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现代产业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现代产业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现代产业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现代产业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产业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在现实经济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学派有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两种。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经过芝加哥学派的猛烈批评和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企业理论、博弈论、信息论等在现代产业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和流派二、研究方法三、本书的逻辑安排 思考题3研究对象和流派(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内部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合作与非合作的关系、标准化

2、与差别化关系,等等。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制造业,同时也研究第一次产业和服务业,但始终以企业、行业和市场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既研究竞争性产业中的企业行为,也研究处于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中的企业行为和政府管制问题。4(二)产业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第一,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产业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在现实世界里的具体运用;第二,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具有普遍、抽象意义的市场和市场结构,而产业经济学关注的是现实经济运行中的寡占市场结构;第三,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被看作是“投入产出黑箱”,产业经济学中的企业是具体的和有生命力的法律实体;第四,产业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逐步向完全

3、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参数;第五,产业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更加关注政府的公共政策问题。研究对象和流派5(三)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按照对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学术立场,可以区分各个国家产业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差别。美国:哈佛学派认为政府应该用恰当的竞争政策干预市场,芝加哥学派主张对产业运行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欧洲:对哈佛学派的研究传统作了很大的改进。产业经济学理论和支持主要为欧共体市场一体化服务;日本:强调产业政策而不是竞争政策的作用;中国:主要受日本产业经济学和欧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混合影响,同时受制于自身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研究对象和流派6研究方法

4、(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1.市场结构:卖方的数量和规模分布、买方的数量和规模分布、产品差异化、进入条件;2.市场行为:合谋、策略性行为、广告和研发,等等;3.市场绩效:获利能力、效率、动态效率;4.相互关系: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和交互作用的;5.方法论:回答的主要是“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为什么”问题;6.政策:坚决主张政府采取各种反垄断政策。7(二)芝加哥学派的研究范式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思想特色:1.创造性地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思想,认为政府最好的政策就是让市场发挥自动调节作用;2.认为现实的市场反映了市场长期均衡的价值,在观察产业行为时不完全竞争理论更具解释

5、力;3.其研究方法中,隐含着垄断势力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重要假设;4.芝加哥学派通常否认在位公司能够实施策略行为的能力,技术和进入自由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两个主要因素。研究方法8芝加哥学派与哈佛学派主要不同观点:第一,前者认为,竞争是厂商获取最佳市场绩效的过程;第二,前者认为,企业为生存而战的获利能力决定了现有的市场结构;第三,前者认为,只要竞争过程存在,垄断合谋行为就会被自动消除;第四,前者认为,现代产业不断集中是有效率厂商将低效率厂商驱逐出市场的竞争结果,而非勾结的结果;第五,对进入障碍问题,前者与哈佛学派看法也不同。研究方法9(三)产业经济学的新发展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受产业发展实践和政治的双重

6、影响;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大量地引入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新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寡头市场中的结构、行为和绩效问题的内生化和动态化;新产业组织理论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精确描述企业行为和后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理论在政策和司法上的运用。研究方法10研究方法国际产业经济学的主要发展态势:首先,对行为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问题的研究;其次,不仅深入考察政府规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还对政府官员的行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最后,对信息时代产业组织的“模块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产业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展望应该更加关注对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实践问题的分析和比较;应该更加关注产业发展演化规律问题,如

7、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模块化组织等;应该更加关注经济全球化对竞争问题的影响,如反垄断的全球协调、全球价值链治理等等;应该更加关注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问题,等等阐述产业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与联系?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政策主张分别是什么?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在研究范式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当前国际产业经济学主要发展态势是?思考题13现代产业经济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一、基本概念二、测量市场势力及经济效应三、垄断的收入转移效应与财富 分配效应思考题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15(一)完全竞争市场定义及其基本条件;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最优效率的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市场虽然是一种虚幻的构想,但是一种参

8、照系和衡量标准。一、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16(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机会成本成本概念在产业分析中的重要性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机会成本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17(三)成本曲线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18(四)竞争性厂商的供给决策出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厂商会选择停产点(盈亏平衡点,即MC与AVC交点)以上的MC线进行供给。(五)竞争性市场中的短期和长期均衡1.短期均衡 需求曲线与供给线交点(P1,Q1)。2.长期均衡 P、MC、AC三线决定的价格水平及产量(PLR,QLR)。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19(六)规模经济s=AC/MC,如果s1,规模经济存在;若s=1,则规模报酬不变,若s1,则规模不经济存

9、在。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0(七)垄断者的产出决策垄断的特征:存在唯一的供应者;进入受到阻碍边际收益垄断者的供给决策:边际成本MC等于边际收益MR时达到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1(八)市场势力及其衡量定义:指垄断者持续地把价格定在超过边际成本之上的能力。勒纳垄断指数: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2(九)市场势力的福利效应1.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愿意支付与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2.市场势力的分配和再分配效应市场势力扭曲资源分配,把收入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进行转移和再分配,同时降低社会的总体经济福利,产生净福利损失(DWL)。见下图3.垄断的策略性成本垄断的成本DWL使用策略性行为得到的垄断利润

