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考语文一诊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3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娉婷(png) 忧戚(q) 箴言(zhn)B濡养(r) 伛偻(y) 岸芷汀兰(tng)C拜谒(y) 逞能(chng) 桑梓(z)D干瘪(bi) 间或(jin) 憋闷(b)2(3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C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彩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
2、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D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文,跌落到了另一翻境地里。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演泽形式更丰富,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精神和鸣。B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C日本政府必须从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从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流出发,改辕易辙,不要在历史问题上一意孤行,一错再错。D家以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
3、一气呵成。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要着力补短板,把卫生与健康资源更多引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加大对贫困地区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支持。B作为新世纪的初中生更应该活学活用,如果把学到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就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地运用。C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D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5(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4、,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范仲淹)【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欧
5、阳修)【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张岱)(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B南极潇湘极:至、到达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临下D余拏一小舟拏:坐(船)(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
6、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B其喜洋洋者也颓然乎其间者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酿泉为酒今为宫室之美为之(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A迁徙的客居之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B迁徙的客居之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C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D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4)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题为
7、“岳阳楼记”却不详细写岳阳楼景象,是因为本文主要写作目的不是写景,而是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而引出作者自己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B【甲】文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句,高度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C【乙】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是醉翁亭记全文的核心命意,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D张岱是小品文大家,文字简洁而又隽永,叙事直白而有情韵。【丙】文中“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大雪过后万籁无声的空寂,着一“绝”字,境界全出。三、默写6(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
8、家傲秋思) ,秋容如拭。 (秋瑾满江红)(2)默写李商隐的无题的颈联、尾联或文天祥的南安军的颈联、尾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7(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李思挥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一句话令人难忘:“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诚然,文字是一个民族最坚实的屏障。而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为什么中华文明成为唯一不曾断代的古文明,包括汉语汉字在内的汉文化不断接续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书同文,语同音。汉语汉字源远流长,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发音都有一定
9、之标准。捍卫标准、纠正错误,就是在捍卫汉语汉字的纯粹性,确保它们上承先民文化道统,下启时代语言美学。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也给了语言文字更宽阔的表达空间。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满足了个性化表达的需要,各种舶来词、缩写、简写,形成了一些新的语言文字搭配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然而,网络上的个性表达是一回事,媒体的传播又是另一回事。媒体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它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必须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示范者、引领者。某个词语发音如何,某个字词该怎么搭配,乃至某个标点符号该怎样使用,媒体的用法是人们眼中的“标准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名媒体从业者,包
