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劳动与人类历史内容学时形式方法主体重点目标设定理论内容2理论教学案例导入+主题讨论学生+教师分析劳动对人类诞生和进化的内在影响理论讲解教师+学生1.解释劳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2.诠释劳动与人类教育之间的内部关系。合作探究1课内实践课前:资料收集学生+教师信息获取与处理、团队合作课中:小组展示学生+教师知识内化、表达能力、文案能力课后:总结反思学生+教师知识的内化与表达能力的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教育观的基本概念,理解劳动与人类诞生、劳动与社会发展以及劳动与人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2.领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教育观的基本精神,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劳动价值和劳动教育诸多论述的价值意涵和现实意义。3.立足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教育观的立场分析相关教育问题和社会现象,自觉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升学术思考能力。教学重点1.分析劳动对人类诞生和进化的内在影响。2.解释劳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3.诠释劳动与人类教育之间的内部关系。教学难点1.分析“人的诞生”的含义。2.解释马克思主义学说对于“类本质”的认识。3.诠释“创造性劳动”的表现方式。4.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与意义。一、课程引入劳动是人类社会中最悠久、最普遍、最基本的生产实践活动,蕴含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诸多“秘密”。劳动对人类自身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劳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劳动对人类教育的开展有什么意义?二、新课导入案例导入:人与猿骨骼对比图主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组间分享。1.仔细观察并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人与猿骨骼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2.通过观察人与猿骨骼对比,思考这些变化为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三、新课讲授第一部分劳动与人类的诞生人是生物性和精神性存在的统一。人的诞生,一方面体现为人与其他物种相比所具有的特殊生物属性。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劳动与人的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劳动与人的独有生物属性的发展人猿揖别是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然而猿究竟是怎样、在何时进化为人的问题,一直充满着争议。直到1876年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一文的发表,这个问题才得到科学准确的回答。这一小节需要重点展开三个知识点:1.1劳动与手足机能的完善直立行走是完成从猿转变到人这一过程中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步,但是人能够从猿分化出来成为直立行走的动物并不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真正的区别其实在于人类的“双手被解放出来”,在于人手的自由制造和使用工具成为可能。1.2劳动与语言能力的形成人类的语言能力,正是通过劳动才最终形成。伴随着人类集体劳动的出现,相互支持和共同协作的生产活动逐渐增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变得更加亲密,而且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加强彼此协作的好处。在一些共同的劳动活动中,人类逐渐意识到需要发明出一种共通的媒介以便于彼此的相互交流。基于这一需要,人的身体器官再次发生进化,人逐渐学会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语言也就应运而生。1.3劳动与大脑思维的成熟脑的发育与人类的劳动紧密相关。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着人类接触自然世界的范围日益变大,大脑接收和需要处理的外界信息也就更多。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更是需要不断训练和提升大脑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正是这样,作为思维器官的大脑逐渐得到了进化。大脑思维的形成,意味着人类自身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掘,意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了智力上的保证,意味着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由此,人类与动物出现了真正的分化,它彻底从动物界中独立出来,并有了独特的体态特征。2.劳动与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人与动物相比,不仅在生理机能上存在诸多显著性差异,更在精神层面存在着本质性的不同。实际上,劳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的生物属性,而且也为人的“类本质”的自由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这一小节需要重点展开二个知识点:2.1类本质的概念介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述:“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马克思把“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当作人的本质,或者说,以“类”作为人的本质。而人的类特性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2.2劳动如何实现人的类本质劳动是人类特有目的性的创造性实践,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劳动自身也可以是目的,人可以通过劳动来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意味着人类的诞生不单纯是一个生物进化过程。劳动让人从动物中独立出来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物进化过程,它还具有满足人类的自我实现这一社会性功能。从学会制造第一个生产工具开始,人类就不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除了劳动能力的获得,劳动知识的获得同样可以显现劳动的自由创造性。人的价值感和意义感的获得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人自我存在的本质力量需要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自我创造,自我生成才能反观自我存在的理由。劳动毫无疑问就是人类社会独有的、自觉的对象化实践。第二部分劳动与社会的发展劳动既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劳动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社会历史运行的发展中处于关键性地位。劳动不仅是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钥匙,亦是历史唯物主义得以建构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创造之源。这一部分需要重点展开三个知识点:1.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价值,以解决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劳动史。劳动工具的变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劳动被看作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和“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其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起点,亦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正是通过劳动来揭示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发现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由此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继而发现劳动人民的伟大作用。2.劳动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自然界只是为劳动提供材料,只有劳动才能把材料变为财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即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马克思把商品看成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拥有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主要决定使用价值,而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则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由此,马克思确定了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抽象劳动的价值成为了商品价值的一般尺度,而劳动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因而就可以用抽象劳动时间量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虽然当代社会的劳动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本节可供学生讨论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为何需要继续强调“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是一个公理?3.劳动是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源世界上绝大多数精神文明的成果,大都是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广大劳动人民在进行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追求实用价值,还重视审美体验。劳动还促成了诗歌、神话、传说等文学作品的诞生。劳动是所有人类文明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劳动与人类的教育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还成就了教育。离开了劳动,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教育。劳动规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和实践特征。