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毛兵教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中医教研室/中西医结合科中西医结合医学概论第1页,共80页。前言 中国现有三种医学 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发源于西方(古希腊),约于公元16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所以也称为西方医学(西医)。 传统医学: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 中,创造的中国固有的各民族医药的总称,包括中医药学(汉医)、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维医药学、傣医药学、彝医药学、壮医药学、朝鲜族医药学等等,其中中医药学占主导地位。 第2页,共80页。结合医学 中国在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过程中,两种医学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
2、研究与发展,因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藏西医结合、蒙西医结合、维西医结合等研究,统称为中国的结合医学。 中西医结合,在中国起步最早,研究最为系统、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对国内外影响最大,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中西医结合医学。第3页,共80页。报告内容中西医学的差异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起源中西医结合医学及学科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模式中西医结合成就华西中西医结合学科简介第4页,共80页。 一、中西医学差异第5页,共80页。中西医文化背景差异西医文化植根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西方思想文化与西医学:宇宙本原论、原子论、人文主义复兴、经验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科学主义哲学近现代科学文化与西医学的发展
3、:现代医学西医学文化背景第6页,共80页。中西医文化背景差异中医文化植根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中医学:周易哲学、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古代科学文化与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理论上看,传统中医学目前还没有吸收近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还属于古代科学技术范畴中医学文化背景第7页,共80页。认知方法差异西 医分析还原法解剖形态观察法实验研究法中 医系统分析方法哲学思辨法取象比类法司外揣内法第8页,共80页。生理、病理学差异西 医研究手段基于临床检验病因认识基于“客观实体”病机认识基于“细胞损伤”中 医研究手段基于四诊病因认识基于“证”病机认识重视“基本病机”第9页,共80页。诊断学差异西 医采
4、用还原论线性的思维模式采用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相结合的基本方法遵循初步验证和修正诊断的基本原则中 医采用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思维模式采用四诊合参的基本方法遵循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基本原则第10页,共80页。治疗学差异西医强调“辨病论治”思想体现对抗为主的治疗观治疗技术明显的物化特征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思想体现治病求本的治疗观治疗技术有古朴天然的特征第11页,共80页。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 西医学优势注重微观、部分、结构、实体 医学立论以实验结果为主要依据,理论严谨,概念明确诊断规范,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体系开放,与现代自然科学同步发展其科学形式和思维方法易为
5、现代人接受第12页,共80页。 西医学不足偏重局部研究,过分依赖定量检测,整体认识复杂的生命现象不足从总体上仍偏重于生物医学,尚未真正完成医学模式的现代转变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医疗费用及医疗保险费用越来越昂贵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第13页,共80页。 中医学优势注重宏观、整体、功能、关系 具备现代先进科学思想的整体恒动观、系统观 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临床思维与防治方法,更符合或更优于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中药方剂平和低毒、中医治疗相对的简便廉验中医的摄生防病更符合现代人的养生保健模式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第14页,共80页。 中医学不足受传统文
6、化影响,理论概念较抽象(哲理性强、思辩性强)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不利于学术创新发展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第15页,共80页。中医与西医各自理论临床体系上的优势与局限性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西医学的不足正好是对方的优势所在,彼此完全可以优势互补,取彼之长克己之短第16页,共80页。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起源第17页,共80页。 中、西医药学做为东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发展而互相交流、交融。16世纪,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文化,将有关神经解剖学的医学内容传入中国;17世纪中叶,1621年,瑞士传教士邓玉涵在澳门首施解剖
7、手术,在中国内以西医行医;山东中医毕拱辰为其所著人身说概、奇器图说等西医人体解剖学专著作序;邓玉涵向毕拱辰学习中华医术,这是中西医互相学习之肇始。历史背景第18页,共80页。明末清初, 方以智(1611-1671年):著医学汇通、物理小知识、通雅等,引进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有关人体解剖、生理的新知识。其中关于“脑主记忆”、“脑筋(脑神经)司运动感觉”等含有中西汇通之义,并领先于同时代的学者。 历史背景是提出中西“汇通”思想的第一人第19页,共80页。第20页,共80页。李鸿章(18231901)清末大臣,洋务派首领,1881年在天津设立医学馆(后改为北洋医学堂),1890年为万国药方作序:“是书
8、专明用药方剂,亦如葛洪肘后、思邈千金文体以便循省。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李氏的“中西医会通”观点对近代医学产生影响。1835年由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历史背景第21页,共80页。唐宗海,字容川(18461897),四川省彭县人。因父多病,自少年时即立志学医,遍览方书,访求明师,后终成一代名医。西方医学“制造之巧,格致之精,实为中国所不及”,主张中西医之间取长补短,以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为基础,吸取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知识,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二卷,为“中西汇通”先驱者,是我国中医界倡导“中西医汇通”的第一人。19世纪中
9、叶,形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的中西医汇通派,开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先河历史背景第22页,共80页。 张锡纯,近代中西汇通医家。 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崇尚实验。 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重视药物研究中西药配合使用:如西药阿司匹林与石膏配合使用-中西药结合的有益尝试。阿司匹林“其药善解温病初得,然解表甚效,而清里不足,恒有服之周身得汗,因其里热未清,而病不愈者。若于其正出汗时,急用生石膏两杵煎汤,乘热饮之,则汗出愈多,而热亦遂清,或用石膏所煎之汤送服阿斯匹林,汗出后亦无不愈者”。历史背景第23页,共80页。第24页,共80页。1949年,全人类科学技术朝着交叉化、综合化发展的时期,交叉学科不断兴起与发展。中