10、括编辑、记者、校对等等,客观上都是人们的“老师”,需要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敬畏。有人认为业界对语言文字的细致关注是“吹毛求疵”,有人批评因为语言文字上的疏漏就淘汰一些参加评奖的作品是“以偏概全”,甚至有人对语言文字挑错者冷嘲热讽,这暴露了他们的短视。好比一只啄木鸟飞到一棵大树上啄食虫子。大树却说:“走开,我被你啄痛了!”啄木鸟温和地说:“大树兄弟,你身上的虫子已经许多了,再不驱除掉,可危险啊!”大树满不在乎地说:“我这么魁梧,有几只小虫子有什么了不得,我看你真虚假,自己想吃虫子,却非要找个借口!”啄木鸟飞走了,最后大树被蛀空了。没有一点闻过则喜的雅量,没有
11、一点极目楚天舒的远见,怎么能在语言文字的大厦里更上层楼?时下,各种新媒体、自媒体风行,良莠不齐。且不论内容,单从语言文字的使用上看,不少“小编”就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编辑素养,更不要说是给受众当“先生”了。传统媒体尽管面临着转型的考验,有的处境比较艰难,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匠心不改。当这一轮媒体变革尘埃落定,机遇扑面而来,人们真正信赖的还是对语言文字精雕细琢的工匠,而非主谓宾定状补不分、字词句错乱成灾的“小编”。(光明日报)(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围绕论点文章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文章第段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五、作文(60分,其中书写分2分,写在作文卷上)8(60
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巷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走过困惑迷茫,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作文卷上写好题目再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得抄袭套作或引用本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六、诗歌鉴赏(4分)9(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临江仙夜登小阔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
13、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2)简要分析“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句的作用。七、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10(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吾州之俗,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至于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应对进退,有足观者。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
14、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岁二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节选自眉州远景楼记有删改)【注释】漏:滴漏,古代的计时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及:赶得上;比得上B有足观者足:充足C鸣鼓以致众致:招集D终事而会之会:算账;结
15、账(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3)选文记叙了家乡哪些民风民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11(4分)名著阅读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下面书评,完成后面的题。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下列人物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请结合小说情节简析。任选一项作答。A王冕 B
16、牛浦郎12阅读下面节选自简爱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罗切斯特先生听了不予理睬,他顽固而僵直地站着,一动不动,但他握住了我的手。他握得那么紧!他的手那么烫人!他那苍白、坚定的阔脸这时多么像采下来的大理石!他的眼睛里散发着光芒!表面平静警觉,心里却犹如翻江倒海! 沃德先生似乎不知该如何是好,“是属于哪一类性质的障碍?”他问。“说不定可以排除能够解释清楚呢?”“完全不可能,”那人回答,“我说它难以克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说的。”上文中所说的“障碍”是指什么?根据原著情节回答。13(18分)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国宝 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让他感
17、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不急不急。”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 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 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几首。 第二天早餐桌上,吴承墨又问起东
18、西在哪里。王老板还是说:“不急不急。我听收藏圈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是真品还是赝品。”“那都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 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醉了。 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承墨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叹息:“哦!”这些年,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还是头一回。第三天早茶后,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隐现,路
19、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领着两人走向湖边的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王老板朝湖面一指,道:“大师,您作首诗吧。”此刻,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群白鹤正飞上飞下,盘旋起落。吴承墨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 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好诗好诗!吴师母,喜欢这里吗?”“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吴师母笑道。“如果师母喜欢,我就送给你们!”王老板说。 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敢收啊!”吴师母看了他一眼。 下午,王老板将二老接到了拍卖公司,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用
