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 叶第1页,共70页。叶的基本类型叶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类。 第2页,共70页。单叶在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称为单叶(simple leaf)。典型的单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这样的叶又称为完全叶(complete leaf)。第3页,共70页。若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则为不完全叶(incomplete leaf)如金合欢属(Acacia)植物的一部分叶只有扩展成叶片状的叶柄,无叶片;烟草无叶柄;丁香(Syringa oblata)无托叶。第4页,共70页。禾本科植物的叶较为特殊,叶片为狭带形,其下部为抱茎的叶鞘;叶片与叶鞘相接处的向轴面有一膜质突出物为叶舌;两边有一对
2、从叶片基部边缘伸出的耳状突出物为叶耳;背轴面突出的环带为叶枕(叶颈、叶环)。叶舌、叶耳的有无及大小、形状,常因植物而异。 第5页,共70页。复叶在一个总叶柄上生有多个小叶片的叶称为复叶(compound leaf)。依小叶片数及其着生的方式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第6页,共70页。1羽状复叶 小叶多数,对生于总叶柄两侧呈羽毛状。有顶生小叶、小叶数因而为奇数者成为奇数羽状复叶;无顶生小叶,小叶数因而为偶数者称为偶数羽状复叶;第7页,共70页。如果总叶柄两侧有羽状分枝,分枝上再生羽状排列小叶,称为二回羽状复叶;依次又有三回或多回羽状复叶。不论有几回(级)分枝,总是最末分枝上生有羽状小叶,该分枝称为羽片
3、。第8页,共70页。2掌状复叶 多个小叶皆生于总叶柄顶端,如七叶树。同样,又有二回或三回掌状复叶之分。第9页,共70页。3三出叶 每个复叶仅有3个小叶。3个小叶如果皆生于总叶柄顶,为掌状三出复叶,如红车轴草;如果顶小叶生于总叶轴顶,2个侧生小叶对生于总叶周两侧,则为羽状三出复叶,如大豆。第10页,共70页。4单身复叶 两个侧生小叶退化,而其总叶轴与顶生小叶连接处有关节,如柑橘。 第11页,共70页。单叶与复叶的区别有时单叶与复叶的小叶片不易区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别:(1)单叶叶腋处有腋芽;复叶的小叶叶腋处则无。(2)单叶叶柄基部有托叶;复叶的小叶柄处常无。第12页,共70页。(3)单叶着
4、生的枝上有顶芽;复叶总叶柄轴顶端无芽。(4)单叶在茎上排成叶序;复叶的小叶均排列在一个平面上。(5)单叶落叶时,叶片与叶柄同时脱落;复叶常以小叶先脱落,叶轴后落。 第13页,共70页。叶的基本功能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这两种作用在植物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第14页,共70页。第15页,共70页。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主要在叶片)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放出氧气的过程。所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糖再进一步转变为淀粉。光合作用所贮藏的能量,存在于所形成的糖和淀粉等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供植物本身新陈代谢之用
5、,而且所有其他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为食物的最终来源。第16页,共70页。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生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植物的主要蒸腾器官是叶,所以蒸腾作用也是叶子的一个重要的生理机能。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叶片上是两个互相矛盾的过程,蒸腾失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不可避免的损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只有通过气孔才能进入叶肉细胞的间隙中,然后进入叶肉细胞,形成光合作用的产物。但与此同时,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水分也就不可避免地要通过蒸腾作用而散失。叶片上的一些结构,如气孔分布在下表皮,表皮上密生茸毛,气孔下陷或气孔分布
