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学课件_第1页
李凭箜篌引教学课件_第2页
李凭箜篌引教学课件_第3页
李凭箜篌引教学课件_第4页
李凭箜篌引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目标: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因声求气:掌握节拍、用韵的特点诗的节拍看字数词的节拍看词意吟咏诗韵韵字开口度越大者,越容易表现昂扬之情开口度小、音阻大者则易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1、“a、an、ang、en、eng”等韵脚字,发音比较响亮“o、ai、ao、ou”等韵脚字,发音比较柔和这两类韵脚都可以传达欢乐、雄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2、“i、u、e、ei、ie”等韵脚字,发音比较细微,则可表达低沉、婉转、哀伤、悲愤的感情。解 题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

2、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作 者 介 绍李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善于运用比拟、象征、通感手法塑造形象,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诗风凄艳诡谲,被称为“诗鬼”“摹写声音至文”: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韩愈听颖师弹琴白诗足以“移人”,韩诗足以“惊人”,李诗足以“泣鬼”(清代方扶南)整体感知:初读全诗,掌握字词句含义,据题目,找出直接写“李凭弹箜篌”这件事的句子。“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直接写事件,其他都是描写音乐。第一联:

3、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弹奏制作精美的箜篌,空山里的浮云颓然凝滞在那里不流动了。第二联:湘妃对竹挥泪,素女也满脸愁容,那是因为李凭在国都长安弹奏箜篌。第三联:乐声像昆仑山的玉碎时发出的声音,也像凤凰和缓地鸣叫。乐声使芙蓉花流泪化为露水,又会使香兰发出笑声。第四联:清冷的乐声使得人觉得有十二座城门的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箜篌的二十三根弦奏出的声音令天帝听了为之动容。第五联:在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的地方,石头被乐声震破,引来一场秋雨。第六联:听众在幻觉中,仿佛是李凭在神山上交神妪弹奏箜篌,仿佛觉得老弱之鱼和瘦弱的蛟龙都在乐声中有力气跳舞了。第七联:月宫里的吴质听得入了迷,靠在树上不睡觉了,露水斜着飞滴,打湿了

4、树下的寒兔。想想前四句正常的语序是什么?李贺为什么这么安排?一直到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才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姓名,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强大的音乐效果,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李凭箜篌引共分为几个层次?试简要概括分析。【分析探究】这首诗有三个结构层次。开头四句通过奇特的幻想写出了乐曲的动天地泣鬼神的惊人景象。接下来四句分别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音、物象和气氛来比喻那乐曲的美妙,即从听觉上、视觉上、嗅觉上乃至触觉上来描写和比拟那变化多端、丰富多彩而又难以言状的音乐。 诗

5、的最后六句在前面四句较现实的描写之后,忽然又随着那美妙的乐曲,让自己的想象飞向了更加神奇的境界。第一个意群表现音乐的悲哀情绪由强到弱,由突然爆发到舒缓低回;第二个意群表现音乐表情由悲怆到欢快,再到清冷。第三个意群表现乐曲在凄寒的情绪中结束,并在余韵中展开联想。李凭箜篌引李贺第二课时本堂课重点:诗歌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1、修辞角度: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等;2、表现手法(描写手法):如烘托、渲染、想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等;3、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4、结构手法:铺垫、照应、开门见山、重章叠句、卒章显志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方法: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明确

6、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表达技巧在传达诗人诗人情感或凸显主题方面的作用。高山流水典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想),钟子期必得(了解)之。 思考:钟子期在描述音乐时用了什么手法? 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音乐的作品?它们 又用了怎样手法?通感 以有形来写无形(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是怎样写音乐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座

7、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知识回顾直接描写(以声喻声,以形喻声;想像;拟声词和叠词)间接描写 侧面烘托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直接描写(以声写声,以形写声)间接描写(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箜篌演奏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张高秋 吴丝蜀桐: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欲言音乐

