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课程设计-GPS控制网技术方案设计_第1页
控制课程设计-GPS控制网技术方案设计_第2页
控制课程设计-GPS控制网技术方案设计_第3页
控制课程设计-GPS控制网技术方案设计_第4页
控制课程设计-GPS控制网技术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辽宁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黄花甸 D级GPS控制网技术方案设计 学院、系: 土木工程学院测绘工程 专业班级: 测绘2011-2班 学生姓名: 刘九阳 学 号: 指导教师: 宁殿民 杨凤芸 成 绩: 2013年12月24日 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5161 一、设计的目的1 HYPERLINK l _Toc26065 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 HYPERLINK l _Toc1786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1 HYPERLINK l _Toc19631 2.2已有资料情况1 HYPERLINK l _To

2、c15028 三、设计的依据1 HYPERLINK l _Toc17194 四、主要技术指标2 HYPERLINK l _Toc16997 4.1在实际布网设计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2 HYPERLINK l _Toc2636 4.2基线向量解算3 HYPERLINK l _Toc29566 五、坐标系统的选择4 HYPERLINK l _Toc38 5.1、坐标系统4 HYPERLINK l _Toc8356 5.2、时间系统4 HYPERLINK l _Toc20025 5.3、通过GPS坐标系统的选择,我们可以用GPS进行高程拟合4 HYPERLINK l _Toc12542 六、设计方案4

3、 HYPERLINK l _Toc15377 6.1布网的原则5 HYPERLINK l _Toc24291 6.2 图上展绘已知点5 HYPERLINK l _Toc20413 6.3按点位要求与测区情况在图上选点布网5 HYPERLINK l _Toc16621 6.4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6 HYPERLINK l _Toc29455 6.5外业选点埋石7 HYPERLINK l _Toc6340 6.6仪器设备的选择8 HYPERLINK l _Toc19396 接收机的选择8 HYPERLINK l _Toc32027 6.6.2外业观测8 HYPERLINK l _Toc9731 6

4、.6.3观测要求8 HYPERLINK l _Toc24754 6.7外野实测方案设计9 HYPERLINK l _Toc3039 6.7.1GPS-RTK的工作流程10 HYPERLINK l _Toc18016 6.7.2注意事项10 HYPERLINK l _Toc14768 6.8 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要求11 HYPERLINK l _Toc12914 数据预处理11 HYPERLINK l _Toc24203 基线解算11 HYPERLINK l _Toc11222 6.8.3 GPS网平差11 HYPERLINK l _Toc20767 6.8.4 GPS质量检核11 HYPERLI

5、NK l _Toc29690 七、提交成果12 HYPERLINK l _Toc25782 八、参考文献13 HYPERLINK l _Toc4677 九 、附录13一、设计的目的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随着农村建设越来越快,农村向城市发展,为了对方便对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黄花甸及周边的区域进行规划和管理,对其进行地籍地形测量,对其环境及地理位置进行量算,更好的了解黄花甸及周围的土地利用率及其居民分布情况。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黄花甸成立于1958年,隶属岫岩县管制,相传乾隆年间有大批居民移居到此,当时西南大荒草甸上黄花盛开,故为名黄花甸。解放战争期间,

6、黄花甸是青城县 政府所在地,1948年,黄花甸划给岫岩县管辖至今。 黄花甸地理位置东邻凤城市,西接营口、盖州,南边东港、庄河,北与海城、辽阳接壤。黄花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素有“小平原”之称。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24公里,管辖郭家村、关门山村、前堡村等10个自然村,共105个村民组,总人口2.7万,其中满族人占95%以上,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 测区范围东经12315至12330,北纬4030至4040测区面积约400多平方公里,交通便利,周边山脉较多,所以选择较高高程的山顶作为控制点GPS卫星信号接收情况良好。 2.2已有资料情况 已有中

7、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所测的黄花甸1:50000地形图及其国家等级点和高程图纸,图上有黄花甸周围地形及地物的分布情况,有各种图例,例如独立房屋,突出房屋,整固的街道,独立石等,及东经,与纬度,便于交通路线的选择,及控制点的选择,为本次测地形及地籍提供便利的条件。 HYPERLINK l _Toc365029671 三、设计的依据 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

8、 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 7、通过审批的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8、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9、测量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四、主要技术指标 表1:D级GPS精度要求项目技术要求平均边长(km)210固定误差a(mm)10比例误差b(mm)10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40000 4.1在实际布网设计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GPS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2) GPS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3) GPS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

9、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分布均匀,以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地面之间的转换参数。 4) GPS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或相当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5) 为了便于GPS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减少多路径影响,GPS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6) 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联测或扩展,可在GPS网点附近布设一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方向点与观测站距离一般应大于300米。 7) GPS网必须由非同步独立观测边构成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和线路。各级GPS网中每个闭合环或附和线路中的边数应符合的规定如表2: 表2:GPS独

