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点08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一、选择题1.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A B C D【答案】B【解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能是单倍体的体细胞。2.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
2、野内可以观察到正常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答案】C【解析】:观察染色体数目,先用解离液杀死细胞,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正常细胞)和四倍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不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分裂间期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最长,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3.下列属于染色体畸变的是 ()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
3、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A. B. C. D. 【答案】D 【解析】: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发生数目和结构上的异常改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两大类。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DNA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染色体数目减半,属于单倍体。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属于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组合属于基因重组。4.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类B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4、C人类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减数分裂过程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间发生自由组合现象【答案】D【解析】:豌豆无性别之分,细胞内不存在性染色体。基因表达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点,即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不例外,但其表达产物却不一定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如果蝇的眼色遗传、人的色盲遗传。雌配子都只含X染色体,雄配子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的基因和常染色体的基因间可发生自由组合。5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因是体内缺少合成黑色素的酶(一种蛋白质)。有一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造成,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定期注射胰岛素(另一种
5、蛋白质)。下列关于白化病和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母亲患白化病儿子一定患白化病,双亲正常也可能生下患白化病的孩子 B理论上可以像治疗糖尿病一样通过注射合成黑色素所需的有关酶来治疗白化病 C糖尿病也是一种遗传病,但不一定是由于胰岛素的基因异常引起D一旦尿中含糖就说明体内缺乏胰岛素,可通过定期服用胰岛素胶囊来治疗【答案】C【解析】:糖尿病可能因缺乏胰岛素,也可能缺乏胰岛素的受体,这两者都与遗传物质异常有关。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患病,只是会将白化病基因传给子代,子代如果从另一亲本那里获得的是显性基因就不会患病。胰岛素是激素,正常情况下就是通过体液运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起作用,同时这些器
6、官或组织细胞膜上具有其受体,因而注射胰岛素可以有作用。而合成黑色素所需的酶正常情况下在细胞内产生并起作用,故细胞膜上没有其受体,同时由于细胞膜的选择性,大颗粒的酶一般不能进入细胞,所以注射无效。尿中含糖可能是刚刚摄取了大量的糖,造成血糖高于肾糖阈,也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有问题筹等而造成的,并且口服胰岛素会使之降解而失去功效。6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I、),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不同家庭的男、女患病率总是相等C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7、D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X、Y染色体【答案】B【解析】:非同源区()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携带一个致病基因就患病,女性必须携带2个致病基因才患病,所以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同源区()片段上的基因存在同源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存在着正常的等位基因,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和性别无关,男女中患病几率相同。非同源区()片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其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7.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父母正常,子女患病,是因为致病基因自由组合B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C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
8、等手段,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D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答案】A【解析】:父母正常,子女患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原因可能是突变或基因重组或环境造成等。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多了一条第21号染色体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某些遗传病可能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患者不含有致病基因。8右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在各年龄段相近B预防单基因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基因检测C调查人群中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常选患病家族进行调查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是因为大多数染色体变异遗传病是致死的,
9、出生前就死亡了【答案】B【解析】:从图看出多基因病在成年时期的发病率显著增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数是致死性的,出生前就死亡,在出生后到成年患病风险明显低于胎儿期。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单基因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调查时要注意调查的内容。如内容是发病率,则要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要考虑到年龄、性别等因素,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最后计算患病人数占所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如内容是遗传方式,则只能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记录所有家系成员的表现型及相互关系,最后分析基因的显隐关系及所在染色体的类型。9.下列关于人群中白化病发病率的调查叙述中,正