8、之美,先说乐器之精。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突出音乐的高雅。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吴丝蜀桐张高秋 高秋: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又揭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张:不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更易引起联想:音乐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霄像礼花一样,起于弦上一点然后发散到长空去。首二句“颓”和“张”构成了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者无力空山凝云颓不流 “响遏行云”列子 汤问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飘散在寂寞山间的闲云都为之动容,凄然停步仿佛在俯首谛听。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

9、想感情。江娥啼竹素女愁 音乐变得愁苦郁闷,我们仿佛听到娥皇和女英在湘江边为舜痛哭不己,泪尽,继之以血,将湘江之竹尽染绯红;又仿佛在重温素女弹奏起五十弦瑟,令人悲不自禁从侧面写出了音乐声的感人肺腑。面对这样出神入化的音乐,人们不仅要问,这是谁呀?能够弹奏也这么感人的音乐?有人告诉我们,这原来是李凭在国都之中弹奏箜篌。 李凭中国弹箜篌 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诗人故意避开了叙事性的交代和直说,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小结:这四句先声夺人,意象突兀奇险,听者被李凭精湛的演奏技艺惊呆了,一刹那间,仿佛失魂落魄。虚实结合(侧重于虚)

10、,运用典故,衬托,移情于物,侧面烘托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芙蓉泣,状其声之惨淡;香兰笑,状其声之冶丽(美丽异常) 。”王琦李贺诗歌集注 用二者衬托其声之美。十二门前融冷光十二门:借指长安,当时的京城长安四面,每面有三个门,所以说是十二门。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整个长安城仿佛只有箜篌的美妙旋律在回荡。紫皇:双关语, 既可指“皇帝,也可指“天帝”“天神”,此处应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箜篌上的那二十三根丝弦弹奏出的妙音,连天上的玉皇大帝和人间的皇帝都为之感动。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

11、诗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二十三丝动紫皇小结:这四句是乐曲发展的第二个段落。前两句直接写音乐的音色和表情,运用比喻和通感,夸张,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声音的变化“香兰笑”笑写表情变化,“笑”具有诉诸听觉的属性,它还能给人以“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后两句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了音乐的主体情绪。“融”这个充满暖意的字来极力渲染音乐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末句“紫皇”一语双关巧妙地由人间过渡到仙府。借代,侧重于实,侧面描写那激越的声响,那憾人心肺的力量,震破了女娲所补的苍天;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秋雨

12、密密匝匝的坠落声,可以摹状乐声的急促,也可以唤起连绵不绝的忧郁形象。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教:不但是对乐师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乐曲的无比赞赏,就是誉之为仙乐了。老、瘦:匪夷所思,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鱼之愈老,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的老鱼居然跳起波来,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而今瘦了,想见是大病之中或者之后,如此瘦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己使之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舞蹈完成,乐曲结束。但是,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还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浸湿,也不

13、肯离去。听众听得入了迷,曲已终而意犹未尽。 小结:这六句清冷的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达到整个乐曲的高潮。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活用典故,想像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从侧面烘托出乐曲的美妙。艺术手法从修辞的角度:借代、夸张、比拟、对比、通感、比喻等从整篇文的角度(描写和抒情的角度):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以侧面描写为主;2、活用典故,自铸伟辞;3、想象奇特,瑰奇绚丽;4、虚实结合。思想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写李凭弹奏箜篌的艺术效果,突出了音乐强烈的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表达了诗人对李凭技艺的由衷赞美之情。课外拓展听蜀僧浚(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14、。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1)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 , 从_ 面表现音乐的高妙。(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 听者的感受上侧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3)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4)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

15、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5)联系诗中所写的典故和最后一联所写的形象,简要说说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诗人在结尾以“碧山暮”、“秋云暗”一方面写出了听琴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情。总结归纳琵琶行: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主要为直接描写(以声写声)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琢磨不多,主要为侧面烘托。直接描写主要是“昆仑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以声写声,以形写声)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唱“小桃红”,真个:声飞霄汉云皆驻,响入深泉鱼出游

16、。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明湖居听书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