10、立环要求级别ABCDE闭合环附和线路的边数566810 表3:GPS相对定位测量主要指标等级法 卫星高度 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同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观测时段数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PDOPD级 静 态 1544524510至608 表4:各导线技术指标级别 项目平均边长(m)全长(km)一级3003.6二级2002.4 表5:椭球参数椭球参数年代长半径m扁率分母采用国家、地区海福特19066378283297.8美、阿根廷、比利时、大洋洲克拉索夫斯基19406378245298.3苏、东欧、中、朝鲜等1975年大地坐标系19756378140298.2571975年国际

11、第三个推荐值WGS-8419846378137298.25722GPS定位系统4.2基线向量解算:本次布设的GPS网基线预处理可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计算结果中应包括相对定位坐标和协方差阵等平差所需的元素。新启用的软件需经有关部门的试验鉴定并以业务部门批准方能使用。GPS网外业基线预处理结果,其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满足:Wx3Wy3Wz3Wz3式中:n闭合环边数; 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Ws=五、坐标系统的选择 5.1、坐标系统本次GPS控制测量采用广播星历时,其相应坐标系为大地坐标系WGS- 84。WGS-84长半径a=6378137m短半径b=635

12、6752.3142m 扁率=1/298.2572236,平均海拔350,通过改椭球参数求出b,此时参考椭球a=6378487m,则b=6357101.141m则消除高程带来的误差影响。地面坐标系统采用北京-5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黄海-56高程系统。 5.2、时间系统GPS测量采用GPS时间系统,手簿记录宜采用世界协调时(UTC)。 5.3、通过GPS坐标系统的选择,我们可以用GPS进行高程拟合:已知GPS控制点Hr ;已知或测的相应等级水准高程Hg;求已知高程异常;代入曲面拟合公式; =a0+a1x+a2y+a3x2+a4xy+a5y25)求出各测点的高程异常;6)求出各点的正常高 Hg=

13、Hr-;六、设计方案6.1布网的原则 1)GPS网中各待测点的设站次数应相同; 2)优先测量点间距离较近的点,同时沿最短距离欠站; 3)应该联测相距较远的高等级已知点; 4) GPS网中各待测点每次重复设站都使用不同的接受机。 确定观测时段时,需要分析最新的星历预报并与实地结合的原理选定,选择合适的PDOP值以保证观测精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减少作业返工量。 各级GPS外业测量均有技术要求,本次控制测量采用D级GPS网,按照规程规范,其基本技术要求按表中相应规定执行。6.2 图上展绘已知点在图上选取三个国家已知点,分别为YZ01(在石花印子,山顶上)、YZ02(在山顶上)、YZ03(在山顶上)

14、,便于接受卫星信号,与不用照看,以免被遮挡。选点L01选在山顶上,l02,l03,l04,l05,l06,l07,l08,l09,l10,l11,l12,l13,l14,在村里,人家或是学校,便于看管与保护。6.3按点位要求与测区情况在图上选点布网根据已知点,布设GPS控制网D级采用边点混此控制网符合要求:平均边长5.364km,重复设站数1.881.6,共观测8个测段,17个点,独立环边数58。如下图,黄花甸测区的GPS,D级控制网。6.4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图1 若地貌不复杂,设计者又有一定读图经验时,则可较容易地对各相邻点间的通视情况作出判断。若有些地方不易直接确定,就得借助一定的方法加

15、以检查。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图解法。 如图1所示。设为预选的点,为方向上的障碍物,三点的高程如图中所注。取一张透明纸,将其一边与两点相切,在三点处分别作纸边的垂线,垂线的长度依三点的高程按同一比例尺绘在纸上,得、。连接,若在之上(如本例所示),则不通视;如在之下,则通视。但必须注意:当很接近时,还得考虑球气差的影响。例如,当距任一端点为1.2km时,虽比低0.1m,但实际上并不通视。 6.5外业选点埋石 1、 GPS点应埋设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确定点位,点的标石和标志必须稳定、坚固长久保存和利用。 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如图2 图2: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 2、各GPS点均应埋

16、设永久性的标石,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埋石规格如图3: 图3:埋石规格3、标石埋设要求:1)盐碱地区埋设混凝土标石,须加涂沥青,以防腐蚀。2)在泥土松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沼泽地区埋设标石时,除应尽量选择好埋石地点以外,应在盘石下边浇灌混凝土底层。3)埋石时,须使各层标石的标志中心严格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大于3mm。并用钢尺量取各层标石面间的垂直距离,填记于点之记的标石断面图中,结果取至厘米。6.6仪器设备的选择 接收机的选择 等级 项目 三等 四等 一级接收机类型 双频或单频 双频或单频 双频或单频标称精度(10mm+5ppmp*d)(10mm+5ppm*d)(