10、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3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4二、测量市场势力的经济效应 Harberger(1954)的实证研究(最低限估计)方法:DWL=1/2r2PmQm,用资本的平均报酬率作为正常报酬率的估计值,用会计利润减去正常报酬,得到用r表示的经济利润率。结论:净损失占美国国民收入的比例在0.1%以下,垄断在美国不成什么气候。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5 Cowling and Mueller(1978)的研究(最高限估计)方法:1)不将简单假设为1,DWL=1/2 (PmQm-cQm);2)用股票市场而非资本平均报酬率来测量正常报酬率;3)运用公司层面而非产业层面的数据,避免垄断利润被亏损公司抵消;4

11、)考虑垄断化的成本,即A,是估计的经济利润,A是广告支出;结论:见书中表2-1。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6中国行政垄断的社会福利成本估计刘志彪、姜付秀(2003)和姜付秀、余晖(2007)曾经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估计过中国行政垄断的社会福利成本。他们使用的方法特征:1、用中国主要行业的典型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2、这些典型的上市公司都具有政府授权垄断的特征,即行政垄断的特征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7三、垄断的收入转移效应与财富分配效应垄断导致的收入转移,经过多年的积累或者被资本化,会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状态。但是如何测算垄断收入转移对财富分配的动态影响,却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重大难题。塔洛克四边

12、形(Tullock Rectangle)Comanor & Smiley(1975)Thomas(1980)Lankford & Stcwart(1980)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8试论述市场势力的分配和再分配效应。2、如何测量市场势力的经济效应?结合中国的垄断情况作出说明。3、测算垄断收入转移对财富分配的动态影响,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9思考题现代产业经济学竞争政策比较:体系、目标与作用31 竞争政策比较:体系、目标与作用产业经济学特别关注竞争政策。产业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为这些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管制竞争的法律或者反垄断法,是维护“经济自由的宪法”

13、,是自由企业的大宪章。本章讨论世界经济的三大极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类不同的竞争政策的方法、体系和目标的异同,并对我国新出台的反垄断法进行评价。32 竞争政策比较:体系、目标与作用一、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二、欧盟竞争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三、日本反垄断政策的主要特点四、中国反垄断法的特色思考题 33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一)三大法律体系谢尔曼法(The Sherman Act);克莱顿法(The Clayton Act)联邦贸易委员会法(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FTC Act)它们共同构成美国反垄断的三大法律体系。34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

14、标1、谢尔曼法谢尔曼法于1890年通过生效,它是美国反垄断的基础法律,主要针对贸易中存在的垄断问题,重点是禁止垄断和共谋。 谢尔曼法包含两个独立的条款:第一条是禁止所有有碍于贸易的合同、合并及合谋,它被用来打击诸如限价协议等公开策略性行为。第二条禁止垄断企图,被用于打击诸如旨在排挤竞争对手的低成本定价之类的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35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 2、克莱顿法 该法于1914年制定,奠定了美国反垄断法的基本框架。克莱顿法的重点在两个方面:防止价格歧视和通过产权重组形成排他性经营格局。(1)价格歧视。克莱顿法认定价格歧视、排他性和限制性合同、削弱竞争的公司之间交叉持股、互派董事等行为是

15、违法的,并且对不正当竞争的内涵作出了一般性的规定 (2)营销活动。克莱顿法的第3条禁止在条件、协议、协定中,要求承租者或者购买者必须承诺不使用或不经销竞争者商品的行为,以及禁止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营销活动。(3)佣金、回扣等。克莱顿法认为,除了提供与购买和销售有关的服务以外,任何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在商业活动中支付或接受佣金、回扣、津贴或其他补偿都是非合法的。(4)兼并。克莱顿法第7条于1950年作了重大修改,修改后的这一条,对兼并行为做了极为严厉的规定,主要针对各类反竞争性的兼并。 36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3、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TC法)从反垄断政策的角度看,FTC法的主要任务是对产权的重组兼

16、并行为进行管理,防止重组兼并中垄断情况的发生。 FTC法规定,任何兼并必须获得FTC或者司法部的批准,未经批准,独立的企业资产不得兼并为一体化的企业。37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二)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对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来说,最重要的特色是建立了相互制约的有效的双轨体制。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被授权共同负责实施反垄断法。 一方面,美国司法部负责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的实施。另一方面,FTC法第5条给联邦贸易委员会以“管制不公正竞争”的权力。 这种双轨体制的安排,反映了美国国会试图减少现任政府对反垄断法的实施过程进行干预的意图。 38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美国国会还提出了一种在官方制度之外实

17、施非官方的反垄断法的途径,如克莱顿法第4条规定:第4条 商业活动或财产受到损害的任何人,只要这种损害是因反垄断法所禁止的原因所引起的,就可以在被告所属的或者可以找到的或者有代理机构的地区,向美国的任何地区法院起诉,不论诉讼费用多少,都将获得由他付出的损失的3倍的赔偿,以及诉讼费用,包括合理的律师费用。这种强化措施给了州首席律师这样的权利:州首席律师可以代表那些遭受损失的消费者起诉违法者,向违反谢尔曼法的违法者收取相当于损害的3倍的赔偿并把它分配给受害者。39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三)美国反垄断法诞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后半叶,以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经济模式,需要对原先相对分散