10、确的是 A调查前收集相关的遗传学知识 B对患者家系成员进行随机调查 C先调查白化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再计算发病率 D白化病发病率=(患者人数+携带者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答案】A【解析】: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先确定调查的目的、要求并制定调查计划,而后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其发病率,即白化病发病率=白化病的患者人数白化病的被调查的总人数100%。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调查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A. 多指症,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 苯丙酮尿症,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C血友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D. 青少年型糖尿病,在
11、患者家系中调查【答案】C 【解析】:本实验调查的遗传病应为单基因遗传病,青少年型糖尿病为多基因遗传病,D项错误;调查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正确。11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5 和-6 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9 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答案】B【解析】:根据5、6、11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Y染色体上,A选项错误。该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II-5均是该
12、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正确。C项中,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1/4。D选项中,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即使生女孩照样无法避免患病。12.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变异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所有生物的变异都能够遗传给后代 C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出现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导致三倍体西瓜出现无籽性状【答案】 C【解析】: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如基因突变、染色体的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
13、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不能够遗传给后代。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间期的复制)和染色体变异。三倍体西瓜出现无籽性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的变异。13.Mst是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它总是在CCTGAGG的碱基序列中切断DNA。下图显示用Mst处理后的突变型血红蛋白基因片段。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发生基因突变,使某一处CCTGAGG突变为CCTGTG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Mst 1I酶进行基因诊断,该过程是在细胞外进行的B将Mst酶用于基因诊断,若产生四个DNA片段,则血红蛋白基因是正常的C在起初的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有4个CCTGAGG序列D镰刀型细胞
14、贫血症患者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Mst酶的识别序列【答案】C【解析】:基因诊断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法(即DNA探针法):首先提取受体细胞中的DNA,然后高温解成单链,再与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杂交;该过程是只能在细胞外进行的。图示显示Mst处理后的突变型血红蛋白基因片段有3段,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比异常的多了一个Mst的识别序列,若用Mst酶进行基因诊断,会多出1个DNA片段,说明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有3个CCTGAGG序列。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DNA,更谈不上有Mst酶的识别序列。1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
15、育种都用到了基因重组这一原理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还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无籽西瓜的“无籽”是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原因是无籽西瓜无籽,不能产生后代【答案】D【解析】:人工诱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而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且多数是有害的,人工诱变大多数情况下的突变体都不会是优良性状。单倍体育种,如花药离体培养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无籽西瓜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15. 下列有关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杂交育种中,F1自交后代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C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诱变育种可以定向的把多个品种的优
16、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获得新的品种【答案】 ABC【解析】诱变育种是不定向的,D错误。16现有甲、乙两物种的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寒冷的条件下种植。若想培育出高产、耐寒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可能不可行的是( )A先杂交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纯种的目标植株B将乙种植株耐寒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根尖中,可培育出目标植株C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乙种植株以获得满足要求的目标植株D诱导两种植株的愈伤组织细胞融合并培育成幼苗 【答案】A【解析】:甲乙是两物种,远缘杂交不亲和,两者不可杂交产生后代,根本无
17、法获取其花药。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一个物种具有被转入基因的特点,同时也不失自己的特点。花粉是单倍体,具有两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花粉融合其实可以看作是细胞杂交,杂交后的细胞具有两物种的特性,用组织培养技术就可以培养出符合条件的植株。1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B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一样的C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脱毒草莓D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答案】BC【解析】:诱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而杂交只能形成新的基因型,A错;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B正确;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脱毒草莓,C正确;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
18、组,D错。18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基因型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答案】C【解析】: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主要是由于多倍体西瓜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染色体分裂不正常引起的。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
19、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基因型AaBb的植物自交,F2共有9种基因型:9:6:1、12::3:1、9:3::4,当子代分离比为9:6:1和9:3::4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为7/16;而当子代分离比为12::3:1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为4/16。八倍体经花药离体培养后所得单倍体植株仍有四个染色体组,不会出现联会紊乱,所以可育。19下图表示AaBb的水稻单倍体育种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过程可以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 B过程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均发生
