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贵州本级及各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_第1页
2019年贵州本级及各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_第2页
2019年贵州本级及各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_第3页
2019年贵州本级及各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_第4页
2019年贵州本级及各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贵州省省本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连接成渝经 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 济走廊,近年来受益于国家战略支持,全省经济处于快速赶超阶 段,后发优势显著,但由于历史上属传统农业省份,工业基础较 为单薄,目前经济体量在全国占比仍相对较小。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分别为 1.48万亿元和1.15万亿元,经济增 速分别为9.1%和8.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水平 2.5和2.5个百 分点。从产业结构来看,贵州省目前形成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 造、煤炭、电力、烟草等四大传统支柱行业和电子信息、大健康、新型建

2、筑和建材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格局,2018年四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加之以旅游业、金融业和“互联网+”新兴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突出,二、三产业形成合力驱 动贵州省经济增长。经济动力上,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 15.8%口 5.8%,分别高于全国9.9和 0.4个百分点,投资拉动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固定资产投向 仍以基建领域为主。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未来 将继续对接“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 投资空间仍然较大,区域发展前景看好。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省份,省内发展较不均衡, 部分地区欠发达。2018年贵州省

3、下辖各州市经济规模均实现不同 程度增长,各州市经济总量排名保持不变。其中省会城市贵阳依 旧处于领先地位,铜仁市和黔东南州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安顺市以849.40亿元水平排名最后。但从经济增速来看,除黔 东南州外,其余州市相较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六盘水 市降幅最大,由 11.10%降至8.80%,其余州市增速降幅介于 0.5-2.0个百分点之间,面临一定经济下行压力。从经济发展动 力结构看,除黔东南州外,投资对各州市的经济拉动作用继续凸 显,但各州市投资增速及消费增速均出现明显下降,进出口方面,各州市经济外向度低,对外经济情况不容乐观。财政实力:贵州省财政收入主要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上级 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债务收入构成,近年来财政收 入结构较为稳健。2018年贵州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6.85亿元,税收比率为73.31%,产税能力相对较好;一般公共预算自 给率为34.33%,自给率偏低,财政平衡对上级政府支持和债务收 入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总计中上级补助收入和债 务收入在全省财政收入中占比分别为31.82麻口 14.23%,为贵州省财力的重要补充。止匕外,以国有土地出让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 算收入也是贵州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构成,且地方政府自身产生的基金收入基本可覆盖其支出。2019年前三季度,受增值税深化改 革及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影响,

5、使得贵州省税收收入同比减少,但以国有土地出让为主形成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依旧 保持较大增幅。从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看,2018年,省会城市贵阳 以411.34亿元位列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之首,遵义、 六盘水排名次之,安顺、铜仁和黔东南州分别以77.32亿元、69.22亿元和66.38亿元排名垫后,其中黔东南州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已 连年下行至各州市中最后一位, 其余各州市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均较上年有所增长。从构成来看,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 量差异程度尚可,税收比率介于 64%-80%L间,其中包含贵阳、 遵义、六盘水、毕节和铜仁在内的5个地级市产税能力相对较强, 税收比率介于7

6、4%-80%L间。从自给率情况来看,各州市中贵阳 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水平最高为 65.55%,其余州市均在50%Z 下,其中黔东南州自给率水平最低为 16.44%,且当年大部分州市 一般预算自给程度进一步降低, 整体均需依赖上级转移支付平衡 资金缺口。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贵州省下辖各州市政府性基金 预算收入的主要构成,受当地房地产市场及土地出让行情影响较 大。2018年黔东南州、贵阳、六盘水和毕节四州市房地产投资回 落,其余州市依旧保持较高投资热情。六盘水、遵义、安顺、黔 西南州、毕节、黔东南州等多州市土地市场量价齐升,省会城市 贵阳受房住不炒、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影响,当年商住用地土地供

7、应量有所收窄,但土地均价依然高企。从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 收入来看,除六盘水和黔东南州外其余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 入依旧较上年实现不同幅度增长,但变动幅度较上年趋于缓和, 其中贵阳市和遵义市分别以 344.18亿元和269.05亿元处于绝对 领先地位,黔东南州以 38.43亿元位列末位。2019年前三季度, 贵州省各州市土地出让总价与2018年土地出让总价的比率达89.89%, 土地市场热情依然保有,但各区域出让行情分化较大,考虑到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因素影响,未来土地市场行情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债务状况:近年来,贵州省持续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的投入,形成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务,2018年末

