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西安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1.gif)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西安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2.gif)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西安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3.gif)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西安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4.gif)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西安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24136cbc41eaf941eb9a45e7e99a109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毕业设计:西安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西安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称 题目类毕业设计型 系城市建设系部 专业班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副教授师 辅导教/副教授师 时2013.6,1问 TOC o 1-5 h z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开题报告 口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m评阅教师评语 IV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V精品资料精品资料西安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 学生:,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摘要】该住宅楼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地上十一层,其中 110层为房间住 户,最上面有两个跃层;建筑高度为36.75米,建筑面
2、积为3537.9平方米,属二类高 层住宅建筑,系新建工程。本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负荷的计算,采暖系统方案选择、 设备选型、管道、水管的水力计算、热源计算等。冷负荷计算采用公式法,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使用功能,其采暖方案为:下供下 回式。并相应的进行了水泵、管道、膨胀水箱等设备的选型工作。【关键词】负荷计算;采暖系统;方案选择;水力计算Pipe Size for steam heating systemsThe students:Hu HaiQiang Depart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Instructor: CaoHui, Yangtze University of En
3、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stract Xian Floor in Xian City, ShanxiProvince, 12 storeys above ground, 1 to 10 layers of commercial house, 10to 12floors of hotel rooms; building height of 36.75 meters and a gross floor area of 3537.9 square meters, is a class of high-level public buildings, the Departme
4、nt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The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building load and wet load calcul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elec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duct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water pipes, air distribution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heat and cold sources.Pressure losses in srerm calculation u