20、变化 C培养出的二倍体水稻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均为AABB D图中培养出的试管苗高度不育【答案】B【解析】:过程是脱分化过程,指花药细胞经过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的过程。过程是再分化过程,该过程伴随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可以发生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图示花粉的基因型为AB,其单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诱导培养出的二倍体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 。AaBb的水稻花药离体培养的试管苗细胞只含一组染色体组,高度不育。20.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隔离是新
21、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B.C.D.【答案】B【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和物种两个概念的含义及范围都不同,物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物种形成的方式。21下列有关遗传变异进化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一定能够自由组合B生物基因频率改变就一定形成新物种CDNA连接酶和限制性内切酶都能作用于磷酯二酯键D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答案】C【解析】:只有位于不同对同源
22、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才能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生物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生殖隔离的产生才是判断是否产生新物种的标准。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它可能是线粒体遗传病,也可能多个致病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22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和黑麦(2N=14)杂交获得杂种幼苗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据此可推断出( ) A小黑麦是普通小麦与黑麦共同进化的产物 B小黑麦的产生没有改变生物基因库的数量和基因频率 C小黑麦是新物种,其单倍体不可育
23、 D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八倍体小黑麦是由六倍体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黑麦在人工控制下通过染色体数加倍途径合成的新物种。小黑麦的单倍体植株仍有四个染色体组,不会出现联会紊乱,可育。自然状态下,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二者存在生殖隔离。23.下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原种与小鼠新种可组成一个种群 B.X表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Y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D.Z表示地理隔离,能阻断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导致新物种产生【答案】 C【解析】:题干中的“X、Y、Z表
24、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从图中分析可知,X、Y、Z分别表示遗传与变异,自然选择,生殖隔离。小鼠原种与新种是两个物种了,不能组成一个种群,A选项错。遗传与变异不只包含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这两项内容,还包括基因重组,故B选项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选项正确。Z表示生殖隔离,D选项错误。24.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 B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
25、因型 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进化为新的物种 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都少于隐性基因【答案】C【解析】:生物对环境是否适应是一种性状表现,故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冈型。当隐性基因不利时,自然选择仅对隐性纯合体起作用,对杂合子不起作用;但显性基因不利时,自然选择对显性纯合体和杂合子均起作用。所以,甲、乙分 别为自然选择显性基因不利时和以隐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正是这个原因,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都少于隐性基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5.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错误的认识是( )A它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定、补充与完善而形成的科学理论B种群共用一个基
26、因库,它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种群密度的变化对其基因频率的改变无影响作用D“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答案】B【解析】: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种群都具有其独特的基因库。种群越大,基因库也越大;反之,种群越小基因库也越小。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包括: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2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C生物的有利变异决定其进化的方向 D进化过程一定发生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答案】D【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形成物种的最
27、终途径之一,地理隔离只是可能到达生殖隔离的一条途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适中生存,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具有优良性状的基因的个体也越来越多,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使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27.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细
28、菌中原本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变个体,接触青霉素后,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存活下来了,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青霉素选择出了抗药突变个体,而不是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突变个体。二、非选择题28.(8分)下图为某一家族的部分遗传系谱图,甲、乙两病分别由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病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4基因型为; -7的基因型为。(2)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若= 3 * ROMAN-8与-9近亲结婚,则生育的子女中正常的几率是,两病都患的几率是。(3)若-8与-9婚后生下一对双胞胎(IV-11与IV-12),则他们同时患有甲病的
29、概率是。【答案】(1)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AaXBXb(2)近亲结婚会使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1/2 1/12(3)1/9【解析】:(1)从3和4生8或5和6生10的情况分析可知,甲为常隐;从5、6生9的情况以及题干中的说明,可知乙为X隐;8患甲病可知4为Aa,2患乙病可知4为XBXb,-4的基因型为AaXBXb;8患甲病,可知3和4为Aa,7可能AA或Aa,7不患乙病应为XBY,-7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2)近亲的双方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婚配会使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从甲病分析,8是甲病患者,基因型为aa,9的基因型为1/
