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技术合作工程2021/2021 年度?医患关系现状及纠纷调处机制研究? 第一局部文献综述医患关系及纠纷处理的相关理论与制度研究2021年3月?医患关系现状及纠纷调处机制研究?研究组参加人员名单总参谋:毛群安技术指导:张鸣、李南负责人:乐虹参编人员:胡伟为、范贞、晏雪鸣、贾红英、吴奇飞、魏俊丽、杜惠瑶、蒋华林、黄张燕目 录 TOC o 1-4 h z u HYPERLINK l _Toc196202169 中英文摘要 PAGEREF _Toc196202169 h 3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0 1 医患关系相关理论 PAGEREF _Toc1962
2、02170 h 8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1 1.1 医患关系的概念 PAGEREF _Toc196202171 h 8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2 1.1.1 广义的医患关系概念 PAGEREF _Toc196202172 h 9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3 1.1.2狭义的医患关系概念 PAGEREF _Toc196202173 h 12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4 1.2 医患关系的结构 PAGEREF _Toc196202174 h 14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5
3、 1.3 医患关系的功能 PAGEREF _Toc196202175 h 15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6 1.4 医患关系的制约因素 PAGEREF _Toc196202176 h 15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7 2 医疗纠纷的相关理论 PAGEREF _Toc196202177 h 16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8 2.1 医疗纠纷的概念及分类 PAGEREF _Toc196202178 h 16 HYPERLINK l _Toc196202179 与医疗纠纷相关的概念 PAGEREF _Toc196202179 h
4、 16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0 医疗纠纷的特点: PAGEREF _Toc196202180 h 18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1 我国医疗纠纷的现状 PAGEREF _Toc196202181 h 19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2 医疗纠纷数量不断增多 PAGEREF _Toc196202182 h 19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3 如以湖北省以及武汉市情况为例: PAGEREF _Toc196202183 h 20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4 医疗事故占医疗纠纷的比例
5、并不高 PAGEREF _Toc196202184 h 21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5 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纠纷中,患方胜诉率开始出现下降 PAGEREF _Toc196202185 h 21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6 发生的医院和科室特点 PAGEREF _Toc196202186 h 22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7 诉讼中医患双方矛盾难以调解 PAGEREF _Toc196202187 h 22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8 医疗纠纷的赔偿金额 PAGEREF _Toc196202188 h
6、22 HYPERLINK l _Toc196202189 医院权益受损情况 PAGEREF _Toc196202189 h 23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0 医患矛盾激化,引发暴力事件: PAGEREF _Toc196202190 h 23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1 开展趋势分析 PAGEREF _Toc196202191 h 24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2 2.5 我国医疗纠纷处理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196202192 h 25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3 2.5.1 我国医疗纠
7、纷处理方式 PAGEREF _Toc196202193 h 25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4 2.5.2 我国目前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缺陷 PAGEREF _Toc196202194 h 31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5 国外医患纠纷当事人选择纠纷处理模式的比拟研究 PAGEREF _Toc196202195 h 34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6 3 医疗纠纷调解ADR PAGEREF _Toc196202196 h 36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7 3.1 ADR的概念 PAGEREF _Toc19
8、6202197 h 36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8 调解相关理论依据 PAGEREF _Toc196202198 h 36 HYPERLINK l _Toc196202199 医疗纠纷调解与诉讼的比拟优势 PAGEREF _Toc196202199 h 38 HYPERLINK l _Toc196202100 我国目前医疗纠纷调解主要方式 PAGEREF _Toc196202100 h 39 HYPERLINK l _Toc196202101 兴旺国家和地区目前医疗纠纷调解主要方式 PAGEREF _Toc196202101 h 42 HYPERLINK l _Toc
9、196202102 3.5.1 美国 PAGEREF _Toc196202102 h 42 HYPERLINK l _Toc196202103 德国 PAGEREF _Toc196202103 h 43 HYPERLINK l _Toc196202104 韩国 PAGEREF _Toc196202104 h 44 HYPERLINK l _Toc196202105 台湾地区 PAGEREF _Toc196202105 h 45 HYPERLINK l _Toc196202106 目前调解模式的缺陷 PAGEREF _Toc196202106 h 47 HYPERLINK l _Toc19620