5、sing harmonic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and use its air conditioning program: fan coil units and fresh air system. The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s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the building wind and water pipes, and the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pumps, piping, fans
6、 and other equipment.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nsiders piping insulation, silencer, shock treatment.Keywords load calcul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program selection; hydraulic calculationi=r本次设计的题目为西安市某住宅楼供暖设计。该住宅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地上十一层,其中110层为房间,1112层为两个跃层;建筑高度为36.75米,建筑面积为3537.9平方米,属二类高层建筑,系新 建工
7、程。本次设计的内容包括:1、建筑冷负荷的计算。2、系统方案的确定,该系统采用下供下回式系统。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保证 了各大楼房的温湿度要求。3、管道的水力计算,通过对整个建筑的采暖系统进行大致的草图勾画,得到 采暖系统、户内系统的大致布置方式,进而对各部分进行水力计算,尽量保证 系统的水力平衡,同时进行水泵、膨胀水箱等设备的选型。4、热源的选择,5、管道的保温通过本次采暖的实际以求满足人体对室内舒适环境的要求。精品资料西安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1设计条件及工程概况室外气象参数洪湖市中心位于北纬26 48,东经112 26,海拔26-40米,属于寒冷地 区。其室外气象参数为:表1.1 室外主要气象参
8、数更季干球温度30.3 C湿球温度23.4 C主导风向SSE平均风速2.4m/s冬季干球温度-3.2 C相对湿度60%主导风向NNW平均风速2.4m/s工程简介该住宅楼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地上十一层;建筑高度为36.75m,建筑面积为3537.9 m2,属二类高层建筑,系新建工程。2设计冷负荷计算室内设计条件酒店内条件:冬季:室内温度 20 C,相对湿度W 60%,冷负荷设计参数选择围护结构根据空气调节屋顶;保温材料为水泥膨胀珍珠盐 k=1.22w/( m2*k),面积见每个图,p=0.75窗户:单层玻璃钢窗,k=6.4,挂浅色内窗帘墙:保温材料为水泥膨胀珍珠盐,k=1.07w/( nf*k),
9、芹0.22室内设计温度:Tn =20 C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力。冷负荷的计算外墙的冷负荷计算通过墙体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 KF(ti? td tn)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W/rr?K;F墙体白面积,m2;tn 室内设计温度,C ;tl? 冷负荷温度逐时值;td 地点修正温度。窗户的冷负荷计算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0(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 KF(ti?tn)式中: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r2?K;F墙体白
10、面积,m2;tn 室内设计温度,C ;ti?冷负荷温度逐时值;地点修正温度。0(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 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 阳装置以及窗户结(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 关。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x xg Xd Cs Cn Jj? W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Xd地点修正系数;Jj?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G窗玻璃的遮挡系数;G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地板传热量Qc,oK * F *