8、政府债务余额达8849.81亿元,持续严格控制在财政部下达的债务限额之内。以 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之比来衡量当地政 府债务压力,贵州省该指标为5.12倍,位列全国36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降序排列第2位,债务压力凸显。止匕外,若考虑贵州省内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情况,2018年末贵州省内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9852.96亿元,与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规模之比为5.71倍,该指标在全国31个省(区、直辖 市)中降序排列第4位。从贵州省下辖各州市政府债务规模看,2018年末,贵阳市和遵义市以2192.91亿元和1365.63亿元居于领先地位;各州市政 府债务余额与当年

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达到3.76倍以上,其中铜仁市该指标高达 9.27倍,各州市均已积累相对较大规模的 政府债务。从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情况来看,2018年末贵州省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省本级、贵阳市和遵义 市,遵义市已发债企业带息债务余额赶超贵阳市占据各州市中第 一位,三者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合计占比为72.75%,其中省本级占比为42.23%。通过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与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之比反映情况来看,2018年末各州市该指标均 在3.12倍以上,其中遵义市该指标最高达6.36倍。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城投债发行额分别为311.84亿元和452.4

10、3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发行规模降序排列中分别位列第 21 位和第19位。一、贵州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一)贵州省经济实力分析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省经济体量在全国范围 内占比相对较小,获益于烟、酒、煤、电四大传统支柱行业 持续发力,加之以旅游业、金融业和“互联网+”新兴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突出,贵州省经济增速连续第八 年居全国前列,持续高于全国和西部省份,后发优势依旧凸 显,但产业结构仍具有调整空间。投资拉动为经济增长的主 导力量,固定资产投向仍以基建领域为主,2018年贵州省经济对外依存度进一步降低。贵州省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 经济走廊,未来将继续对接“西部大开发”和

11、“长江经济带” 等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前景仍较好。2018年以来,贵州省经济体量在全国的占比仍相对较小, 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和西部省份, 连续八年居全国前列,后发优势依旧凸显。2018年,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在全国 31个省市中居第 25位;同比增速为 9.10%,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 水平2.5个百分点,与西藏自治区弁列全国首位。从产业结构看,贵州省二、三产业形成合力驱动经济快速增长。2018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4.6:38.9:46.5,产业结构较2017年有所优化;同期三次产业增速分别为6.9%、9.5%和9.5%,二、三产业保持

12、同步快速增长态势。其中,第二产 业增速近五年来逐年放缓,但仍延续了较快速的增势,增速 保持在9%上,且行业结构逐渐调整优化,全省形成以酒、 饮料和精制茶制造、煤炭、电力、烟草(简称“酒、煤、电、 烟”)等四大传统支柱行业和电子信息、大健康、新型建筑 和建材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格局。根据2018年贵州工业经济运行报告,2018年,酒、煤、电、烟四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力,从生产角度看,合计增加值比去年增长11.9%,增速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经济贡献率为75.2%,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从效益角度看,2018年1-11月,四大支柱产业合计利润同比增长26.7%,其中,烟草行业增长4

13、5.3%、酒行业增长 27.2%、煤炭行业增长 0.5%、电力行业由 上年亏损8.13亿元,扭转为盈利 10.96亿元,酒、煤、电、 烟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3.5、0.1、2.0和2.7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工业的细分行业看,2018年,贵州省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较上年下降 0.5个百分点。其中,包括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 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烟草 制造业在内的主要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68.50% o主要行业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比重 为26.00%,增速为17.5%,自2015年首次超

14、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成为第一支柱行业以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速 较上年提升 4.7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重为 14.40%,增速为7.7%,扭转去年负增长态势,较上年提升12.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重为 11.00%, 增速为8.6%,较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增加值 比重为8.20%,增速为8.1%,较上年继续大幅提升 6.1个百 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比重为8.90%,增速为2.1%,较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增加值规模比重自2016年以来保持在四大传统行业1中的烟草制造业之上。止匕外,新兴产业 快速发展,全省实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