10、2107 完善调解模式的设想 PAGEREF _Toc196202107 h 48 HYPERLINK l _Toc196202108 医疗纠纷调解主体要求 PAGEREF _Toc196202108 h 49 HYPERLINK l _Toc196202109 3.医疗纠纷调解的程序理性 PAGEREF _Toc196202109 h 49 HYPERLINK l _Toc196202110 增加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PAGEREF _Toc196202110 h 50 HYPERLINK l _Toc196202111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96202111 h 51中英文摘要
11、医患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医患关系包含了医学团体和社会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而在不同的领域所具有的差异性的含义便是各种狭义的医患关系概念。如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医患关系或医患道德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在医疗卫生效劳实践中,由经济关系决定、依靠自觉力量(基于已有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医德意识及已有的社会公德标准和医德标准)维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狭义的医患法律关系仅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在诊疗活动中形成的法律关系。与医患关系相关的概念是医患纠纷和医疗纠纷,取广义时相同,包括一切医务人员或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与患者之间的民事纠纷。取狭义时将医疗纠纷指发生在医患双方的、存在于诊
12、疗护理过程中的以侵害患方生命权或健康权为根底的纠纷;而将医患之间以侵犯病人生命健康权以外的其他民事权益为特征的纠纷称为医患纠纷。 我国医疗纠纷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医疗纠纷数量不断增多;但医疗事故占医疗纠纷的比例并不高;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纠纷中,患方胜诉率开始出现下降;诉讼中医患双方矛盾难以调解;赔偿金额不断攀升;医患矛盾激化,引发暴力事件不断。2007年5月11日,在全国医院管理年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高强部长坦承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医疗效劳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目前解决医患纠纷的专门性法规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从其定义“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
13、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标准、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可见其保护的仅是患者不受人身损害的权利。医患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决定了患方在接受效劳中有多种民事权利,不仅包括生命和健康权,还包括其它如受尊重权、知情权、选择和决定权、隐私权、财产权等。而因这些权利发生的纠纷是无法通过医疗事故处理途径得到解决的。从相关资料可见,目前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某医院医疗纠纷和投诉1999-2003年5年分别为7、12、19、35、42起。投诉的原因主要有医德医风、效劳态度及处理问题方式不当、与患者沟通不够65起(57%);医疗技术水平、设备和责任心不强34起(29%);医疗费用和收费过失
14、12起(10%);其它4起(3%)。某市1997-2001年共发生596例医疗纠纷,申请各级医疗事故鉴定的43例7.2%,而最终鉴定为医疗事故的仅8例1.3%。某区近4年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209例,其中鉴定为医疗事故的仅占6.25%。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医患纠纷并不构成医疗事故,无法适用该法规的解决程序。导致我国目前大量医患纠纷缺乏合法、标准、有效的快速解决机制,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DR概念源于美国,原来是本世纪逐步开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总称,现在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的、民事诉讼制度
15、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或机制的总称。ADR是主要包括和解(协商)、调解和仲裁等在内的纠纷解决方法体系。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探索诉讼外调解的途径。调解主体主要包括:行政调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医疗责任险指定调解机构、营利与非营利性中介机构等。但存在的缺陷使其难以开展:医疗责任险指定调解机构难以解除患方对调解机构公正性的担忧;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受到质疑,且收费机制使贫困患者望而却步;中介机构的权威性易受到质疑等。因此,在准确评估医患关系与纠纷现状的根底上,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调处机制,缓解医患矛盾,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16、和紧迫性。Literature Review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Medical DisputesAbstract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can be defined in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broad sense means a kind of mulripl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l groups and the community, while the d
17、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narrow sense means a specific kind of it. For example, from the view of medical ethnics,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a special social relationship determined by the social-economic relationship and maintained by the self-consciousness (based on the general social
