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堡子组及其归属_第1页
于家堡子组及其归属_第2页
于家堡子组及其归属_第3页
于家堡子组及其归属_第4页
于家堡子组及其归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于家堡子组及其归属我局的前期资料中,对古元古界地层划分,底部有一个“于家堡子组”,往上为 浪子山组、大石桥组、盖县组。这与省地质志将辽河群划分为浪子山组、里尔峪组、 高家峪组、大石桥组、盖县组,不相统一。我局古元古界地层划分中,大石桥组与盖 县组与省地质志是统一的,大石桥组以下地层划分与省地质志大相径庭,在此作一简 单介绍。于家堡子组:建组地点在大石桥市周家乡于家堡子村。建组时间在1974年,与 里尔峪组建组时间相当,比宽甸群建群时间早一年。当时在辽南开展古元古界铜铁钻 矿产评价,地质构造部位为虎皮峪复式背斜的倾没端和北翼,当时只提出了 “含硼岩 系”,没有直呼“于家堡子组”,当时也没有向地质

2、学会提交建组的报告,由于影响范 围比较小,没有引起辽宁地质学界的注意。文革中复建地质研究所所编的第一代 1:500000地质图时,正式使用了 “于家堡子组”。据访问部分老同志,该组当时划分 为四个岩性段,自下而上:第一岩性段,为黑云母片麻岩(变粒)岩段:主要由黑云 母斜长片麻(变粒)岩,黑云母微斜长石片麻岩,大理岩;第二岩性段,为电气石变 粒岩段,主要为电气石微斜长石变粒岩,含电气石微斜浅粒岩;第三岩性段,为浅粒 岩段,主要为厚层浅粒岩,微斜浅粒岩,磁铁浅粒岩;第四岩性段,为黑云母片岩, 变粒岩段:主要由黑云母片岩、变粒岩、云母片岩组成。且将于家堡子组放置在鞍山 群之上,浪子山组之下。按当时地

3、质科学的发展水平,作了些岩石化学分析、副矿物 研究,作了原岩恢复工作,对构造也作了研究。当时负责矿区勘探的102队,在年度 报告中将该段地层仍归属鞍山群,似乎没有同意建组。但在该区工作总结报告中却直 接运用了 “里尔峪组”,与辽宁省地质局意见一致,避开了 “于家堡子组”。毕竟“于家堡子组”在我局系统中应用了多年,在青城子矿区也使用多年。上世 纪八十年代后期,有许多地质工作者要求废除“于家堡子组”一词,将古元古界地层 命名与省志一致,便于资料的对比和使用。由于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废也难,立也难, 一直拖延至今。如果就找铜钻时建组于于家堡子而言,虎皮峪背斜倾没端及其北翼,该段地层应 属里尔峪组,里尔

4、峪组应在浪子山组之上,不应在浪子山组之下。因此,所谓的“于 家堡子组”是个“身份”不清的地层单位。查考“于家堡子组”,最终岩性分三段,主要以变粒岩,浅粒岩和云母片岩为主。 下段为变粒岩段,该段下部为黑云母变粒岩,上部为电气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和1 5层白云石大理岩,厚20627m;中段为浅粒岩夹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 变粒岩,厚18574m;上段以钾长和钠长变粒岩为主,夹透闪透辉岩,石墨透闪变 粒岩,角闪透辉变粒岩夹大理岩,厚701061m。于家堡子组之上,为浪子山组,该组分三个岩段,一段为黑云十字石榴二云片岩, 含石墨千枚板岩夹大理岩,底部夹石英岩,局部夹含砾石英岩,厚891629m;

5、二段 为变质层状凝灰岩,石英角斑岩,含石英白云石大理岩,黑色板岩,凝灰质板岩,层 厚1508301m ;三段为黑色碳质板岩,碳质灰岩,二云片岩,方解石大理岩,条带 状白云石大理岩,局部夹层状变质凝灰岩。综合青城子矿区的于家堡子组和浪子山组。浪子山组三段,为“黑色碳质板岩, 碳质灰岩”,相当于省地质志所划的高家峪组;浪子山组二段岩性为“变质层状凝灰 岩,石英角斑岩凝灰质板岩”为火山喷发活动的产物,相当于省地质志所划的里 尔峪组;浪子山组一段,为黑云十字石榴二云片岩等,应属浪子山组。这样浪子山组 一段和其下的于家堡子组合并,归省地质志中的浪子山组。青城子矿区榛子沟矿床,青城子矿区所划分的“浪子山组