18、的国民经济体系进行调整和重组。这种调整和重组的微观活动形式,是资本市场上的收购和兼并浪潮,由此在宏观上逐步形成了美国国民经济集中的趋势。 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那些强势企业经常通过兼并相对小的独立企业的方式,逐步成长为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19世纪末,美国的一些州为了对付兼并和组建卡特尔的浪潮,纷纷颁布自己的反垄断法(May,1987)。 为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建立一体化的基础性市场规则,需要由联邦政府出面制定面向全国的竞争法律,由此谢尔曼法应运而生。 40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四)谢尔曼法的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经济目标:使资源低效率配置程度最小化。如芝加哥学派就认为试图控制通过垄断或垄断者对

19、产出的实际限制行为(Bork, 1966, p.15)。 国会希望通过这部法律,来阻止市场势力的分配效应,即用垄断利润加净福利损失最小化来描述消费者福利。非经济目标:小企业的保护。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法的目的,是为了向所有竞争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分散权力。即反对经济集中趋势。美国国会希望通过谢尔曼法来实现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的优势,使企业的成功和失败都取决于在公平竞争基础上的有效竞争。41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五)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和克莱顿法的目标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和克莱顿法于1914年通过,其出台是为了使谢尔曼法可以执行和具体化。 FTC法最基本的政策内容就是规定了禁止采用“不公正的

20、竞争方法”。其主要关注:生产效率,竞争机会的确保,消费者从效率中受益的愿望,提高公众对现行政治制度的满意度等。 克莱顿法第2、第3条处理具体的实践问题。第2条用于处理价格歧视。第3条禁止各种具有束缚消费者与特殊的供应者关系的活动,如搭配、条件性合约、排斥性销售合约。第7条禁止通过股票收购实施反竞争的兼并活动。所禁止的这些活动被认为对平等有效的对抗性竞争机会有阻碍作用。42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Hofstadter (1965, pp.199-200)曾经用简练的语言对美国反垄断法的目标做过如下精彩的总结:反垄断的目标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经济的;古典的竞争模型确定了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只有通过竞

21、争才能产生这样一种信念第二种目标是政治的;反垄断的原则试图阻止个人权力的积累和保护民主政府。第三种是社会的和道德的;竞争的过程被看成是一种品德发展的训练机器,人民的竞争能力刺激国民道德的基础相信要得到保护。43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体系和目标(六)美国竞争政策目标变化的新趋势:微软公司案件2001年6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作出裁决,驳回地方法院法官杰克逊2000年2月作出的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但维持有关微软从事违反了反垄断法的反竞争商业行为的判决。与美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反垄断案相比,微软案具有显著的特点:微软基本上是靠自我发展起来的垄断公司。 微软的发展是以知识产权和知识创新为基础的

22、。 微软并没有利用对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绝对垄断权无理地抬高价格,其网络浏览器开始时还是免费赠送的。对微软公司一案的判决,表明在新经济时代,美国的竞争政策重点在于:通过促进竞争推动技术创新。44欧盟竞争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一)罗马条约欧盟竞争法的主体由1957年的“罗马条约”第85至第86条以及欧盟成员国的国内竞争法所构成。罗马条约第85条第1款,概括了欧盟对联合行使市场势力的政策: 只要可能会影响成员国家之间贸易,有其明确的目标或具有阻碍、限制或扭曲共同市场内部竞争效应的下列行为,就与共同市场不相容因而要加以禁止:所有企业之间的协议、企业集团的决议或企业行为的协调,特别是具有如下特征的行

23、为尤其要禁止:(1)直接或间接固定买价和卖价或其他任何贸易条件的;(2)限制或控制生产、市场、技术发展或投资的;(3)分割市场或货源的;(4)对同类交易对象运用不同的交易条件,从而它们处于竞争劣势的;(5)缔结合同时,要求对方接受无论在性质上还是从商业惯例上均于合同标的无关的附加条件。 45欧盟竞争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85条第1款所禁止的协议,可能被作为例外来处理: 企业之间的任何协议或各种协议;企业集团任何决策或各类决策;企业协商行为或各种协商行为;如果这些行为能够改善生产,或商品的分配,或推动技术进步的经济进步,并让消费额者公平地享受到由此带来的利益,但是不包括以下行为:(1)为达到这些目

24、标,造成了对有关企业的不是必不可少的限制;(2)在有关产品的大部分领域中消除了企业之间竞争的可能性 欧盟的竞争政策并不是专门地为了实现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狭隘目标。在欧盟中,如果限制贸易的协议、联合和协商行为,能够达到改善生产或商品的分配,或促进经济进步的目的,它们才是被允许的,但是其充分必要条件是消费者能够从中得到利益。 46欧盟竞争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二)欧盟的兼并控制规则欧盟与美国一样,都试图在用竞争法直接控制企业行为,运用法律来调控具有集中趋势的市场结构。例如第86条一直用于调控主导企业的兼并活动。在1989年,欧盟的一项规制赋予了欧共体委员会具有处理市场结构演化的政策权力