20、黄缎装裱的轴盒,从里面取出一个装裱精致的卷轴,缓缓将其打开。吴承墨就像一个上手术台的主刀大夫,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围着长案缓缓转了一周,然后走近,俯身向展放在案上的墨宝。画面上有江南的群山、曲水、春梅,依山临水傍梅的,是一间小小的草寮。八大山人画草寮,只是草草数笔,淡墨上漂一层赭石,极其传神,似乎住在草寮里的人,都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特别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只要一看到八大山人的作品,浑身就会似过电一般。可这回,这种感觉却没有。他拿起放大镜细细审读起来,用笔,用墨,包括题款,都没有任何破绽。他将放大镜瞄准了题款下面的那方印章。这是鉴定书画的最后一道关口。那是一方八大山人常用的印章,只是印泥稍
21、稍淡了一些,略显浅薄。他又站到了画前,将鼻子凑近画面,做着一次次深呼吸。目光又在那方印章上停留了足有数分钟,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呆立在那里。 晚上吴师母就跟他吵了一架。吴师母道:“你今天吃错药了?你头都点了,怎么就不肯落笔?”“我还是有点吃不准。”他说,“那方印章看上去没问题,只是印泥按说不应该那么淡。而且八大山人早年用的墨里都混有冰片和麝香,可是这张画上,一丝气味也闻不到。”“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吴师母道。“看来,还得再看一遍。”吴承墨小声说。 三天后,他又将画面上的笔墨以及题款、印章细细看了一遍,再将鼻子一次次凑近画面。起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看到后来,山也是山,水也是水,只是山水间
22、的草寮,却变成了小别墅。里面传出一个声音:“就你清高?就你圣洁?就你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手似乎有点发抖。紧挨着他的吴师母说:“承墨,你随便写,就当平时练字。”这么一说,他的手就不抖了。 刚在鉴定书上签了字,吴师母已将揿了印泥的那方大章递了过来。他接过后,手似乎有点不听话,微微发颤。吴师母就捏住他的手腕,朝下按去。 第二天,吴承墨夫妇就要返京了,王老板掏出一串钥匙:“师母,这是一点小小心意。” 回到北京,吴承墨就住院了。医生说他是因为太劳累,再加上心理压力太大。一个多月后,吴承墨才出了院。早晨,他从刚送来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梅城市博物馆花重金从私人手中购得的一件国宝八大
23、山人山水长卷,经鉴定竟然是赝品。 吴承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前一黑(1)小说以“国宝”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2)赏析文中划线句子。“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手似乎有点发抖。这么一说,他的手就不抖了”。(3)小说结尾交代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是赝品,在前面的情节发展过程其实早有多次暗示,请找出并作简要分析。(4)王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九、语言应用(12分)14(12分)学校将举办“中国诗词大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节目力
24、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诗词题目的筑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入选的题目大多数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众多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材料二】如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画面之一。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这档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画面构图唯美,寓意丰富,请到出你对画面内容及其寓意的理解。(2)学校邀请你担任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结束语,要求100字左右,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至少两处引用古诗
25、句。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考语文一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3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娉婷(png) 忧戚(q) 箴言(zhn)B濡养(r) 伛偻(y) 岸芷汀兰(tng)C拜谒(y) 逞能(chng) 桑梓(z)D干瘪(bi) 间或(jin) 憋闷(b)【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解答】ABC正确;D有误,“干瘪”的“
26、瘪”应读“bi”,“憋闷”的“憋”应读“bi”。故选:D。2(3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C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彩地敞着,面对着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D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文,跌落到了另一翻境地里。【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
27、,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全幅精力”的“幅”写作“副”。B正确。C有误,“无精打彩”的“彩”写作“采”。D有误,“一落千文”的“文”写作“丈”,“一翻”的“翻”写作“番”。故选:B。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演泽形式更丰富,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精神和鸣。B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C日本政府必须从中日两国的根本利益,从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流出发,改辕
28、易辙,不要在历史问题上一意孤行,一错再错。D家以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BC正确;D有误,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也指一件事接连不断的完成。用来形容家风的形成不恰当,用错了对象;故选:D。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要着力补短板,把卫生与健康资源更多引向农村
29、和贫困地区,加大对贫困地区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支持。B作为新世纪的初中生更应该活学活用,如果把学到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就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地运用。C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D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应