15、增长14.8%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 同比增长11.2%和12.3%,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发展潜力大, 但新兴产业规模仍相对较小,增加值比重合计为7.6% o随着农业加工、城镇建设、休闲旅游等的融合发展,贵 州省服务业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91.37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旅游业、金融业和“互联网+”新兴服务业发展较为突出。旅游业方面,全省强力推进100个精品旅游景区和10个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快旅慢游”体系建设,新增 4A级以上 景区11家,梵净山成为 5A级景区;2018年全省旅游总人数 9.69亿

16、人次,同比增长 30.2%;实现旅游总收入 9471.03亿 元,同比增长 33.1%。金融业方面,银行业、保险业带动金融 业快速发展,当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66.60亿元,同比增长6.8% o “互联网+”新兴服务业方面,网购、共享单车、网络 约车、在线医疗、移动支付等线上消费大幅增加,当年全省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87.54亿元,同比增长 16.7%。此外,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等传统 服务业增速稳定,在政策、环境优势等因素的促进下,贵州 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快速发展,在未来规模扩充、技术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增强 等方面存在较大发展潜

17、力。同时,在房地产业方面,2018年贵州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屋施工面积增速较上年明显 提升,分别上升 4.3和7.5个百分点;2018年全省房地产开 发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181.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增速较2017年回落2.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为竣工面 积的4倍,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进一步下降。投资方面,国发20122号文件2对贵州省以交通、水 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提出了指导目标,为进一步发 挥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功能,改善交通不便的历史桎梏, 同时推进工业强省战略,2012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贵州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保持了较高增速,其中近三年固 定资产投

18、资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增速持续大幅高于全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领域投资占比在40%左右,远超全国水平。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水平9.9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国前列。2018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4.2:12.7:83.1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第三产业投资占主导地位。在工业投资方面,2018年,全省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4.6%,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5个百分点。止匕外,与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相 关产业投资快速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 资比上年增长 49.7%,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33.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

19、和餐饮业投资分别增长24.5%和29.7%,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8.7和13.9个百分点,生态环保产业投资增长 26.3%,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0.5个百分点。贵州省全省固定资产投向仍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占当年固 定资产投资总量的 41.8%,同比增长15.8%,增速较上年回落 9.7个百分点。贵州省山地和丘陵占土地面积的比重在90%以上,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特殊的地理条件 一直以来阻碍了贵州省交通及经济发展。近年来贵州省在交 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大额投入,“十二五”期间,贵州 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以及每个州市有一个机场,建成开 通了贵广、沪昆高铁。2018年,全省公路

20、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完成 1700.19亿元,同比增长 3.0%,其中公路及内 河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687.41亿元和11.24亿元,增速分别为3.9%和48.0%。全省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20公里,截至2018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453公里,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规划里程10096公里的63.92% o根据贵州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到“十三五”末,贵州省基本建成以高(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为骨架,与全国干线网络、周边省(区、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布局合理的全省立体干线 网络;基本建成以贵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龙头、各市(州)区域

21、性枢纽联动发展的全省枢纽站场体系;总体建成有力支 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全省农村公路网 络;基本实现贵阳至黔中主要城市1小时、至省域其他中心城市1-2小时、至周边省会城市2-3小时、至珠三角 4小时、至京津冀和长三角8小时的陆路快速交通圈。“十三五”期间,贵州省交通建设仍有很大的投资需求,预计将继续带动 区域内基建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消费方面,随着近年来贵州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同步提高,消费总量逐年上升。2016-2018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7万元增至3.1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2万元增至2.0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3708.