6、在气孔窝内,都是对减少水分蒸腾的适应。第17页,共70页。叶片的蒸腾作用有两种方式:(1)通过角质层的蒸腾,称为角质蒸腾(culticular transpiration);(2)通过气孔的蒸腾,称为气孔蒸腾(stomatal transpiration)。角质本身不易使水通过,但角质层中间夹有吸水能力大的果胶质,同时,角质层也有空隙,可使水分通过。一般植物成熟叶片的角质蒸腾,仅占总蒸腾量的510%。因此,气孔蒸腾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形式。第18页,共70页。其他功能叶除了具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两大基本功能外,还有一些其他功能。例如根外施肥,向叶面上喷洒一定浓度的肥料,叶片表面是能够吸收的;或
7、对叶面喷施农药,也可以为叶子吸收到植物体内,即叶具有吸收功能。有少数植物的叶具有繁殖能力,如落地生根,能在叶边缘生长不定芽,芽脱落后掉在土壤上,就可以长成一个新个体。叶经过变态后,可以具有更多的功能,如豌豆小叶变为卷须,具有攀缘功能;洋葱、百合的鳞片肥厚,成为贮藏器官;还有的植物叶变成保护结构,如鳞叶、叶刺等;另外食虫植物的捕捉器也是由叶变成的,具有捕捉和消化昆虫的功能。第19页,共70页。叶的形态多样性叶的大小叶的大小因植物种类而异。大者如巴西棕,叶片长度达20m以上,小者如卷柏、麻黄、柽柳等的鳞片叶仅长几mm。一般而言,原产热带湿润气候的植物,叶片常较大,如芭蕉、椰子、棕榈等;而原产寒冷干
8、燥地区的植物,叶片多较小,如槐、柳、松等。第20页,共70页。叶形的多样性叶形,即叶片的形状。常见的叶形有以下几种:1 椭圆形:长约是宽的1.52.0倍,中部最宽,尖端和基部近圆形。2 卵形:形如鸡卵,长约为宽的2倍或更少,中部以下为最宽,向上渐狭;如果叶是卵形倒转,成为倒卵形。3 肾形:宽大于长,基部有缺口凹入,形如肾脏。4 圆形:形状如圆盘,长宽接近相等。第21页,共70页。5 匙形:全叶形状狭长,上端宽而圆,向基部渐狭,状如汤匙,如白菜。6 针形:叶细长,顶端尖而如针,如油松。7 披针形:叶长为宽的5倍以上,中部或中部以下最宽,两端渐狭,如桃、柳。8 线形:长而狭,两侧边近平行,如刚竹。
9、9 鳞形叶:叶片形状似鳞片,如侧柏。第22页,共70页。叶片的形状1. 椭圆形叶 2.卵形叶 3.心形叶 4.肾形叶 5.匙形叶 6.针形叶 7.披针形叶 8.条形叶 9.鳞形叶 10.圆形叶第23页,共70页。第24页,共70页。第25页,共70页。第26页,共70页。第27页,共70页。叶序的多样性叶在茎上或枝上的排列方式成为叶序(leaf phyllotaxy)。常见的叶序有以下类型 1 互生:茎的每个节上仅生一片小叶,依次交互着生。2 对生:茎的每个节上,有相对而生的两片叶。第28页,共70页。3 轮生:每个节上,生有三片或三片以上的叶片,排成一轮。4 簇生:由于茎节的缩短,多数叶丛生
10、在短枝上,如银杏。5 基生:叶自基部发出,常呈莲座状,如蒲公英。第29页,共70页。叶脉的多样性叶片上叶脉( leaf venation)的分布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30页,共70页。1平行脉序(parallel venation):平行脉序是中脉和侧脉自叶片基部发出,大致互相平行,至叶片顶端汇合,侧脉与中脉以及侧脉之间,彼此有细脉相连,但不成网状。平行脉序是单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平行脉序又根据侧脉的形状或自中脉分枝位置的不同,分为直出脉(如竹类、玉米)、侧出脉(如美人蕉、芭蕉)、射出脉(如棕榈、蒲葵)、弧形脉第31页,共70页。2网状脉序(reticulat venation):网状脉序的特点是
11、叶脉错综分枝,连结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网状脉序又因中脉分出侧脉的不同,分为羽状脉序(pinnate venation)和掌状脉序(palmate venation)。第32页,共70页。羽状脉序的侧脉是从中部分出的,似羽毛,细脉仍呈网状,如苹果、夹竹桃、枇杷等;掌状脉序的侧脉自中脉基部分出,如掌状,细脉也连结呈网状,如葡萄、槭树、蓖麻等。叶脉呈数回分枝,而小脉互相连接呈网状,如龙吐珠。第33页,共70页。3三出脉:从叶片基部伸出三条明显的叶脉,如枣树。4. 叉状脉序(dichotomous venation):裸子植物银杏的脉序呈二叉式分枝,一个叶脉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枝,在同一叶