30、在结尾加“的力度”;B有误,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C正确;D有误,句式杂糅,应删去“设”。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5(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范仲淹)【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欧阳修)【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
32、,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张岱)(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B南极潇湘极:至、到达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临下D余拏一小舟拏:坐(船)(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B其喜洋洋者也颓然乎其间者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酿泉为酒今为宫室之美为之(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A迁徙的客居之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B迁徙的客居之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
33、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C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D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4)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岳阳楼记题为“岳阳楼记”却不详细写岳阳楼景象,是因为本文主要写作目的不是写景,而是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而引出作者自己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B【甲】文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句,高度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C【乙】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是醉翁亭记全文的核心命意,表明“醉”是表象
34、,“乐”是根本。D张岱是小品文大家,文字简洁而又隽永,叙事直白而有情韵。【丙】文中“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大雪过后万籁无声的空寂,着一“绝”字,境界全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参考译文】【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
35、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乙】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
36、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丙】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
37、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BC正确;D句意:我撑着一叶小舟。拏:撑。故选:D。(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B代词,那/代词,指代宾客;C都是连词,表顺承;D动词,造,酿/介词,因为。故选:C。(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迁客:被贬谪流
38、迁的人;得无:恐怕、是不是。句意: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A有误。“不详细写岳阳楼景象,是因为本文主要写作目的不是写景”错,是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洞庭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答案:(6)D(2)C(3)D(2)A三、默写6(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为篱下
39、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秋瑾满江红)(2)默写李商隐的无题的颈联、尾联或文天祥的南安军的颈联、尾联。【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在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解答】答案:(1)何事长向别时圆浊酒一杯家万里(重点字:浊)为篱下黄花开遍(重点字:篱)(2)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重点字:薇)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7(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李思挥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一句话令人难忘:“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
40、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诚然,文字是一个民族最坚实的屏障。而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为什么中华文明成为唯一不曾断代的古文明,包括汉语汉字在内的汉文化不断接续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书同文,语同音。汉语汉字源远流长,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发音都有一定之标准。捍卫标准、纠正错误,就是在捍卫汉语汉字的纯粹性,确保它们上承先民文化道统,下启时代语言美学。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也给了语言文字更宽阔的表达空间。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满足了个性化表达的需要,各种舶来词、缩写、简写,形成了一些新的语言
41、文字搭配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然而,网络上的个性表达是一回事,媒体的传播又是另一回事。媒体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它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必须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示范者、引领者。某个词语发音如何,某个字词该怎么搭配,乃至某个标点符号该怎样使用,媒体的用法是人们眼中的“标准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名媒体从业者,包括编辑、记者、校对等等,客观上都是人们的“老师”,需要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敬畏。有人认为业界对语言文字的细致关注是“吹毛求疵”,有人批评因为语言文字上的疏漏就淘汰一些参加评奖的作品是“以偏概全”,甚至有人对语言文字挑错者冷嘲热讽,这