25、,这一规制区分了严格的国家兼并与影响共同体层面的市场结构的兼并。(三)欧盟竞争政策的解释和实施欧盟竞争政策实施的日常责任在委员会的管理局。该委员会可能会对违法活动征收独立的罚金。对违反第85和86条的合同、个人或企业可以首先诉诸各成员国的法院。47欧盟竞争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四)欧盟竞争政策的目标1、校正竞争秩序。2、消费者福利。3、推进经济一体化。4、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5、兼并控制。48日本反垄断政策的主要特点第一,日本的反垄断法在其目标方面具有广泛的多重性 第二,在操作性方面,日本的竞争政策很少对法律的如何执行情况进行具体的阐述。第三,日本反垄断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四,日本反垄

26、断法不鼓励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大量地应用萧条卡特尔和合理化卡特尔。49中国反垄断法的特色中国全面的竞争法于2008年8月起生效。总的来看,这部法律的内容是符合国际反垄断趋势的,如它对于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经营者集中以及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都作了专章规定。同时,还明确了反垄断执法机构、反垄断调查以及法律责任等问题。50中国反垄断法的特色中国反垄法的特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反垄断法是代表中国向以规则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即尊重市场经济中平等参与的原则付出的持续努力,抑或只是在巩固国家的权力的问题,还有争议。 第二,中国的反垄断法专章明确规定,禁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

27、排除、限制竞争,但该法律对相关行为的执法力度,规定得非常薄弱。第三,反垄断法提出了在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的行业中,也要引导、推进不同经营者之间开展竞争的规定。第四,为了在全球增长最迅速的经济体中孕育竞争文化,中国反垄断法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它必须平衡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 51中国反垄断法的特色从执行方面看,中国的反垄断法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企业合并申报的标准不合理 ;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建立反垄断法执法机关;反垄断法行政执法机构与监管机构的关系方面,监管机构往往在很大程度上维护被监管企业的利益;行政垄断的管辖权问题。52思考题美国反垄断法的法律体系是如何构成的?它是如何实施的?欧盟竞争政

28、策与美国反垄断法的目标是不是存在差异?为什么?日本的竞争政策有什么特点?其背景是什么?中国的反垄断法会将产业政策置于竞争政策之上吗?为什么? 主导性厂商的策略性行为与竞争政策现代产业经济学54 主导性厂商的策略性行为与竞争政策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产业的供给者往往是由一个主导性厂商(dominant firm)和一群小的竞争者组成。主导性厂商的提价会迫使一些顾客转而购买那些从属性、竞争性厂商的产品,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主导性厂商提价也会诱发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因此,主导性厂商会采取特定竞争策略行为以影响市场环境,使自身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各国针对主导性厂商有可能实行的垄断行为,均制定了“禁止

29、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规则。55 主导性厂商的策略性行为与竞争政策一、早期限制性定价模型二、动态限制性定价三、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米尔格罗姆罗伯茨模型四、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例五、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再讨论思考题56早期限制性定价模型限制定价是指,当一个在位企业面临潜在竞争对手进入的时候,可能通过制定低价来遏制它的进入,消除了新厂商进入的诱因(Bain,1956)。马丁(Martin,1988)认为静态限制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三个要素:(1)市场初始规模。 (2)进入者的平均成本。(3)非价格进入壁垒。57早期限制性定价模型静态限制定价的缺陷:第一,价格本身只在短时间内具有承诺价

30、值。第二,持续的低价违背了在位企业限制定价的最初动机。第三,根据问题的对称性,新厂商也可能扬言形成一定生产能力来恐吓和驱除在位厂商。第四,早期的限制进入定价模型的均衡,并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在现实中不会发生。请看博弈树:58 按照早期阻止进入定价模型,最终结果是在位厂商选择PL定价,潜在对手选择不进入。但(限制进入定价,不进入)并不构成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因为当在位厂商按PL定价时,潜在竞争者一旦进入,在位厂商应转向选择PC价格水平,因此尽管第1期在位厂商采取限制进入定价,也阻止不了潜在竞争者进入,继续倒推,可以发现在位厂商第1期应当采取PM定价,于是(PM,进入,PC)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

31、均衡。换句话说,在位厂商的限制进入定价是不可置信的威胁。59动态限制性定价模型动态限制定价模型中,在位厂商面临着一个选择:它要么赚取短期的高利润,而失去其垄断地位,要么长时期地获取较低的利润,而保持其固有地位。因此利润最大化厂商会采取跨时期利润总额最大化的定价策略。 因此,理性厂商的最优策略可能不再是简单地制定低价以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如果有大量厂商能够自由、即时地进入市场,并且它们的生产成本并不比主导厂商的成本高出多少,主导厂商就不能索取比完全竞争高出太多的价格。即使没有从属厂商们进入市场,它们潜在的进入威胁也会使得主导厂商的定价要低于垄断厂商。60动态限制性定价模型决定动态限制性价格高低

