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要素”为线以“教材”为本-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建议_第1页
以“要素”为线以“教材”为本-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建议_第2页
以“要素”为线以“教材”为本-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建议_第3页
以“要素”为线以“教材”为本-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建议_第4页
以“要素”为线以“教材”为本-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要素为线,以教材为本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建议统编版四上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新授阶段,习惯于单篇教学的老师会发现,单元中的课文都与“观 察”密切相关,表达都准确生动。教完了,再重新回过头来看整个单元,关注点就完全不一样,教 材选文的典型、编排的巧妙,就能看得更透了。复习时,语文要素成为了贯穿整个单元的一条线索。1 .观察视角的切换,古诗三首这个单元的首篇课文,是古诗三首,分别是暮江吟题西 林壁雪梅。三首诗中,暮江吟是典型的写景诗,而题西林壁和雪 梅,既不写景,也不状物,而是有名的哲理诗。乍一看,三首诗风马牛不相及,内在联系不容

2、易被发现。统整起来,联系比照,就会发现,这三首诗,都与观察有着紧密 联系。先看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高挂天空,“江 水”在地面流淌。两者相距甚远,白居易以一个“铺”字,超越了千 里障碍,“铺”在水中。这正是诗人细致观察的结果,将目之所及的广阔空间,浓缩于两句诗中。这绝不是巧合,诗歌的后两句,时间推移,日落月升,也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与“江水”相近, 接于地表;“月”与“残阳”同类,高挂夜空。观察视角的切换,将空间中的“残阳”“水中”“露”“月”聚合 起来,构建了鲜明的“暮江”图,同时更从“残阳”到“月”的时间 推移中,将“瑟

3、瑟”和“红”的颜色之美,与“真珠”“弓”的形态 之美融合起来。题西林壁和雪梅中的哲理,不是凭空产生的,也是基于 诗人细致观察,与自己的人生体悟融合而成的。题西林壁之所以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 感叹,那么在于诗人在“横看成岭侧成峰”多维视角的切换之中,形成 了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观察所得。由于观察的对象是山峰,苏轼观察时的切换,有着横侧的方位之 别、远近的距离之别、高低的维度之别,不仅有“各不同”的直观性 观察所得,更形成了人生哲理的深刻认知。雪梅中,“梅雪争春”在“未肯降”的胶着状态下,以“梅 逊”“雪输”凸显了两者各有特色、各有所长。这样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一一诗人的观察

4、。“梅逊”,是诗人从视觉层面,感受了血色之白;“雪输”,是诗人从嗅觉层面,体会到梅花之香。这不仅是观察,更有着观察视角从“颜色”到“香味”的切换。 复习时,教师不妨以“观察”为抓手,串联、整合起三首诗的复习:用“观察”,理解暮江吟中“瑟瑟”和“红”不同色彩的鲜明比照,再现“真珠”和“弓”中圆润和弯曲的形态比照;用“观察”,洞察题西林壁不同视角下观察所得的丰富性、 多元性,感受观察与哲理形成的内在联系,让体悟哲理顺水而下;用“观察”,想象雪梅梅雪争春时,“雪更白”“梅更香”的状态,继而为学生顺势得出“各有所长”的哲理奠定感性认知的基础。2.观察方式的选择,看爬山虎的脚叶老的这篇爬山虎的脚,真是一

5、篇经典的文章,编入小学教材,正如叶老自己所说,绝对是一个精妙的“例子二在以往教材中,老师们更多关注的是叶老简洁、精准、生动的语 言,而编入统编版教材的这个单元,更赋予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的价值。从这篇课文中学观察,真是太典型了。新授时,我们梳理了内容与观察的对应关系:第二自然段叶片远远地整体看第三自然段脚紧盯着细细看第四五自然段爬不断地连续看复习环节不能将认知还停留在相同的层面上,起码可以从这两个 维度再次迈进:首先,关注观察与语言之间的联系。统编版编者将“感受语言”和“体会观察”这两种语文能力,设 置在同一个语文要素中,不是没有道理的。“语言”,源自于“观察”;有着怎样的“观察”,就会酝

6、酿出怎样的“语言”。以“爬山虎爬”这两个自然段的复习为例一一设身处地想一想,一般植物的生长过程是极其缓慢的,如何观察? 决不能可能一天24小时,连续性盯着。只能隔一段时间,定期看看,但对于生长缓慢的爬山虎来说,仍 旧属于“连续观察”。基于此,这两段的描写中,自然穿插着一些与时间先后顺序相关 的词语,值得与学生共同回顾。一类是:原先、现在、不几天、后来痕迹鲜明,既是作者观察的印记,同时也使得语段表达更具 条理,是准确生动表达的一种表达;另一类是:一脚一脚、逐渐以委婉的方式,暗合了爬山虎爬时的过程缓慢,更进一步契 合了这一局部作者的观察方式。其次,关注不同观察方式下语言的特点。不同的观察,形成不同

