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教学课件岳麓版-4_第1页
宋明理学教学课件岳麓版-4_第2页
宋明理学教学课件岳麓版-4_第3页
宋明理学教学课件岳麓版-4_第4页
宋明理学教学课件岳麓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宋明理学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第1页,共23页。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精华,有新发展(玄学)佛教的传入和兴盛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隋唐时期,佛教渐趋中国化。第2页,共23页。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教、道教精华,有新发展(理学)道家的兴起和演变:东汉时,民间浒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过改造,教义逐渐丰富,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道教的地位很高第3页,共2

2、3页。“学思之窗”说一说,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提倡儒学?第4页,共23页。儒学首先是一种行为哲学,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化,迎合了少数民族社会的需要。儒学对统治阶级是一种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对士人知识分子、社会精英是人生信条,又是借之参与政治的手段,受到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欢迎。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人民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儒学强调的是“仁”,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容易被人民所接受,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统治。 儒学比佛教、道教传播的更广,影响更大,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儒学是最好的统治人民的一种精神工具。第5页,共23页。2、隋唐时期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

3、三教合一”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第6页,共23页。2、隋唐时期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三教合一”唐太宗尊孔子为“先圣” “宣父”,大兴国学。官方注解的儒家经典标注读本五经正义问世。在国学里研习儒学的人,不仅有汉族子弟,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的王公子弟,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留学人员。第7页,共23页。二、宋朝的程朱理学思考:什么是理学?北宋二程的理学思想是什么?南宋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什么?第8页,共23页。1、理学: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

4、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第9页,共23页。 “理学”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

5、献。第10页,共23页。 程颐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程颢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2、宋朝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第11页,共23页。3、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特点:“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孔子“仁”的学说 ,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要识仁,就必须尊敬别人,否则会误入歧途。第12页,共23页。千年学府白鹿洞书院 第13页,共23页。4、朱熹 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第14页,共23页。朱熹的思想特点: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哲学思想: 理气论:理、气不能分离

6、 ,理先而气后。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是天理的反映。 心性论:性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心统性情” 。影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深远,远及日本、朝鲜、欧洲。 第15页,共23页。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请回答: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第16页,共23页。参考答案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即是天理,“天理”和“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顺应天理。反映了朱熹提出这一

7、主张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王朝的统治秩序。第17页,共23页。三、王阳明的心学背景: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第18页,共23页。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吸收佛教禅宗的思想,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2、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进一步发挥儒家“仁”的思想。第19页,共23页。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

8、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第20页,共23页。探究: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有什么异同? 同:程朱理学和王的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异:认为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而王的心学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在心中;第21页,共23页。 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

9、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第22页,共23页。1、抓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2、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的学习方法。华罗庚3、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

10、罗庚4、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华罗庚5、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华罗庚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7、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9、学习是我们随身的财产,我们自己无论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也跟着我们在一起。莎士比亚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

11、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16 为学须先立志。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