11、 t1 t2(2.8)式中Qc,o热负荷,kW;K 传热系数;t1室内温度,;t2室外温度,F传热面积渗入空气量计算公式:V=L*l*n(2式中V每米门窗,窗缝隙渗入室内的空气量;l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n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由以上公式对冷风渗透负荷进行计算。2.3.6冷风渗透量渗透量:Q = 0.278*V*C*(t1-t2)(2.10)式中Q冷风渗透量C冷空气的顶叶比热V渗入空气量各层冷负荷计算结果根据相关公式计算的结果,房间计算的冷负荷见后面统计表,这里只举一例做说明 之用典型房间计算说明以11G 一层房间为例,简要的说明其负荷计算过程3设计热负荷的计算计算热负荷采用热指标法式中Qn
12、,mK F t NQ=K*F*(t1-t2)*n 冬季热负荷,kw;_传热系数,W/m2;传热面积,m2; 传热修正系数(3.1)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见后面统计表,这里不再做具体说明4系统方案确定建筑是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人们大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在建筑物中度过。随着民用建筑中采用的采暖系统形式越来越多。但由于不同的建筑功能不同、负荷 不同、建筑特点及要求也不同,使得所采用的采暖系统也各有特点。所以在选择建 筑内采暖系统的形式时,应该结合各方面的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目前经常使用的采暖系统主要是上供下回式,下供下回式,同程式,异程式,采暖所用的热媒主要是热水或者蒸汽4.1方案优比较优点:在系统热负荷,
13、立管数,热媒参数和供热半径都相同的情况下,机械循 环系统的作用压力比重力循环系统大得多,系统的管径就细很多。为了减小立管之 间出现立管之间环路压力不易平衡的问题,防止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的现象,可以 采用以下做法:1,供,回水干管采用同程式布置2,仍然采用异程式系统,但计算方法有所改变3,仍然采用异程式系统,采用首先计算立管环路的方法采暖系统的划分原则(1)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 温度、相对湿度、等要求。(2)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综合起来较为经济;(3)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4)尽量减少、管道长度,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5)系统应与建
14、筑物分区一致。该建筑的采暖方案确定本设计根据建筑使用特点,供水立管和回水立管采用下供下回式,各房间管道 的布置采用同程式5采暖设备的选型计算采暖设备包括水泵,膨胀水箱,集气罐。,集气罐用直径 100-250的立式型 号,设置在各立管的末端的最高处散热器的选择计算室内冷负荷Q=659W, tN 20 C ,供水温度t1=95回水温度t2=70 tp=(95+70)/2=82.5 t=82.5-18=64.5.查附录,对M-132型散热器:K=2.426*tA0.286=2.426*64.5A0.286=7.99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n1=1.0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n2=1.0散热器
15、安装形式修正系数,n3=1.02根据公式F=Q/(K*T )*n1*n2*n3=659/(7.99*65.5)*1T1,02=1.75mA2M-132型散热器每片散热面积为0.24mA2,计算片数n4为:N4=F/f=1.75/0.24=8 片当散热器的片数为8片时,n1=1.0,因此实际所需散热器面积为:F=F1*n1=1.75*1=1.75mA2实际采用片数为:N=1.75/0.24=9 片膨胀水箱的选型膨胀水箱一般采用钢板制成,通常是圆形或者矩形,计算公式为 V1=0.045*V2T1=95-70=25,求出膨胀水箱有效容积后,可以按全国通用建筑设计图集 选用所需型号6气流组织气流组织也
16、称空气分布,气流组织设计就是合理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以达到 空调房间工作区的温室度、精度、区域温差及工作区气流速度。气流组织直接影响 室内空调效果,是空气调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室温要求在规定范围内 波动、有洁净度要求及高大空间等几种情况下,均匀得消除室内余热余湿,并能更 有效地排除有害气体和空气中的灰尘。因此,不同性质的空调房间,对气流组织和 风量计算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对气流组织的要求主要是针对 工作区”,所谓工作区是指:对舒适性空调而言 指空调房间内人员的活动区域,一般指距地面 2m以下的区域;工艺型空调则视具 体情况而定网。一般的空调房问,主要是要求在工作区内保持比较均匀而稳定地