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劳动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深刻揭示教育诸多问题存在的现实根源,也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性质。这一部分需要重点展开三个知识点:1.劳动是教育的本质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也是发生在人身上的教育。教育既承载于劳动,又服务于劳动,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承载着教育功能的劳动本身也使人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拓展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成长。从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历史发展不难看出,无论是前苏联还是社会主义中国,都将劳动视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属性,都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节可供学生讨论的相关议题:分析和比较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与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教育的差异。2.劳动是教育的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社会主义教育基本性质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原则。马克思虽然认为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反对那种将劳动与教学进行机械结合的做法,而是主张劳动与教学“平行”。那种单纯热衷于体力劳动、轻视学习科学原理的做法是一种“劳动拜物教”,其在本质上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劳动教育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是知识教养与熟练技术的结合。现代劳动教育,或者说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要适应国民经济生产的实际需要,要科学有序地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3.劳动是教育的内容在具体的学校课程设置中,劳动不仅是教育的方法,同样也是教育的内容,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情感层面培养学生高尚的劳动情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诚实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道德品质。二是在意志层面塑造和磨练学生坚毅的劳动意志,激发学生主动参加和从事劳动实践的热情。三是在知识层面,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原理和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内容,以让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四是在技能层面,帮助学生提高劳动素养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从而在相应的岗位上能够学以致用。一般性的劳动并不天然具有教育的功能,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活动是对一般劳动的“课程化和育人化”改造,它在目的要求、活动对象、组织形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不能认为学生凡是参加劳动就自然而然受到教育了,教育者必须要对学生参加的劳动活动进行“育人化”,使得学生参加的劳动不再是纯粹的劳动,而是具备教育性的过程和手段。将劳动转化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劳动在教育中的娱乐化、技艺化、形式化和惩戒化等问题。这些对“劳动作为教育内容”的错误理解,既违背了教育规律,也遮蔽了劳动教育的本真意蕴。这一节可供学生讨论的相关议题:分析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劳动教育异化现象。4.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各种潜能和素质都获得了发展,显然包括德、智、体、美、劳以及个性、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它意味着人的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格的饱满、充实和完善,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发展、人的涵盖劳动生产实践在内的各种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这一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明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明确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点任务,为坚持立德树人提供了方向指引。四、课内实践“劳动是否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主题辩论1、任务概述针对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等新情况,引导学生辩论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是否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这一话题。2、任务实施步骤(1)选定辩论正(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反(劳动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双方。在班级内以学生自愿为主、教师分配为辅的方式确定人数大致相当的正反双方队伍;(2)正反双方队员集体搜集材料、准备论点、论据。(3)正反双方以民主推荐的方式确定四位代表参与辩论。(4)正式辩论。建议增加观众与台下队员的自由提问环节,主持人注意控制问题数量与时间。(5)评委根据最终双方辩手的观点、表现进行点评与评分;3、评分标准计分标准:观众评分40%+评委评分60%评分标准:(1)遵守辩论规则;(2)立论清晰;(3)辩驳得当;(4)临场反应佳。辩论赛评分表(建议)小组名称评分项总分遵守规则(10分)立论清晰(40分)辩驳的当(30分)临场表现(20分)正方反方4、任务小结通过本次辩论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同时也认识到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同时,在准备材料与辩论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五、课后作业请根据本章内容,结合实际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可将讨论结果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1.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人”?2.如何评价“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史”?3.为什么说“劳动不仅是一个经济的范畴,而且也是一个道德的范畴”?4.谈谈你对劳动独特育人价值的理解。六、新课预习第二章劳动与现代世界第二章劳动与现代世界内容学时形式方法主体重点目标设定理论内容2理论教学案例导入+主题讨论学生+教师现代社会的劳动形态理论讲解教师+学生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合作探究1课内实践课前:资料收集学生+教师信息获取与处理、团队合作课中:小组展示学生+教师知识内化、表达能力、文案能力课后:学生+教师知识的内化与表达能力的反思教学目标了解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多元的劳动形态;理解劳动形态多元并存的原因;厘清劳动与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分工、全球生态环境的关系,理解劳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劳动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劳动基本形态及其多元并存的现实;掌握劳动在世界经济体系与国际分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理解全球生态环境与劳动形态发展的内在关联。教学难点理解当代劳动多元并存的现实及其原因;理解劳动在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分工、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课程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劳动与人类的历史,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谈一谈你对劳动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总的来说,劳动创造人、创造了美好的生活。那么,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劳动本身发生哪些变化呢?当前的劳动形态又是如何呢?二、新课导入案例导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主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组间分享。1.为什么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提出振兴传统工艺呢?2.为什么传统工艺在当今社会中还能继续存在呢?3.相比古代,传统工艺在当代又发生了哪些不一样的变化呢?三、新课讲授(一)现代社会的劳动形态1.手工劳动(1)手工劳动的概念手工劳动是指人运用身体劳动器官或借助手工工具而开展的劳动。劳动器官包括手、臂等身体部位;手工工具则是指人可以直接从自然界取用的工具或对自然物予以改造所产生的工具。譬如,作为简单工具的木棍、石斧,作为复合材料工具的弓箭、铁器等。在手工劳动中,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联系是柔性的,劳动工具被牢牢握在劳动者手中。手工劳动者可以随意改变工具状况,也可以随意改变工具的运动状况。通过手工工具的中介作用,劳动者同外部客观世界打交道的过程由最初的“手-物”转变为“手-工具-物”。(2)手工劳动的发展历程手工劳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的阶段,主要是以劳动工具的演变为区分标准。第一个阶段是依靠身体的劳动器官,或者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工具进行劳动。劳动工具的主要材料有木、石、骨等,主要使用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等简单的劳动工具。第二个阶段则是伴随冶炼、锻造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自然物质创造工具进行劳动。劳动工具的主要材料有铜、铁、木等。劳动工具逐渐变得复杂,铁器开始广泛应用。除人力之外,开始广泛利用牲畜力、水力等作为动力。手工劳动的劳动过程主要是劳动者自然力量的付出,但根据使用工具程度的差异,可以将手工劳动大致分为三类:完全手工或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的简单手工劳动、使用半机械的简单手工劳动、精细复杂的手工劳动。