42、暴露了他们的短视。好比一只啄木鸟飞到一棵大树上啄食虫子。大树却说:“走开,我被你啄痛了!”啄木鸟温和地说:“大树兄弟,你身上的虫子已经许多了,再不驱除掉,可危险啊!”大树满不在乎地说:“我这么魁梧,有几只小虫子有什么了不得,我看你真虚假,自己想吃虫子,却非要找个借口!”啄木鸟飞走了,最后大树被蛀空了。没有一点闻过则喜的雅量,没有一点极目楚天舒的远见,怎么能在语言文字的大厦里更上层楼?时下,各种新媒体、自媒体风行,良莠不齐。且不论内容,单从语言文字的使用上看,不少“小编”就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编辑素养,更不要说是给受众当“先生”了。传统媒体尽管面临着转型的考验,有的处境比较艰难,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
43、保持匠心不改。当这一轮媒体变革尘埃落定,机遇扑面而来,人们真正信赖的还是对语言文字精雕细琢的工匠,而非主谓宾定状补不分、字词句错乱成灾的“小编”。(光明日报)(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围绕论点文章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文章第段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文开篇引用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话来引出话题;接着论述捍卫汉语汉字纯粹性的必要性;然后指出网络技术促进了语言文字的个性表达以及列举“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例子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全文,论述了如何做才能对文字保持敬畏。【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
44、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题目。(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结合内容可知,作者在开头引用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一句话令人难忘,引入话题,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第段接着说:汉字上承先民文化道统,下启时代语言美学;第段汉语言文字具有与时俱进的活力。第段点出中心论点:我们要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最后又论述了如
45、何做才能对文字保持敬畏。(3)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结合划线语句内容可知,把一些人对“细致关注语言文字”这一做法的态度,比作“啄木鸟给树治病”时大树的态度,属于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对语言文字要细致关注,要充满敬畏之心,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答案:(1)我们要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2)开篇引用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话来引出话题;接着论述捍卫汉语汉字纯粹性的必要性;然后指出网络技术促进了语言文字的个性表达以及列举“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例子论证观点;最
46、后总结全文,论述了如何做才能对文字保持敬畏。(7)运用比喻论证,从反面证明了细致地关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要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五、作文(60分,其中书写分2分,写在作文卷上)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巷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走过困惑迷茫,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作文卷上写好题目再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得抄袭套作或引用本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是命题
47、作文。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学生选材的角度非常丰富,此题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思考和选择空间,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发挥平台。不过,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一个自由开放的题目,在写作时最好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使主题更加的突出,使立意开出一朵绚丽之花。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均可。本题在延续引导学生回味生活,发现和感悟成长的同时,更注重对自我的内化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达到提升自我的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走”提醒学生要注意所写的内容应该是亲身经历的,“过”表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走过”平淡的词语背后蓄积深沉的情感。“才明白”立足于思
48、考,“才”字是一种顿悟,催我们奋进,促进我们成长。【解答】【示例】走过,才明白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题记 与汉服的遇见,是那样的自然。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那飘逸的羽纱只轻轻一拽,我便跌进了锦绣繁华的古老华夏。 想想唐明皇的时代,大明宫里灯烛高悬,处处皆是皇家华贵与威仪。丝竹齐喧,有倾国之颜踏歌而入缓扭纤腰,一个盛世的繁荣便在翻转舞动的袖中流转。如此,便有了闻名天下的霓裳羽衣舞。我总想着,纵使贵妃天人之姿,若是没有了羽衣的增色,终归是少了几分灵动。汉服就这样,走过了盛唐。 去年的时候,曾经去安徽宏村旅游。粉墙黛瓦中
49、有一位姑娘身穿汉服在拍照。微风拂过,轻轻撩起她月白的裙角,发髻上插着一根玉簪,坠着流苏,根根纠缠。树影斑驳,她倚着树,低眉浅笑,熙来攘往的人群无意识间为她留出一块空地。尘世浮华,手执折扇的她淡雅得如同裙角绣着的杏。后来,我也买了这样的两把扇子,竹骨纱面,隐藏着一折一折的流光,春来暑去,秋收冬藏,每每打开,便依稀嗅见淡淡的杏香,清幽而绵长。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六、诗歌鉴赏(4分)9(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临江仙夜登小阔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杏花疏
50、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2)简要分析“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句的作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首先要判断这一句
51、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次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句诗中,杏花是静景,吹笛是动景,有静有动,故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这两句写的是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据此整理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诗句的赏析。“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