22、99亿元增至3971.21亿元。2018年,贵州 省限额以上单位实现商品零售额2005.54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汽车类商品、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以 及烟酒类占有重要份额。对外贸易方面,2016年8月,贵州省获批建设国家内陆 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贵州省正着力建 设内陆投资贸易便利化试验区、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内陆 开放式扶贫试验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目前贵州省对外 经济以出口为主,近年来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进出口总额存在一定波动。2018年贵州省进出口贸易疲软,全省进出口总额较上年下降 9.1%至500.96亿元,其中出口总额较上年下 降13.7%至337.5

23、8亿元。从主要产品看,2018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 218.19亿元,同比下降 10.1%,占全省出口总额 的64.63%,为全出口贸易的主要贡献力量。2018年贵州省对外贸易依存度由上年4.07%降至3.38%,整体经济外向度仍很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金融环境方面,根据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2019) , 2018年末,贵州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2.48万亿元和 2.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和18.5%,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新增4168.5亿元,同比少增 1033.3亿元。信贷结构上,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 持续加大,煤炭、

24、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进一步下降,大 数据、软件等新兴产业贷款快速增长;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18年末全省精准扶贫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涉农 贷款和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4.1%、35.9%、24.7%和68.7%。贷款利率总体小幅上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持续下降,较上年减少17.71个基点。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下降0.69个百分点至1.94% o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513.44亿 元,同比增速为 8.7%,增速高于全国水平(6.2%) 2.5个百 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1664.13亿元、4361.18 亿元和 5488.1

2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5%、10.0%和8.5%,二、三产仍保持较高增速。同期,全省工业运行总体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4.0个百分点,传统行业及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积极因 素不断积累。投资和消费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5.8%,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0.4个百分点, 其中基建投资占比为 36.3%,较往年小幅下降,但仍位居第一, 但当期增速为-5.6%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4.5%,增速低于全国水平 3.7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贵州省继续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 三大战略,同时顺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6、战略,促进产业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战略,积 极培育地区增长极,促使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目前,贵 州省积极主动对接“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国家发 展战略,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和民 生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整体看,贵州省经济发展享有较大 的政策红利和外部支持,但政策实际落地情况以及中央财政 支持的力度和持续性需持续关注。(二)贵州省财政实力分析2018年,获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省自身财力水平 继续增强,但自给率偏低,财政平衡对上级政府支持和债务 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持续稳定的中央转移支付大幅增强了 全省的财政保障能力,可较好地满足民生、基础设

27、施建设等 领域的支出需求。2019年前三季度,受增值税深化改革及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影响,使得贵州省税收收入同比 下降,但以国有土地出让为主形成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依 旧保持较大增幅。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上级政府的持续大力支持,近 年来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保持增长态势,2017年受贵州省债务收入规模下降影响,当年全省财政收入合计较上年略降0.55%至8339.74亿元,2018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8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占比为74.35%,近三年均保持在75癖右,财力结构较为稳健。除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 计中上级补助收

28、入和债务收入占比最高,是全省财政收入合计的重要构成,2018年占财政收入合计的比重分别为 31.82% 和14.23%,合计占比为 46.05%,持续体现了贵州省自 2015 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来较大的债务融资规模和中央财政大力度的补助支持。同期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占比为24.75%,近三年维持在 24妍右,主要构成为国有土地使用权 出让收入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从省本级财力看,2016-2018年贵州省本级财政收入合计 分别为1494.01亿元、1358.36 亿元和1778.50 亿元,占全省 财政收入合计的比重分别为17.82%、16.29%和19.07%。其中,省本级一般公共

29、预算收入总计占比保持在90沿右,是省本级财力的最主要来源,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 债务收入为主要构成。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处于中下游,2018年降序排列为第22位,较上年上升1位,当年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6.85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7.0%,增幅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税收收入为 主,2018年税收比率3为73.31%。分税种看,全省税收收 入以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为主,2018年上述四项税种合计实现税收收入769.19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 60.76% o 2018年,贵州省实现非税收入460.84亿元,较上年

30、小幅上升,主要由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 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专项收入及罚没收入等构成,当 年上述四项合计实现收入391.69亿元,占非税收入的比重为85.00% o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涉及教育、农林水事务、 交通运输、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 房保障等民生领域。近年来全省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 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增长较快。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 5029.68亿元,同比增长 9.0%。同期,全省九 项民生类重点支出4为3526.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的比重为70.12%,重点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相较于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支出压力

