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 PAGE 49页目录 HYPERLINK l _TOC_250042 第一章总论3 HYPERLINK l _TOC_250041 项目概况3 HYPERLINK l _TOC_250040 项目建设的依据5 HYPERLINK l _TOC_250039 项目建设的标准及规范5 HYPERLINK l _TOC_250038 可行性报告研究的范围6 HYPERLINK l _TOC_250037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背景及必要性8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8 HYPER

2、LINK l _TOC_250036 项目建设的背景9 HYPERLINK l _TOC_25003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 HYPERLINK l _TOC_250034 综合评价11 HYPERLINK l _TOC_250033 第三章项目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11 HYPERLINK l _TOC_250032 选择原则12 HYPERLINK l _TOC_250031 项目土地情况12 HYPERLINK l _TOC_250030 3.3 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12 HYPERLINK l _TOC_250029 3.5 气象条件123.7.项目建设优势条件分析13 HYPERLINK

3、 l _TOC_250028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及方案15项目建设总体构思15 HYPERLINK l _TOC_250027 项目建设内容16 HYPERLINK l _TOC_250026 4.2.项目建设方案16 HYPERLINK l _TOC_250025 第五章安全、消防25 HYPERLINK l _TOC_250024 5.1.安全25 HYPERLINK l _TOC_250023 5.2.消防27 HYPERLINK l _TOC_250022 第六章卫生、节能与环保29 HYPERLINK l _TOC_250021 6.1.卫生29 HYPERLINK l _TOC_2

4、50020 6.2.节能与环保29 HYPERLINK l _TOC_250019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32 HYPERLINK l _TOC_250018 项目场址环境现状32 HYPERLINK l _TOC_250017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32 HYPERLINK l _TOC_25001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4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5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投资估算35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38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第九章项目的招标投

5、标39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9.1.概述39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招标范围及原则39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工程招标的内容与形式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第十章项目综合评价41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社会效益评价41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经济效益评价41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环境效益评价41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43 HYPERLINK l _TOC_

6、250003 建设期实施方案43施工进度安排45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第十二章项目研究结论与建议46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12.1.结论46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12.2.建议46附件: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项目选址意见书。4、某县环境保护局出具的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批复。5、项目总体规划平面布置图。6、项目单体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总论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和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某县城靖安路二、项目建设单位:某县民政局

7、1、法人代表人: XX2、联系电话:XX3、联系地址:某县原十二团大院内4、邮政编码: XX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某县民政局是县人民政府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局机关内设 8 个股室, 分别是:秘书股、优抚安置股、救灾救济股、社会救助股、基层政权建设和区划地名股、社会事务股、殡葬管理股、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下辖某县烈士陵园管理所、某县殡仪馆两个事业单位及某县印支难民综合贸易公司一个企业单位。全局共有在职干部职工36 人,其中:局机关工作人员 24 人,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 人。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经常性的扶贫帮困活动;组织协调全县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

8、贯彻国家优抚政策和法规,负责全县的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依法进行婚姻登记管理、殡葬管理、收养登记管理、福利企业管理、社团和民办非企业管理等工作;负责行政区域勘界和划分;负责全县老龄委的日常工作;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近几年来,全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 在省、州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的民政工作宗旨,认真履行 “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 ”的职责,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握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补强弱点,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上办实事,在基层

9、民主政治建设上求实效,在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上出实招,在社会事务管理上创实绩,民政工作取得全面进步,为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 “和谐某 ”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的形势下,民政工作面临新的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全县民政工 作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牵引,坚持贯彻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的方针,大力推进民政管理法制化、民政事业社会化、民政服务网络化和工作手段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严格依法行政,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力打造阳光民政、满意民政。四、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规模某县

10、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是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某县民政救灾工作的实际,科学规划功能布局。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2952.69 平方米。其中: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建筑面积为:2556.83 平方米,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面积为: 395.86 平方米。项目建设的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的指示精神;2、民政部关于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民发2009148 号);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十二五”专项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投资 20112066 号);4、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文山州委、州