32、的因素:(1)贴现率。贴现率越高,在位厂商就更愿意为了获取较高的短期利润而提高最优限制性价格。 (2)风险偏好。风险厌恶的在位厂商宁愿降低当前的最优限制性价格,以换取较低的进入可能性。(3)时滞长短。进入厂商的进入决定与实际进入的时滞越长,在位厂商索取的最优限制性价格越高。 (4)市场需求增长。市场增长率越高,潜在进入就变得越富有吸引力,最优限制性价格也相应地降低。 (5)成本结构。在位厂商相对成本优势越明显,越容易提高限制性价格。 (6)能力不对称。在企业承受暂时性损失的能力不同的情况下,能力强的支配性企业可能倾向于制定较低的限制性价格。61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米尔格罗姆罗伯茨模型Mi

33、lgrom和Roberts(1982)把不完全信息假设引入了限制性定价理论中,认为在现实中,市场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在位厂商与潜在厂商之间进行的限制性定价行为,可以视为不对称信息下的博弈行为。考虑一个在位企业1和潜在进入者2。第1个企业知道自己的成本,而第2个企业并不知道,在决定是否进入之前只能依据概率分布判断,低成本的概率为x,高成本的概率为1-x,但进入之后便可以掌握企业1的成本信息。 62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米尔格罗姆罗伯茨模型 代表在位者价格为 时的最大化垄断利润; 和 分别代表第一个企业成本为t时两个企业的双寡头利润。令 和 分别代表在位者为低成本或高成本时所定的垄断价格 。在

34、这类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有两种可能的均衡: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 63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米尔格罗姆罗伯茨模型(一)分离均衡在位者的成本高低直接决定它的定价水平,因而在第1期的定价就向进入者显示了充分的成本信息。高成本在位者不会选择低成本企业的均衡价格的条件是:(A)低成本在位企业选择进入阻止价格而非其它价格的条件:(B)上述两个条件定义了一个价格区间 ,使得任何一个 构成一个分离均衡价格。 64(二)混同均衡在位者的定价独立于成本水平,进入者无法从中了解到在位企业的成本信息。要使 成为混同均衡价格,必要条件是在位的高或低成本企业都不能制定垄断价格,否则就会诱发进入。对于低成本企业要满足

35、条件(B),对于高成本企业则要满足下述条件:在 附近存在一个价格区间 ,使得 均构成混同均衡价格。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米尔格罗姆罗伯茨模型65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米尔格罗姆罗伯茨模型通过上述分析,米尔格罗姆罗伯茨模型证明了阻止进入定价确实会发生。这一定价策略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社会福利难以判定。由于缺少详细的市场数据和厂商的成本数据很难对这两种均衡进行实证的检验和规范的分析,加之在位厂商的降价行动通常增加了社会福利,但在进入被阻止之后产业内的竞争被弱化,这又会降低福利。66赢得和维持主导性地位的策略策略性行为影响市场环境。总体来说,主导性厂商影响市场环境的主要工具是他自己的产出水平,

36、主导厂商还可以通过其他策略来影响从属性厂商的成本和信念。而为获得对市场的支配地位,产业内的企业采取的策略多种多样,包括投资于稀缺资产或者沉淀性投资。此外,兼并是获得支配性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67赢得和维持主导性地位的策略(一)以成本为基础的策略性手段1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例如企业的R&D投资可以降低自己的边际成本,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势力。2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1)直接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干预竞争对手的生产或销售方式;另一种方法是使竞争对手难于获得市场信息或给出虚假的市场信息。 (2)间接的方法。在位厂商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和兼容性来增加竞争对手的成本;一个主导性厂商会在竞价时报高投入品

37、价格,或获得对低成本投入品的控制权。 68赢得和维持主导性地位的策略(二)以技术为基础的策略性手段1维持过剩的生产能力企业保有一些过剩的生产能力具有对抗竞争的策略性意义。第一,它是向分配企业的一种承诺。第二,大规模的沉淀性投资是对产业的可信承诺。2推行纵向一体化策略一个垄断性供应商可以通过前向一体化来垄断下游产业,提高自身利润,或者收购其供应商而获益。69赢得和维持主导性地位的策略(三)以营销为基础的策略性手段1产品差别化企业通过研发,推出多样化的产品,通过营销活动,培养起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从而创造先进入者的主导地位。2消费者争夺和营销技巧厂商实力方面的不同会导致厂商主导性地位的形成或加强。

38、给予顾客的批量折扣,可以使多产品公司在与单一市场的公司竞争时处于优势地位。 70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例(一)美国的案例1标准石油公司案件最高法院根据标准石油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拥有主导性地位的前提下所实行的有违公正竞争特别是排它性行为的方法,将其拆分为33个续存公司。2美国钢铁公司案件最高法院认为通过合并新组建的钢铁公司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自身已经不具备控制价格的能力,被判合法。3美国铝业公司案件法官认为美国铝业公司基于对需求的预测而持续扩张生产能力的这一行为具有垄断意图,因此被判非法。竞争性和替代可能性没有被法院充分考虑。4联合制鞋公司案件排它性的出租合约和营销技术使公平竞争变得困难,联合