31、较大,同期一般公共预算自给 率5为34.33%,仍处于较低水平, 但考虑到中央持续增长的 转移支付支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整体平衡情况较好。贵州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构成,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于市县级政府,易受房地产市场行情及土地出让进度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49.89亿元,按绝对数计算同比增长30.04%,主要系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大幅增长所致,当年全省国有土 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154.49亿元,按绝对数计算同比增长30.04% o和收入结构相对应,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主要 集中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支出,主要包括征地和拆迁 补偿支出

32、、土地开发支出和城市建设支出等,2018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1081.94亿元,按绝对数计算同比增长23.13%。总体看,贵州省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支受房地产和 土地市场影响较大,但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支平衡对上 级政府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地方政府自身产生的 基金收入基本可覆盖其支出,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为 115.52% o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1332.69亿元,同比小幅增长 1.6%。其中,税收收入为 895.12 亿元,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仍为当地主要税种。其中,受深 化增值税改革导致增值税率下调影响,当期增值税完成 357.91亿元

33、,同比下降 3.4%;企业所得税完成 172.13亿元, 同比增长9.3%。此外,由于贵州省贯彻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 税收减免政策,使得部分地方税种减收。同期全省一般公共 预算支出累计为 4648.27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量主要来源于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1169.88亿元,同比增长44.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完成1108.23亿元,同比增长 44.9%;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946.78亿元,同比增长49.5%。二、下辖各州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贵州省下辖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铜仁和毕节六个地级市,以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34、州(以下简称“黔西 南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 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三个民族 自治州。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划纲要,贵州省区域发展规划是以城镇化战略带动区域经 济发展,构建以贵阳(含贵安新区)为省域发展主核,积极 培育黔中城市群,着力打造贵阳-安顺和遵义两个都市圈,加快建设以六盘水、毕节、铜仁、凯里、都匀、兴义 6等区域 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六个城镇组群,积极培育盘县、德江等重 要节点城市和一批重点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目前,贵州省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经济区、 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经济协作区、能源矿产资源

35、集聚的毕水 兴经济区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三州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格局。其 中,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 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中心。(一)下辖各州市经济实力分析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省内发展较不均衡,部分地区欠发达,2018年省会城市贵阳经济总量依旧处于领先地位,铜仁市和黔东南州突破千亿元,安顺市位居 末位,下辖各州市经济实力差异较为显著。同期,除黔东南 州外,投资对各州市的经济拉动作用继续凸显,但各州市投 资和消费增速均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加之贵州省下辖各州市 对外经济情况不容乐观,整体来看,各州市经济发展均面临 一定下行压力。从经济规模看,

36、贵州省内各州市经济实力差异较为明显。2018年,省会贵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3798.45亿元,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排名次之的遵义、毕节和六盘水三市GDP分别为 3000.23 亿元、1921.43亿元和1525.69亿元;以上四个地市的 GDP合计占全省各州市GDP合计的比重在 60%以上。同期,黔南州和黔西南州GDP分别为1313.46亿元和1163.77亿元;铜仁市和黔东南州GDP突破1000亿元,分别为1066.52 亿元和1036.62 亿元;安顺市 GDP在各州市中排 名最后一位,为 849.40亿元。从上述各州市的经济发展特色看,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 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

37、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的集聚区,已 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新型工业化城市和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正 着力于打造大数据、大健康产业高地;六盘水市是省内西部 地区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加工基地,当地能源和资源深加工产业、矿山机械制造业、物流业等的竞争力较强;遵义市是新型工 业城市、红色旅游文化城市和黔JI渝交界地区重要的经济中 心,优势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特色食品工业、现代服务业 等。以上三个地市的工业经济相对发达。止匕外,安顺市在贵 阳市的辐射带动下,重点发展旅游业和航空航天、汽车制造 业等,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和贵州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 地;都匀、凯里、兴义具

38、有苗、侗、布依等民族特色,有利 于发展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特色加工等业务,同时也具有 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潜力。从经济增速看,2018年,除黔东南州外,贵州省其他州市GDP曾速士在 8麻上,处于8.8% (六盘水市) 至12.0% (黔 西南州)之间;相较上年,除黔东南州GDP增速提升2.7个百分点外,其他州市GDP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六盘水 GDP增速降幅最大,由 11.10%降至8.80%,黔西南州 GDP增速降幅最小为 0.50%,其他州市降幅在1.3 (含)-2.0(含)个百分点之间。从人均经济指标看,贵州省下辖9个州市中贵阳、六盘水和遵义三市的人均GDP高于全省水平(4.1