6、”相当于省地质志所划 分的里尔峪组和高家峪组,据近期1:50000青城子镇填图报告称“幅区仅见有高家峪 组出露”。即可认为是高家峪组,铅锌矿床深部的“钾花岗岩”就是里尔峪组,浪子 山组地层遭受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钾花岗岩”。浪子山组浪子山组由长春地质学院辽东区测大队辽阳分队(1960)创名,命名地点在辽阳 县河栏乡亮甲。长春地质学院鞍山区测大队(1961)在鞍山樱桃园一辽阳弓长岭一带进行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时,将浪子山组划分为四段,自下而上为:黄绿色绢英千枚岩,夹含 铁石英岩及白云石英岩层;黑色皱纹状英绢千枚岩夹黄铁英绢千枚岩;黄绿色条 带状绢英千枚岩;碳质板岩夹结品灰岩及大理岩层,并

7、提出鞍山式铁矿属于浪子山 组底部千枚岩中的夹层。马子骥等(1960)将浪子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朱家沟亚组和刘家岭亚组。辽宁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测量队二分队(1967)将K-51-XX区(宽甸)幅 大石桥组以下地层划归浪子山组;姜春潮(1973)将浪子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石英岩片岩段,透闪大理岩段,千枚 岩互层段;金中奎将浪子山组划分为一、二、三段。一段相当长院所建的浪子山组,二段相 当大石桥组一段下部,三段相当大石桥组一段上部;第一区测队(1973)将浪子山组三个段,改为下、中、上三个亚组,指出当时宽 甸、桓仁、凤城、岫岩等地区所命名的杨木杆组和杉松组相当于浪子山组中部亚组, 浪子山组相当于浪子山

8、组上部亚组。张丕孚(1975),将浪子山组限定到原建组时的涵义;辽宁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1974),只将浪子山组下部亚组定为浪子山组,使浪 子山组恢复到原来建组时的涵义和范围,将浪子山组中部亚组提升建立为里尔峪组, 浪子山组上部亚组提升建立为高家峪组;这与青城子矿区浪子山组涵义相当。杨广华(1980)将浪子山组划分为下、中、上三部,主张扩大浪子山组含义。聂振声(1981)将本溪连山关一带浪子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岩段,一段:石 英岩,绢云石英片岩,厚1045m;二段:柘榴二云石英片岩,厚140177m;三段: 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千枚岩,厚50276m ;四段:十字二云石英片岩,千枚岩、 夹

9、大理岩,厚20203m。采用原建组时的含义;方如恒、孙玉信、陈荣度、寒光(1981),论述了浪子山组的顶、底界线,对浪 子山组维持了原来建组时的含义。郭智添(1982)将浪子山组划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为粗碎屑沉积,中段主 要为泥质沉积,上段为碳酸盐岩的化学沉积。浪子山组岩性为绿泥绢云片岩,千枚岩,或二云片岩,二云变粒岩,局部夹大理 岩,近底部为石英岩,厚2062005m。变质相为绿片岩相和绿帘石角闪岩相。本组 与下伏地层鞍山群呈不整合接触,普遍存在底砾岩(已变质为石英岩),以此作为浪 子山组下界,沿这一接触界线,常有花岗岩侵入。浪子山组的上界划在含电气浅粒岩 的底面,或划在上覆地层大理岩的

10、底面上。里尔峪组里尔峪组是辽河群重要的含硼建造,该组内硼、钻、铁、硫元素丰度较高,已形 成重要的硼工业矿床和硼镁铁矿。该组的划分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从未划分 到单独建组,到对组级地层单位的详细研究,反映了认识的演变进程。至今,对里尔 峪组已取得了共识。从沿革看,1960年,长春地质学院辽东区测大队辽阳分队,里尔峪组未单独划 出,尚包括在大石桥组内。辽宁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二分队在1:200000辽 阳幅填图中,将相当里尔峪组这段地层,从大石桥组中划出,置于浪子山组二段。后 来考虑到它是辽河群中的一个重要含硼层位,应单独建组。该组地层在海城市八里乡 里尔峪地区,层序清楚,发育较完全,