17、温湿度;而对 工作区风速有严格要求的空调,主要是保证工作区风速不超过规定的数值。室内温湿度又允许波动范围要求的空调房问,主要是在工作区域内满足气流的 区域温差、室内温湿度基数计其波动范围的要求。气流的区域温差是指工作区区域 内无局部热源时,由于气流而影起的不同地点的温差。有洁净度要求的空调房间,气流组织和风量计算,主要是在工作区内保持应有 的洁净度和室内正压。高大空间的空调气流组织和风量计算,除保证达到工作区的 温湿度、风速要求外,还应合理地组织气流以满足节能的要求。影响室内气流组织的因素较多,气流组织的效果不仅与送风装置的形式、数 量、大小、风量和位置有关,而且空间的几何尺寸、污染源的位置及
18、分布和性质、 送风参数(送风温差和风口风速)及回风方式等对气流组织也有影响。采暖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采暖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因为对本次采暖设计关系不大,随意这里就不在做具体说明各房间户内系统阻力的计算现在以一层户内系统阻力计算为例,其余计算结果见统计表。各管段的编号见图纸,这里就不另附详图。1,计算各管段的管径:水平管段1的流量为G=0.86*Q/(t1-t2)=0.86*3740/25=128.7Kg/h,查后面附表可知:比摩阻R=52.7 V=0.18m/s该管段的实际长度为L=12.5m局部总阻力系数为8.0,沿程阻力为P=R*L=52.7*12.5=65。7Pa所选管径为
19、DN=15,其他管径的确定方法和此方法相同,这里不再做过多说明单元立管不平衡率的计算现计算各层的不平衡率X: 一单元一层用户的阻力损失为PI 3140Pa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 PZ 2/3* *9.8*3 311.5pa则一单元一层用户的资用压力为P 3140 311.5 2828.5Pa与11G1层用户并联的管道 2,47及二层用户的压力损失 为(PyPj)2,47 52 2748 2800Pa,则不平衡率 X=(2828.5-2800)/2828.5=1.0% 同理计算以上各层的不平衡率见统计表11G和11G1同层之间也存在不平衡率,但是两者之间的相差是很小各层相对于第一层不平 衡率统计表
20、楼层号345678910跃层下跃层上不平衡率X%1.41.22.12.22.31.944.677.9的,通过阀门可以调节为平衡,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重力产生的影 响是很小的,各层的不平衡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供水管,和回水 管的进出口处必须安装调节阀,以便流量地调节。以上是本次供热工 程主要环节过程中的简要说明,施工说明见施工说明书,施工说明书 中包含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要求,请仔细阅读。材料表依图纸尺寸 制作和安装。供水立管和回水立管的布置方式本次设计根据该建筑的特点,所有立管全部布置在管道井中,布置详图见图纸 说明7系统水力计算空调风系统的水力计算通风管道的设计原则通风管道的设计应在保证使
21、用效果的前提下使其投资和运行费用最低。同时还 应该和建筑设计密切配合,作到协调和美观。在本设计中,风系统水力计算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风管和风口的位置,校核风口的气流组织形式。(2)风管尺寸选择及校核风口大小的。(3)计算风管的水力损失,计算各支管的阻力平衡,以及风管的沿程损失, 校合风机能否将风送到各个风管的尽头。通风管道的选择在风管的选择上,圆风管的强度虽大,耗钢量虽小,但占有有效空间较大,不 易布置且不美观。矩形风管由于容易布置,多用于明装和管道布置复杂的地点。矩 形风管中,方形风管阻力较小,耗钢量小。采用矩形风管时,宽高比应小于 4为 宜。风管材料应考虑适合和经济,内部光滑,
22、易于安装,就地取材等因素。在本设 计中,选用镀锌钢板制作的矩形和方形风管。风管尺寸以外径为标准40通风管道的制作风管用镀锌钢板制作,具厚度按照由参考资料(GB50243-97)的要求选取。由于矩形风管占有效空间比较小,易于布置,明装较美观等特点,故采用矩形风 管。计算方法在系统和设备布置、风管材料、各送排风点的位置和风量均已确定的基础上进 行,采用假定流速法,其计算和方法如下:(1)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确定方法见下表:表7.1允许声压值小于40dB时的推荐风速值部位允许流速(m/s)1吕5.06.5支管3.04.5从支管上接出的
23、风管3.0-3.5通风机入口4通风机出口6.510(3)根据各风管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个管段的断面尺寸 根据公式: TOC o 1-5 h z 3600V(7.1)式中F-断面面积,m2Q-每小时的流量m3/hV-流速m/s(4)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2PmPy PjRml彳(7.2)2式中Pm一风管总阻力损失,Pa;l一风管长度,m; (一风管的局部阻力系数; Rm一风管单位长度比摩阻,Pa/m。7.1.5计算举例以六层的新风系统为例具体的阐述计算过程六层风管水力计算如图所示,可知该风管最不利环路为:1-2-3-4-5-6-7-8-9-10-11-12-13。各管段的长度:L 0.57m
