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课件_第1页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课件_第2页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课件_第3页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课件_第4页
地球上的水循环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上的水循环第1页,共22页。1、类型及其过程第2页,共22页。1、类型及其过程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和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海洋和海洋之间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第3页,共22页。注意:1.水汽输送可发生在三种循环类型中;径流输送可发生在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中。2.海上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3.陆地内循环既发生在内流区域,也发生在外流区域。4.外流区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内流区只发生陆地内循环;海洋既有海上内循环,又有海陆间循环。第4页,共22页。1.读图,该岛的水循环属于()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A第5页,共22页

2、。2.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大循环,则(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乙处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人类活动主要影响局部地区的环节D.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径流输送陆地海洋蒸发降水C第6页,共22页。读“全球水循环模式图”(字母分别代表降水、蒸发、径流与水汽输送,数字表示相对循环量),完成 3-5题。第7页,共22页。3.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循环模式是( )A.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循环B.海陆间循环 陆地循环 海上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 陆地循环 海陆间循环D.陆地循环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A第8页,共22页。4.图中哪组环节与奔流的长江水最密切( )A.P、M、T、S B.P

3、、M、N、S C.M、T、S、N D.S、P、Q、NB第9页,共22页。5.人类有可能在局部地区施加某些影响的环节是( )A.M B.Q C.N D.SD第10页,共22页。水循环主要是通过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陆地上的径流输送而实现的。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在局部地区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应充分了解并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水资源的循环周期,会出现枯水现象。因此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不受污染为前提。2、人类

4、对水循环施加的影响第11页,共22页。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有利影响一、工程技术措施打坝建库调蓄径流,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增加库区蒸发量和云量、降水量跨流域调水改变径流的流向和流量,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引水灌溉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变化,增加土壤水含量修建梯田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变不稳定径流为稳定径流加固堤防防止决口泛滥,防止径流变为漫流;减轻洪涝灾害第12页,共22页。疏通河道增加入海径流量,防止决口泛滥,减轻洪涝灾害雨季回灌改变地下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稳定补充地下水源裁弯取直加快洪水下泄,减轻洪涝灾害海水淡化人工增加蒸发量,变咸水为淡水人工增雨人工促进水汽凝结,增加降水量合

5、理开发地下水稳定地下水量;防止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滴灌、喷灌节约水资源,防止土壤盐碱化沟壑治理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调水调沙人工增加径流量,冲沙减淤第13页,共22页。二、生物措施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减缓流速,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减缓流速,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径流营造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可以涵养水源,增加下渗;水土保持林能够保持水土;护坡林防护大堤恢复沼泽、湿地涵养水源,蓄洪抗旱,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第14页,共22页。3.写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水

6、资源不断更新。2.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第15页,共22页。第16页,共22页。据计算,大气中总含水量为12900立方千米,而全球年降水总量为577000立方千米,大气中的水汽平均每年可以跟降水转化44次(57700012900),也就是大气中的水汽,平均每8天多轮换一次(36544)。全球河流总储水量约2120立方千米,而河流年径流量为47000立方千米,这就是说,全球的河水每年可以跟降水转化22次(47000/2120),也就是河水平均每16天多轮换一次(36522)。由于地球上的水处于循环运动之中,从这个意义来说,水是一种世界性的不断

7、更新的资源,具有“取之不竭”的特点。但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水资源又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更新的数量,就要造成水资源的枯竭。第17页,共22页。(2009年广东高考)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1图中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B第18页,共22页。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D第19页,共22页。3.(2008年深圳调研)科学家认为,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降水量增多,这与气候

8、变暖有关。理由是( )西北太平洋蒸发量增大,水循环加快长江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暖湿气流强度增大,锋面在长江流域停留时间延长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温室气体排放量大A. B. C. D.D第20页,共22页。4.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下面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分析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变化曲线B.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C.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减少D.城市化后的地下径流增大B 第21页,共22页。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

9、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

10、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10、有些

11、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