不同类型的手工劳动对劳动技术的要求也各有侧重。手工劳动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手工劳动最初是完全手工或依靠简单工具进行小规模的手工劳动,主要以家庭单位。伴随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手工工场作为新的手工劳动组织形式开始出现。手工劳动组织形式从家庭向手工工场的转变,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的提高,生产部门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3)手工劳动的当代形态在今天,手工劳动日益表现出人性化与个性化发展的新趋势。人们对待手工劳动,已不仅仅将其视为单一的谋生手段,而更多地将其视为展示自我个性的生活状态。手工劳动能够充分接纳和体现作者的个性及创意,可以受人灵活调整和掌控。手工劳动还发生了文化转向,以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形态继续存在并得到发展。有些日渐衰微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而作为一种旅游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既为当地居民提供持久、稳定的经济来源,也增进人们对包括对乡土手工艺在内的乡土文化的自豪感。手工劳动进入现代劳动体系,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现代劳动体系无疑是以机器化大生产为主的,但手工劳动也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功能。从产业经济角度看,手工劳动在整个产业转型过程中,也成为疏解就业压力的快捷渠道。2.机器劳动(1)机器劳动的概念所谓的机器劳动,恩格斯指出“是应由看管工作机的人来完成的辅助作用”的劳动形态。第一,机器劳动是以工作机为中介进行的劳动。第二,在机器劳动中,人的作用在于“看管”,也就是说机器劳动的主体在理论上依然是人。(2)机器劳动的发展历程机器劳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主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个性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了机器劳动取代手工劳动序幕,劳动工具主要是以蒸汽动力为基础的蒸汽机。第二阶段则是以电力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机器劳动进入电气化阶段。劳动工具主要是以电力为动力的电动机与以石油等化学能为动力的内燃机。机器劳动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在机器劳动发展过程中,劳动的组织形式由家庭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转变为机器化大工厂。在这一阶段,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劳动组织形式。工厂是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厂制度下的劳动者,一方面为保证工厂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以及更高经济效益的产出,必须严格控制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与效率,劳动者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机器劳动所导致的生产分工也影响到全社会的分工与协作,社会上的分工则根据劳动性质分为若干行业。行业的划分让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生产的产品,人与人之间即使是素昧平生,也被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随着社会分工与协作的不断加深,原有地域界限和单一的血缘关系逐渐渐淡化,而业缘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器劳动的出现不仅是劳动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也在生产关系、社会制度上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挑战。机器取代了人力,一方面将人从琐碎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另一方面却也导致了大批从事手工业的劳动者破产,工人面临工资下跌甚至失业的困境。机器劳动的不断发展,不仅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也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劳动的变革,人类在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另一方面,也使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愈发严重。(3)机器劳动的当代形态无论是从劳动发展的基本趋势,或者是从当前国家产业体系来看,机器劳动依然作为当前主要劳动形态。不断提高劳动的机械化程度与机械化水平依然是当前劳动发展的重要趋势。以机器劳动的产业表现形式之一的制造业为例,制造业促进我国经济过去几十年来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制造”的奇迹。机器劳动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机械化程度与机械化水平依然是当前各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以农业为例,当前普遍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依然需要持续提升。进入智能劳动时代之后,机器劳动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机器的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机器劳动的智能化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提高机器劳动的比重,而是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机器劳动相融合来提高复杂产品制造能力以及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的能力,赋予机器劳动新的竞争优势。未来,机器劳动不只是“加工”产品,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劳动不断向实现物体、数据以及服务等无缝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数据网和服务互联网)的方向发展。3.智能劳动(1)智能劳动的概念智能劳动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通过技术产业化形成的新的劳动形态。所谓的智能技术,简单讲就是用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功能,即通过计算机实现人的头脑思维所产生的效果。智能技术的发展,标志着劳动工具开始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对劳动诸要素进行深入、广泛、持久的改造与提升,推动产品与设备的智能化、生产方式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务的智能化。(2)智能劳动的发展历程按照人工智能发展趋向的划分,智能劳动大致有两种发展的方向:弱人工智能劳动与强人工智能劳动。弱人工智能劳动所使用的劳动工具仅仅是借鉴人类的智能行为,更专注于某些特定领域实际解决问题的效果。如用智能家电完成家务劳动等。而强人工智能劳动则试图使智能劳动工具代替人的技能,劳动工具甚至是具有超越人类智能水平的人造物。能够在无人介入的情况下自动处理信息,并自主地执行越来越多的智能功能。如AlphaGoZero从空白状态学起,在无任何人类输入的条件下,它能够迅速自学围棋,并以100:0的战绩击败“前辈”AlphaGo。(3)智能劳动发展的意义机器劳动向智能劳动的发展,导致了生产、消费等各产业部门的重塑,对人的劳动方法、劳动习惯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智能劳动的发展水平成为影响劳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检验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智能劳动的发展,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枯燥、繁重、危险的劳动中进一步解放出来,借助智能化劳动工具,劳动者的生存状况得到持续的改善,这也为劳动者个体独立存在创造了更多的条件,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劳动者职业选择的可能性、劳动形式的自由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劳动关系更加灵活、更加具有弹性。部分劳动者从固定职业者转化为自由劳动者。劳动者选择、从事劳动越来越与个性发展相联系。智能劳动促进劳动者进一步解放的同时,也对劳动者价值提出新的挑战。可以预见,机器劳动相关职业中常规性、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任务将会逐步被弱人工智能所取代,劳动者面临岗位转换的要求、岗位升级的挑战等。4.当代中国劳动形态:多元并存(1)劳动形态多元性并存的重要原因在于人的需求的多样性。一方面,人需要满足生存的基础性需求,这也成为推动劳动形态变迁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人的生存不仅仅是生物性的生存,人还在不断追求发展性需求。而不同形态的劳动之间的互补与协调也为人的发展性需求提供了机会。劳动形态的不断发展揭示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进步,而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最终目的在于解放人,将人从劳动本身的消极性中解放出来,即将人从劳动所产生的劳累和折磨中解放出来。人一旦开始劳动,生活就不再是自然物质世界的循环过程和必然过程,而是由人自觉参与、推动和提升的创造过程。人的生活始终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限、具体的统一。对于人的需求的讨论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意义上,更需要结合人的现实生活实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发展的的不平衡、不充分一方面揭示了当前我国劳动形态并存的现实,即劳动形态的迭代发展是非均质的,不同劳动形态的并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在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人的需求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劳动形态并存恰恰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下人的需求。(2)科学技术也在实现劳动形态多样性并存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积累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不同劳动形态之间的彻底转化需要科学技术的积累。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迭代与更新也为不同劳动形态进行自我革新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当前科学技术的迅速迭代更新、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与技术、信息与文化、时间与空间等劳动条件的耦合变得更加复杂,使得诸如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劳动不断涌现,科研成果在不同形态劳动中的转化率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发展与催生了一系列新产品、新模式,科学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正在实现深度融合。