39、制鞋公司的租赁行动因此被判违法。71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例(二)欧盟的案例1大陆容器公司案例由于供给面的替代问题,以及市场进入的可能性,大陆容器公司在共同体市场上控制其他企业的行为不构成滥用主导地位。 2联合商标公司案例(“香蕉不是水果”的著名笑话)欧洲法院认为,就香蕉市场而言,联合商标公司具有市场主导地位,因此它所实施的一些排他性活动限制了有效竞争。3霍夫曼-拉罗氏公司案件欧洲法院判决霍夫曼-拉罗氏公司采用现金折扣这种非正常的商业竞争方法维持市场主导地位,影响了市场结构。72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案例(三)日本的案例日本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是企业利用各种商业策略去获得这种地位。在酱油案例中,

40、野田酱油公司利用主导性地位以及对批发机构施压、对分销渠道停止供货的威胁迫使零售商接受新的价格表,构成了明显的垄断。但日本的政策决策者却对大企业的优势情有独钟,因为大企业拥有规模经济性。73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再讨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竞争政策都认为通过排他性的或不公正的行为获取或维持垄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行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我们认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凭借其地位,在一定的交易领域实质性地限制竞争,违背公共利益,明显损害消费者利益,从而为反垄断法所禁止的行为。 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企业能够实施滥用行为是因为其具有了市场支配地位。 实施滥用行为给市场上的有效

41、竞争带来了危害,使同业竞争者和交易相对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74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再讨论参考欧盟竞争法第86条、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第22条第4款,以及法国新竞争法861243号命令第8条第1款第1项等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也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针对同业竞争者所实施的滥用行为,主要包括低价竞销(如掠夺性定价)、独家交易、搭售和附加其他不合理交易条件等;针对同业竞争者所实施的滥用行为,其构成主要包括无正当理由妨碍了他人的公平竞争,并且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另一类则是针对交易相对人所实施的滥用行为,主要包括价格歧视等差别待遇、拒绝交易、强制交易和垄断性高价等。75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再讨

42、论反垄断法应否控制垄断性高价的问题。 美国竞争法不认为垄断性高价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因为它几乎不可能决定什么是“太高”。欧洲国家通常认为垄断性高价可能是市场支配力的滥用,但是所有或几乎所有这样的案子均败诉了,因为没有哪一个政府能够证明价格是垄断性高价。 我们认为:垄断性高价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比较普遍和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剥削消费者、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之一。 虽然垄断性高价可以受到专门价格法律的管制,但是反垄断法在规制市场支配地位的过程中,对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这种地位而非法牟取垄断性高价的行为进行管制更方便,也可能更有效。 虽然证明垄断性高价并不容易,但是在反

43、垄断法中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这正是反垄断法本身的特点。 76思考题决定动态限制性价格高低的因素有哪些?动态限制定价模型较之静态限制定价模型有何区别?对于竞争政策有何启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竞争政策,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是如何限制的?现代产业经济学 非合作寡占行为与竞争政策 非合作寡占行为与竞争政策寡占是处于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兼具垄断与竞争因素的一种市场形态。寡占市场结构的最重要特点是寡占厂商在决定自己的最佳策略时,必须考虑与自己具有差不多市场势力的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反应。反映不同的寡占市场决策的经典模型有古诺模型、伯川德模型、埃奇沃思模型、斯坦克伯格模型、斯威齐模型等。针对非合作寡占行为

44、的竞争政策是各国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78 非合作寡占行为与竞争政策一、古诺模型二、伯川德模型三、埃奇沃思模型四、斯坦克伯格模型 五、推测变量的再讨论六、对非合作寡占行为的竞争政策思考题79同质产品产量竞争:古诺模型假设行业中有n个厂商,每个厂商都有相同的边际成本 ;产品是同质或无差异的;没有潜在竞争者进入该行业,在观察期内厂商数目保持不变;每个厂商都以产量作为决策变量,同时展开竞争,在选择产量时都假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市场需求记为线性的需求函数 。80同质产品产量竞争:古诺模型均衡分析对于第1个厂商而言,其利润最大化目标为:F.O.C.81同质产品产量竞争:古诺模型均衡分析(续)再由 , ,

45、 ,得出市场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82同质产品产量竞争:古诺模型结论当n时,完全竞争,Pcc且Qc(a-c)/b。当n=1时,完全垄断,Pc=(a+c)/2,qc=Qc=(a-c)/2b;与完全竞争相比,价格更高,市场产量更低,利润更高。当n=2时,古诺双边寡头垄断,Pc=(a+2c)/3,Qc=2(a-c)/3b;与完全竞争相比,价格更高,市场产量更低;但与完全垄断相比,价格更低,市场产量更高。总结随着产业中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产量不断上升,价格不断下降,消费者福利不断提高。实行自由进入政策,放松进入管制,形成“可竞争性市场”,从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83同质产品产量竞争:古诺模型市

46、场势力分析第i个企业的最大化利润函数 F.O.C. 再由 , , 其中为第i个厂商的推测变量,并令si为第i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可得市场势力84同质产品产量竞争:古诺模型市场势力分析(续)若=0(对方产量保持不变),则有 ;再设 ,反映了每一个企业预期来自它的每一个竞争对手的反应都是固定产量的推测变量,并替换,有若=1,各企业预期对手作针锋相对的反应,即完全垄断;若=0,各企业预期对手产量保持不变,即古诺寡占;若0,各企业预期对手将抵消自己行使垄断势力的企图。85同质产品价格竞争:伯川德模型模型假设:企业选择价格而非产量进行竞争,其他假设与古诺模型相同。模型描述企业i面临的需求模型推导若 ,则企

