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市政道路及管线对高铁桥梁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1页
新建市政道路及管线对高铁桥梁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2页
新建市政道路及管线对高铁桥梁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3页
新建市政道路及管线对高铁桥梁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4页
新建市政道路及管线对高铁桥梁的影响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报告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学生姓名: xx填写 学号: xx填写 专业: xx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指导教师结论: (合格、不合格)指导教师姓名所在单位指导时间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 xx填写 学号: xx填写 专业: xx填写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农村宅基地测量技术研究 评阅意见:

2、(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 (百分制): 评阅结论: (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评阅人姓名所在单位评阅时间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农村宅基地测量技术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

3、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使用过的材料。对论文的完成提供过帮助的有关人员已在文中说明并致以谢意。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没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没有侵权行为,并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 论文作者(签字): xx填写日期:xx填写年月日题目:新建市政道路及管线对高铁桥梁的影响摘? 要:本文以新乡市高新区新建海河路工程下穿京广高铁孟姜女河特大桥为例,对海河路道路及其市政管线下穿京广高铁段在施工及投入运营后车辆对高铁桥梁桥墩及其基础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海河路道路工程下穿京广高铁防护工程在施工与运营期间,对京广高铁孟姜女河特大桥196201号桥墩的位移、沉降与高铁桩基轴力

4、均有一定影响。孟姜女河特大桥196201号桥墩竖向、顺桥向、横桥向位移最大值分别为-0.502mm、0.465mm、0.139mm,均满足规程中2mm限值要求。关键词:道路;高铁桥梁;下穿施工;数值模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建市政道路及市政管线下穿高铁线路成为普遍现象。当前,高铁线路80%以上采用桥梁结构型式,因此高铁桥梁基础变形的控制标准要远远高于普速铁路。由于新建道路及市政管线对高速铁路桥梁会产生影响,如何减小道路施工及运营对高铁桥梁的影响是工程建设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来分析道路施工及运营对高铁桥梁的影响,以期为后续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与建议1-2。1 工程概况拟建海河路道路

5、在新乡市高新区关堤乡白马村北约1000m处穿越京广高铁新乡东孟姜女河特大桥。海河路分三幅下穿京广高铁孟姜女河特大桥,铁路桥梁上部结构为长度32.6m的简支箱梁。海河路在下穿高铁处,为绕避高铁桥墩预留适当安全距离,道路做适当渠化,分为三幅路。其中北侧非机动车道从197198号桥墩间下穿通过,机动车道从198199号桥墩间下穿通过,南侧非机动车道从199200号桥墩间下穿通过。车道布置由内向外为:双向六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海河路道路中线与京广高铁的交角约为83.3,交叉处京广高铁的运营里程为K629+422.383,交叉处道路设计里程为K0+409.200。道路下方规划管线有2DN4

6、00热力、DN500给水、DN315燃气、10kV电力、DN110通信等管线。如图1所示。2 道路设计方案2.1 道路方案海河路为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50km/h,道路红线宽50m。海河路分三幅下穿京广高铁孟姜女河特大桥197200号桥孔,道路中线与京广高铁的交角约为83.3。道路下穿京广高铁位置,桥梁为32.6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道路采用U型槽底板+加强型防撞墙的方案,U型槽采用放坡开挖,现浇施工方式。如图2所示。2.2 管线防护方案根据海河路管线规划,道路与京广高铁交叉处南侧规划有通讯、燃气管线,北侧规划有电力、给水、热力管线。北侧热力、给水管线设置有14.5m矩形防护涵,南侧燃气管

7、采用1.4m盖板防护,电力、通讯管线采用混凝土包封。直埋管线采用1:1放坡开挖施工,框架防护涵采用钻孔桩支护开挖,现浇施工。基坑防护桩为桩径1m、间距1.3m的钻孔灌注桩,桩顶设冠梁及横撑。如图3所示。3 工程地质项目区海河路下穿京广高铁、郑济高铁,工地现状有农田、既有高铁、在建高铁,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属冲积平原,海河路下穿京广高铁、郑济高铁场地标高为71.073.0m。据现场调查和参考附近资料,拟建场地地层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堆积层(Q4me)素填土、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粉质黏土、细砂、粉土、粉砂、细砂。本次计算采用的各土层岩土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4 控制标准的制定根据国家铁

8、路局发布的公路与市政工程下穿高铁技术规程(TB 10182-2017)3.0.3条规定:受下穿工程影响的高铁桥梁桥墩位移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表2)。5 施工影响预测5.1 计算模型采用Midas GTS NX大型岩土工程计算软件进行分析,计算道路在施工及运营阶段对孟姜女河特大桥196201号桥墩的影响。具体见表3、图4。(1)荷载参数。1)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级;2)铁路荷载等级:ZK活载。(2)材料参数。桥梁主要建筑材料:材料弹模按高铁桥梁设计采用的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92-2017)取值。5.2 计算结果海河路下穿引起高铁桥墩竖向位移云圖如图5所示。海河路下穿引起高铁桥墩

9、竖向位移趋势图如图6所示。海河路下穿引起高铁桥墩横桥向位移趋势图如图7所示。5.3 结果分析海河路道路下穿京广高铁工程在施工与运营期间,对京广高铁孟姜女河特大桥196201号桥墩竖向、顺桥向、横桥向位移最大值分别为-0.502mm、0.465mm、0.139mm,均满足公路与市政工程下穿高铁技术规程(TB 10182-2017)中表3.03规定的2mm限值要求。经综合分析,新建海河路道路下穿京广高铁孟姜女河特大桥工程的建设及运营对交叉处高铁桥梁的影响较小,风险可控。5.4 施工措施京广高铁设计标准高,行车速度快,为了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建议采用如下措施:(1)尽量缩短下穿工程施工周期,合理安排道

10、路及附属设施的施工顺序,减小工程实施对高铁运营产生的不利影响。(2)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施工器械高度,高铁桥下严禁大型机械施工。(3)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在施工期间对高铁桥墩的位移监测,并根据监测资料的分析,判断铁路桥梁变形,对铁路桥梁安全进行预警3。6 结语通过从危险源、结构位置、净空、桥墩基础沉降、桥墩纵横向位移、桩基轴力、墩身防撞、防排水、铁路养护通道、交通安全设施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按新建海河路道路下穿京广高铁孟姜女河特大桥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工程的建设及运营对交叉处高铁桥梁的影响较小,风险可控。参考文献1杨红春.新建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桥梁对高铁桥墩和桩基影响的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6(2): 7-9+110-1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