12、上可以有好几级分枝。这种脉序常见于蕨类植物。第34页,共70页。第35页,共70页。叶基的多样性叶基(leaf base)是指叶的基部。常见的叶基形状有下列几种:1 半圆形:叶基部呈半圆形。2 心形:叶基部内凹,呈心脏形。3 箭形:叶基深陷,两侧的 裂片向下呈箭形。4 耳形:叶基两侧各有一耳形的小片。5 戟形:叶基两侧的小片向外。6 楔形:叶片自中部以下,基部两边呈锐角状渐变狭。7 偏斜:叶片的基部两侧不对称。第36页,共70页。1.半圆形 2.心形 3.箭形 4.耳垂形 5.戟形 6.楔形 7.偏形 第37页,共70页。第38页,共70页。叶尖的多样性叶片的顶端称为叶尖(leaf apex)
13、。常见的叶尖有下列几种类型: 1 渐尖:叶片的顶端逐渐变尖。2 急尖:叶片的顶端突然变尖。3 钝形:叶片先端钝圆。4 凹形:叶片先端有小凹陷。5 倒心形:叶片先端宽而凹入呈圆缺。6 骤尖:叶端有一锐利尖头。7 凸尖:叶端中脉延伸突出而呈一短锐尖。8 芒尖:凸尖延长呈一芒状附属物。9. 尾尖:凸尖渐狭长,成尾状附属物 第39页,共70页。叶尖的类型1. 渐尖 2.急尖 3.钝尖 4.凹缺 5.倒心形 6.骤尖 7.凸尖 8.芒尖 9.尾尖第40页,共70页。第41页,共70页。第42页,共70页。叶缘的多样性全缘:叶缘不具任何锯齿和缺裂;波状:边缘波浪状起伏;浅波状:边缘波状较浅;深波状:边缘波
14、状较深;皱波状:边缘波状皱曲;锯齿:边缘有尖锐的锯齿,齿端向前;细锯齿:边缘锯齿细密;钝齿:边缘锯齿先端钝;重锯齿:锯齿之间又有小锯齿;齿牙:边缘有尖锐的齿牙,齿端向外,齿的两边近相等,又叫牙齿状;小齿牙:边缘具有较小的齿牙;第43页,共70页。缺刻:边缘具不整齐较深的裂片;浅裂:边缘浅裂至中脉约三分之一左右;深裂:叶片深裂至离中脉或叶基部不远处;全裂:叶片分裂至中脉或叶柄顶端,裂片彼此完全分开;羽状分裂:裂片排列成羽状,并具羽状脉。因分裂程度不同,又可分为羽状浅裂、羽状深裂和羽状全裂;掌状分裂:裂片排列成掌状,并具掌状脉,也有程度不同的分裂;第44页,共70页。第45页,共70页。第46页,
15、共70页。第47页,共70页。复叶的多样性复叶可以分为羽状复叶(奇数羽状复叶和偶数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和单身复叶四种类型。 第48页,共70页。托叶的多样性托叶是位于叶柄基部的附属物。常见的托叶有以下几种类型1离生托叶:即托叶与叶柄分离,如苹果。2 托叶与叶柄基部结合,如月季。3 托叶成叶状,如豌豆。4 托叶呈鞘状(托叶鞘)。5 托叶呈卷须状,如茜草。6 托叶呈刺状,如刺槐。第49页,共70页。托叶的类型1.托叶与叶柄分离 2.托叶与叶柄基部结合 3.叶状托叶 4.鞘状托叶 5.卷须状托叶 6.托叶刺第50页,共70页。叶质的多样性由于构成叶片的细胞层次的多少、表皮细胞角质化程度及叶
16、脉的排列方式的不同,叶的质地也各不相同。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 草质:叶片柔软,非木质化或木质化极弱,多为草本植物。2 肉质:叶片肉质肥厚,含水较多,如景天类植物。3 纸质:叶片较薄而柔软,多为木质植物的叶。4 革质:叶片较厚,表皮明显角质化,叶坚韧、光亮,如橡皮树。第51页,共70页。叶的变态叶与周围环境接触面最广,可塑性很大,因而造成叶的形态多样性变化,常见叶的变态有以下几个类型:1 叶刺:叶特化成刺状,如仙人掌科的一些植物。2 叶卷须:叶特化成卷须用于攀缘,如豌豆。3 鳞叶:叶特化成肉质肥厚多汁,能贮藏大量营养的鳞叶,如洋葱。4 叶状柄:叶特化成叶状的叶柄,如黑木相思树。5 捕虫叶
17、:叶特化成囊状,用来捕食昆虫,如猪笼草。第52页,共70页。异形叶性: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叶处于不同环境会出现异形叶性(heterophylly)。如水毛茛,位于水中的叶呈丝状,以减小水的冲击力,增加叶与水的接触面,增大浮力;水上的气生叶则呈浅裂状圆形;又如慈菇,具有三种叶形,水中叶呈带状,水面叶呈椭圆形,气生叶则为箭形。有些植物的异形叶性与发育年龄有关,如十字花科的独行菜,下部叶是二回羽状全裂叶,而上部叶呈心脏形的无柄、抱茎全缘叶。 第53页,共70页。其他特征的多样性1. 乳汁:许多植物体具有乳汁,如大戟科植物的叶片常有白色乳汁。2. 毛:在植物的叶片上常生有一些毛,常见的有丁字毛(如糙叶黄