11、政府关于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的指示要求;5、国家民政部发布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6、文山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7、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纲要;8、某县 “十二五 ”民政工作发展规划;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项目建设的标准及规范一、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民政部 2009-1) 二、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三、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5-2003);四、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五、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六、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1-11 册);七、供

12、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 GB50052-2009);八、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九、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十一、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GBJ140-90);十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十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8466-2005);十四、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GB18306-2001);十五、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 GB50223-2008);十六、其它相关标准与规范。可行性报告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并在建设单位

13、提供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就以下内容进行分析和测算: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二、项目建设的环境三、建设内容及方案四、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五、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六、环境影响评价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八、社会效益分析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救灾应急体系建设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 的救灾工作方针,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救灾应急能力为核心,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城市农村统筹、政府社会协

14、同、治标治本兼顾,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统筹做好灾前、灾中和灾后各阶段的应对工作,全面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项目建设目标通过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项目的建设,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救灾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救灾应急综合协调机制;建成覆盖各级政府和城乡社区的救灾应急预案系统;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灾情管理系统;建成布局合理、品种齐备、数量充足、管理规范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完善救灾法律法规,打造救灾科技支撑平台,建立专兼结合的救灾应急

15、队伍;建立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救灾应急工作格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救灾应急体系,全面提升救灾应急工作的整体水平。项目建设的背景某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部的边境县,位于北纬 22o4223o15和东经 103 o 52104 o 39 之间。东与麻栗坡县相连,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交界,西南连接河口县,西与屏边县毗邻,北与文山县接壤, 东北与某县隔盘龙河相望。 县城距省会昆明396 千米, 距州府文山 56 千米,距中越边境线最短距离约20 千米。县境东西最大横距 79 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1 千米,最小纵距 24.7 千米。全县总面积2676 平方千米。某县

16、属低纬度亚热带东部型山地季风气候。由于海拔高低差异大,同一地区的气候温差也较悬殊, 局部地区形成 “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 ” 的立体气候。具有低坝河谷炎热,中山浅丘温暖,高山温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雨季分明的特点。河流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境内有70余条溪流,分别汇入盘龙河、响水河、小白河、那么果河、南浦河、南北河等8条大河,地表水、地下水年径流量31.5亿立方米,理论水能蕴藏量6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 30万千瓦,棉花山、天生桥、南滚、咪湖一、二、三级、大梁子、花坝子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8.06余万千瓦 , 全县有耕地43.62万亩,农民人均 1.35亩,其中稻田 10.09万亩。土壤 9

17、个土类 14个亚类24个土属 27个土种。山区较多,土壤肥力较低,农业科技普及率较低。农产品主要有稻谷、玉米、麦类、薯类、油菜、甘蔗、三七、茶叶、烤 烟、草果、亚麻等。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与越南接壤,国境线138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 2676平方公里。辖 13个乡(镇) 1个管理区委员会, 124个村委会(社区), 2197 个村民小组, 2010年,总人口 36912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1393人,占全县总人口49.14。全县均属山区,最高海拔2979 米,最低海拔 123米,年平均气温 16.9 ,地缘地貌特殊,既有温带和亚热带兼容的气候条件, 还具备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被称

18、为 “中国第三大锡矿基地 ”和“中国草果之乡 ”,是一块美丽富饶的边陲宝地。 2010年, 全县财政收入 53038万元,财政支出142628 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3005 元,全县农业人口基本处于贫困状态,是一个集“老、少、边、穷 ”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扶持县之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某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部,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原战区为一体的县份。县城马白距省会昆明396 公里,距州府所在地文山56 公里,距中越边境线约20 公里;距昆河铁路和等级公路 102 公里,距 “衡昆”高速公路 106 公里,距麻栗坡县天保口岸 13

19、0 公里。国境线长138 公里,与越南的老街、河江两省的箐门、新马街、黄树皮、猛康四县接壤,目前已有公路与越南实现对接,2010 年末人口 36.9 万。由于全县2676 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有97%以上是山地和狭谷,海拔在 123 米至 2549.6 米之间,气象多变,地质复杂,活动断层沿盘龙河(南温河)狭谷遍及文(山)麻(栗坡)断裂带,全县受着低温、干旱、洪涝、冰雹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素有“无灾不成年 ”之称。加之县贫民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群众整体素质偏低,防灾抗灾能力及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年年发生自然灾害,年年需要国家和对口帮扶地区救