科学技术与劳动的融合带来了劳动组织形式、生产管理方式的改善,推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持续变革。技术创新在推动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人的生存提出新的挑战与要求。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迫切需要使科技具有“人性”,尊重伦理与道德原则应该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遵循。只有真正的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才能真正的将科技为人类服务,我们才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二)全球化时代的劳动1、劳动与世界经济体系(1)劳动形态转变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类劳动形态的演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在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劳动形态与生产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态。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直到14-15世纪,封建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增加收入,进行殖民掠夺,直接推动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与早期世界市场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机器为主体的现代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为了扩大生产、拓宽市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以殖民贸易为主,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现了工业化,垄断组织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极大地推动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和生产的国际化,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劳动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不断将世界经济连成一体,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世界经济体系在劳动的不断演变中持续发展,同时,劳动在世界经济体系的作用下也不断走向全国际化,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劳动分工格局逐渐形成。(2)世界经济体系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要建立在资本、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基础上。因此,国际分工既是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结果。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才得以形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分工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生产力水平和竞争能力都高于其他国家,加之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19世纪中期,基本形成了“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国际分工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建立在更为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也具有更强的扩张性。随着卷入国际分工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生产的专业化倾向也进一步加强。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开始出现,科技在生产中的运用再一次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原有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间分工不断削弱,工业部门内部的行业分工得到加强,国际分工格局日益走向立体化。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际分工组织形式,甚至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模式。当今国际分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一,以往由自然禀赋产生的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逐渐朝着更加技术化的方向发展;二,国际分工向产业内甚至产品内分工方面深化,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无形产品的国际化分工得到深化。(3)世界经济体系与中国劳动的“升级”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风险与挑战:产业挑战:传统的国内产业链条布局要逐步在更广阔的国际范围根据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分工和协调;技术挑战:许多跨国公司为了保证其垄断地位,先进技术的关键环节仍然只掌握在外方的高级管理人员手中;安全挑战:我国金融安全以及国家主权安全受到影响。中国劳动的“升级”:坚持改革开放,合理引进外资于技术;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2、劳动与国际人力流动(1)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及其趋势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总趋势:人力国际流动基本呈现出“人往高处走”的态势。即基本流向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从贫穷国家向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向人口稀少国家迁移。劳动力国际流动的行业趋势:普通工人居多;集中在建筑、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农业、渔业、保洁、家庭服务等行业;以中短期为主。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性别趋势:男性移民工人比例略多于女性移民工人;与高收入国家移民工人的性别差异相比,在性别构成方面,低收入国家和中等偏低收入国家的男性移民工人远高于女性。(2)当代国际人才流动趋势国际人力流动的基本趋势:目前国际人才流动的形式主要有移民、留学、阶段性流动三种。在三种流动形式中,高层次人才所占的比例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就流向而言,与整体的国际人力流动趋势基本一致。国际人力流动的新趋势:许多国家为了在人才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制定了各种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人才的国际流动从一极趋向多极化发展;高层次人才的回流趋势已经逐渐形成。国际人力流动的原因:经济与科技的发达水平是引起国际人才流动的最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文化因素、教育因素以及“职业发展”“与行内知名专家共事”以及“加强与各国专家学者合作”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际人力流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概经历了三次“人才外流潮”。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3、劳动与全球生态环境(1)工业革命与全球生态危机工业革命与全球生态危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动力革命,是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同时,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人类对铜、铁等重金属的需求,矿产的开采和冶炼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问题。资源枯竭、森林、湿地面积萎缩、空气污染、河流污染、垃圾处理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出现。生态环境破坏的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加限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与破坏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和扩散。(2)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三个主要方面。环境问题的国别差异与发展顺序差异:发达国家在其早期工业化过程中无限制地开采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现在又将这些后果与相应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理应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但发达国家出于本国利益考虑不愿承担主要责任、不愿在资金和技术上对发展中国家做出支持。同时,出于国际竞争的考虑,发达国家也更愿意通过控制碳排放等方式来制约中国等后发国家的发展速度。科技进步、新兴产业出现于环境保护:科技进步能够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同时能够带来新的产品和产业部门,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四、课内实践“一带一路与国际分工”学习分享1、任务概述各学习小组结合本章内容,以“一带一路与国际分工”为主题,准备一次课堂学习分享。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展示、总结等环节,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以及在当今国际环境中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学习分享的可选角度包括但不限于:“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分工、“一带一路”沿线(一个或多个)国家与中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情况案例、“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2、任务实施步骤(1)自愿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如果班级或课程已经分配固定小组可直接按原有分组进行);(2)各小组选择并确定分享主题(教师可协调主题分配,避免选题单一集中);(3)各小组成员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并整理确定学习分享大纲;(4)各小组内就制作ppt或视频、汇报、总结等环节进行任务分配;(5)成果展示,各组成果展示作品,展示时间3至8分钟;(6)评委根据最终的成果展示进行点评与评分;(7)各小组根据展示结果和嘉宾评委的点评修改完善成果,并将最终成果上交给指导教师或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3、评分标准计分标准:个人自评20%+组内互评20%+指导教师评分60%评分标准:(1)选择的主题是否得当;(2)资料收集是否充足、适切;(3)PPT、视频是否能充分展示学习成果;(4)分享展示表现。