39、2万元),分别为7.84万元、5.21万元和4.79万元,其余州市的人均GDP均低于全省水平,在2.88万元至4.06万元之间,为全国水平的0.45倍至0.63倍。各州市中仅贵阳市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6.46万元),为全国人均 GDP的1.21倍。贵州省作 为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省内发展较不均衡,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部分地区相较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仍欠发 达,是国家扶贫的重点区域。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看,除黔东南州外,2018年,投资仍是拉动各州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次之;黔东南 州投资与消费增速水平相当,分别8.3%和7.9%;此外当年其余各州市投资增速均远高于消费增速,投资对

40、经济的拉动作 用继续凸显,各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为15.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为8.26%,相较2017年分别下降3.48和3.84个百分点。投资方面,除黔东南州外,其余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仍保 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增速介于14%-19叱间,但相较于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介于3.1% (贵阳)-7.7% (安顺)之间。黔东南州由于上年投资增速基数较低,2018年,黔东南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较上年大幅上升8.0个百分点至8.3%,在贵州省下辖各州市中排名末位,其中第二产业投资 同比下降21.1%,第一、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 28.7%和12.1%;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41、11.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3%,工业投资同比下降 17.5%;分行业看,制造业、 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 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降幅较大,分别同比下降 40.2%、100% 86.9%、72.1%和 72.6%;农林牧渔业、电力、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批发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 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实现较好增长。消费方面,2018年贵州省各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持续增长,增速在8%t下,水平大致相当,但较去年比各州市整体增速下降趋势明显。其中黔东南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各州市中最低,为7.9%,黔东南州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33

42、0.47亿元;各州市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高为黔西南州,增速为8.8%。进出口方面,规模上,贵阳市以34.94亿美元位居全省首位,其余州市当年实现进出口规模总额均不超过4.1亿美元,整体看进出口总额规模较小,经济外向度低,当年对外经济情况不容乐观。增速方面来看,遵义、六盘水、铜仁和 黔西南州进出口总额增速均呈现大幅下降,尤其以遵义和铜仁突出,降幅分别达到64.6%和60.8%;除此之外,贵阳、黔南州、安顺、毕节及黔东南州进出口总额实现同比增长,增幅分别为 15.2%、5.2%、17.2%、5.6%和40.4%,除黔东南州 外其他各州市增长有限,但黔东南本身进出口总额规模很小, 对贵州省整体

43、对外贸易贡献度较低。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各州市GDP曾速除黔东南州外均较上年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仅遵义和黔西南州经济增速高于全省水平(8.7%),黔东南州经济增速与全省经济增速水平相当,其余各州市当期经济增速均低于全省经济平均增速,铜仁市经济增速最低为7.2%。从规模排名看,各州市经济规模排名与 2018年保持一致,其中贵阳市和遵义市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当期实现GDP分别为3002.5亿元和2485.4亿元,安顺市以 644.0亿元位居末位。(二)下辖各州市财政实力分析1.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分析2018年,贵州省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差异仍较 为显著,贵阳市和遵义市处于领先地位,

44、安顺、铜仁和黔东 南州不足百亿元;其中黔东南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大幅 下降至各州市中最后一位。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差 异程度尚可,税收比率介于64%-80叱间。从自给情况来看,除贵阳市外其余各州市自给率均在50%H下,且当年大部分州市自给程度进一步降低,整体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严重。2018年,贵阳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11.34亿元,收入规模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排名次之的遵义市和六盘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52.14亿元和141.73亿元;安顺市、铜仁市和黔东南州分别以77.32亿元、69.22亿元和66.38亿元排名垫后,其中黔东南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序排列名次 由2017年第7

45、位降至2018年最后一位;其余州市(毕节市、 黔南州、黔西南州)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 110亿元至131 亿元之间,收入水平较均衡。从增长看,2018年,除黔东南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上年大幅下降外,其余各州市均较上 年有所增长。黔东南州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3.32%,减收20.1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9.32%,非税收入同比下降 30.67% o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2018年,贵阳市、黔南州、黔西南州、安顺市、铜仁市税收比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除贵阳市和铜仁市外其余三市州税收比率降至70%Z下,贵阳市税收比率由 78.46%降至77.76%,铜仁市税收比率由