20、援抗灾。然而,某县救灾应急体系建设落后,至今全县均无具备相关规模及功能齐全的防灾抗灾和救灾物资储备库等必要的基础设施,目前救灾物资只能租用原守备三团营房存放,储备空间十分有限, 结构不完整、功能不齐全、保障能力不足。不仅物资储备品种单一,而且不稳妥,不 保密,对救灾物资进行储存、调拨、使用和回收造成较大影响,不完善 的救灾应急体系大大削弱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为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因此,提出新建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项目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综合评价1、项目的建设积极贯彻了各级人民政府对“加强民政救灾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的精神。

21、2、项目的建设符合某县城市发展的规划原则。3、完善民政救灾工作建设顺民心,合民意,顺应时代要求。为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等奠定基础。投入使用后可获得较佳的社会效益。第三章项目场址选择及建设条件选择原则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位于某县城靖安路,项目土地属行政划拨,某县规划局同意项目选址。项目总用地面积为 5 亩。项目土地情况项目建设地点在某县城靖安路。项目建设用地已取得某县城乡规划 局核发的文规选字第2011-064 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已同意该项目的选址。其土地用地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在项目实施前,将取得用地的 合法手续。3.3 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项目所

22、在地属某县城靖安路,交通四通八达,本项目的实施与周边建筑物无任何影响。项目所处地段交通便捷,联系方便。气象条件气象条件:春秋长,冬夏短,四季气候差别不大。某县气候终年温 暖,年均气温 12.8一18 1,月均最高气温 16 8一23,最低气温7 2一106;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319天, 2023.1小时;年均积温6502;陆地蒸发量 1780.2毫米;年或有霜冻,但无霜期长,平均为359天,间或年份有小雪;降雨量较充沛,年均降雨146.4天, 992.7毫米。对基建施工存在一定的影响,需抓紧在雨季来临前完成基础工程。2 、 地震 影响 条件: 按 国家 建筑 工程抗震 设防分 类 标准( G

23、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 GB50011-2010)之规定,项目需作六度设防。城市公用设施依托条件1、供电:某县现有电力装机容量10 万千瓦,并与全州并网,与省接网,项目实施地点属电网覆盖范围,项目实施地点属某县城区内,项 目施工用电有保障。2、供水:随着某县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给水管网已覆盖到建设场地。项目用水供水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一路DN150 给水总管供消防及各用水点用水。3.7.项目建设优势条件分析1、政策走向优势本项目属于政府投资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不但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某县发展建设规划的要求。项目的建设是顺民心,合民意,适应

24、时代要求,已得到某县人民政府等党政机关的政策支持。2、区位优势项目地处某县城区。本项目的建设,为民政救灾工作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该区域交通便捷,位置优越,无可替代。3、集约优势项目周边规划有机关办公、居住等功能。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较为完善的服务功能。总之集约优势较为明显。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及方案项目建设总体构思一、立意构思体现 “实用、高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便于实现整个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内的各功能区便捷联系。并与周边环境融入一体,从而创造了既注重业务楼的环境塑造,又注重与外界环境相互交融的“双景区域 ”现象。二、规划结构原则及要求项目的规划设计应认真研究

25、场地现状和该片区的规划环境,以便于该项目能恰如其分的融入到未来发展的主题中,力求结构清晰、形态稳 重、特色突出。该项目的方案应以现有土地形状为基础,通过功能区划 分,有利于整个综合业务楼空间序列的展开。总之,应做到设计要人性 化,功能要实用化,环境要园林化,内部结构要合理化,配套要完善化。结构除了满足安全的要求外,更注重配合建筑表现建筑的结构之美;水电设计除了满足当地建筑主管部门的要求外,尽量采用较先进的设计理念,保证项目的可靠运行;综合管网、弱电(含通信、电视、电话)、消防等方面周全的设计。三、设计依据(一)规划红线及规划条件。(二)建设单位设计委托要求。(三)国家有关规划设计规范及技术经济