18、 morality and the special medicine morality) of the two sides. The doctor-patient legal relation in narrow sense is confined to the legal rela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formed in medical activities.Two interrelated concepts are doctor-patient disputes and medical disputes, and they have the s
19、ame connotation in the broad sense, which means civil disputes on all kinds of issues between medical groups and the community. In narrow sense, however, the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the medical disputes means disputes only on the damage of life and health while the doctor-patient disputes means ot
20、her kinds of disputes.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edical disputes in China shows itself as follows: the increasing in amount, the intensification in degree and more incidents of violence triggered, the trend of decreasing recovery rate for the patient side, the difficulty of mediation in court, the r
21、ising compensation. On May 11, 2007, the minister of Ministry of Health Gao Qiang admitted during the National Hospital Management Conference: At present the tens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and the increase of medical disputes are extremely prominent problems concerned the medical services.In C
22、hina, the “The Regulation on the Handling of Medical Accidents, which was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02, is the main regulation in this area and far away to meet the immediate needs. The reason is that the term “medical accident as mentioned in the Regulation only refers to those that hav
23、e caused personal injury to the patients negligently by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or the staff members thereof in the activities of medical treatment by violating the laws, regulations, ministerial rules concerning medical treatment and health or the standards or conventions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24、nursing, and thus could not include disputes which violate patients other civil rights besides the right of life and health, such as the right of personal freedom and dignity, the right of privacy, the right of informed consent, the property right, and so on. Hence the disputes not included in the t
25、erm “medical accident can not be handled smoothly according the Regulation. The related study shows that the reasons of medical disputes are having great varieties. For example, the amount of complaints related to medical disputes in a hospital was respectively 7, 12, 19, 35, 42 in the year from 199
26、9 to 2003, in which the medical ethics, the service attitude, and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related disputes accounted for 57%, the medical equipments and skills related disputes accounted for 29%, the medical fees related disputes accounted for 10%, others accounted for 3%. In Chongqing, there were
27、 totally 596 cases of medical disputes between the year 1997 and 2001, in which the amount of technical authentications of medical accidents was only 43, with a rate of 7.2%, and in the cases of application for authentications there were only 8 cases which were eventually identified as medical accid
28、ents, with a rate of 18.6%,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it in all the cases of medical disputes was only 1.3%. Therefore, most of the medical disputes are not medical accidents and thus can not be resolved with the procedure provided by the Regulation, bringing harm to both the doctor side and the patie
29、nt side.The concept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DR) was born in America, and now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putes resolution mechanism in many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medical area, while America has the most developed ADR system. ADR now represents all kinds of disputes resoluti
