 新技术项目推广计划。(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四新”项目在本工程中推广应用计划) (5) 测量方案。(如高程引测、建筑物定位、变形观测等)第四节 施工准备和施工平面布置一、施工准备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设计的意义1是安排布置现场的依据;2是有计划、有组织和顺利施工的重要条件;3是安全、文明施工、加强现场管理的基础;4是提高效率、加快进度、取得良好效益的保证。(二)要求 1分阶段绘图;(不同施工阶段,布置内容不同)

16、 2要考虑各施工阶段的变化和发展需要;(水电管线、道路、房屋、仓库不要轻易变动) 3土建与设备安装共同协商,防止相互干扰; 4比例:一般1:200500。(三)设计内容1已建、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2测量放线标桩、地形等高线;3垂直运输机械的位置、开行路线、控制范围;4构件、材料、加工半成品及施工机具的堆场;5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搅拌站,输送泵站,加工棚,仓库,办公,道路,水电管线;宿舍、食堂;消防及安全设施等);6必要的图例、比例尺,方向及风向标记。(四)设计依据1. 原始资料: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2. 建筑设计资料:总平面图、管道位置图等;3. 施工资料: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资源

17、需要量计划、业主能提供的设施;4. 技术资料:定额、规范、规程、规定等。 (五)设计原则1布置紧凑,少占地;2缩短运距,减少二次搬运;3尽量少建临时设施,节约费用;4. 所建临设要方便生产和生活使用;5. 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要求。 经过多个方案比较,找出最合理、安全、经济、可行的布置方案。(六)设计的步骤与要求 1. 场地基本情况 (1) 场地的形状尺寸; (2)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或构筑物; (3)已有的水源、电源及管线、排水设施; (4)已有的场内、场外道路,围墙; (5)需保护的树木、房屋及其它设施等。 2. 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1)起重机的布置 位置、开行路线或塔道、控制范围、

18、有关数据。 (2)固定式垂直运输设备 1)井架、门架、外用电梯位置要求: 使地面及楼面上的水平运距最小或运输方便; 减少砌墙时留槎和以后的修补工作; 应避开塔吊搭设,保证施工安全。 2)卷扬机位置要求: 应尽量使钢丝绳不穿越道路; 司机视线好; 距井架或门架的距离不宜小于15m,且不小于吊盘上升的最大高 度; 距拟建工程也不宜过近; 距前第一个导向滑轮不得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 (3)混凝土输送泵及管道 1)输送泵:应设置在供料方便、配管短、水电供应方便处。 2)管道布置: 应尽量减少管道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垂直向上的运输高度较大时,应使地面水平管的长度不小于垂直管长度的1/4,且15m,

19、否则应设截止阀。 倾斜向下输送时,应通过设弯管、环形管等,防止停泵时混凝土坠流而使泵管进气。 3. 布置运输道路 (1)形状:环状、“ U ”状为好, “ 一 ”形端部有回车场 。 (2)路面宽度: 单车道 34m; 双车道 5.56m; 消防车道4m。 (3)转弯半径:单车道912m,双车道7m; (4)路面高度:高于场地100150mm。 雨季起脊,两侧设排水沟 。 4. 搅拌站、加工棚和构件、材料的布置 考虑运距、面积尺寸、间距、位置、数量。 (1)需用塔吊运输者,应在塔吊控制范围内; (2)原材料位置应在路边,以便进场、卸车; (3)各种棚、房尽量躲开塔吊,否则搭防护棚; (4)原材料

20、堆场与其加工棚、成品堆场宜相邻,以减少搬运距离; (5)面积、尺寸、存放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5. 临时房屋 要求: (1)面积据进度计划中高峰期人数及面积定额确定; (2)生产性、生活性适当分开; (3)使用方便、不妨碍施工; (4)尺寸适当; (5)符合安全防火要求。 6. 布置水电管网 (1)施工水网 1)管线的布置 要求: 宜枝状布置,长度最短,通到各主要用水点 宜暗埋,在使用点引出,并设置龙头及阀门 管线不得妨碍在建或拟建工程,转弯宜为直角 2)消火栓 一般现场:消防栓应与主管相连,管径100mm ;消防栓间距120m ;消防栓距房屋525m,距路边 2m,宜在转弯处;消防栓周围3m之

21、内不能有任何堆物,并设明显标志。 高层建筑施工:需设蓄水池、高压水泵及消防竖管(65 mm);高压水泵应不少于两台;每两个楼层应设一个临时消防栓,每个消防栓的服务半径不大于25m。 3)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排除(2)施工供电布置 1) 线路宜布置在围墙边或路边。架空设置时电杆间距2535m,高度4m;距建筑物或脚手架4m,距塔吊所吊物体的边缘 2m。 2)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或在塔吊控制范围内,宜埋设电缆,深度不小于0.6m,电缆上下均需铺50mm厚细砂,并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后再覆土,穿越道路或引出处须加设防护套管。 3) 各用电器应单独设置开关箱。开关箱距用电器不得超过3m,距分配电箱不超过30m

22、。 4)变压器:布置在现场边缘高压线接入处,远离交通要道口,四周设置围栏。第五节 施工管理计划及施工新技术应用 (一)进度管理计划主要包括:(1)对进度计划逐级分解,以实现阶段目标,保最终目标;(2)建立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管理制度;(3)制定进度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技术、合同措施等)(4)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5)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协调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一、施工管理计划(即各项保证措施)(二)质量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按项目要求,确定质量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2)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3)

23、制定技术和资源保障措施、防控措施;(4)建立质量过程检查制度,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三)安全管理计划 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等。主要包括: (1)确定重要危险源,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2)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资源配置; (4)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5)针对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6)制定相应的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 (7)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并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四)环境管理计划 针对常见的大气污染、垃圾污

24、染、施工机械的噪声和振动、光污染、放射性污染、生产及生活污水排放等,编制环境管理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制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 (2)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3)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源配置; (4)制定现场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 (5)建立现场环境检查制度,并对环境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五)成本管理计划 以项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编制。 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项目施工预算,制定项目施工成本目标;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成本目标进行阶段分解; (3)建立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4)采取合理

25、的技术、组织和合同等措施,控制成本; (5)确定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制定必要的纠偏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六) 其他管理计划1. 其他管理计划内容包括文明施工管理计划、防火保安管理计划、合同管理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计划、创优质工程管理计划、信息与沟通管理计划、质量保修管理计划以及对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管理计划等。2 其他管理计划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复杂程度加以取舍。3 各项管理计划的内容应有目标,有组织机构、有资源配置、有管理制度和技术、组织措施等。投标时,是评价技术标的内容之一包括最新的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和技术以及最新的管理模式的应用。参考李建峰

26、主编现代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5主要内容有:二、施工新技术应用(一)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新技术 包括: 预应力锚杆技术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组合内支撑技术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技术 TRD工法 冻结排桩法基坑支护技术 高边坡防护技术 (二) 地基处理及桩基新技术 如 1.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2.爆破挤淤法地基处理技术 3.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技术 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5.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6.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7.长螺旋水下灌注桩技术 8.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9.挤扩支盘灌注桩技术(三) 地下空间施工新技术 如 暗挖法 盾构法 顶管法 沉井法 逆作法 盖挖法 (四)高效钢筋 与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1. 高效钢筋技术 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 粗钢筋直螺纹连接及植筋技术 4. 新型预应力技术(五)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2. 早拆模板技术 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4. 新型脚手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