学习分享评分表(建议)小组名称评分项总分主题选择(20分)资料收集(20分)展示内容(30分)展示效果(30分)123……4、任务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分享,让学生对本章的知识内容学以致用,同时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以及在当今国际环境中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资料收集与分析、PPT演示能力等综合劳动能力。五、课后作业请根据本章内容,结合实际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可将讨论结果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1.劳动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形态的变化?造成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当下我国劳动形态是什么样的呢?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3.劳动在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分工、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4.全球生态环境与劳动形态发展的关联是什么?六、新课预习第三章社会制度与劳动权益第三章社会制度与劳动权益内容学时形式方法主体重点目标设定理论内容3理论教学案例导入+主题讨论学生+教师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权益理论讲解教师+学生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权益合作探究1课内实践课前:资料收集学生+教师信息获取与处理、团队合作课中:小组展示学生+教师知识内化、表达能力、文案能力课后:学生+教师知识的内化与表达能力的反思教学目标了解社会制度与劳动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权益被剥削以及劳动异化的制度根源;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权益得以实现的制度基础;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权益实现的历史性。教学重点资本主义劳动剥削的秘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制度根源;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制度基础。教学难点1.劳动权益与社会制度的关系;2.资本主义劳动剥削的制度根源。一、课程引入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劳动与历史的关系。从这一节开始,我们将开始一个新的话题,即劳动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劳动是整个社会得以存在、变化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不了解劳动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将很难真正把握当代社会劳动的实质。在这一节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不同社会制度背景下,劳动者的权益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特点。二、新课导入问题导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劳动剥削?主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组间分享。1.资本主义劳动剥削的秘密是什么?2.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有哪些表现?3.当代资本主义还存在劳动剥削吗?三、新课讲授(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权益1.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与劳动者的地位(1)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与劳动者权益的剥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不是为了劳动者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而是为了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无权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资本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一种社会权力。这种权力主要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劳动剥削”就是指资本家对雇用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的秘密就隐藏在剩余价值之中。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并没有减少,只不过是资本家更多地是通过占有劳动者的相对剩余劳动而不是赤裸裸的占有劳动绝对剩余劳动时间这样一种较为隐蔽,也更具有欺骗性的方式实现的。(2)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劳动者权益的受损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获得的剩余价值并不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中一部分用于扩大生产。只有不断扩大生产,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才得以不断增殖。这里隐藏的一个重要悖论就在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有限的,而其追求资本利润的欲望是无限的。这就导致了工人仅凭资本家所支付的工资并不足以支撑他们购买更多的商品,哪怕这些商品对他们而言是需要的。也就是说,相对于工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生产显然是过剩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带来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造成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从而使得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避免的宿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也使得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十分突出的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的周期性特点。进入新世纪,由于新技术的使用和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变得相对较少。但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这一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没有消除,那么经济危机的出现将是不可避免的。2.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与人的片面发展(1)私有制与异化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导致了本应体现人主体力量和类本质特征的劳动,变成了异己的压迫力量。这样一种劳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劳动。首先,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其次,劳动者与其劳动过程相异化。第三,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异化。最后,劳动者与其自身和他人关系的异化。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异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存在,甚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劳动中的不断运用,劳动异化的问题更加突出。(2)旧式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而不是为了劳动者的生存与发展。为此,他们一方面想方设法将压缩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另一方面则用资本的力量将劳动者固定在某一机械的工作岗位之上。资产阶级基于对利润的追求,不惜在大生产时代仍旧维系着旧式分工的生产体系,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劳动者的片面发展。首先,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剥夺了劳动者职业流动的可能性。此外,片面发展还造成工人劳动中体力与脑力的分离。资本主义下劳动者权益的损害既表现为其所生产的财富被资本家剥削和占有,更表现为其作为人的基本权益的根本受损。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者的被剥削状态,重新恢复其自由自觉的类本质,获得人的起码尊严,就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社会制度,而不是通过资本家在利益上对劳动者的有限让步、采用新技术革新生产、扩大国际市场、转嫁国内危机等这些技术性的变革就能实现的。(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权益1、社会主义制度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确立(1)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其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在于不断改善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劳动者最大权益体现在他在整个国家中的根本地位。只有真正实现了劳动者的国家主人地位,才能彻底解决一切影响和制约劳动者权益实现的制度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在宪法中明确了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地位。只有真正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劳动者的权益才得以有效实现。除了《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从基本制度上保证了劳动者权益实现的可能性外,我国还通过《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形式,切实捍卫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此外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几乎都与保障劳动者权益相关。