26、指标。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的建设内容是新建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占地面积5 亩,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建筑占地568.4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2556.83 平方米,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占地238.55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395.86 平方米。以及配套建设室外道路、绿化、停车等附属工程。项目建设方案一、设计要求该建筑属二类公共性建筑, 耐久年限为 50 年;抗震设防烈度建议按六度设防,防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外形现代、简洁、大气,并有一个较 好的室外环境。(一)平面布置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用地面积 5 亩,总建筑占地面积 806.95 平方米。建设总建筑面积 295

27、2.69 平方米。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在某县靖安路。根据整个中心的总体布置要求,规划时已留有足够的绿化、美化用地。主体建筑前设绿化地,前方设停车位。 (附总平面布置图)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序号项目单 位指 标备 注1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3331.865 亩2总建筑占地面积2806.953总建筑面积22952.693建筑密度%24.224绿化面积21446.035绿地率%43.46容积率0.886总平面规划主要指标(二)建筑设计根据整个指挥中心及物资储备库的要求,总规划用地5 亩,而本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806.95 平方米,在建筑外观设计方面,从整体造型要体现一定

28、的标志性,力求做到造型美观、体现时代特征。二、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 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2006 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 GB50223-2008)(二)工程概

29、况1、设计使用年限50 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2、基本风压 0.30KN/ ;地面粗糙: B 类。3、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框架抗震等级:四级。4、场地类别:类。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三)建筑楼面及屋面主要部位荷载取值1、屋面:不上人屋面0.50KN/ 、上人屋面 2.0 KN/ 。2、楼面:办公室2.0 KN/ 、档案室 5.0 KN/ 。3、消防楼梯: 3.5 KN/ 。其它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 年版)表 4.1.1执行。(四)结构选型及基础形式1、结构体系:采用全框架结构。2、基

30、础形式:因本项目未做地勘,参考周边地质勘察资料,根据本工程的上部结构特点及荷载大小,结合场地附近建筑物的基础形式, 基础方案建议选用柱下独立基础。三、消防设计1、水源室外消防栓消防水源来自市政消防给水管网,市政管网水压量有保证,当出现火灾时,可保证连续供水。按规范规定,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布置成环状,进水管为2 条,管径DN150,分别从市政管网的不同管段取水。本项目在建筑物室外设置2 套室外地上式消防栓。室内消火栓消防水源前10 分钟来自屋顶消防水箱( 10m3),10 分钟以后的消防水源由市政管网供给。室内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状,管径DN100,管道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以便检修用。室内消火栓按

31、2 股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进行布置。2、消防用水量a.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 b.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c.室内、外消防用水总量为35L/s,火灾延续时间2 小时,一次消防用水 250 m3。3、管材消防给水采用无缝钢管,焊接。4、管道防腐消防给水管埋地部分采用环氧煤沥青加强级防腐。明露部分底漆二道面漆二道。5、消防设施消防水箱 1 座,容积 V=10 m3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型号SS100/65-1.0,2 套室内消火栓 SN65, 8 套消防水泵结合器DN100,2 套6、灭火器配置室内按规范配置灭火器,危险等级按中级危险配置,每层设2 个灭火器配置点,每个配置点2

32、具 MF/ABC4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共 20 具。四、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 版);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3、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1994 年版);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J5749-2006;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二)设计范围本项目建筑红线范围内建筑物及室外的消防系统及给排水系统工程。(三)给水系统1、水源 :生活水源来自城市自来

33、水管网,水压 0.30Mpa,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项目的进水管从界区附近的市政给水管网上接,接管径 DN80 ,引水管处设置管道过滤器、倒流防止器及水表计量。消防水源来自市政消防给水管网,水压 0.30Mpa,项目的消防进水管从界区附近的市政消防环状管网的不同管段接入 2 根 DN150 管道供室内,室外消火栓用水,室内消火栓设置消防管道泵增压。2、用水量生活用水量: 该项目建成后, 主要用于工作人员日常的生活用水。每天预计有40人,每人每天用水量为40L,则 Q1=40人40L/ 天人=1.6m3/d,即生活用水量为: 1.6m3/d不可预见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15考虑,

