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汇编(29张)课件_第1页
学校教育制度汇编(29张)课件_第2页
学校教育制度汇编(29张)课件_第3页
学校教育制度汇编(29张)课件_第4页
学校教育制度汇编(29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的: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概念以及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了解旧中国和解放后的几个主要学制,能正确分析我们现代学制的特点。教学重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教学难点: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定社会组织教育活动的规则体系和定型化的教育活动组织模式。也称为国民教育制度。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

2、当做教育管理问题做专门研究)等。教育制度的分类 1国家教育制度:1995年教育法 2学校管理制度 3教学制度 教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关于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学校系统和规定。它与教育制度相比,侧重组织、领导、规划。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学制的分类:按教育程度分:幼儿教育、初(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按教育类型分:普通基础教育

3、机构、专业教育机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 按办学主体分:国立学校、地方学校、企事业办教育机构、民办学校; 按教育阶段分:学龄期教育、成人教育机构; 按教学时间,可以分为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制学校 按教学方式、手段分:面授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网络教育机构;如果按照教育证书分:学历教育机构、学位教育机构、培训教育机构,等等。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趋势(一)学制类型变革:双轨制向分支和单轨制发展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 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双轨学制(西欧学制:一轨学术性,一轨职业性). 由横向划分

4、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美国的学制)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学制结构,叫分支型学制(前苏联)双轨学制:18,19世纪的西欧,由古代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学校,都同时得到了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习可升到大学以上;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础教育

5、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二)学段学制变革:各个学段学制各有不同变化。1.幼儿教育阶段:普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2.小学教育阶段:提早入学年龄,直接衔接初中。3.初中教育阶段: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预备教育分流。4.高中阶段:肩负“三重”任务(大学预备、高中文化普及,职业教育),终归单轨学制。5.职业教育:普遍得到加强,学段逐渐后移。6.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层次多样,学校类型多样。7.终身教育:各国普遍重视,渐次成为学制。(开放大学、老年大学、业余大学)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

6、制度的形态(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国内资本主义势力的兴起,迫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于是“废科举,兴学校”,改革教育,制定现代学制。(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突出特点: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

7、。如果6岁入学,中学毕业为20岁,读完通儒院则是32岁。(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1922年,由留美派主持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图, 颁布“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将全部学校教育分为三段五级:初等教育段6年,分初小(4年),高小(2年),中等教育6年,分初中3年,高中3年,高等教育段4-6年,不分级.整个国民党统治时期,虽有修改,但基本没有变动,影响深远.壬戌学制的主要特点是:缩短小学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若干措施注意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不作硬性规定(弹性学制新学制的指导者和起草者胡适说:“新学制的特别长处,在于它的弹性。” )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和补习教育。

8、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实用。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1922年壬戌学制:中国现代教育改革重磅炸弹1922年壬戌新学制为中国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当时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输送了优质生源,造就出一大批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如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以及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1.该学制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了劳动

9、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2.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表现了我国学制向分支型学制方向的发展3.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施教机构系统的发展,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 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

10、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的表现作了纠正。 “文化大革命”提出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等口号,对我国的学制和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破坏。 第一,和当代中学学制延长的发展趋势相反,把中学学制大大缩短,把初高中都缩短到二年; 第二,和当代中等教育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相反,对中专和技校大加砍杀,盲目发展普通高中,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

11、育的比例失调; 第三,和当代高等教育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发展趋势相反,把高等教育缩短为三年和一个层次,把很多院校、科系、专业取消,使人才培养比例完全失调; 第四,和当代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大发展以及发展终身教育的趋势相反,把这类教育形式完全取消,扼杀了职工提高文化科学水平和知识更新的机会,等等。 1976年结束了这场浩劫。特别是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努力,我国迅速结束了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教育上的混乱局面,着手重建和发展被破坏的学制系统:延长中学的学习年限;恢复和重建中专和技校,创办职业高中;恢复高等学校专科和本科的两个层次;扩大高等专科学校;恢复和重建很多院校、科系和专业;建立学位制度和完善研究生教

12、育制度;恢复和重建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等等,从而使我国学制逐步向合理和完善的方向发展,使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认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的幼儿。 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 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9

13、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 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4)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主要有: (1) 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

14、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 (2) 调整教育结构。 (3) 改革办学体制。 (4) 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5) 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 改革趋势:*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制趋于弹性与灵活。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定“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学制。3.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完善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4.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学校的类型趋于多样化。5.构筑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重振中专教育,加强高职发展。知识延伸:义务教育一、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以保证的国民教

15、育,它既是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的性质。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的,所有公民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义务的内涵:1、就学义务: 年满6岁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父母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接受义务教育。2、设置义务: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学校,让儿童、少年就近入学。3、保障义务:免收学费;设立助学金,帮助困难学生就学;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费,由国务院、地方政府筹措,予以保证。4、避止义务:禁用童工;不得侵占、挪用、克扣教育经费;不得扰乱教育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场地、房屋、

16、设备。思考与讨论:?1、怎样理解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2、结合自己家乡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实际,你认为家乡义务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谈谈你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

17、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

18、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