46、74.39% 小幅降至74.25%;黔东南州税收比率由 2017年的64.80%上 升至2018年的68.18%,收入质量向好,但仍处于70%H下;整体来看,包含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毕节市和铜仁 市在内的5个地级市产税能力相对较强,2018年税收比率处于74%-80叱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较好。从税收规模情况来看,2018年贵阳市、遵义市和六盘水市三市税收收入分 别为319.84亿元、201.71亿元和108.36亿元,其余州市税 收收入均在百亿元以下,其中安顺市和黔东南州分别以50.14亿元和45.25亿元位于各州市降序排列中最后两位。从一般公共预算自给情况看,贵阳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

47、 率最高,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65.55%,六盘水以44.50%的水平排名次之,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处 于40%Z下,其中黔东南州排名末位,仅为 16.44%,各州市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均需依赖上级转移支付平衡资金缺口。 2018年除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略有 提升外,其余各州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黔东南州 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同比下降5.1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最大,其余州市下降幅度在3.5个百分点以下。2019年前三季度,贵阳市和遵义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99.00亿元和191.03亿元,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安顺市、铜仁市和黔东南州三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

48、入分别为51.54亿元、49.88亿元和45.43亿元,排名末三位。从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增速看,同期除毕节市实现小幅增长外,贵州省其余 各州市均呈现不同程度回落,其中黔东南州、六盘水市、铜 仁市和安顺市四市州降幅达到两位数,黔东南州和六盘水市 尤其突出,降幅分别为20.0%和24.7%o包含贵阳、遵义、黔南州和黔西南州在内的四个市州降幅在0.4%-8.0%之间。2.下辖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贵州省下辖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主要构成,受当地房地产市场及土地出让行情 影响较大。2018年,除六盘水和黔东南州外其余各州市政府 性基金预算收入依旧较上年实现不同幅度增长,但

49、变动幅度 较上年趋于缓和,其中贵阳市和遵义市分别以344.18亿元和269.05亿元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黔东南州以38.43亿元位列末位。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各州市土地出让总价与2018年土地出让总价的比率达 89.89%, 土地市场热情依然保有, 但各区域出让行情分化较大,考虑到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因素 影响,未来土地市场行情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018年,贵州省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变动幅度较 上年趋于缓和,除六盘水市和黔东南州外其余州市政府性基 金预算收入均较上年实现不同幅度增长。其中遵义、黔西南、安顺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幅达35%Z上,分别为上年的1.49倍、1.48倍和

50、1.39倍;贵阳和毕节政府性基金预 算收入均为上年的1.27倍和1.28倍;黔南州和铜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上年的1.21倍和1.09倍;六盘水和黔东南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2017年均小幅下降,分别为上年的0.97倍和0.95倍。从规模方面来看,2018年贵阳市和遵义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分别为344.18亿元和 269.05亿元,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次为毕节市(132.26亿元)和黔南州(127.57亿元);其余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 入规模相对较小,处于100亿元以下,其中黔东南州以 38.43亿元位列末位。贵州省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 权出让收入构成,受区域

51、房地产市场及土地出让情况影响较 大。从2018年贵州省各州市房地产投资增速看,黔西南州、 黔南、安顺、遵义和铜仁实现正向增长,其中,包含黔西南 州、黔南州、遵义在内的三市州房地产投资动力充足,增速 不仅由负转正,且高达29蛆上,分别为42.5%、37.8%和29.6%; 安顺房地产投资较上年仍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为30.9%。铜仁维持正向小幅增长,201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为4.5% ( 2017年增速为6.7%) o其余包含黔东南州、贵阳、六盘水和毕节在 内的四市州 2018年房地产投资均出现回落,其中黔东南州 201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为 -3.3% (2017年增速为-35.7%);贵阳、六盘