34、即1.6 15 0.24m3d最高日用水量为: 1.6+0.241.84m3d3、系统设计本工程室内给水系统暂按市政水压0.30Mpa 考虑设计,用水均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设置给水泵及消防水泵房,根据建筑物高度,本次工程采用生活泵二次加压供水,在屋顶设水箱8m3,上行下给,室内消防给水系统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供水。五、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概况: 本项目主要为民政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业务用房,属二类民用建筑。2、建筑、水、暖专业提供的资料3、现行有关设计规范: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35、94(2003 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 年版)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二)设计范围1、供配电与照明2、防雷与接地保护3、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4、弱电工程(三) 供配电1、负荷性质:本项目的供电负荷为二级负荷;自身消防设备、照明、事故照明及生活水泵等为三级负荷;污

36、水处理,道路照明及其它用电按三级负荷考虑。2、电源:根据用电负荷性质及供电容量,本工程要求 10KV 双电源供电,由某县电力公司供给,备用电源为柴油发电机组。内线经服务中心各功能区计量柜由低压地埋电缆通过电缆沟分别接至各用电端,低压电缆沟与电视、通信电缆同用,但不同侧,避免互相干扰,能保证使用质量;而且节约用地,降低造价。3、用电负荷统计:照明负荷根据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统计计算,动力负荷根据各功能区用电设备统计。4、电能计量:采用高供低计,在电源进线配电柜总计量。5、区域内电力线路网络采用TN-C-S 接地系统,该系统为多点接地, 安全性高,隐蔽性好,适合宽区域使用。6、用电量计算:按综合业

37、务用房30w/计,即: 2952.69 30w/=88.58KW,年用电量为 32331.7 度。项目用电可从附近变压器引一条供电线路。(四)防雷与接地保护本工程属三类防雷建筑。在屋顶设置避雷小针,利用建筑物结构柱 内两根直径不小于16 的主筋作引下线, 建筑基础钢筋作为保护接地及防雷接地的共同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 欧。接地保护系统采用TN-C-S 接地保护方式。为防雷电波侵入,进线电缆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接地并与防雷装置相连。弱电设备在各级配电装置处均设有电源防雷模块,信息传输电缆进入建筑物处也采用专用避雷装置,用以防止电源系统的直击雷和感应雷对设备造成损坏。为用电安全,卫生间做

38、局部等电位联结。(五)弱电部分本项目设置一套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选用 LD-128 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消控中心设于个建筑物底层。系统采用二总线型报警控制系统,由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水流指示器、湿式水力报警阀压力开关等采集火灾信号,通过报警总线送至消防控制室火灾报警控制器。第五章安全、消防本章节是对拟建项目在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的基础上,对安全卫生与消防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对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对人员和财产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安全一、建立公共灾害预警系统借鉴当前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措施,在选择工艺技术方案 时,应尽可能选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生

39、产工艺和设备。对危险部位和危险作业应提出安全防护措施方案。 对危险场所, 按劳动安全规范提出合理的生产工艺方案和设置安全间距。 对易产生职业病的场所, 应提出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方案。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安全灾害预警系统,包括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和体制机构; 建立健全涉及自然灾害和环境事故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监测和预警系统。二、建立有效的长期预防体系(一)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施工单位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施工现场各级责任人员的安全职责。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和安全教育制度,施工现场要采用标准的禁令标志,施工现

40、场标志牌设置在醒目位置。2、脚手架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单位要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规范搭设和拆除。3、基础工程和模板工程施工要制定基坑开挖和支护模板工程等专项施工方案。4、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编制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设计要求实施。5、施工现场机具安装由专业人员检查验收使用,并由专人维护。(二)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投入使用后, 在管理及生活过程中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强化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意识。1、经常对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的思想。2、落实平时的安全用电管理和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3、加强对高温、高压和有毒物品的安全管理,防止易燃