30、on methods out-of-court, which mainly includes compromise, mediation, and arbitration.Some localities in China have already experimented ADR for resolving the medical disputes, such as administrated mediation mechanism, mediation through Peoples Mediation Committee, arbitration, mediation through or
31、ganization appointed by the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companies or through other agencies for free or should be paid for.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experimentation the problems are arising as follows, the justice of the organization appointed by the medical liability insurance companies is qu
32、estioned by the patients, the legal status of arbitration of medical disputes is not acknowledged by law and its fee is an albatross for the patients who are poor, the authority of the other agencies is in doubt.Therefore,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e construction
33、of a prevention and mediation mechanism to ease the doctor-patient contradictions, has its reality of necessity and urgency. The successful foreign experience, which is having common merits in the point view of modern medical science, is extremely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and the domestic practice
34、 just in the beginning is also worth summing up, which will probably meet the urgent needs.1 医患关系相关理论医患关系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的结构、医患关系的功能、医患关系的制约因素。医患关系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史医患关系原理医患关系应用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的结构医患关系的功能医患关系的制约因素图1 医患关系研究体系管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法 学伦理学医 学传播学经济学关系学心理学组织学医患关系图2 医患关系研究方法1.1 医患关系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医患关系在不同的领域
35、所具有的含义是有差异的,但这不阻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广义上的医患关系的概念。1.1.1 广义的医患关系概念著名医学史家亨利西格里斯曾说过:“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在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康复后得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每一种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是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黄丁全.医事法M.第1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27这段话揭示了广义的医患关系的根本内涵。有学者据此将医患关系定义为,在医疗活动中,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另一方形成和建立的一种双向的特殊的人际关系
36、。由于受社会、心理、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患关系表达为道德关系、利益关系、价值关系、文化关系、法律关系等多重关系。郑平安.这种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定义的缺乏是,医患关系的主体、内容的外延不够周延。 医患关系的主体医学史家亨利西格里斯对医患关系的理解中,提到了主体性的“医师和病员、“医学团体和社会这两类人群。其实,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潜在的“病员,“医师也有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有医院、诊所、急救中心、疾控中心等。因此,何为“医?何为“患?宏观层面的医患关系中, “医不仅包括广义上的“医务人员,还包括“医疗机构,甚至是“医疗体制,是“医疗效劳的所有提供者; “患不仅指“患者,还包括患者家
37、属,甚至是所有“社会成员,是“医疗效劳的所有接受者。微观层面的医患关系中,“医仅指提供具体医疗效劳、实施具体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和或医疗机构,“患仅指接受具体医疗效劳的患者及其家属和直接相关人员、单位。在我国,家属对家庭成员就医全过程的参与度极高,直接相关人员指直接参与就医过程的家属之外的亲朋好友或其他人员,如机动车肇事司机等。医患关系的内容医患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而不仅仅是“人际关系。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现象,可以分为“实体事物和“关系事物。医患关系、人际关系都属于关系事物。所谓关系,主要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联合。关系和实体是对立的统一。
38、在特定条件下,关系是关系,实体是实体,两者不能混淆,也不能代替。另一方面,关系和实体又是相互依赖、互相包含和互相转化的。两者相互依赖,是说它们谁也离不开谁,关系离不开实体,关系总是实体的关系;实体也离不开关系,实体总是处于关系之中,并由关系构成的实体;两者相互包含,是说关系中有实体,实体中也有关系;两者相互转化,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和条件下是关系或实体,而在另一范围和条件下,就成了实体或关系。“关系事物尽管多样,但也是可分析的。如果从其是否具有社会性上来分,所有关系事物无非有两大类:一是社会性关系,即社会关系;二是非社会性关系,即自然关系。所谓社会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结成