11、上、下界线及接触关系明显,并有完整的地层剖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命名为里尔峪组。之后在1:200000丹东幅、龙岩浦幅、桓仁幅、朔州幅、归州幅、营口县幅、岫岩幅、大孤山幅区域地质调查中普遍得到采 用。尔后,辽宁省地质局丹东地质大队二分队(1975)将里尔峪组划分为三个岩段, 据他们自己的认识水平及区域地层对比,认为一段和二段相当于区调队的里尔峪组, 三段相当于高家峪组和大石桥组。辽宁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将里尔峪 组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岩段:一段为含磁铁电气钠长浅粒岩夹黑云变粒岩,含独居重 品磁铁矿,厚度大于476m;二段为黑云二长变粒岩夹浅粒岩,矽线二云片岩,厚245m; 三段为透

12、闪透辉黑云变粒岩夹浅粒岩和大理岩,厚670m。1978年,方如恒以三家子幅里尔峪组的划分为标准,推而广之,将整个辽东半 岛的里尔峪组尝试地划分为三个岩段,并得出三点认识:里尔峪组由两个较大的喷 发沉积旋回组成:即下火山岩到粘土岩或半粘土岩,上火山岩到灰岩或钙质砂岩; 在每一个喷发旋回中,又由喷发岩和沉积岩交替构成许多小韵律层;在上、下两套 火山岩中,下火山岩较为稳定,普遍发育;上火山岩变化较大,有的地方甚至不发育。区调队二分队,1980年对岫岩县苏子沟幅1:50000填图中,亦沿用三家子幅划分 三个岩段的意见,将苏子沟幅的里尔峪组也划分为三个岩段:一段为钠长浅粒岩,电 气浅粒岩及变粒岩,黄铁浅

13、粒岩,磁铁钠长浅粒岩,厚125250m;二段为含柘榴黑 云变粒岩,矽线二云片岩,黑云变粒岩,二长变粒岩及浅粒岩,厚42219m;三段 为含绿帘石榴透闪透辉变粒岩,黑云变粒岩,黑云母片岩,矽线二云片岩,透闪阳起 变粒岩,电气浅粒岩,透闪透辉变粒岩,厚117258m。李庆森(1980年),对里尔峪组上界的划法同区调队,1981年,辽宁省地质局八队聂振声,对本溪草河口一连山关一带的里尔峪组自 下全上划分为五层:透闪大理岩,厚66m;角砾状二长浅粒岩,钠长浅粒岩,钙 质浅粒岩,厚103120m:白云石大理岩夹钠长浅粒岩,厚54133m;角砾状 钠长浅粒岩,浅粒岩,含电气黑云变粒岩,含磁铁二云变粒岩,厚

14、44195m;含 锰大理岩,阳起变粒岩,钙质浅粒岩,长英质白云质大理岩,大理岩。底部有含砾石 英砂岩及层状黄铁矿,厚94173m。方如恒、孙玉信、陈荣度、寒光(1981),总结了区调队的里尔峪组三个岩段的 划分意见,并论述了里尔峪组的顶、底界线。丹东地质大队一分队(1983年),对宽甸地区里尔峪组划分为二段:一段为电气 变(浅)粒岩,电气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夹含硼蛇纹岩,厚 23261m;二段为含黄铁磁铁浅粒岩,电气浅粒岩,夹混合质矽线黑云变粒岩,阳 起黑云浅粒岩。厚7629m。至此,辽河群里尔峪组取得了目前的认识。里尔峪组分布范围很大,遍布南北两区。南区的里尔峪组的分布,

15、西起营口,经 岫岩、凤城东至宽甸,长约300km,宽约几十km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内,以浅粒岩, 钠长浅粒岩,电气变粒岩以及条痕状混合岩为标志的岩石组合。下部发育有条痕状混 合岩。这种混合岩一般出露于穹窿状褶皱的核部,明显地交代了上部地层的岩石,即 有一定层位,也具有切层的特点,有时斜切全大石桥组大理岩底部,并在时空和演化 上与含硼岩系及硼镁铁矿床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总之,条痕状混合岩与各种变粒岩, 浅粒岩,电气变粒岩及镁质大理岩构成了独特的含硼建造。岫岩一凤城通远堡一带,里尔峪组分为三个岩段:下部岩段为钠长浅粒岩,电气 变粒岩,黄铁浅粒岩,磁铁钠长浅粒岩,黑云变粒岩;中部岩段为含榴黑云变粒岩,