24、 L2 4.14m L3 0.74m L4 5.51m L5 0.89mL63.05mL72.84mL86.7mL90.88mL106.54m L121.05mL132.69m 1管段计算如下:初定流速为5m/s,根据GF 4550.81 kg /h ,选管径按通风管道统一规格调整为:宽为 a=630mm,高为b=320mm。实际流速为:v实2动压:Pd J25.18 m / sGF 4550.81 1.1565 3600 a b 1.1565 3600 0.63 0.32 一 2 5.181.1565P 15.52 a a 2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上册)表11.2-3,用补插法计算,可求出
25、:Rm 0.67 = 5.18 50.80 0.67 - 5.5 5求得 Rm 0.7168Pa/m局部阻力系数,由图可知为0。确定沿程压力损失 Py RL对管段1, 确定局部阻力损失 Pj= Pd -。对管段 管段的压力损失 P= Py+ Pj。对管段1Py1,RmL0.7168 0.570.41 PaPj= Pd -0 0.57 0 PaP= Py+ Pj0 0.410.41 9。其它管段计算过程同上,数据表以及总汇表如下:六层风管水力计算表编PG(kg/h)L(m)形状D/W(m m)H(mm)u(m/s)Py(Pa)Pj(Pa)AP(Pa)14550.810.57矩形6303205.1
26、80.4100.4124130.944.14矩形5003205.934.251.025.2633836.910.74矩形5003205.510.6600.6643120.595.15矩形4003205.65.332.497.8152885.850.89矩形3203206.471.381.162.5462524.063.05矩形3203205.663.6603.6672214.32.84矩形3202506.354.980.935.9181898.496.7矩形3202505.458.808.89 1285.020.88矩形3201605.761.82.724.5210670.346.54矩形20
27、01206.4125.373.3728.7411315.813.93矩形1601203.786.370.837.212354.53 1.05矩形1601204.242.122.124.213354.532.69矩形1601204.245.4105.4114307.34 13.85矩形1601203.675.944.6510.5915307.343.8矩形1601203.675.864.6510.5116319.443.8矩形1601203.826.2910.8517.1417294.034.01矩形1601203.525.79.1914.8918315.813.8矩形1601203.786.1
28、619.8926.0519 1309.76 14.36矩形1601203.76.8316.1422.9720361.793.21矩形1601204.336.6931.313821234.744.2矩形1201203.747.9320.6728.6122425.924.29矩形2001603.063.4115.3818.7923290.43.71矩形1601203.475.1519.8725.02241294.03 13.92矩形1601203.525.5725.72:31.29 725419.874.1矩形2001603.013.1713.2216.397.2空调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空调水系统的设
29、计原则(1)管路考虑必要的坡度以排除空气;(2)要解决好水处理与水过滤;(3)力求水力平衡;(4)变流量系统宜采用变频调节;(5)防止大流量小温差;(6)注意管网的保冷与保暖效果。空调水系统的方案确定(1)按供、回水管道数量,分为:双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2)按供、回水干管的布置形式,分为:水平式和垂直式;(3)按供、回水在管道内的流动关系,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4)按原理分为:开式和闭式;(5)按调节方式分为: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冷热源的供冷、供热用机组供给,房间不需要同时供冷、供热,该设计中管路不与大气接触,在每层水系统的最高点和系统的最高点设排气阀,以排除系统中积存的空气,故选用闭式
30、双管系统,冷水、热水共同使用一个管路,系统简单,初投资较低。干 管的布置采用垂直式,一级泵、水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系统的选择根据回水方式的不同,空调水系统有重力式和压力式两种,本设计采用压力式,为 封闭式回水系统。封闭式回水系统中,空调水经过末端装置(在本设计中为风机盘管或吊顶风柜) 后,利用剩余压力经回水管回到空调水泵,经水泵加压后再进入空调机组进行处理后再 经过供水管回到空调末段装置使用,如此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闭式系统中的空调 水不与大气相接触,仅在系统的最高处设膨胀水箱,管路系统不易产生污垢和腐蚀,无 须克服系统静水压头,水泵能耗相对较少。本设计中,水系统采用三管制。在水管布置上,