39、的一切相互关系的总称。它是一个外延非常广的概念,与自然关系相比拟,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之一在于它的人文性,也就是主体能动性;其内容极为丰富,是一个很复杂的关系系统,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一是生产关系系统、二是意识形态关系系统,三是人际关系系统。在社会关系系统中,这三个子系统处于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生产关系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是根底性的、宏观性的,人际关系是前两者的表现形式、是微观的,宏观性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伦理关系、法律关系影响、制约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总系统的横面,是具有个性的社会关系。所谓人际关系,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作为个体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
40、和开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而与他人建立和开展起来的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M.第1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宏观层面的医患关系和微观层面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一个外延非常广的概念,其内容极为丰富,如果说社会关系由生产关系系统、意识形态关系系统、人际关系系统组成,那么医患关系也可分为根底性医患关系、宏观层面的医患关系和微观层面的医患关系。根底性的医患关系由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开展水平和文明的整体演进程度决定。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医患关系都包含技术效劳关系、道德关系、利益关系、价值关系、文化关系、法律关系等多重关系,但宏观层面的医患关系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
41、的医患关系的一般抽象;微观层面的医患关系那么是具体的、个体的医患关系,宏观层面的医患关系是微观层面的医患关系的总和,或者说是其主要局部,是一般性的医患关系。如果再以医疗行为的进行为参考,把医患关系分为事前事中事后,那么宏观层面的医患关系可以说是潜在的,对应于事前和事后;微观层面的医患关系可以说是实际发生的,对应于事中。因此,医患人际关系仅仅是微观层面的医患关系,而且不是全部,只是其中的一种。所有这些关系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常态的医患关系,二是非常态的医患关系。所谓“常态的医患关系是指没有发生纠纷时显现的医患关系,“非常态的医患关系是指发生纠纷时显现出的医患关系。根底医患关系宏观医患关系微观医患
42、关系图3 医患关系层次图技术性医患关系和非技术性医患关系。1956年美国学者萨斯Szasz和霍伦德Hollender在?内科学成就?上发表的“医患关系的根本模式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医患关系的三种根本模式,即按照医患双方在诊疗中所处的地位和活动态势的主动性大小分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三种模型。在此根底上形成所谓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两大局部组成的医患关系理论。非技术性关系是指求医过程中医务人员与病员的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在医疗过程中对医疗效果有着无形的作用。技术性医患关系在医疗过程中以病人的诊治利益为准那么,对医疗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J.2004,190(
43、4):229231技术性医患关系的三种根本模式的根本含义是:主动被动型:医师完全主动,病员完全被动;医师的权威性不受任何疑心,病员不会提出任何异议。引导合作型:医师和病员都具有主动性,医师的意见受到尊重,但病员可有疑问和寻求解释。共同参与型:医师与病员的主动性等同,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医师此时的意见常常涉及病员的生活习惯、方式及人际关系调整,病员的配合和自行完成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狭义的医患关系概念医患关系在不同的领域所具有的差异性的含义便是各种狭义的医患关系概念。管理学意义上的医患关系如医院的直接管理者和卫生行政部门往往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探讨、研究医患关系,这种医患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宏观层面
44、全局性的、中观层面地域性的、专科性的和微观层面医患间的技术效劳关系、伦理道德关系、价值利益关系、心理文化关系,其主体往往以“医为主或者切入点,其结构往往是至上而下的垂直管理结构,其理想效果往往是通过加强管理,使医患关系趋于和谐,最终到达提高医疗效劳效益的目的。如果引入医疗效劳质量的理论,那么管理学意义上的医患关系的终极目标便是提高医疗效劳质量。医患法律关系法律工作者往往以法律的视角来看待医患关系。狭义的医患法律关系仅指医师与患者之间在诊疗活动中形成的法律关系。根据199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条的规定,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
45、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患者那么是指在医疗等机构接受诊疗效劳的自然人。医患双方因患者接受医师的诊疗效劳而自然形成医患法律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师为中心的医方群体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患方群体,基于医师为患者提供医疗效劳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可见在广义的医患关系中,所谓“医是指医方群体,不仅包括医师,还包括护理人员、医疗技术人员、医院管理人员以及这些人员所在的医疗机构。根据国务院1994年2月26日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理?第2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包括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所谓“患是指患方群体,不
46、仅指患者,还包括患者的近亲属、监护人及所在单位。 根据2002年新修订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在国家的立法层次上,已经将医患关系当作民事法律关系来处理。 医学伦理学意义上的医患关系从大量的专著中不难看出,医学伦理学界大都从一般意上对医患关系加以研究,且受国外研究的影响如“医患关实际上应该是指以医生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求医者为中心的人群之间的关系。“医患关系就是上述两群人以保持健康消除疾病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供求关系,其中供者为医,求者为患。医患关系分为技术方面和非技术方面。其中,非技术方面“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病