18、芪),星状毛(如锦葵科的一些植物),短柔毛(如毛叶丁香),绵毛(如银白杨),硬毛(如毛莲菜),鳞片状毛(如胡颓子),腺毛等。3.腺鳞:质薄近圆形的小体,如胡颓子叶背面的银白色物。4. 白粉:叶背面的白色粉状颗粒,如银白杨。5.腺体:痣状、盾状或肉质小体,如臭椿、楸树叶柄上的腺点。6.油腺点:如紫穗槐、桔类、花椒叶部的腺点。第54页,共70页。叶色的多样性叶色多样形的形成:观赏植物叶色多样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叶片细胞内具有不同的色素,其中主要包括绿色的叶绿素、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和红色的花青素。正是这几种色素在细胞内所占的数量和比例决定着叶子的颜色。第55页,共70页。叶绿素(chlorophyll
19、):叶绿素是由原子镁和卟啉构成的化合物(C55H12O5N4Mg),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组织内,通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是绿色植物特有的一种色素,它能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制造有机物质。没有叶绿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素不溶于水,而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第56页,共70页。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类胡萝卜素属于多烯色素,是由异戊二烯残基为单元组成的共轭双键相连为基础的。类胡萝卜素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主要包括两种色素,即胡萝卜素类(carotenes)和叶黄素(xanthophylls),胡萝卜素呈橙
20、色,叶黄素呈黄色。胡萝卜素是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结构中含有大量共轭双键,如番茄红素,及、-胡萝卜素属于此类色素;叶黄素的结构是共轭多烯烃的加氧衍生物,有玉米黄素、胭脂树橙色素等。第57页,共70页。花青素(anthocyanins):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内,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它是以糖苷的形式存在的,具有吸光性而表现不同的颜色。自然界广泛分布的花青素以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矢车菊色素(cyanidin)及翠雀素(delphinidin)为主,由此再衍生出其他三种花青素,如芍药花色素(peonidin)是由矢车菊素甲基化形成的;矮牵牛花色素(petunidin)及锦葵色素(m
21、avlvidin)则由翠雀素不同程度的甲基化而来的。天竺葵色素呈现砖红色;矢车菊素及芍药花色素表现为紫红色;而翠雀素、矮牵牛色素及锦葵色素表现蓝紫色系。花青素可以呈现出从橙色到红、紫、蓝、黑色的广泛色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花青素化学结构上的微小差别,或者化学结构虽然相同,但由于溶液的物理或化学条件不同也会产生色调的变化。花青素所带的羟基数、羟基甲基化的程度、糖基化的数目、种类与连接位置及与糖基相连的脂肪酸或芳香族酸的种类和数目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叶色的表达。第58页,共70页。叶色的多样性叶的颜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叶色变化非常丰富,一般根据叶色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绿色类2.春色叶类及