31、采用同程式。其特点是供回水的水流方 向相同,经过每一环路的管路长度基本相等,优点在于水量分配和调节不复杂,容易实 现水力平衡。针对本设计中阻力损失主要集中在沿程损失上,因此在本设计中采用水平 同程式系统。为了实现水力平衡,在每层的水平管处设调节阀进行水量调节。冷冻水水力计算(1)选定最不利环路,给管段标号。(2)根据各管段的冷负荷,计算各管段的流量,计算式如下:(7.3)3600Q kg/h4.19 1000 t式中Q 管段的冷负荷, W; t 供水回水的温差,C(3)用假定流速法确定管段管径。管段内流速的取值范围如下表:表7.3 水管流速表管径(mm)400冷冻水0.5-0.80.6-0.9
32、0.8-1.21.0-1.51.4-2.01.8-2.5冷却水1.0-1.21.2-1.61.5-2.01.8-2.5(4)根据管段的流量和速度范围选择相应的管径 d和比摩阻R.(5)根据比摩阻R和管长计算个管段的沿程阻力,Py RL(7.4)式中Py 沿程阻力,PaR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比摩阻),Pa/mL管段长度,m(6)用局部阻力系数法求管段的局部阻力,2Pj-(7.5)2式中: Pj 局部阻力,Pa;管段中总的局部阻力系数。(7)计算总阻力,(7.6)P = Py+ Pj根据上述步骤对系统进行水力计算,现以该建筑六层的空调水系统为例对其结果进 行说明。如图所示,可知该水管最不利环路为:
33、FG1-FG2-FG3-FG4-FG5-FG6-E6-FH1-FH2-FH3-FH4-FH5-FH6-FH7-FH8-FH9-FH10-FH12-FH13各管段的长度:LFG110.51m LFG24.38m Lfg33.86m LFG43.45m Lfg5 3.09m Lfg62.19Lfhi18.22m Lfh23.75m Lfh34.78m Lfh42.62m Lfh5 4.4m Lfh63.75mLfh7 4.65m Lfh 8 4.57m Lfh 9 4.57m Lfh1。 5.19m Lfh12 2.28m Lfh13 6.15mLe6 2.83m1管段计算如下:查风机排管图册,可
34、知,风机排管的水流量GMCW300AC 0.60m3/h,水阻力为28KPa ;GMCW400AC 0.72 m3/h ,水阻力为 15KPa; Gmcw50ac0.91m3/h ,水阻力为 24K R ;新风机组的水流量Geksw 050 H 3.10L/S (两台),进水温度为7 C ,出水温度12 C 0管段1的水流量:Gfg1G风机盘管?N 22878.58 Kg / h 6.355L /s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下册)表26.5-1,可的管径取80mm ,用补插法计算,可求出:RC 2336355一”求得 rc 250.55Pa/m2732336.696.17v 1.26在56.17
35、 求得 v 1.23 m/s1.31.26.696.17局部阻力系数:查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下册)表26.5-2,可知,两个弯头:0.3 2 0.6。确定沿程压力损失 对管段1 ,Py2动压:Pdv_2确定局部阻力损失 对管段1, Pj 二 管段的压力损失 对管段1, P =pyRLRcL 250.55 10.51 2633Pa756.45 Pa1.232 10002Pj=PdPd756.45P = Py + Pj。Py + 巳 26330.6456 Pa。4563090 Pa。其它管段计算过程同上,数据表以及总汇表如下:编PQ(W)G(kg/h)L(m)D(mm)u(m/s)R(Pa/m
36、)2 EAPy(Pa)Pj(Pa)AP(Pa)FG113301522878.5810.51801.23250.550.626334563090FG2 12947022268.844.38801.2237.79P1P10417211762FG312592521659.13.86801.17225.3518696821551FG412238021049.363.45801.14213.2517366441380FG5573809869.363.09501.24438.11.6135312362589FG6106351829.222.19320.53146.581.8321251572FH1 113
37、301522878.5818.22801.23250.55I 0.6145654565021FH212947022268.843.75801.2237.7918927211613FH312592521659.14.78801.17225.351P10766821758FH412064520750.942.62801.12207.451.654410011546FH511636520014.784.4801.08193.471:8525821434FH611282019405.043.75801.05182.2716845471231FH710927518795.34.65801.01171.3