52、水和毕节 201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均较上年由正转负,且增速降幅明显,增速分别为-3.9%、-10.9%和-14.5%(2017 年分别为 10.7%、14咐口 18.5%)。从贵州省各州市土地出让总价看,2018年贵阳市和遵义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土地市场热度相对较高,土地出让总价规模分别为 348.82亿元和266.89亿元;毕节(118.23亿 元)、黔西南(108.83亿元)和黔南(99.48亿元)三州市 当年土地出让总价相当;铜仁(50.15亿元)、安顺(46.29亿元)、六盘水(40.05亿元)和黔东南(21.13亿元)2018 年土地出让总价规模较低,尤其以黔东南较突出,排名末位。从

53、2018年土地出让总价增幅来看,除铜仁(-3.93% )和黔东南(-20.76% )外,其余州市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尤以黔 西南和安顺突出,土地出让总价增幅达100%以上,分别为444.75%和134.62%;遵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2018年土地市场热情高涨,土地出让总价增幅达 95.16%;其余州市按照2018 年土地出让总价规模降序排列分别为六盘水(69.45%)、毕节(51.93%)、贵阳(14.06%)和黔南(7.90%)。从贵州省各州市土地出让均价看,2018年,贵阳市土地出让均价最高,为 2681.55元/平方米,且近三年呈逐年上涨 态势,较上年涨幅为32.40%;六盘水、遵义、

54、毕节、黔西南、铜仁、黔东南和安顺七州市土地出让均价在1000-1500元/平方米之间,其中铜仁、安顺和六盘水近三年土地出让均价波 动上涨,其余四州市逐年上涨趋势明显。黔南州 2018年土地 出让均价为 901.64元/平方米,在贵州省下辖州市中排名末位,较上年下跌 11.55% o从地方财力的稳定性看,2018年安顺、遵义、黔南、毕节和铜仁五个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 相对较高,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 率达100%以上;其余州市比率均在85%H下,其中六盘水该比率在50%H下,为34.8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 力贡献度较低。纵向对比来看,2018年

55、,除六盘水外,其余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均呈现不同程 度提升,尤以安顺和遵义两市凸显,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 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分别为110.22%和106.71%,该比率较上年分别提升 29.52个百分点和23.41个百分点。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各州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未完全 披露,根据中指指数,当期各州市土地出让总价合计为988.70亿元,集中于贵阳市和遵义市,两市土地出让总价占比分别 为35.84%和18.77%;其次为黔南州和黔西南州,占比分别为 11.22%和10.15%;其余 5个州市占比均在 10%H下,合计占 比为24.01%,其中黔东南州土地出让总价占

56、比仅为1.99%,区域分化明显。相较上年,2019年前三季度各州市土地出让总价与2018年土地出让总价的比率为89.89%,已较接近上年全年水平。其中,黔南、六盘水和贵阳三州市该比率最高, 分别为111.54%、110.60%和101.60%,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其余州市该比率水平位于69.55% (遵义)-96.05% (铜仁)之 间。整体看,2019年以来各州市土地出让行情分化较大,但 热度依然不减,出让总价实现情况较好,但考虑到房地产市 场调控等因素影响,未来土地市场行情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 性。三、贵州省及下辖各州市债务状况分析(一)贵州省政府债务状况分析贵州省持续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等

57、方面的投入,目前已 形成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务。从政府债务余额及已发债城投企 业带息债务规模与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所反映情况来 看,贵州省债务压力处于全国各省市前列,债务压力凸显; 政府债务规模持续严格控制在财政部下达的债务限额之内。由于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持续投入,贵州省形成了较大 规模的政府债务,但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债务管控措施持续加 强,近年来债务规模控制在财政部下达的债务限额之内。截 至2018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为8849.81亿元,较上年增加242.66亿元,在财政部下达的政府债务限额9361.5亿元以内,其中一般债务 5340.12亿元、专项债务 3509.69亿元。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比,2018年末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12倍,位列全国36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该指标降序排列第 2位。2018年,贵州省一般债务余额是当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3.09倍,专项债务余额是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2.03倍2018年贵州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145.2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76.03亿元、置换债券1580.73亿元和再融资债券488.46亿元。截至2018年末,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中政府债 券(含财政部代发)为 8799.05亿元。2019年,财政部核定 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98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