47、人在心理、社会伦理方面的关系。“医患关系是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及家属为一方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结成的人际关。根本上是在萨斯荷伦德医患关系模式和维奇医患系模式 1. 维奇模式: 美国学者罗伯特维奇(Robert Veateh) 提出三种医患关系模式, 即: 纯技术模式; 权威模式; 契约模式。2. 布朗斯坦模式: 布朗斯坦(Braunstein) 提出了医患关系的“传统模式和“人道模式。的根底上加以研究。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医患关系或医患道德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在医疗卫生效劳实践中,由经济关系决定、依靠自觉力量(基于已有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医德意识及已有的社会公德标准和医德标准)维系的一种特殊的社
48、会关系。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医不仅指上述所述的医务人员,而且还应包括卫生单位、卫生行政部门乃至政府。因为医生的主体与客体在当代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许多保健问题具有群体的性质,医务人员个人的伦理在许多情况下受政策的伦理性制约。也就是说,当代医患关系的现实告诉我们:维系这种关系,许多道德决策不仅仅是医务人员个人的事情,往往受上述单位、部门甚至政府的行为的制约和影响对于公众的健康,它们当然承当道德责任。曹永福.医患关系的伦理和法律属性比拟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75(1):67,54有学者力图从为西方医学领域已完善开展及广为接受的专业 (Professional)视角研究医患关系 (
49、Patient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的伦理意蕴,说明了道德责任之所以是专业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局部的原因 ,并且指出为病人最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与责任 ,亦是医患关系不可缺少的伦理基石。许志伟.医患关系的本质:医生的专业视角及其伦理意蕴.医学与哲学J,2005,(2)也有学者提出“患德的概念,认为患者及陪伴在医院诊治疾病时的品德行为对于自身疾病的疗效、医患关系的融洽和医德医风建设有一定的作用;医德与患德双向性调节,构成市场经济下的新型医患关系;尊医爱患是患德论的核心;推动尊医爱患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必须加强患者管理。 马亚骉. 患德论与医患关系及患
50、者管理伦理初探. 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4(4)还有学者从制度伦理学原理出发,认为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诸多医患利益冲突向人们提出了严峻挑战,亟需对其加以调节和平衡;这种调节与平衡,不能完全甚至不能主要地交由市场去运作,不能完全任凭医患双方自由地去博弈,政府必须明确并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正确调节与平衡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利益创立一个全方位的合理的框架。 向鸿梅; 赵玮; 李树森; 重建医院伦理的制度因素建议原那么谈判法在医患关系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医学伦理学J, 2007(1)当制度能够保障医生的职业平安和应得利益,并且医生的职业平安和应得利益主要取决于患者的治疗疾病、可接受的医疗本钱、受到应有的尊
51、重等利益满足,那么医患关系和谐就会实现。达成这种局面的制度包括:提高医务人员与医院方的谈判地位、提供医务人员防止医疗风险的制度安排、加强对医生的执业水平和职业伦理的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郑大喜. 制度伦理与我国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医学与哲学J,2007(1)1.2 医患关系的结构医患关系的结构,主要指作为医患关系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把医患关系看作一种系统,那么医患关系的结构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即作为关系承载体的医方系统、患方系统和一个作为关系实现机制的医疗行为系统。它们的结构,可以用以下图表示:医医疗行为患1.3 医患关系的功能所谓功能是指人或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作用。
52、医患关系的功能,就是指医患关系在医疗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作用。医患关系的功能,与医患关系的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地说,医患关系的结构是内在的,它说明医患关系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医患关系的功能是外在的,它说明医患关系与外部事物的联系。医患关系的结构决定医患关系的功能,在许多情况下,有什么样的医患关系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医患关系功能;医患关系功能是医患关系结构的外部表现,同时又对医患关系结构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从性质上看,医患关系的功能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正向的功能;另一类是消极的、负向的功能;从范围上看,医患关系的功能又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一是对医患双方个体的功能或称个体性功能;
53、二是对社会的功能或称社会性功能。医患关系积极的个体性功能主要有:有利于促进医疗效果从而增进患者健康、有利于给医方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运行环境、有利于减少防御性医疗从而降低医疗本钱、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过错;医患关系积极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有:有利于卫生管理、有利于节约国家卫生开支、有利于卫生政策的推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1.4 医患关系的制约因素医患关系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要素就是医患关系的制约因素,但专门研究医患关系的制约因素的意义在于研究各个要素对医患关系系统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从而为找到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干预措施。2 医疗纠纷的相关理论与“医疗纠纷相似的习惯性提法是“医患纠纷,这两个概念在