47、业i不会得到任何市场需求,利润为零;若 ,则i企业的利润为 ;而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企业有动力降价至pi*-( 为非常小的正数),直到pi*=c时停止。最终的均衡解为pi*= pj*= c。86同质产品价格竞争:伯川德模型伯川德悖论:模型的均衡解说明了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展开价格竞争能达到完全竞争的绩效,这与寡占企业操纵市场价格的现象相悖。解释产品差异解:产品间质量、设计、品牌等客观差异,消费者主观偏好不同,高价企业不会完全失去市场。重复博弈解:存在可置信威胁,避免两败俱伤,走向串谋,均衡价格大于c。规模经济解:通过降价来扩张产量会损失规模经济,从而减少单位利润,所以

48、大厂商往往借助规模经济、创新等途径来实行价格领导,制定大于c的价格水平。生产能力约束解:厂商的生产能力有限,从而无法满足市场的全部需求,从而无法达到完全竞争的价格。87生产能力约束下的伯川德模型:埃奇沃思模型模型描述若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K,则企业i的需求为 模型分析若 且KD(c),则企业j可操控剩余市场需求,即若 且K0;成本为 ,不合作情形 厂商i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解得100合作寡占的利益动因静态分析:合作还是不合作?(续)合作情形 寡占厂商缔结卡特尔协议,像一个垄断厂商行事,则有 解得因为 ,所以寡占厂商有串谋的动机。这同样适用于存在n个寡头的情形,但随着n的不断增加,合作与非合作的利

49、润差异越来越小,从而寡头之间缔结卡特尔协议进行串谋的动机趋于消失。101合作寡占的利益动因动态分析:背叛还是不背叛?因为存在背叛协议的动机,一次性博弈的静态结果并不构成纳什均衡;只有在重复博弈(T期)的情形中,并存在足够大的惩罚威胁,合谋才可能是均衡结果。有限次重复博弈情形(T0时,pm 以上分析表明当行业生产存在固定成本时,垄断竞争格局并不符合社会最优。 117代表性消费者模型为实现最优的社会福利政府采用的竞争政策让一家厂商提供行业中的所有产出,并将价格管制在边际成本m的水平,由此产生的厂商亏损由政府予以补贴。 当政府无法为厂商提供补贴时,通过控制厂商的进入数目的方法增加社会福利。政府增加社

50、会福利的次优分析 基本假设:T为社会的总资源,n为厂商数,Q为市场的总产出。118代表性消费者模型政府决策:通过选择n来间接实现目标,即对求导,可得: 企业决策: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即 对求导,可得: 119代表性消费者模型120由以上可得: 结论:对政府而言,如果不控制厂商数目,那么垄断竞争均衡允许太多的厂商进入市场,这尽管有助于降低市场价格,但新增厂商也增加了固定成本的总支出,偏离了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与行业利润之和)的最大化。在次优解法中,具体应将厂商数目n限制在何种区间,随固定成本大小而定,固定成本越大,允许进入的厂商数应该越少。代表性消费者模型 差别产品条件下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价

51、格和均衡数量 基本假设产品的多样化程度完全由品牌数量n反映。 消费者在产量q和多样化n之间作出选择,可以通过减少对单一 品牌 产出的需求来换取更多的品牌。 n种品牌的效用函数为: 设社会总资源为T,除了可以用于生产垄断竞争市场的商品之外, 还可以用于生产外部商品y,假设y商品的竞争性价格为1。 垄断竞争厂商都有相同的成本函数。 121代表性消费者模型代表性厂商决策:可得: (1) (2)122代表性消费者模型 社会最优化决策:求导可得: (3) (4) 结论:比较(1)-(4)式可得,除非当W(*)和u(*)是线 性的且u=u/q,社会最优条件才等于垄断竞争均衡条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组条

52、件并不相等,即垄断竞争均衡并非社会最优。 123固定数量的差异品牌模型几个基本函数 基本假设 进入的企业数目固定,一个行业有n个企业构成,每个企业生产一种产品,以i1,2,,n表示。 厂商的逆需求曲线 行业生产的产品无差别时,第i个厂商的逆需求曲线 124 行业生产的产品之间有差别性时,假设有两类生产集团, 一类生产量为qi,另一类生产量 为 。 厂商的逆需求曲线: 当行业中只有两个企业构成,生产两种差别性产品时,两种差别性产品面临的线性逆需求曲线分别为: 125固定数量的差异品牌模型固定数量的差异品牌模型参数的意义:(1) 意味着由于产品差别,一家厂商的价格对自己的数量变化,要比对它的竞争对