16、矽线二云变粒岩,二长变粒岩及浅粒岩;上部岩段为黑云变粒岩,浅粒岩,电气(钠 长)浅粒岩,夹矽线黑云变粒岩。顶部为复杂的钙硅酸盐岩。通远堡以东宽甸地区和 岫岩以西的营口地区,里尔峪组三分性不明显,主要岩性为浅粒岩,钠长浅粒岩,磁 铁浅粒岩,黑云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及含硼蛇纹石化大理岩。该组顶部为条带状钙 硅酸盐岩石,即含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角闪石、黑云母、柘榴石等矿物的变粒 岩或大理岩,常呈互层状产出,是划分里尔峪组与高家峪组界线的良好标志层。厚 268 1981m。北区的里尔峪组,以辽阳隆昌为界分为东西两区。西区的里尔峪组,分布于海城 市南部的盘岭,经过建组地点里尔峪、炒铁河、小女寨、东止

17、隆昌。岩性:下部为微 斜浅粒岩,阳起更长变粒岩,夹白云质大理岩;中部为绢云变粒岩、二云片岩;上部 为浅粒岩、变粒岩、夹电气变粒岩、二云片岩。顶部有一层厚约110m的石英方解 大理岩。此层大理岩出露较为稳定,风化后呈似红褐色铁锰帽,有人称其为“含锰” 大理岩。此层大理岩在隆昌地区相变为石英方解大理岩与方解阳起变粒岩夹角闪变粒 岩,是与上覆高家峪组分界的良好标志层。下界以浅粒岩与下伏浪子山组二云片岩分 界。厚度由西向东变厚:盘岭258m,里尔峪831m,隆昌1697m。北区的东区的里尔峪组,分布西起辽阳大北湾,经华岩寺、摩天岭、甜水站、东 止草河口。主要由变质火山岩和大理岩组成。岩性由下而上分为三

18、个部分,上部和下 部为火山岩和含长石石英大理岩或凝灰质大理岩,它们分属上、下两个火山喷发旋回。 变质火山岩主要为变质凝灰岩或浅粒岩、变质凝灰质熔岩、变质凝灰质板岩及变质凝 灰质角砾岩(后者占次要地位)。变质火山岩与大理岩常呈互层状产出,大理岩总厚 约占该组总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中部为二云石英片岩、含碳柘榴石二云石英片岩、 黑云变粒岩,夹变质凝灰岩。最大厚度为1003m。顶底界均以含石英大理岩与高家峪 组、浪子山组分界。混合岩化作用较弱,仅见后期伟晶岩脉的侵入。青城子地区,以往勘查工作中,未单独划分出里尔峪组,该组包括在“青城子矿 区的浪子山组”中,青城子矿区的浪子山组与省地质志描绘的浪子山组也

19、不相同。该 矿区的浪子山组,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其中第二岩性段,相当于省地质志描绘的里尔 峪组。据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大连分院二。一年提交的1:50000青城子镇幅报告 中所言,该幅内“仅见高家峪组出露”,言下之意,青城子铅矿区没有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北区,高家峪组岩性,下部为二云片岩,含柘榴二云石英片岩,黑云母片岩及千 枚岩。中部隆昌以西(II区),为碳质方解大理岩,隆昌以东(I区),为白云质大理岩。 I、II区交接部位的隆昌地区,为方解大理岩与白云质大理岩互层,大理岩的厚度由 西向东增厚。西部高家峪地区为17.5m,东部摩天岭草河口地区可达341m。上部 为黑色碳质泥沙质板岩夹含碳质石英方解大

20、理岩。在隆昌东部(I区)还夹含碳质变 质凝灰岩。本组下界以二云片岩与下伏里尔峪组大理岩分界,上界以碳质板岩与上覆的大石 桥组分界,含碳质板岩是高家峪组特殊的标志层。层厚371557m。大石桥组本组主要分布在辽东裂谷内区。西自大石桥,东至宽甸张家堡子一带,最发育地 区是大石桥到草河口一带。岩相变化大,厚度也较大,最厚可达3800m。该组划分为 三段:一段:以灰白色条带状方解大理岩为主,含石墨方柱石方解石大理岩、白云石大 理岩、透闪透辉岩及菱镁矿层。裂谷轴南侧,该段厚度变薄,泥质成份增多,常见斜长角闪岩、黑云母片岩等夹 层。该段是本区金银多金属的赋矿层位之一。厚2931124m。二段:由柘榴二云片