17、10mm+5ppm*d)观测量 载波相位 载波相位 载波相位 同步观测 接收机数 3 2 2外业观测 基本技术要求:等级 项目观测方法 卫星高 度角(。) 有效观测 卫星数时段长度 (分钟)数据采集间隔(秒) PDOP 四等静态快速静态 15 4 5 45 15 1060 6 一级静态快速静态 15 4 5 45 15 1060 6 观测要求: 天线安置完成后,在离开天线适当位置的地面上安放GPS接收机,接通接收机与电源、天线、控制器的连接电缆,即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接收机锁定卫星并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可按照仪器随机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输入和查询操作。 通常来说,在外业观测工作中,仪器操作

18、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当确认外接电源电缆及天线等各项连接完全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接收机。 2) 开机后接收机有关指示显示正常并通过自检后,方能输入有关测站和时段控制信息。 3) 接收机在开始记录数据后,应注意查看有关观测卫星数量、卫星号、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结果及其变化、存储介质记录等情况。 4) 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关闭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天线位置;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5) 每一观测时段中,气象元素一般应在始、中、末各观测记录一次,当时段较长时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6) 在观测过程中要特

19、别注意供电情况,除在出测前认真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外,作业中观测人员不要远离接收机,听到仪器的低电压报警要及时予以处理,否则可能会造成仪器内部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对观测时段较长的观测工作,建议尽量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或汽车电瓶进行供电。 7) 仪器高一定要按规定始、末各量测一次,并及时输入仪器及记入测量手簿之中。 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要靠近接收机使用对讲机;雷雨季节架设天线要防止雷击,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 9) 观测站的全部预定作业项目,经检查均已按规定完成,且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后方可迁站。 10) 观测过程中要随时查看仪器内存或硬盘容量,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

20、、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6.7外野实测方案设计根据图形GPS控制网,先去实地察看,规划路线,根据所布设的D级控制网,进行GPS控制。在75年版的1:5万比例尺地形图上根据地形的起伏高程情况以及周围地物的位置进行初步先点布网。又在实地踏勘后进行埋石工作,所布设的控制点平均高程350米。采用中海达V30GPS接收机4台,分为4个作业小组,每小组3人,保证作业的准确迅速。每天出发工作前应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仪器及其附件是否携带齐全。作业前应检查接收机内存是否充足。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作业员到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然后再安置天线; 天线可用脚架直接安置在测量标志中心的铅

21、垂线方向上,对中误差应小于3mm。天线应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所泡应居中; 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以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应连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各观测时段的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高之差不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手簿备注栏中。每天将观测数据下载,进行基线解算。6.7.1GPS-RTK的工作流程: 新建项目 坐标几何设定 坐标系统

22、设置键入参数 键入已知坐标 输入WGS-84坐标 配置基准站和流动站 配置基准站无线电 启动基准站和流动站 点校正 外业实测注意事项1)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2)经检查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联结无误,方可开机。3)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观测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 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和选择菜单,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卫星健康状况、各通道信噪比、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的结果及其变化、存储介质记录和电源情况等,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未预料到的情况,应记录在测量手簿的备注栏内,并及时报告调度

23、组织者。5)每时段观测开始及结束前各记录一次观测卫星号、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经纬度和大地高、PDOP值等。6)当测站附近的小环境与周围的大环境不一致时,可在合适的地方量测气象元素,然后加上高差修正化为天线相位中心处的气象元素。7)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高之差不应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记事栏。 8)除特殊情况外,不宜进行偏心观测,若迫不得已进行时,应测定归心元素。6.8 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要求 首先数据采集数据传输预处理基线解算网平差数据预处理 为了获得GPS观测基线向量并对观测成果进行质量检核,首先要进行GPS数据的预

24、处理,根据预处理结果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以确保观测成果和定位结果的预期精度。GPS网数据处理分基线向量解算和网平差两个阶段。各阶段数据处理软件均采用随机所带软件。处理的主要内容有:GPS卫星轨道方程的标准化、时钟多项式的拟合和标准化。基线解算 基线数据解算采用随机软件包南方GPS解算软件或HDS2003软件求解,基线解算采用消电离层的双差浮点解或加点离层改正的双差整数解(固定解)。 GPS网平差GPS网的平差计算应用HDS2003软件在WGS-84空间直角坐标系下 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查本次GPS网的内符合精度。同时为将WGS-84坐标系 下的GPS基线观测值投影到高斯平面上,并转换到 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中(或地方独立坐标系),采用南方GPS软件包或HDS2003软件包进行三维约束平差。 6.8.4 GPS质量检核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