53、手的产量变化更为敏感。(2) 之间的“距离”,衡量了两种品牌之间的差异程度。如果 ,或者等价地说 ,这两个品牌之间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126固定数量的差异品牌模型行业内差别性品牌的数目既定的情况下,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1、厂商就数量博弈的古诺纳什竞争(假设两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为0) 解最优反应函数得均衡解: i=1,2 可以看出,随着 ,产品差异度变大,第i个厂商的产量、价格和利润都会相应地增大。 127固定数量的差异品牌模型2、厂商就价格博弈的伯川德纳什竞争 均衡解为: 当 时,即两类产品的差异度加大时,利润水平增加。 128固定数量的差异品牌模型 3、两个市场的价格水平比较:

54、结论: (1)在一个差异性产品市场中,古诺市场中的价格高于伯川德市场结构中的价格,即 。 (2) ,即产品差异度越高,这两者之间的差额就越大。 (3)当产品差异度很小时,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会趋向于零,即 。129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Model)豪泰林模型的基本含义 为了解决有差别产品的价格竞争问题,豪泰林(Hotelling,1929)提出了一个空间选址模型来解释厂商的定价行为。在该模型中,消费者认为每家厂商的产品在地理或产品(特征)空间中具有一个特殊的位置,其中,不同的消费者定位于不同的地方,即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130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Model)极端条件下的豪

55、泰林模型 基本假设 假定有一个长度为1的线性城市,消费者均匀地分布在城市的0,1区间内,分布密度为1。有两个商店,分别位于城市的两端,商店1在x=0,商店2在x=1,出售物质性能相同的产品。每个商店提供单位产品的成本为c,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行路成本与距离商店的路程成比例,单位距离的成本为t。住在x的消费者如果在商店1采购,要花费tx的旅行成本;如果在商店2采购,要花费t(1-x)。假定消费者具有单位需求,即或者消费1个单位或者消费0个单位。两个商店同时选择自己的销售价格,令pi为商店i的价格, 为需求函数,i=1,2。住的x消费者在两个商店之间购买是无差异的 。需求分别为 131极端条件下的豪泰

56、林模型(续) 两商店之间的定价竞争消费者i满足:两商店的需求函数分别为:0商店1 x消费者i 1 商店2132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Model)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Model)极端条件下的豪泰林模型(续)两商店的利润函数分别为:两商店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分别为: 解得最优解:133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Model)极端条件下的豪泰林模型(续) 结论产品的差异性越大,厂商对市场就越具有操纵力量,不同厂商出售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就会降低,借此厂商就可以制定较高的市场价格,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如果消费者很挑剔,能识别不同厂商产品间的细微差别,并很在意这些差别,那么他就必

57、须付出代价,花更多的钱购买自己想得到的产品。当差异性为零时,不同商店的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没有任何一个商店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于成本,这时豪泰林模型的结论与伯川德模型的结论完全一致。134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Model)一般性下的豪泰林模型 基本假设假定商店1位于a0,商店2位于1-b(b0)。不失一般性,假定1-a-b0(即商店1位于商店2的左边)。行路成本计为td2,其中d是消费者到商店的距离。住在x的消费者在两个商店之间购买是无差异的,所有住在x左边的都将在商店1购买,而住在x右边的将在商店2购买,需求分别为x , x。135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Model)一般

58、性下的豪泰林模型(续) 两商店之间的定价竞争消费者i满足:两商店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01-b商店2a商店1 x 消费者i1136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Model)求均衡价格和利润,可得:结论 (1)当时,即商店分别位于两端,可推导出前面讨论的特殊情况: (2)当时,两个商店位于同一位置,可推出伯川德均衡:137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Model)豪态林模型的局限性豪泰林模型探讨的是双寡头厂商如何选址及定价竞争的问题,而现实的垄断竞争发生在生产的产品有差别但可相互替代的厂商之间,这就使模型难以胜任应用的要求。豪泰林模型假定厂商选址和定价是一次性确定的,不会不断改变,如果无成本地

59、改变产品的定位和价格,均衡就不存在,而现实的厂商却频繁地变动其产品设计及其定价水平,这就显露出线性模型的局限。138塞洛普圆周模型(Salop Model)塞洛普模型的含义 塞洛普模型对豪泰林模型进行了修正,用圆形城市取代线性城市。它假定消费者不是均匀地分布在线性城市,而是均匀地分布在周长为1的圆周上,可以设想这个圆周就对应一个环湖的城市,企业也坐落在圆周上,消费者沿着圆周搜寻厂商的产品(如右图所示 ) 。139塞洛普圆周模型(Salop Model)基本假设假定消费者一次购买活动只购买一单位产品,其单位距离的行路成本为t,厂商提供产品的边际成本为c,固定成本为F,除了需要支付固定成本以外,市

60、场无任何进入壁垒。进入市场有n家企业,其中任意一家企业i的定价为Pi,其面对的需求为Di。假定邻近的两家企业的定价为: pi-1= pi+1= p140塞洛普圆周模型(Salop Model)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距离企业i的位置为x(0,1/n)的消费者满足以下等式:企业i面对的需求为:利润最大化为:长期均衡的企业数和价格分别为: 141塞洛普圆周模型(Salop Model)结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尽管各个厂商通过开发、生产差别产品,可以将价格确定在边际成本之上,进而获得操纵特定消费群的市场势力,但是潜在进入者的竞争迫使在位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高的行业,F比较大,n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