38、917975131311FH810573018185.564.57800.98160.8417354811215FH910045017277.44.57800.93145.7516664341100FH109690516667.665.19651.28334.1r 117358132548FH12106351829.222.28320.53146.581.8334251585FH13 8627014838.446.15651.14266.81P1P16416442286E63545609.742.83200.49249.841 370728359290667.2.5冷冻水泵的选择该设计中冷冻水
39、泵所承担的最不利环路(1)水泵流量的确定水泵水量L 1.1 1.2 Lmax(7.7)式中Lmax设计最大流量1.2放大系数,水泵单台工作时取1.1,多台并联工作时取1.2。水泵流量 L=1.2 342.95m3/h =411.54m3/h选择三台水泵,二用一备,单台水泵流量为205.77m3/ho(2)水泵扬程H的确定水泵扬程H Hmax(7.8)式中:H水泵扬程,m;Hmax水泵所承担的最不利环路的水压降,m H2O;扬程储备系数取1.1 0总压降Hmax为供回水管路最不利环路的水压降,h2(7.9)Hmax式中:h1 风冷模块机组的阻力,m H2O; h2管路与构件阻力,m H2O.贝U
40、 Hmax h1 h2 630 144.816 774.816kPa水泵的设计扬程 H =1.1Hmax=85.23 m H2O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选择上海奥利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单级立式离心水泵三台作为冷冻水泵,具型号为 ALG150-250( I ) (3台),其性能参数如下,转速 2900r/min流量240m3/h 扬程87m 功率75kW 重量1702kg7.2.7 膨胀水箱安装室外侧水系统和室内侧水系统都应设置膨胀水箱。在常规的开式水箱安装位置受到限制时,可采用密闭式膨胀罐。膨胀水箱的底部标高至少比系统管道的最高点高出1.5m,补给水量通常按系统水容积的0.5-1%考虑。膨胀箱的接
41、口应尽可能靠近循环泵的进口,以免泵吸入口内液体汽化造成气蚀。封闭式空调冷冻水系统,应在高于回水管路 最高点1-2m处设膨胀水箱。膨胀水箱设有膨胀管、补水管、溢水管和泄水管,并应设有 水位控制仪表或浮球阀。水系统的注水与补水均应通过膨胀水箱来实现6。因此,应将膨胀管单独与风冷模块机组中的回水总管相接。水系统安装要求(1)闭式系统热水管和冷水管设有 0.002的坡度,当多管再一起敷设时,各管路坡 向最好相同,以便采用共用支架。如因条件限制热水和冷水管道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 水流速不得小于0.25m/s,并应考虑在变水量调节时,亦不应小于此值;(2)闭式系统在热水和冷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当无坡度敷设
42、时,在水平管水流的 终点)设排气装置(集气罐或自动排气阀)。对于自动排气阀应考虑其损坏或失灵时易 于更换的关断措施,即在其与管道连接处设一个阀门。手动集气罐的排气管应接到水池 或地漏,排气管上的阀门应便于操作;自动排气阀的排气管也最好接至室外或水池等, 以防止其失灵漏水时,流到室内或顶棚上;(3)与水泵接管及大管与小管连接时,应防止气囊产生。大管需由小管排气时,大 管与小管的连接应为顶平,以防大管中产生气囊;(4)系统的最低点设单独放水的设备(如表冷器、加热器等)的下部应设带阀门的 放水管,并接入地漏或漏斗。作为系统刚开始运行时冲刷管路和管路检修时放水之用;(5)空调器、风机盘管等的表冷器(冷
43、盘管)当处于负压段时,其冷凝水的排水管 设有水封,且排水管应有不小于 0.001的坡度。凝结水管径较大时,最好作圆水封筒;(6)空调机房内应设地漏,以排出喷水室的放水,水泵、阀门可能的漏水和表冷器 的凝结水。地面的坡度应坡向地漏,地面应作防水处理。或者将可能有水的地方周围设 围堰,围堰内设地漏,地面要防水。阀门安装水系统的阀门可采用闸阀、止回阀、球阀,对于大管路可采用蝶阀,选用阀门时, 应和系统的承压能力相适应,阀门型号应与连接管管径相同7。阀门的作用一为检修时关断用,一为调节用。当需定量调节流量时,可采用平衡 阀。平衡阀可以兼作流量测定、流量调节、关断和排污用。一般在下列地点设阀门:(1)水
44、泵的进口和出口;(2)系统的总入口、总出口;各分支环路的入口和出口;(3)热交换器、表冷器、加热器、过滤器的进出水管;(4)自动控制阀双通阀的两端、三通阀的三端,以及为手动运行的旁通阀上;(5)放水及放气管上;(6)压力表的接管上。8管道的保温1保温的目的管道保温的目的为:a.提高冷、热量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冷、热损失,保证空 调的设计运行参数。b.当空调风道送冷风时,防止其表面温度可能低于或等于周围空气 的露点温度,使表面结露,加速传热;同时可防止结露对风道的腐蚀。2温材料的选用保温材料的热工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大,说明性能越差,保温效果也越,因此选择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是