52、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1)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2)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参考译文:回忆年轻时在午桥桥上酣饮,座中多是杰出的才俊。月光随长沟水波奔涌,流去悄然无声。对着杏花疏落的清影,我们吹笛直到天明。二十余年如同梦境,此身劫后虽存,每想起一切,只觉得魄悸魂惊!如今我闲登小楼,观赏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叹古今
53、有多少兴亡之事,都付与渔父歌唱在三更。七、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10(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吾州之俗,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 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之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至于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应对进退,有足观者。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岁二
54、月,农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则仆鼓决漏,取罚金与偿众之钱,买羊豕酒醴,以祀田祖,作乐饮食,醉饱而去,岁以为常,其风俗盖如此。(节选自眉州远景楼记有删改)【注释】漏:滴漏,古代的计时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及:赶得上;比得上B有足观者足:充足C鸣鼓以致众致:招集D终事而会之会:算账;结账(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其民事太守县令,如
55、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3)选文记叙了家乡哪些民风民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参考译文】 我家乡眉州的风俗,有三种是接近古风的。这些都是三代、汉、唐时的朴厚遗风,其他各郡都比不上。 当初朝廷是以词赋来选取进士,而天圣年以前,各地的学者仍旧因袭五代以来华而不实的陋习,只有眉州的士子,通晓经书学习古文,以西汉时的文章为典范。那时候,别郡的士子都认为他们的做法泥古不化。至于郡县的小吏,也都捧着经书带着笔墨,所写的公牍文字,都很有古文遗风。而大家族和显贵之人,是以文章来推重门第,比较优劣,都有一定的品评,当地人称之为
56、江乡。不是这些宗族中的人,尽管地位很高并且富有,人们也不会与他们结为婚姻。百姓对待太守、县令,就像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样,官吏离任之后,就为他们画像敬奉。对于其中贤能的人,还要记录他们的事迹相互传讲,长达四五十年都不忘记。商贾小民,经常诸备一些好东西单独收藏起来,以满足官吏的求取。家家都藏有国家律令,经常诵读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即使是一些很小的过失,人们也终生不敢违犯。每年的二月,农事就开始了。四月上旬,谷苗很嫩而野草遍布的时候,耕耘的人们就全都出动。几十上百人为一曹,安置一个漏钟,用敲的方法指挥群众,选择两个为众人所敬畏信服的人,一个人敲鼓发布号令,一人看看钟漏掌握时间。歇晌吃饭、出工收工,
57、都听从这两个人的指挥。鼓声响了还没到,或者到了却不努力劳作,都要受到责罚。根据每人所耕田地的多少计算劳动量,事完后统一算帐,田地多而男丁少的人家,就拿出钱来补偿给众人。到了七月中旬,稻谷成熟而杂草衰败的时候,就把鼓、漏收回,拿出罚金和补偿众人的钱,买来猪羊酒醴,以祭祀田祖,然后欢乐饮食,吃个酒足饭饱,每年都是这样。那里的风俗大致如此。【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D正确;C有误,句意:用敲的方法指挥群众。致:指挥。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
58、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事,侍奉,指对待。去,离开。辄,就。之,代词,他们,指离任的官吏。句意:百姓对待太守、县令,就像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样,官吏离任之后,就为他们画像敬奉。重点词:择,选择。为,被。句意:选择两个为众人所敬畏信服的人,歇晌吃饭、出工收工,都听从这两个人的指挥。(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从“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师”“
59、至于郡县胥史,皆挟经载笔,应对进退,有足观者。而大家显人,以门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谓之江乡。非此族也,虽贵且富,不通婚姻”可以看出那里的士大夫看重学习经术并重视宗族亲戚。从“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为非,虽薄刑小罪,终身有不敢犯者”可以看出那里的民众尊重官府而惧怕犯法。从“四月初吉,谷稚而草壮,耘者毕出。数十百人为曹,立表下漏,鸣鼓以致众。择其徒为众所畏信者二人,进退作止,惟二人之听。一人掌鼓,一人掌漏,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罚。量田计功,终事而会之
60、,田多而丁少,则出钱以偿众”可以知道那里的农夫合作耕种以互相帮助。“其民事太守县令,如古君臣,既去,辄画像事之,而其贤者,则记录其行事以为口实,至四五十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储善物而别异之,以待官吏之求”可以看出作者心系百姓、宽以御民的政治理想。(7)C;(2)百姓对待太守、县令,就像古代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样,官吏离任之后,就为他们画像敬奉;选择两个为众人所敬畏信服的人,歇晌吃饭、出工收工,都听从这两个人的指挥;(3)那里的士大夫看重学习经术并重视宗族亲戚;那里的民众尊重官府而惧怕犯法;那里的农夫合作耕种以互相帮助。表达了作者心系百姓、宽以御民的政治理想。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11(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隔水防爆课程设计
- 河海大学船闸课程设计
- 粘土作画创意课程设计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药品产业国际发展趋势与展望技术考核试卷
- 特殊动物护理课程设计
- 2024年挖掘机租赁与租赁期限延长协议3篇
- 2024年演员参演网络电影合作协议3篇
- 电工课程设计体会
- 2024年机关单位养老缴费合同3篇
- 直流稳态电源课程设计
- 超越指标:存量时代降本增效的利器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无纸笔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 形式逻辑期末考试含答案
- 自媒体账号运营的用户画像分析技巧
- 医院门窗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 短视频实习运营助理
- 2024年中化石油福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及思考
-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