10、西医结合研究及中西医结合医学,正是顺应现代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应运而生。科学背景第25页,共80页。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出台一系列有关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政策,有力的保障了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政治背景第26页,共80页。 西学中1954年,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卫生部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研究中医,并在全国开展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试验工作;1955年卫生部举办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培养了第一批中西医结合专家;1960年左右毕业的西学中人员,后来成为了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中坚力量。政治背景第27页,共80页。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及学科的发展第28页,共80页。 什么是中西
11、医结合? 1956年毛泽东主席首先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逐步演化和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 “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第29页,共80页。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 该层次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是感性认识或经验性认识,如有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两法治病”;有的人认为“中药加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还有的病人把“看了西医又看中医”称为“中西医结合”等等。上述这些说法虽然属于“中西医结合”范畴,但都属于常识性经验性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现象的、直观的、片面的、非本
12、质性的认识。常识认识层次第30页,共80页。 科学层次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是指毛泽东1956 年所讲的 “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或者说,“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即“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学定义)。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 基础上,获得对中西医药学内在联系及中西医结合本质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追求的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只有不断 深入开展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才能“促进中西医结合”,才能“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科学认识层次第31页,共80
13、页。 中西医结合是指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结构类似的知识系统(中西医药学)的辩证统一。这一哲学层次的 “ 中西医结合” 概念内涵,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识。 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哲学认识层次第32页,共80页。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理念它是研究如何最科学的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防治疾病、保护健康;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西医药的优势,形成两种医药学的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保护 健康的集成优势;如何最合理的、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最经济适宜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病人解除病痛等;其最高理想和目的是不断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创立一门
14、中西医药学融汇贯通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第33页,共80页。 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建设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包括医院、门诊部、诊所)为法定的中国医疗机构的一个类型。成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的主要基地。另外,中医医疗机构及西医医疗机构也设有中西医结合科,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工作。第34页,共80页。2006年各省,市,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 京 3 福建省 5 云南省 12 天 津 4 江西省 6 西 藏 0 河北省 15 山东省 5 陕西省 6 山西省 15 河南省 6
15、 甘肃省 1 内蒙古 6 湖北省 8 青海省 1 辽宁省 7 湖南省 11 宁 夏 3 吉林省 10 广东省 6 新 疆 2 黑龙江 7 广 西 6 上 海 4 海南省 3 江苏省 11 重庆市 12 浙江省 8 四川省 14 安徽省 8 贵州省 6计31个省,市,自治区;211个第35页,共80页。中西医结合科研机构的建设发展 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如福建中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等)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如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等)附属于高等医学院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第36页,共80页。 第37页,共80页。 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三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20世纪50-70年代初,主要是
16、举办西 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组织西学中);第二个里程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中西医结 合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第三个里程碑: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医学院校开始招收培养中西医结合本科、大专生。从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有60多家高等医学院校创办中西医结合医学系。第38页,共80页。 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与发展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学科,招收中西医结合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并设置“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1992年11月1日发布,199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