41、、易爆和有毒物品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4、加强各种设备的技术安全管理,严防中毒事件和交叉污染,杜绝安全事故。5、服务中心内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条例和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 “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处理措施,不得随意丢弃各种有污染性的废物。6、综合业务楼内要有防火、防盗、防毒、防破坏等安全措施,随时掌握和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三)认真执行工商、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安全保卫制度。定期、定时安全巡查,流动巡查工作落实,能有效维护治安秩序。三、建立突发事件处理体系建立和完善预防与应急准备体系,应急处理指挥和协调系统,信息报告和发布与社会稳定系统,实现信息的公开化、动态化;提高区域各级有关

42、部门应对突发生态环境灾害和事件的能力。消防消防安全的研究,主要是分析项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重点消防部位,根据消防安全规范确定消防等级,并结合当地 公安消防设施状况,提出消防监控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配置方案。项目 内道路成环状,并可端部回车,使消防车能顺利通过,便于发生火灾时, 由消防队施救。根据建筑物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06,各建筑物的室内消防管道竖向成环状。建筑的结构造型、墙、柱、梁、板等均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根据规范测算,本项目内的建筑物的室内消防水用量为 10L/S。消防给水以市政给水为供水源,供水压力能满足本设计要求。建筑内各楼层均设有消防栓口、

43、安全通道和疏散平台,并且设有疏散指示图标。疏散走道及楼梯间均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同时,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规定,将中微机房等设施列为严重危险级场所,将有其它有电子电工设备的场和符合标准的 其它设施所列为中度危险级场所,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并做 到定期检查。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低压制,本项目区域已设置有管径 为 DN100mm的消防栓。同时,项目区内建议建有中水回用设施,必要时可作为消防取水平台使用。总之,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及管理办法,对项目内入驻人员进行相关消防教育,严禁随意停放车辆阻塞消防通道。工程设计阶段应由消防部门审核。项目内的建筑物及相关设备、设施的防雷

44、接地系统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的有关规定。 各建筑物按二级防雷建筑物考虑防雷设施,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 或 12m8m 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第六章卫生、节能与环保卫生项目内环境卫生必须符合城管和卫生部门的要求,地面要保持干净,要有数量足够、布局合理的垃圾收集设施和垃圾临时存放设施。垃圾临时存放设施应密闭,并有冲洗设施。垃圾日产日清,保持服务中心内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不得在项目设施上乱搭挂、乱张贴。垃

45、圾容器化收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清运实现及时; 水冲式公厕达到100%; 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100%,项目内的生活垃圾主要以垃圾桶及废 物箱收集为主,设置于项目场地内和建筑过道内便于利用处,垃圾集中收集后纳入市政管理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节能与环保一、节能(一)建筑物尽可能采用南北朝向,有利于建筑物的采光和自然通风,以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建筑物的照明采用高效节能光源,以节约电能。(二)配电设施的设置较接近用电的负荷中心区域,以减少输电损耗,采用干式变压器,既可提高供电质量,也可减少其损耗。设置功率因素自动补偿装置,以减少变压器的损耗和无功损耗。(三)在水龙头附近张贴节约用水提示,制定

46、相关节水、节电措施二、节能与新技术的应用(一)建筑屋面可采用憎水性珍珠岩板或挤塑泡沫板块隔层,起到保温隔热和防渗作用。屋面防水采用SBS、APP 防水卷材。(二) 结构采用冷轧带肋钢筋, 节约钢材水泥提高质量。 在围护结构中采用保温隔热效果好的材料。(三)住宅外门窗采用彩色高品质铝合金,密封性好,提高隔声,隔热性能效果。(四) 所有电器设备均选用节能、 低损耗的新型产品。 同时合理选择配电线路和线型,优化线路敷设方案。采用节能光源,降低电能耗。(五)隐蔽管道废水管、雨水管和污水管、户内电线管采用UPVC管。嵌草砖式室外停车场。室外地材采用具渗水性能地砖。(六)生活给水管用铝塑复合管,室外排水管