22、新叶有色类4.常色叶类5.双色叶类6.斑色叶类3.秋色叶类第59页,共70页。1绿色类绿色叶是植物叶片的基本颜色。但仔细观察,又可有深浅不同的绿色之分,如嫩绿、浅绿、鲜绿、浓绿,黄绿、赤绿、褐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等。第60页,共70页。(1)叶色呈深浓绿者 油松、圆柏、雪松、云杉、侧柏、山茶、女贞、桂花、榕树等。(2)叶色呈浅绿色者 水杉、落羽杉、金钱松、玉兰、鹅掌楸、七叶树等。第61页,共70页。2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观赏植物的叶色常因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将春季发出的新叶与该植物其他季节叶色显著不同者成为春色叶。常见的有臭椿、五角枫、山麻杆,春色叶呈红色。也有些常绿树的新叶,不论
23、什么季节发出的新叶都呈现出美丽的色彩,如铁力木等。第62页,共70页。4常色叶类有些观赏植物的叶色常年保持非绿色,成为常色叶。全年树冠呈紫色的有紫叶小檗、紫叶李、紫叶桃、紫叶欧洲槲、美人梅、紫叶稠李等;全年叶色呈金黄色的有金叶女贞、金叶风箱果、金叶黄杨、金叶圆柏、金叶绣线菊等。第63页,共70页。5 双色叶类有些观赏植物的叶背与叶表的颜色显著不同,轻风拂过,在阳光下形成独特的观赏效果。常见的有银白杨、栓皮栎、胡颓子、银桦、银芽柳、红背桂等。6 斑色叶类指叶片上具有其他颜色的斑点或条纹。常见的有洒金东瀛珊瑚、变叶木、洒金榕、彩叶草、花叶芋属(Caladium),竹芋属(Calathea),秋海棠
24、属(Begonia)等。第64页,共70页。3 秋色叶类秋色叶是指观赏植物的叶色在秋季发生显著变化。秋色叶呈红色或紫色者有鸡爪槭、五角枫、茶条槭、糖槭、地锦、漆树、盐肤木、火炬树、南天竹、乌桕、石楠、山楂、柿、花楸、黄栌、枫香、卫矛等;秋色叶呈黄色或黄褐色者有银杏、洋白蜡、梧桐、无患子、栾树、栓皮栎、麻栎、悬铃木、水杉、金钱松等。第65页,共70页。叶色的季相变化许多观赏植物的叶色能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对于美化环境、丰富园林景观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常见的主要有春色叶和秋色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66页,共70页。(1)秋季黄色叶的形成高等植物叶子所含各种色素的数量和比例,与植物种类、叶片老嫩、生育期和季节有关。一般来说,正常的叶子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约为3:1,叶绿素a和叶绿素b也约为3:1,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比例约为2:1。由于绿色的叶绿素比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多,占绝对优势,所以正常的叶子总是呈现绿色。秋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致敬辛勤付出》课件
- 2025围墙建设承包合同标准版模板
- 2025教育机构股份转让合同范本
- 《复习课课件》课件
- 《全球战略格局》课件
- 《时尚潮流解析》课件
- 2025商业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样本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外卖骑手接单技巧与职业能力提升培训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1 古代诗歌五首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JTG B05-01-2013 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 (高清版)DZT 0208-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金属砂矿类
- (高清版)DZT 0368-2021 岩矿石标本物性测量技术规程
- 人际交往与沟通课件第一章 人际交往与沟通概述
- 2019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选择性必修共7册词汇表汇总(带音标)
- 智能移动焊接机器人设计案例及分析
- 抗生素合理应用课件
- 2024年广西广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化工生产操作工培训教材
- 预防人畜共患病课件
- 轻量化目标检测模型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