(2)劳动者是生产劳动的所有者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是自己劳动力的主人,拥有自己作为劳动力的所有权利。他既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也可以拥有劳动力价值实现的所有权利,即获得自身生活和发展的基本资料以及抚养子女所需生活资料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权利。与此同时,作为参与生产劳动的劳动者,他还具有参与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权利。由于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其主要制度形式,因而,劳动者总体而言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这一点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最为核心的地方所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既是劳动力的主人,也是生产的主人,这就从根本上使得整个劳动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都真正地属于劳动者。在这样的劳动中,劳动者作为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肯定,其在劳动中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彰显。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长足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是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密不可分的。(3)劳动者共享劳动成果能否确保劳动者对其劳动成果的充分享有,是区分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中国共产党所缔造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财富分配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劳动人民共享劳动成果作为其努力奋斗的方向。社会主义所讲的共享劳动成果,是建立在每一个人的努力工作基础之上的。没有“共建”为基础的“共享”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共享。社会主义分配的正义性不仅体现在劳动者按其劳动共享劳动成果,而且还体现在对于那些社会处境不利的弱势人群而言,他们也能够享受到社会进步的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由于确立劳动者的国家主人地位,就保证了劳动者对生产劳动的真正占有,从而也就确保了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共享。2、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权益实现的历史性(1)社会主义劳资关系的现实性社会主义由于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劳动与资本作为阶级对抗的关系前提。然而,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我们当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就使得当前中国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既包括劳动者与国有企业、集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者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经济实体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会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可能。首先,劳动——资本分配问题较为突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强资本弱劳动”的问题。其次,劳资关系冲突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迫切需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完善、机制健全和关系调整来不断解决。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存在的劳资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所存在的劳资问题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二者实质上是性质截然不同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是受宪法保护的。当前所存在的诸多劳资关系的不和谐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实施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制度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引起的。因此,二者的关系不是一种阶级对抗的关系,而是一种劳资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诉求方面存在不一致的关系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现阶段劳资关系所存在的紧张关系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就决定了在分配领域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确保劳动者收入的公平分配原则。与此同时,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受到资本、土地、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严重制约。这就需要鼓励生产要素所有者积极将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不是否定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论断。价值分配和价值创造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相符合的。这一分配制度对于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毫无疑问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已经确立,其基本权益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障。但这并不等于说劳动者的所有权益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只有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财富更加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这一更为高级,更能够充分彰显劳动者权益的分配方式才会从理想走向现实。因此,需要用一种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权益的实现问题。四、课内实践“996工作制”禁止还是提倡?1、辩论议题996工作制指的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有人认为,“996工作制”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应该禁止;有人则认为,“996工作制”是劳动者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劳动精神的体现,应该提倡。2、辩论要求(1)教师引导学生组建两只辩论队,一只辩论队支持“996工作制”,另一只反对“996工作制”;(2)正反双方队员集体搜集材料、准备论点、论据。(3)正反双方以民主推荐的方式确定四位代表参与辩论。(4)正式辩论。建议增加观众与台下队员的自由提问环节,主持人注意控制问题数量与时间。(5)评委根据最终双方辩手的观点、表现进行点评与评分;3、评分标准计分标准:观众评分40%+评委评分60%评分标准:(1)遵守辩论规则;(2)立论清晰;(3)辩驳得当;(4)临场反应佳。辩论赛评分表(建议)小组名称评分项总分遵守规则(10分)立论清晰(40分)辩驳的当(30分)临场表现(20分)正方反方4、任务小结通过本次辩论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法律依据,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相关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劳动权益。五、课后作业请根据本章内容,结合实际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可将讨论结果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1.查阅资料,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剥削的新形态。2.调查了解进城务工劳动者权益的实现状况。3.调查了解大学生在实习工作当中所可能遭遇的劳动权益问题。六、新课预习第四章现代社会与劳动精神第四章现代社会与劳动精神内容学时形式方法主体重点目标设定理论内容3理论教学案例导入+主题讨论+理论讲解学生+教师现代社会的劳动精神合作探究1课内实践课前:资料收集学生信息获取与处理课中:小组表演学生知识内化、表演能力课后:讨论与反思学生+教师知识的内化与反思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与劳动精神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诚实劳动不同层次的含义和价值;引导学生理解辛勤劳动不同层次的含义和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创造性劳动不同层次的含义和价值;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诚信、勤劳、创新的行动倾向。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认同劳动精神对个体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与劳动精神的关系;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诚信、勤劳、创新的行动倾向。一、课程引入上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劳动权益的话题,我们认识到劳动权益不仅是一个关乎劳动者个人生活质量的私人问题,它更是一个事关社会正义的制度性问题。这一章中,我们将来理解三种最重要的劳动精神。本章也将超越个体的视角,从现代社会的特性出发,来深刻把握劳动精神的时代挑战和重大价值。从这个意义来看,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乃是每一位劳动者适应现代社会的必需,劳动精神的认同与实践关乎着每一位现代劳动者的职业幸福。二、新课导入案例导入:“易毒相食”主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依次进行班级展示。1.“易毒相食”为什么会发生在现代社会?2.传统社会中也推崇诚信,与现代社会要求诚信,有什么不一样吗?3.现代社会的个人诚信,需要哪些制度支持?教师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三个问题实施引导。“易毒相食”之所以更容易发生在现代社会,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社会。