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解读_第1页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解读_第2页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解读_第3页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解读_第4页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现象解读 摘要:青少年偶像崇拜既影响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又与其身心健康成长密切相关。本文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偶像崇拜;心理;原因;对策 偶像崇拜,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目前青少年群体中普遍而又引人注目的心理现象。它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甚至命运的改变,因此,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孩子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期,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心理学来看,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社会心理现象,是个体对其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特指基于“光环效应”形成的社会印象及盲目的心理倾向,是一种

2、发展性心理行为。弗洛伊德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性发展的标准和方向;埃里克森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体将儿童时期对父母的养育式依恋,转移到青少年时期对异性浪漫式依恋的一种表现形式;弗洛姆则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对幻想杰出人物的依恋,这种幻想常被?分地强化或理想化了。 有关学者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偶像崇拜在青少年中是广泛存在的。例如:有77.4%表示会“收集有关的一切资料”,58.5%“想办法参加有此明星出现的场合”。目前,青少年选择偶像的范围比较宽泛,而且普遍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追求个性气质和人格魅力。关于崇拜明星的调查显示:55.22%选择影视明星,38.1%为体育明星,崇拜“自己、父

3、母、老师”的分别是22.2%、16.83%和16.2%,由此,青少年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年龄与自己相近或略长的“名人”或“明星”。曾有一个美国学者(AdamsPrice Greene)对美国青少年进行了类似调查,他认为青少年对偶像有两种依恋类型:认同式依恋和浪漫式依恋;前者是希望成为该偶像那样的人,后者是希望成为该偶像的“恋人”。 基于现状调查,研究者们发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中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上。心理方面主要是理想化、浪漫化和绝对化:他们会盲目地崇拜某一类人或者某一个人,认为他们是完美无瑕的,逐渐就会形成一种近似狂热的追逐和迷恋,甚至以此梦幻自己的爱情;对偶像报以绝对的信

4、任,偶像什么都是对的,容不得他人有一丝不同的见解。行为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心理活动倾向具有冲动性,行为反应过度、超现实主义。 相关研究发现,青少年偶像崇拜还存在着细微的性别差异:女性偶像崇拜的比例更高,对其偶像也更痴迷更狂热。研究者认为,这或许与女性相对较早的性生理心理发展、依赖心理更强、情绪体验更细腻更敏感有关。 青少年偶像崇拜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们崇拜的偶像人物变化很快,但每次他们都非常狂热和痴迷。为何“明星”的偶像生命并不长久,但偶像崇拜现象的生命力却如此顽强,并表现出如此一致的行为呢?心理学对此做出了以下解释: (一) 自我认同的需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理论中提

5、出,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当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冲突时,往往会感到混乱和无所适从,他们内心深处的这种困惑源于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自我同一性”。于是,他们开始探索自我的意义,寻找自我的存在,这时就需要一个具体形象作为自我的代表,偶像崇拜就成了青少年追寻自我的主要表现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是崇拜者的理想自我。 (二) 心理归属感和从众行为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从众心理则是个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偶像崇拜可能是青少年融进团体的一种手段。例如,有些青少年只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而加入偶像崇拜的队伍,从而让自己有归属感,成为团体的

6、一分子,在情感上获得接纳与认同。 (三)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尽管青少年们都感觉自己长大了,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实他们的心理并没有与之相同地长大,这中间可能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他们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但有限的生活经验又使其离不开父母的帮助,这种矛盾使他们感到苦恼。所以,青少年可能希望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独立,“偶像”成了他们的心理寄托。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提出“心理延缓偿付期”的概念,认为青少年需要时间去梳理、整合自我同一性发展中出现的混乱与矛盾,在此期间出现一些特有的心理行为现象正是其进行心理社会适应的表现。因此,我们要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允许青少年在自我探索的缓冲期去整合人格

7、、发展自我,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 (一) 引导青少年学会“辩证思维”。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辩证地对待偶像崇拜,引导崇拜心理发挥正向、积极的作用,减少或消除其负向效应。 (二) 引导青少年进行理性的社会学习。通过自我调节,将情绪化、极端化的观察模仿学习转化为理性、实用的社会学习,通过学习间接经验,引导青少年更加注重偶像的内涵和传达的正能量,形成积极认同和依恋,从而促进青少年的自我成长。 (三) 与青少年进行“心灵对话”。采用对话交流、微讲座的形式,引导青少年渐渐释放内心,主动参与对话,进行自我反思,通过不断地实现正确的自我选择,最终促进其心理向健康境界发展。 (四) 加大主流媒体对“偶像”的正向宣传和评价。通过不断强化“偶像”实现自我目标过程中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加强正能量的宣传,用其真实的人格魅力引导青少年理性的思考和行为。 参考文献: 1王仁?.成人学习现象的文化学解读及其意义建构J.继续教育,2016:63-67. 2杨林.当代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及其伦理引导D.河北师范大学,2016. 3胡维成.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交流平台2016:158-159. 4张文喜.青春期青少年偶像崇拜原因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