7、的所得。这里,教师不妨借助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相机点拨学生:叶圣陶用不同的观察,究竟 有怎样的“各不同”呢?这种“各不同”,显性层面是作者描绘出来的内容信息,这不是 复习的重点,这里不赘述;另外一点,那么是隐性层面的,即表达出来 的言语特点。如果将描写“叶片”“脚”“爬的过程”相关的语言,集中起来对 比,完全会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和发现。“叶片”:嫩绿新鲜舒服均匀没有重叠不留空隙漾起波纹“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蜗牛的触角跟新叶一样两相比照,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描写“叶片”的用词,偏向整体感, “色彩”是一大片,“新鲜”“舒服”也是基于整体感知而

8、形成的感受, “均匀” “漾起波纹”也不是盯住一处就能发现的。而描写“脚”的语言,那么相对偏向于细节,比方位置精确到“长 叶柄的反面”,具体的形态那么是“枝状”的,像“蜗牛的触角”,而数 量更是精准到“六七根二之所以用词有着如此鲜明的差异,自然是与作者“整体看”和“盯 着看”的观察方式有着直接联系。依循着这样的方法,教师鼓励学生迁移运用,积极探寻描写“爬” 的过程时的语言,那么能进一步强化“观察”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比方写“爬”时的一连串动作,“触着墙”“变成小圆片” “巴住 墙”“拉一把”“紧贴”,每一个动作与表示时间先后顺序、凸显生长 缓慢的词语相结合,就完美地贴合了作者长时间持续观察的

9、状态。经历这两个全新价值点的体悟,学生不仅“体会了文章准确生动 的表达“,也相机“感受还原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同时更把握了“观察”与“语言”之间的联系。3.观察路径的置换,看蟋蟀的住宅观察的本质,是生命个体运用多维感官感知信息、获取信息、内 化信息的过程。多维感官不仅仅是视觉层面的“看”,更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维路径的聚合。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法布尔蟋蟀的住宅一文那么是最典型的表达。这与法布尔昆虫学家的身份不无关系,他以科学探究和钻研的精 神,对蟋蟀住宅和建造住宅的过程进行了全方位观察和描写,真正感 受到蟋蟀住宅”工程的伟大”。复习时,教师不妨先从课文所描写的信息资源入手,组织学生以

10、合作的方式,探究这样的任务:1.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2.描写“住宅的特点”和“建造住宅的 过程”时,写到了哪些信息? 3.猜想:这些信息法布尔是怎么得到的?任务1,是新授时已经解决的问题,通过回忆的方式,为后面的 “温故知新”奠定基础;任务2,学生借助于对课文的了解,快速梳理罗列出来,一方面 巩固蟋蟀周围环境的适宜、幽雅、平安,内在构造和装饰的简洁、坚 固和质朴;另一方面那么是通过建造的过程,感受蟋蟀对于住宅要求的 精益求精,能够根据生活需要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任务3,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找出的信息,还原作者不同的观察路 径。有的是一眼就能看到的,有的是拨开障碍物才能看到的,有的那么

11、需要经历一段长时间的持续观察才能获得,而有的需要用耳朵去听, 有的还需要用手去量、去摸,比方“九寸深,一指宽”“墙壁很光滑” “洞已经挖了两寸深”由此所经历的信息,都源自于观察,而复习时的教师引导,就从 观察溯源而上,更从感性层面上帮助学生再次体认了蟋蟀住宅是“伟 大工程”的定位。此外,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这篇课文语言的生动性,也是在复 习时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话题,这与文本表达“伟大工程”的这一主 题,同样有着紧密联系。在作者法布尔眼中,之所以把蟋蟀住宅定位于“伟大”,而不是 较之于蟋蟀微小身躯的“巨大”,主要在于法布尔时刻,将蟋蟀的住 宅与人的住宅进行联系。这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有着非常鲜明的表

12、达。这也就决定了这篇文 章拟人化表达风格的定位。鉴于此,从“观察”到“语言”的联系,可以在这篇课文的复习 中,推上一个全新的台阶。教师可以出示“百度百科”中关于“蟋蟀”和“蟋蟀住宅”的 介绍,比照课文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在辨析表达风格不同的基础上, 认识到这篇课文中,法布尔将内心所想、所感,融入到描写之中,且 这些所想所思,绝不是作者毫无凭借的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观察所得 之后自然开展。4.观察范畴的扩展,看“日积月累”统编版教材编排的一体化,表达在单元中所有的资源,都指向于 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除了课文之外,“语文园地”中的栏目,都会编选能够对应要素 的资源,以作为课文学习的拓展与延伸。这

13、个单元就在“日积月累”中编选了六句与气候相关的谚语。进入复习阶段,教师就不能将关注点设置在理解大意上,而需要 从意思层面入手,与“观察”联姻,为学生观察素养地形成服务。比方这些谚语虽然都与气候相关,但对观察的训练价值鲜明而丰富:首先,其涉猎面广,拓展了学生观察范畴。包含了一年四个季节气候变化,具体来看,有的通过景物的变化,有的借助于人的生活状态来凸显气候变化,有的那么是借助于自然界动 物的变化;其次,丰富了观察方法。谚语言简意赅,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很多都是普通劳动人民 常年累月观察、积累和联系之后的智慧结晶。教师要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穿越谚语外表的樊篱后揣摩:普通 劳动人民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能提炼出如此精练而准确的经 验。有的要留心生活,比方“立了秋,把扇丢”;有的那么需要紧密联 系,比方“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有的那么需要经历反 复验证的过程,比方“一场秋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