人们不再是以“自给自足”的方式完成个体的日常生活,而是通过完成社会分工中的一个具体任务,来获得报酬,以购买其他人的社会服务。传统社会中对诚信的推崇一方面基于初级阶段的交换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基于传统文化中对个人内在修养的要求。现代社会中,诚信不仅是个人美德,更是社会运行的道德基础,市场经济的内在精神,因此社会制度的设计和运行也会进一步要求个人诚信,比如,个人征信制度。本章结构:三、新课讲授(一)诚实劳动1.诚信是当代社会的价值基础(1)当代社会是分工社会社会学家涂尔干将当今社会的这种特征称之为“有机团结”,即社会成员在活动层面的分工合作(互补性)和意识层面的共生性,因为分工使交换成为必然,交换使行动者在功能上互补,在意象上共生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J].中国社会科学,2006(03):110-123+206-207.。分工不仅成了社会团结的主要源泉,同时也成为了道德秩序的基础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三联书店,2000:359.。具体来看,分工使得每个人都将自己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甚至是绝大多数)交付给他人,个人利益只有通过一种与他人合作的社会性方式才能得到满足张凤阳.契约伦理与诚信缺失[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06):33-39.。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J].中国社会科学,2006(03):110-123+206-207.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三联书店,2000:359.张凤阳.契约伦理与诚信缺失[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06):33-39.分工社会直接催生了交换风险。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一个人可以自己种地,自己织布,自己盖屋,自己驾车,概言之,他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可以凭借自身劳动得到满足。但时过境迁,当代人若想实现这些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仰赖其他人的劳动,比如,一位农民尽管可以依靠耕种,收获日常所需食物,但他的衣服是从商店购买的,自行车、拖拉机也是在车行购置的。不仅如此,他所购买的衣服可能并非这家商店生产的,而是由服装厂流水线上的多名不同岗位的工人共同制造,又由各个运输环节的人员通力合作,才最终送至商店。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把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转换成无数具体商品,而这些商品背后又凝结了许许多多人的劳动。分工社会中,不诚实劳动可能不会马上获得惩罚,但如果不诚实劳动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身处社会中的个体就会马上尝到苦果。正如“易毒相食”的例子,每个不诚信的个体都以“他人诚信”为假设参与社会生活,他们想从自己不诚信行为中获取利益,却不料到别人也持有同样想法,大家能够拒绝使用自己生产的有毒商品,却无法抵挡无数个陌生他者生产的有毒商品。(2)当代社会具有“陌生人社会”的特征中国传统农耕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正如费孝通给在其《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所言:“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因此,传统中国社会中,人们世代定居在某地,很少大规模迁移。长期居住在一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往往是建立在“知根知底”的基础之上的。因为了解,所以信任。但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是一个“匿名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许多交往并不是建立在彼此熟悉的基础上。比如,衣食住行各个环节中,给人们提供服务的人未必会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陌生人社会将降低失信成本,提高交换风险。熟人社会中的失信成本较高,熟人之间的闲言碎语使得不诚信之人无处容身。但陌生人社会中,大多数人处于“匿名”状态,失信于人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3)当代社会的个人诚信也需要制度支持陌生人社会中,由于失去了舆论的监督,通过失信行为获取眼前利益的诱惑增大,人们将自己的生活交托给他人的风险也必将随之增加。陌生人社会中的交换行为,较难唤起个体内在的道德自觉,也逐渐失去舆论监督的保障,因此,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已是势在必行。不诚实的劳动不仅可能遭到法律法规的严厉制裁,而且会被记录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成为个体进入劳动世界的“身份符号”。2.诚信是现代经济规律(1)现代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契约经济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活动都以对特定规则的遵守为前提进行的。其中,合同是经济活动最为常见的契约方式。正是因为诚信的存在,合同的存在才成为可能。此外,诚信也是有效降低现代经济交易成本的重要保证。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经济社会,人与人之间经济活动必将因为彼此之间的不信任而增加诸多额外的工作和思想负担。恩格斯即认为,诚信首先是现代经济规律,其次才表现为伦理性质宫敬才.诚信的经济规律性质——学习恩格斯的一个重要论述[J].求是,2002(15):35-37.。宫敬才.诚信的经济规律性质——学习恩格斯的一个重要论述[J].求是,2002(15):35-37.(2)诚信是最经济、最有利的劳动方式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健全,诚实与否对于劳动者而言,变成了一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选择题。经营者如果不诚信,就可能失去信誉,从而流失大量消费者,最终导致经营失败。经营者如果选择诚信,即使当下利益受损,也最终会赢得守信的奖励。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诚信是最经济、最有利的劳动方式。(3)成熟的竞争机制奖赏诚信如果不诚信的交易成本小于诚信的交易成本,而又有机可乘的时候,劳动者就有可能选择失信。除了法律和道德两种途径之外,健全竞争机制本身也至关重要。一个成熟的竞争机制是奖赏诚信的,参与竞争者发现,赢得比赛的唯一方式就是诚实守信,而非投机取巧。3.诚信是个体对自身劳动过程的敬重(1)劳动过程是物质过程与精神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一个有形的物质活动过程和无形的精神或观念过程的统一,无形产生于有形,有形需要无形指引尉迟光斌,张政文.论马克思劳动观及其对培育“敬业”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6(05):11-17.。诚信作为一种发挥指引作用的劳动精神,不仅发生在个体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存在于个体与自我的交往过程中。诚信不仅是“不欺人”,而且是“不自欺”。尉迟光斌,张政文.论马克思劳动观及其对培育“敬业”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6(05):11-17.(2)诚信令人心安《中庸》第二十二章中写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二程集》中的表述则更为直接:“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者用也)。敬则诚”。人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改造客观世界的,而有规律性的、恒长的所作所为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客体,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方式。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有敬畏之心的话,就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懈怠、应付,甚至有亵渎之心李丽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敬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5):78-83.。我们对诚信的需要,不仅是客观世界对它的需要,更是主观世界对它的需要——改造客观世界的我们,需要诚信来涵养自我。许多人选择诚信,并不是因为外在监督,也不(全)是因为利益驱动,而是因为诚信令他心安。“不诚”并不一定是欺骗他人,即使没有欺骗他人,也可能欺骗自己——事实上,在许多工作中,是否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只有本人最清楚。如果没有全力以赴,便是自己主动放弃了“诚”之乐。李丽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敬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5):78-83.(3)求精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求精”的工作态度是工匠精神的重要表现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6-10.,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遗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国家宝藏都是匠心雕琢而出。比如,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丝缕极细,用料2.6平方米,而重仅49克,“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蝉衣。如果没有工匠们对于自身劳动的尊重和热爱,就不会制造出让人叹服的传世之作。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6-10.(二)辛勤劳动1.勤劳是维护分配正义的个体努力(1)按劳分配对实现社会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按劳分配制度对实现社会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制度从根本上肯定了劳动的社会价值,是制度设计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认可。通过“无条件福利”的思维实验,我们发现,某些个体的“不劳而获”会让其他辛勤工作的人感受到不公平。卢梭在《爱弥儿》中也指出:“当一部分人闲着不劳动,就需要其他劳动的人协力合作才能弥补那些人好吃懒做的消耗”。谁会心甘情愿地以自己的劳动来供养“好吃懒做”者呢?此处,可以引入政治哲学中的程序正义理念。所谓程序正义,即一个真正公正的制度设计会让“无知之幕”中的个体认为自己无论处于何种身份,都可以接受这一安排。“无知之幕”中的个体一般不会接受“好吃懒做”者与“辛苦工作”者获得等量的社会资源,因为这样对后者是极不公平的。按劳分配制度之所以能够维护社会正义,因为这一制度保障了勤劳的人能够得到与其劳动付出相匹配的报酬。制度的确在劳动者权益保障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制度要最大程度地规避“不劳而获”现象的发生,才能够真正激励辛勤劳动者。(2)分配正义需要个体和制度的共同努力从个体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在组织中总是“混日子”“搭顺风车”,从而实现了“少劳多得”,其他勤劳工作的人就会降低劳动热情。