47、采用UPVC 加筋管。三、环保(一) 环保设计1、环境保护本项目是行政办公业务用房,在工作人员工作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有:工作垃圾及生活污水。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及噪声。2、污染物处理措施生活垃圾设固定堆放点,定时收集,送某县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一般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道,粪便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污水管道,服务中心水管道与城市排污总管连接,由某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二)污、废水项目污、废水主要为普通生活污水。项目平均用水量(含生活用水和不可预见用水)为1.84 立方米/天,最大排放量按供水量的90%计算。室内排水采用污、废水合流制,排入项目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8、( GB18466-2005)一级标准后进行回用或排放。(三)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主要是项目内人员的日常生活垃圾,应建立健全卫生清扫制度,并监督实施。固体废物采取汇集后统一送往垃圾填埋场,以填埋的方法处理。(四)其它注重施工中的环保工作。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控制为 主”的污染控制方式, 充分发挥环境治理的规模效应;以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统一集中地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排放进行控制,集中收集、综合处理,环境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达到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本项目建设和使用均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设置监控部门或

49、(兼)专职人员,负责检查、监督和落实。层层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辛勤努力为地方人民多做好事,为地方经济多做贡献。创建一个和谐的民众关系,使项目得已顺利开展和运行;遵纪守法,对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卫生、消防等安全知识和法规的培训和学习,确保项目的成功建设和安全生产。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场址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某县靖安路。 周边无工业区和高大建筑物,即无污染源。通风、光照等条件良好。环境优美,整体环境质量较佳。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本建设项目为民政救灾业务用房使用,项目完成后对环境影响的因素甚微。虽有一定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但可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有效治理。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同时应根据有关

50、权威部门出具及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一、施工中环保(一)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建筑材料,在装卸、堆放、拌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故建材的堆放及混凝土搅拌点定点、定位,并采取防 尘措施,设置挡风板。并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施工期间尽量选用烟气 较少的内燃机械和车辆,减少尾气污染,施工道路经常保持清洁、湿润, 以减少汽车轮胎与路面接触而引起的扬尘污染。施工现场的车辆出入口内侧应铺设长度不小于20 米的砼路面, 并设置车轮冲洗设备及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同时车辆限速行驶,在装载渣土时高度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对车辆应密封覆盖,并对槽帮和车轮进行冲洗。(二)施工中做到无高噪声和爆炸声,吊装

51、设备噪音满足对环境的要求。场地周围树立高于3 米的简易屏障,减少施工机械的噪声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加强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噪音。合 理布局施工现场,应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工地中间。(三)建筑材料应选用合格产品,避免装修污染。装修后随着时间推移,材料中的废气会逐渐消失,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中基本不产生超标准的空气污染。(四)废弃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由建筑方及时清运到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可回收废弃物送物资回收部门再利用,废砖石等不可再生物由施工方清理。(五)施工废水主要施工场内混凝土拌和系统的清洗水,混凝土养 护废水、工具清洗废水等,产生量为9m3/d 施工时应采取场地周界开挖雨水沟,

52、设立挡水墙,当天覆土当天压实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在施工 过程中应设置沉淀池,将拌和及砂石料冲洗产生的废水经过一定沉淀和 加酸处理后,回用于混凝土拌和及喷洒工序,经沉淀后的多余废水可用 于场地附近的路面喷洒,以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量。施工废水不外排。(六)环保措施和施工进度做到“三同时 ”(即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二、使用中的环保(一)室内采用污、废水合流系统。污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 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一级标准后进行回用或排放。污废水处置产生的恶臭废气,采用活性炭过滤处理。(二)废气主要为车辆尾气,由于运输规模不大,影响较小。(三)

53、主要固体废弃物采取汇集后统一由当地环卫部门送往垃圾填埋场,以填埋的方法处理。(四)噪声通过建筑物墙体隔音和距离衰减能有效减弱。对进出中心内的车辆限制速度、禁鸣喇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无论是建设中,还是建成后都无严重的三废产生。生产污水和建成后的生活污水均在可治理与控制的范围内。配以相应的治理措施, 处理标准可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因此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太大影响。项目业主应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进行施工和管理。由于本项目的建成,将使城市增加亮点,有利于改善市容、市貌, 特殊城市建设档次,对树立城市新形象将起到重要作用。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依据1、建设