45、首要原则。同时综合考虑保温材料的吸水 率、使用温度范围、使用寿命、抗老化性、机械强度、防火性能、造价及经济性12,可以在本设计中对供回水管及风管的保温材料均采用带有网格线铝箔帖面的防潮离心玻璃表8.1离心玻璃棉的特点项目项目保温性能导热系数低施工性能轻质易施工节能效能最佳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抗震动、耐老化、抗腐蚀吸声降噪性优经济性能成本价格低、损耗少、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防火性A级,不燃,无有毒烟气. 3保温层的经济厚度关于经济厚度,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3:(1)保温材料的类型及造价(包括各种施工、管理等费用);(2)冷(热)损失对系统的影响;(3)空调系统及冷源形式;(4)保温层所占的空间对
46、整个建筑投资的影响;(5)保温材料的使用寿命。通过对现有大量工程的实际调研,结合实际情况,本设计以下表作为经济厚度的参考,因此供回水管及风管的保温材料可以选用 25mm厚的采用带有网格线铝箔帖面的防潮 离心玻璃棉。表8.2保温厚度保温位置被保温管径最小保温厚度实际保温厚度吊顶内DN15 251925DN32 802230DN1002530室外DN15 323240DN40 803640DN1004050非空调房间13209消声与减震设计空调过程中主要的噪声来源是通风机、制冷机等,通风机噪声除有风道传入室内 外,设备的噪声和震动也可能通过建筑传入室内,因此,当空调房间内要求比较安静 时,空调设备
47、除了应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之外,还应满足噪声的有关要求,达到这一要 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风系统的消声和设备的防振。.1消声设计管道系统消声设计的步骤(1)根据噪声声源的频谱、管道系统的噪声衰减量和实际的室内容许噪声标准,确 定消声器所需的消声量。要特别注意,噪声源的声功率级,噪声自然衰减量,室内容许 噪声均应分别按各倍频程确定。(2)根据给定的管道空气流量,选择适当的流速从而确定消声的有效流通截面积。 选择流速时应注意兼顾消声器的消声性能,空气动力性能以及气流再生噪声。一般的 说,通过室式消声器的风速不宜大于 5m/s;通过消声弯头的风速不宜大于 8m/s;通过其 他类型的消声器风速不宜大于1
48、 m/so消声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消声器官设置在靠近空调机房气流稳定的管道上,当消声器直接布置在机房内 时,消声器检修门及消声器后的风道应具有良好的隔声能力。若主风道内的风速太大, 消声器靠近通风机设置,势必增加消声器的气流再生噪声,这时可以分别在气流速度较低的分支管上设置消声器为宜。(2)选择消声器时,宜根据系统所需的消声量,噪声源频率特性和消声器的声学性 能及空气动力性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用阻性,抗性或复合式消声器。(3)在消声设计时,一般多选用消声弯头这类阻性消声器。9 . 2减震设计空调装置产生的震动,除了以噪声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空调房间还可能通过建筑物 的结构和基础进行传播。在设计隔震时,可以根据工程性质确定其减震标准,然后选择 减震材料或减震器。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及装设管道中间的通风机的吊装,吊脚架上采用弹簧减震装置,机组与风管的连接处采用帆布或柔性短管。水泵、热泵机组固定在隔振基座上,以增加其稳定性。隔振基座用混凝土板或型钢 加工而成,其质量按经验数据确定,水泵取其自重的13倍,水泵的基座采用弹簧复合减震器,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听课评课记录1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1.2 《等式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听评课记录: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
- 三年级语文上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二元一次方程组》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听评课记录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听评课记录2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扁平蓝色企业五险一金知识培训讲座宣讲通用教学讲座课件
- 新编《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解读课件
- 违纪行为处罚确认单
- 鸡蛋出厂检验报告
- 高一化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 新员工入职培训考试附答案
-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登记表
-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财务收支月报表excel模板
- 江苏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