如果“磨洋工”的人数占比太大,就会形成一种不公正的组织文化,使得辛勤工作者动摇自身信念。制度是维护分配正义的一个维度,个体则是实现分配正义的另外一个不可小觑的维度。“大锅饭”的制度和“懒伙伴”共同影响着一个勤劳者的工作态度。不做“懒伙伴”并不只是为了组织的工作效率做贡献,对于个体来说,自己的懒惰行为会加重同伴的懒惰心理,造成不正之风大行其道,最终为自己带来更加消极的影响——事实上,在不正义的分配制度中,没有谁会真正获益。2.勤劳是具有自足意义的工作伦理(1)消费主义潮流正在挑战“勤劳”的价值当下,人们生活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之中。“普通大众不仅被生存所迫的劳动之需所控制,而且还被交换符号差异的需要所控制。个体从他者的角度获得自己的身份,其首要来源并不是他们的工作类型,而是他们所展示和消费的符号和意义”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5.。在这样的社会中,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许多人参加劳动的目的变成了消费,他们通过消费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消费物品暗示着社会身份的符号价值。他们不得不,甚至是心甘情愿地被打上“房奴”“车奴”“卡奴”的标签,就是为了完成自我身份的确证。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5.“先苦后甜”似乎在当代生活中又有了新的意义——先吃工作的苦,后享消费的甜。然而,劳动与享乐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劳动不应与享乐割裂开来。一方面,当我们提倡劳动的时候,不是反对享乐。享乐是人的自然属性,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构成成海鹰.道德教育中的享乐与劳动[J].云梦学刊,2021,42(01):84-91.。不仅不反对,而且是希望“劳动成为享受生命最好的方式”康德.实用人类学[M].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107.。马克思曾有言,“生命如果不是活动,又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在马克思看来,是劳动异化,而非劳动,为个体带来了消极体验。如果消除了劳动的异化性质,使劳动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人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满足,它就会成为一种享受。成海鹰.道德教育中的享乐与劳动[J].云梦学刊,2021,42(01):84-91.康德.实用人类学[M].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1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2)个体应将工作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确,如果个体不将工作视为获取消费资本的手段,而是将其当作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途径,那么,人们就更容易从劳动中体会到幸福。劳动者所警惕的不是享乐,而是享乐主义。当个体沉湎于享乐,就会失去生活目标。事实上,人们在消费的狂欢中获得的不是真正的幸福,而是短暂的快乐。这种快乐具有转瞬即逝、边际递减等特性,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正是这些特性再度诱使人们不断消费以补充它。而幸福具有自足性,换言之,幸福本身就是目的。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只是那种永远因自身而被选择,而绝不为他物的目的,才是绝对最后的。看起来,只有幸福才有资格做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绝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这种幸福是消费无法给予的,而劳动则是抵至幸福的主要路径。正是因为人们在劳动中能够遥望享乐,所以享乐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闲暇的对立面不是劳动,而是无所事事——不为任何事情投入。无所事事的人最为无聊,通常也是最不幸福的人。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在通常的健康、体力、精神、技能、技巧的情况下,也有从事一份正常的劳动和停止安逸的需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22.。因此,即使迈入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每一个人也仍然需要劳动。勤劳较之于懒惰,之所以更容易让人获得幸福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劳动不只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本体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22.3.勤劳是实现远大理想者的终身信条(1)远大理想是对消费主义文化中的短视思维的纠偏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六点希望,第一点就是树立远大理想。远大理想能够帮助青年人拨开消费主义迷雾,真正确立自己的人生航向,并为之努力奋斗。具体而言,远大理想首先是对消费主义文化中的短视思维的纠偏——不是只着眼于当下的欲望满足,而是能够步履不停,通过辛勤劳动为自己的人生开拓新的可能。(2)远大理想能够帮助青年人超越“小我”思维,成就社会价值远大理想能够帮助青年人跳出“小我”的思维,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为勤恳工作的最终目标。远大理想的超越性赋予个体劳动以神圣性,这种神圣性将能给予劳动者不竭的动力,使其为之持久努力。马克思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她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4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460.事实上,劳动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主要路径。一方面,辛勤劳动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劳动者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也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PAGE1PAGE(三)创造性劳动1.创新是拥抱不确定性的积极探索(1)风险社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现代社会加速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组合,但流动意味着不稳定,组合意味着新的可能性,劳动者的生活方式因此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性和不确定性。社会学家将现代社会称之为“个体化社会”“风险社会”,无论是哪种称谓,都揭示出一个基本事实——在现代社会中,劳动者从整体中分离出来,成为自足的个体,个体没有整体的保障,需要自己负责全部生活。从劳动的角度来看,工作的标准具有相当程度的弹性——知识更新、环境改变都为工作赋予了新的复杂性,甚至工作本身的更迭也加快了(新的职业不断涌现,旧的职业也可能不时消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是劳动者的必备素质——劳动者从事的传统职业中有新的内容,劳动者还可能开创出新的职业。劳动者必须要在不同程度上展开新的探索。从创新的本质来看,创新本就是对“标准答案”的突破和对既定思维方式的超越。从创新的条件来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以及个人不能再安于现状,而是积极改变。(2)不确定性作为时代特征,不仅针对个体,还影响社会和国家经济全球化为国家发展、国际竞争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唯有创新才能够掌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要实现技术创新,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这个角度看,创新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国家安全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对于当代青年而言,创新不仅是个体在风险社会中战胜挑战、拔得头筹的法宝,更是助力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和平崛起的利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开拓创新,在变化中谋发展,在竞争时攀高峰。2.创新是人之主体性发挥的集中体现(1)创新能够展现人的类本质劳动是人的创造活动之一。劳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只有人才具有的,而其他依靠本能生存的动物不可能具有。“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创造力具有普遍性,所以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无论个体身处何种职业,都可以具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非创造性思维相比,虽然在思维结果的内容上具有本质区别,但是,他们的基本形式都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种,从大脑中产生的生理机制也完全相同。如果把一般思维视为人脑功能的体现,那么,导致崭新认识成果的创造性思维便是人脑特定功能的体现。创造性思维是坚持不懈与敢于实践的统一之所以有的人更好地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是因为他们实现了坚持不懈与敢于实践的统一。一方面,创造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它需要大量知识或经验的积累。许多创造性劳动都是建立在劳动者长期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创造不是空想,它必须建立在实干的基础之上。1897年,居里夫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体内脏》课件
- 《库管基本财务培训》课件
- 2024虞姣离婚后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资助协议书3篇
- 2024温州大学实验室数据安全保密与应急处理合同3篇
- 2024版教育技术研发咨询协议2篇
- 2024版基础设施建设劳务合作分包协议版B版
- 《中东和非洲》课件
- 2024车辆租用标准协议条款版B版
- 火车站台改造工程围挡施工合同
- 汽车零部件合作合同
- 幼儿园大班主题课程《爱在我身边》主题活动方案
- 广西桂林市(2024年-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含答案)
- 煤炭行业智能化煤炭筛分与洗选方案
- 高级会计实务案例分析-第三章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 2024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防弹衣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高三日语复习:高考日语语法总结
- 3.16谣言止于智者-正确处理同学关系班会解析
- 2024年美国氟苯尼考市场现状及上下游分析报告
- 新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
- 电路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