17、类与代码”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已成为我国首创的一个学科第39页,共80页。中国历届总理与中西医结合周恩来总理:“ 中医好, 西医好, 中西医结合更好 ”;李鹏总理:“我们的政策是中医与西医并重, 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朱镕基总理 :“ 大力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西医结合”;温家宝总理:“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第40页,共80页。 四、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模式第41页,共80页。病证结合研究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切入点以西医病为依托以传统辨证结果为依据突出中医辨证特色和优势将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手段、方法及其研究结果纳入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得到
18、病证结合的辨证结果 第42页,共80页。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诊断的模式和方法中医用的是功能方法、西医用的是结构方法辨病诊断与辩证诊断相结合临床诊断与实验诊断室相结合促进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从病从证、舍病从证、舍证从病第43页,共80页。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在于找准“结合点”,“提高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的突破口 中西医结合是吸收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特长、 取长补短、使其有机结合,为我所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找准结合点是关键提高临床疗效是结合的试金石和宗旨第44页,共80页。流行病学SARS疫情:涉及32个国家DATA ON FILE OF WHO第45页,共80页
19、。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国际研究会共同认识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是安全的,潜在效益体现在: 1、减轻患者乏力、气短、呼吸急促症状 2、可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3、减低SaO2低下的风险,使波动的SaO2趋于稳定 4、促进外周淋巴细胞恢复,提高T细胞水平 5、减少抗皮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用量及其副作用 6、减少ALT、LDH、BUN异常发生率 7、单纯中西医治疗费用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第46页,共80页。阶段论治-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概念:即根据疾病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病机变化特点,进行论治的形式。实施方法:选择患者最大利益化的优化方案。临床意义:多数疾病急性发作期常采用西药控制,临床缓解期则采用
20、扶本固本之剂,以减少疾病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第47页,共80页。菌毒并治-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概念:即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同时配合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杀菌和清除毒素双管齐下,达到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目的。实施方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泻下。临床意义: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良好思路。第48页,共80页。减毒增效-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概念:即是运用中药保护正常组织免受化疗的损害从而减轻毒副作用,提高肿瘤组织对化疗的敏感性实施方法:益气养血、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调和脾胃临床意义:中西药物有机配伍“减毒增效”方法第49页,共80页。 五、中西医结合成就第50页,共80页。 1. 吴
21、咸中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 首创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对中医”通里攻下”法(方药)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等一系列研究;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急性腹膜炎、腹部外科疾病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死率和治愈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1页,共80页。 1. 吴咸中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 首创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急腹症;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造就出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教授,西学中。创立了新学科。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
22、成果第52页,共80页。 2.尚天裕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在继承发扬中医治疗骨折的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内外用中药等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生物力学等基础研究,创立“动静结合、筋骨并治、内外兼治、医患配合”,及时功能训练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理论新方法,突破了西医“广泛固定、完全休息”传统观念,取得了95%以上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比单纯西医方法缩短1/3,疗程缩短1/2,骨折不愈合率由 5%-7% 下降至0.04%,国际骨科学界公认居世界领先地位。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3页,共80页。 2.尚天裕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奖造就出
23、国内外著名中西医结合骨科专家尚天裕教授(西学中)。创立了新学科.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4页,共80页。 该领域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 揭示中医血瘀证现化科学内涵,血瘀证治疗规律、活血化瘀中药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首创运用活血化瘀冠心号方(含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显著临床疗效;首创以活血化瘀中药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冠脉再狭窄及心绞痛复发,使两者复发率下降了50%;研制成功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新药30多种,使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居国际领先地位。 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3.