54、广义是等同的。2.1 医疗纠纷的概念及分类 “纠纷一词在辞海中的释义是“纷扰,亦指“争执。什么是医疗纠纷,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特定的法律定义。医疗纠纷的概念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医疗纠纷指是发生在医患双方的、存在于诊疗护理过程中的以侵害患方生命权或健康权为根底的纠纷,而将医患之间以侵犯病人生命健康权以外的其他民事权益为特征的纠纷称为医患纠纷。医患关系的广义概念那么包括以上两者。广义的医疗纠纷,包括一切医务人员或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与患者之间的民事纠纷。是指因求医者对医疗效劳提供者的医疗效劳不满意,与医疗效劳提供者之间发生的
55、争执。其中求医者主要指患者及其家属,医疗效劳提供者主要指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基于这一概念,可以将医疗纠纷大致分为医源性纠纷和非医源性纠纷两种:医源性纠纷是指由于医疗效劳提供者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它又包括两类:一是医疗过失纠纷,即由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引起的医疗纠纷;二是其它医源性纠纷,主要是医务人员的效劳态度和语言不当等引发的医疗纠纷。非医源性纠纷是指由于求医者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通常由于求医者缺乏医学常识,对医疗意外、医疗并发症、疾病自然转归等情况无法接受引发纠纷。相关的概念医疗损害这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是个法律术语,与其直接相关的概念便是医疗损害赔偿。医疗损害包括包含两层意思,
56、一是存在损害后果,二是损害后果和医疗行为有因果关系。损害后果包括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经济损失和不可以用金钱衡量的人身损害。医疗事故和医疗侵权都包含医疗损害,但医患纠纷不一定都有医疗损害,有医疗损害也不一定产生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个具有浓厚行政色彩的概念,是?条例?中特指的一类医疗纠纷。根据?条例?第二条之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标准、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所谓“事故,即意外的变故或灾祸。而现今的事故多指工程建设、生产活动、交通运输中发生的意外损害或破坏。?条例?是国务院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
57、,为了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效劳质量进行行政管理而制定的行政法规。所以,?条例?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监管医疗机构效劳质量,对医疗事故争议的诉前调解处理,以及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追究等内容。“医疗事故应当直接与行政责任联系,而不应当直接与民事责任联系。医疗侵权医疗侵权是指医方实施医疗行为的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标准、医疗标准或常规,造成医疗对象人身损害的行为;但医方能证明其无过错的,不承当赔偿责任。医疗事故与医疗侵权的区别主要在于:1医疗事故成立,以医疗机构存在过失过错为构成要件,而医疗侵权并不要求医院必须存在过失过错,成心过错也可以成立医疗侵权;2医疗事故成立,要求医疗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医疗卫生管理
58、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标准、常规,而医疗侵权的成立要件,不仅限于违法的医疗行为,还包括医疗技能上存在不合理欠缺的情形,或者医疗机构未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之情形;3医疗事故的成立,最大的意义是直接产生行政责任,如果此医疗事故符合医疗侵权的构成要件,那么同时会产生民事责任,而医疗事故与医疗侵权当然产生民事责任,却不一定都会产生行政责任;4医疗事故与医疗侵权之间是逻辑包含关系,即医疗事故一定是医疗侵权,而医疗侵权不一定属于医疗事故。医疗过失与医疗过错。这两者实际上是从医疗侵权构成要件的概念演化而来的,从本质上讲,过失和过错都是一种应受责难的主观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包括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
59、。过错包括过失和成心,成心的意志因素是希望或放任医疗损害后果的发生,过失的意志因素是反对医疗损害后果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过失和过错都是一种应受责难的主观心理状态,但医疗过失和医疗过错似乎存在一个客观的认定标准。医疗纠纷的特点:医疗纠纷指因具体医疗行为引起的医患之间的争议,通常包括医疗事故纠纷和非事故性医疗侵害纠纷。一般认为,医疗纠纷属民事纠纷,但同一般民事纠纷相比,有其特殊性。医疗纠纷的专业性:一般民事纠纷涉及的主要是法律问题,而医疗纠纷既涉及法律问题,又涉及医学专业问题。疾病是纷繁复杂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决定了医学科学是一门高深、复杂、未知领域多、知识领域广的专门性和综合性相统一的
60、科学,也决定了医疗行为具有高度专业性、高风险性和未知性,这些特点必然反映在医疗纠纷中,使医疗纠纷表现出不同于一般民事纠纷的专业特点。离开医学专业性的认识,不可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纠纷,甚至可能步入歧途。解决医疗纠纷要医法结合正说明了这一点。医疗纠纷的复杂性:较一般民事纠纷,医疗纠纷更加复杂。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标准范围广,有民事法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行政法规。法律二元化造成实践中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十分混乱,同一类案件,不同的处理机关、不同地区的处理机关往往依据不同,处理结果不同。医疗纠纷的复杂性还表达在纠纷关系到双方以及分别代表的利益主体的切身利益。医患关系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一起纠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范本:货运车辆租赁标准
- 2024年二月车位转让协议附属设施验收标准补充版
- 药品代理销售合同模板范本
- 智能家居安装合同详细范文
- 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合同示范文本
- 化工制图与识图测试题(附答案)
- 新工程承包合同
- 睾丸扭转病人护理
- 铝合金门窗采购合同范文正规范本
- 合同纠纷处理物业服务中心
- 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应知应会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3月22日山东事业单位统考《行测》真题(含答案)
- 影视剧组聘请工作人员合同二零二五年
- 中国轮毂电机市场发展状况与投资方向预测报告2024-2030年
- 2025年长袜子皮皮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部队食品安全知识课件
- 中建商务管理手册
- 海洋中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哈尔滨工程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