21、岩、矽线二云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矽线黑云斜长片麻岩、 变质砂岩、黑云变粒岩及含石墨透闪透辉岩等组成。该段是本区重要的赋金矿层位。 厚度变化大,以白云一大安口一线最厚,厚约1961653m。三段:主要由白色,灰白色中厚层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白云石大理岩夹方解石 大理岩、菱镁矿层组成。岩相变化大,在裂谷轴部常见夹矽线黑云变粒岩、透闪透辉岩和硅质岩。是本区金银多金属、菱镁矿等主要赋矿层位。层厚1243218m。大石桥组三段,在青城子矿区又细分为五层:1)大石桥组三段一层:(PtLd3i)主要分布于上沟、南山、北砬子、双顶沟、老爷岭一线。青城子矿区北部石家堡 子、罗家堡子一带也有出露。东部薄,西部厚,

22、厚约50500m。该层依据岩性,细分四个亚层:底部白云石大理岩层10m云母质条带大理岩:主要由黑云母条带状大理岩夹白色中一细粒白云石大理岩 组成,厚100m互层岩石组(角岩条带):由白云石大理岩、粉红色方解石大理岩、变粒岩、 细粒矽线石云母片岩、绿帘条痕大理岩组成的互层带,厚80m以上。该层以往称“角 岩条带”透闪石大理岩:灰白色,中一粗粒变品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白云石、方 解石、透闪石、长石、石英、透辉石等矿物组成。透辉石呈板状品体,多已滑石化和 蛇纹石化,是切层矿体赋存的层位,如本山坑614号矿体,麻泡122号矿体赋存于该 层中。上述4层,呈渐变整合关系,按岩性大致划分而成。2)大石桥

23、组三段二层:矽线石云母片岩(PtLd32)主要为二云母片岩,矽线石云母片岩,夹薄层浅粒岩、变粒岩、透辉透闪变粒岩 等,厚40m.3)大石桥组三段三层:白云石透闪石大理岩层(PtLd33)白云石透闪石大理岩:灰一白色,中-细粒变品结构,厚层状,由白云石(90% 以上)、透闪石(58%)、少量白云母、石英、黄铁矿等矿物成份组成。该层夹有细 粒矽线石云母片岩。厚度数十米。在榛子沟、大地一带,该层赋存有铅锌工业矿体,以顺层产出为主,也有切层 矿体,品位较富,如大地区742矿系。4)大石桥组三段四层柘榴矽线云母片岩(PtLd34)岩石组合有柘榴石云母片岩、矽线石云母片岩、云母片岩、斜长变粒岩及大理岩 扁

24、豆体,厚40200m。在庙南沟的斜长浅粒岩中,夹有扁豆状大理岩透镜体,有铅锌矿化,交代该层中 的大理岩,断续延长达600米。5)大石桥组三段五层(PtLd35)该层出露于青城子矿区的东部和中部,沿大顶子、榛子沟、头道沟、新岭一线出 露。在大顶子一带,该层沿大顶子花岗岩呈环状分布,内倾,倾角30,厚度大于 400m。该层沿走向岩性变化大,属沉积环境改变导致的岩性变化,变化点在大顶子一带。 大顶子一带以北地区,由黑色大理岩组成,夹薄层透闪片岩、变粒岩等,厚度20 50m,大理岩中的SiO2逐渐变低。在大顶子以南,由方柱石大理岩、透闪片岩、云母 片岩、变粒岩等组成。岩性变化大,呈互层状、扁豆状重复出

25、现。方柱石大理岩:灰黑色,中细粒变品结构,变斑状、条带状构造,层理清楚,质 地坚硬。组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占6070%、透闪石1020%、方柱石510%、 石墨、白云石少量。黄铁矿较普遍,透闪石、方柱石呈束状沿层理方向分布。风化后 表面呈疙瘩状凸起,石墨有时集中与碳酸盐矿物相间排列成条带。野外可见方柱石大 理岩沿走向递变为白云石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分布在大顶子以北,车轮沟、新岭一带。浅灰色,细粒变品结构, 条带状构造。矿物成份:白云石70%,方解石25%,少量石墨、石英、黑云母、黄 铁矿等。该层大理岩与大顶子一带的方柱石大理岩在走向上呈渐变过渡关系,CaO、 MgO的含量基本相同,只是SiO2的含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透闪片岩(透闪变粒岩):灰黑色,细粒变品结构,片状构造,片理较发育,而 风化成灰色疏松土状。矿物成份:微斜长石、斜长石2030%、石英1520%、透 闪石2030%、透辉石30%、少量黑云母、石墨、碳酸盐等。厚度150200m。6.盖县组:该组主要沿裂谷中部发育,在盖州、宽甸太平哨一带发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