54、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云南省 2003 版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3、云南省建设工程措施项目计价办法4、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则5、文山州工程建设材料价格信息6、参考同期类似工程相关资料(二)建设投资估算范围1、建安工程费用投资: 包括新建的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室外部分附属工程。2、工程其他费用估算。3、预备费用投资估算。(三)投资估算结果本项目投资范围包括土石方工程、土建工程、供排水、室外附属工程、绿化、勘察设计、工程监理费、部分设备设施购置等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工程建设费(含土建、 装修、附属、绿化、场地平整等) 为 496.66万元,详见下表: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

55、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工程造价估算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单位建筑面积单 价(元/)备注费用合计(万元)一场地平整m23331206.66二建安工程费(含装修)468.371应急救灾指挥中心m22556.831600409.002救灾物资储备库m2395.86150059.37三室外附属工程21.631室外道路及停车1078.88505.402室外绿化1446.03507.233室外供排水5.004室外供配电4.00合计496.662、工程建设其它费47.2 万元。详见下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费用名称计算依据费率或标准总价1工程建设招标费建安工程费1.0%4.9

56、62建设单位管理费建安工程费1.5%7.443工程勘察设计费建安工程费3.0%14.894施工图审查费设计费6.5%0.965工程建设监理费建安工程费2.0%9.936工程结算审查费建安费0.4%1.987竣工结算编制费建安费0.2%0.998环境影响咨询(编制及评估)建安费0.15%0.749城市建设配套费按建筑面积8 元/2.3610人防异地建设费建筑面积10 元/2.95工程建设其它费合计47.23、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按建安工程费和工程其他费用之和的 5%计,即:(496.66+47.2) 5%=27.19(万元)序号项目名称总价(万元)1建安工程费496.662工程建

57、设其它费47.23工程建设预备费27.194土地征用费60.00合计631.054、土地征用费:本项目的建设用地属地方政府划拨,征地费按12万元/亩,征地费为 60 万元。5、项目建设总投资631.05 万元,详见下表:项目建设投资汇总表(四)装修工程应符合以下标准1、该项目的建筑装修应遵循简朴庄重、经济适用原则,兼顾美观和地方特色。装修材料选择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不宜采用进口装修材料。2、建设项目属三类服务用房, 因此主要入口部位可适当采用中级装修。外门窗应按当地城市规定的节能指标要求采用密封和保温、隔热性 能好的产品。3、建设项目的内部装修采用普通装修。4、顶棚装修应便于清扫、防积尘

58、,照明宜采用吸顶灯。5、内墙体不应使用易裂、易燃、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轻质板材,装饰材料不应使用壁纸,踢脚板应与墙面平。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所有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用耐腐蚀、易清洁的建筑配件。7、卫生间应采用牢固、耐用、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约为631.05 万元,其中:地方政府配套60万元,申请上级补助571.05 万元。第九章项目的招标投标概述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631.05 万元。根据招投标法有关强制招标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

59、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必须进行招标: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标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本项目符合上述条件,必须进行招标。招标范围及原则本项目工程属新建项目,建设过程包括勘察、设计、监理及施工。根据本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应当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招标申请时不填写招标单位名称;编写资格预审文件(但采用资格后审的不用编写),刊登资格预审通过及招标通告;向资格合格的投标单位或愿意参加投标的单位发放招标文件; 对现场进行勘察; 自开标之日起至定标期限应在14 天之内。由招标

60、代理机构组织成立班次标委员会评标;招标人在评标委员会推荐的候选方案不能最大限度满足招标文件规定要求时,应当依法重某县应急救灾指挥中心及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招标。招标及招标方式的选择的原则依据云南省现行招标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建设应实行公开招标。工程土建施工的招标工程土建施工的范围招标是全部招标,招标组织形式是委托招标, 招标方式是公开招标。装饰工程及设备安装招标本项目工程装饰工程与设备安装工程应实行全部招标,招标组织形式是委托招标,招标方式是公开招标。工程招标的内容与形式(详见下表)招标基本情况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项目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