24、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第55页,共80页。 3.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 以陈可冀、李连达院士领衔的“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建国以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研究首次荣获的最高奖项。 该领域的研究造就出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西学中)和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教授(西学中)。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6页,共80页。 4.韩济生,曹小定等与针刺麻醉临床应用及针麻原理研究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访华团参观了著名中西医结合胸外科专家辛育龄教授,在针麻下肺叶切除术成功,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现今针麻及针药结合复合麻醉,已用于100多种手术,包括针麻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25、针刺复合麻醉肾移植、喉再植, 深部颅脑肿瘤等高难度手术。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7页,共80页。 4.韩济生,曹小定等与针刺麻醉临床应用及针麻原理研究. 针麻原理研究,已取得神经生理及神经分子化学等机理研究的重大进展 针刺信息可以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激活内阿片肽(内啡肽) 系统等机体痛觉调制系统,产生生理性镇痛作用 中国针刺麻醉下手术的成功,针麻原理的研究,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形成了全世界的“针灸热”,促进了针灸疗法走向世界。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8页,共80页。 5.中医藏象理论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脏象专题研究组沈自尹、姜春华教授等,对中医
26、“肾”本质,特别是肾阳虚证进行了系列研究。用现代科学理论阐明“肾阳虚” 的物质基础 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补肾药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证明了“证” 的客观存在,提高了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的认识和肯定 这一领域的研究造就出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自尹教授(西学中) 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9页,共80页。 6.青蒿素的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教授(西学中)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等,从中药青蒿研制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成为中国第一个自主研究开发成功的“一类新药”。 其临床研究达到WHO抗疟新药的各项研究技术要求, 对抗氯喹型疟疾、凶险疟疾、脑疟疾的疗效达
27、到国际先进水平, 已广泛应用于全世界各地高疟流行区;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0页,共80页。 7.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 )注射液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教授(西学中)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教授合作,从中药砒霜研制治疗白血病新药。通过该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证明该药能诱导肿瘤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走向凋亡,而对正常细胞不造成损伤。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1页,共80页。 7.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 )注射液亚砷酸注射液(中药砒霜的化学纯制剂),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
28、案,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在美国已大批量生产上市.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2页,共80页。8.南京军区总医院内科学家,肾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教授.借鉴雷公藤治疗关节炎,过敏性皮肤病的免疫抑制效应,首创应用中药雷公藤治疗各类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获得成功,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同时,研究证实了雷公藤二萜内酯化合物在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全面阐明了其免疫抑制作用的特点.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3页,共80页。8.南京军区总医院内科学家,肾脏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教授.通过对大黄治疗尿毒症的系列研究, 证实了大黄蒽
29、醌对肾脏系膜细胞DNA及RNA的影响,揭示了大黄减少肾硬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而这些作用与其泻下作用无关.黎磊石院士已成为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家(西学中).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64页,共80页。中西医结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其他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耕陶教授(西学中)的中药现代研究(五味子联苯双酯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著名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教授(西学中)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研究(研究开发“貞芪颗粒冲剂”等);我国著名心脏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晓东教授(西学中)明确提出“对各类心脏病进行形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综合
30、研究,结合祖国医学的优势,提高外科治疗效果,并为改进心,肺,脑保护以及发展器官移植提供理论基础“等等。第65页,共80页。 六、华西中西医结合学科简介第66页,共80页。学科发展历程1956年6080年代90年代19982006年200708年 3050张临床实践探索医疗特色确立床位5084张GCPSAP项目及获奖博士点床位112张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专病中医药示范单位床位10张建科200911年床位154张省一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全国第三 国中局重点学科 2012年床位170张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专科第67页,共80页。基本情况中西医结合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排名第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四川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病专病建设单位(急性胰腺炎、肺病科)国家药品(中药)临床研究机构(中医呼吸、消化、肿瘤、脑病)华西医院开放科研实验室中药药理研究室其它支撑条件国家(成都)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华西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第68页,共80页。学科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肠梗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保健食品电商平台数据分析与用户画像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电影后期特效制作赞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节能玻璃检测与绿色建筑认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技术服务合同服务内容和技术要求2篇
- 二零二五版存量房买卖合同家庭定制版2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公厕建设与运营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体育用品促销员赛事赞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钟点工家政服务合同-含家政员行为规范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汽车运输与品牌合作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能源节约型产品采购合同规范范本2篇
- 销售礼盒营销方案
- 领导沟通的艺术
- 发生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 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至练市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绿色贷款培训课件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样表)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三篇
-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
- (人教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