30、3AA,2/3Aa,后代中2/3正常,1/3患甲病;从乙病分析,8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9是乙病患者,基因型为XbY,后代中3/4正常,1/4患乙病;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正常的几率为2/33/41/2;两病都患的几率是1/31/41/12。(3)从图可知11与12为异卵双胞胎,因此同时患甲病的几率为1/31/31/9。29.(10分)某科学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前后的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为XY型)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的突变雄株。经检测,该突变植株的突变性状由某条染色体上的个基因突变产生(相关基因用A、a表示)。在事故前,这种突变类型的植株
31、并不存在。请回答:(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原因是。(2)A与a的本质区别是 。若要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基本思路是:选择与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数量足够多),并计算Q和P值(如下表所示) (3)结果预测与结论如果Q和P值分别为1、0,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如果Q和P值分别为0、1,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如果Q和P值为0、0,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如果Q和P值分别为1/2、1/2,则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性。【答案】29.(10分)(1)生长旺盛的部位细胞DNA复制旺盛 (2)碱基序列不同 突变雄株
32、野生雌株(3)X 显 X 隐 常 显【解析】:(1)生长旺盛的部位细胞DNA复制旺盛,易发生基因突变。(2)突变产生等位基因本质上的区别是碱基对序列不同。基因突变显隐性及其位置有四种情况:Aa的隐性突变(位于X或常染色体上两种),aA的显性突变(位于X或常染色体上两种)。一般性状由成对基因控制,题目中雄株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说明突变型为显性性状,该雄株为杂合体。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Y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野生型(雌)突变型(雄)。(3)根据伴性遗传的性状符合交叉遗传特点。隐性母本的隐性性状可传递给子代中
33、的雄性个体,显性父本的显性性状,可传递给子代的雌性个体。一个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可判断为显性突变,突变型为显性性状。野生型雌株与突变型雄鼠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株都是野生型,雌株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雄性个体相关联,则在Y染色体上。发生显性突变的实验预期:若后代雌株均为野生型,雄株均为突变型,则说明突变基因在Y染色体上:即:Xa Xa XaYAXaXa:XaYA=0:1。若后代雌株均为突变型,雄株均为野生型,则说明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即:Xa XaXaYXAXa:XaY=1:1。若后代雌雄个体均既有野生型又有
34、突变型,则说明突变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即:aaAaAa:aa=1:1。发生隐性突变的实验预期:若后代雌雄株均为野生型,则说明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即:XA XA XaYXAXa:XAY=0:0。30.(10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由品种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其原理是此过程中会出现。应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代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是因为。(2)若经过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有株。基因型为Aab
35、b的植株经过过程,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过程常采用技术得到Ab个体。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的优势是。(4)过程育种方式是,与过程比较,过程方法的明显优势是。【答案】:【解析】:AABB、aabb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过程称为杂交育种,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选种的起点。经过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 552株,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理论上占总数的1/16,为97株。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由AaBb得到Ab个体。与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过程为基因工程育种, 过程诱变育种,该图所涉及的育种方法中,性状最具预见性
36、的是基因工程育种,最不具预见性的是诱变育种,因为基因突变不仅频率低而且变异是不定向的。31.(13分)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条染色体。(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
37、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答案】:【解析】:(1)体细胞含5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生物,一个染色体组有28条染色体。(2)由于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是实现基因的位置改变,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了杂交育种方法,限性斑纹雌蚕的号染色体有2个a基因,W性染色体上有1个A基因,基因型为aaZWA。(3)略。32.(10分)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从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来分析,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会患的遗传病是,该类遗传病可通过对患者的进行检查而确诊。 (2)“眼耳肾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其遗传有明显的选择性
38、,即:母亲患病,子女都可能患病,而父亲患病则只有女儿患病。据此可以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人群中男女患病的情况是。(3)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回答问题。 根据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2分)。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 (2 分)。【答案 】34(10分)(1)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2)伴X显性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3)第一组和
39、第三组无纹、绿色A基因纯合致死(2分)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2分)【解析】:(1)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指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和形态结构畸变,可以发于每一条染色体上。患者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可通过对患者的染色体组型进行检查和确诊。(2)父亲只有女儿患病,所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患病,子女都可能患病,此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3)第一组黄色无纹鸟自由交配,子代表现性状无纹:有纹3:1,知无纹为显性;第三组的绿色有纹鸟自由交配,子代表现性状绿色:黄色2:1,知致死基因型为AA,控制绿色,且绿色为显性。第二组中黄色无纹与一绿色有纹作亲本交配,子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l:1
40、,该双亲的交配属于测交类型,子代绿色无纹基因型为AaBb,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应为 9/16 A_B_,3/16A_bb,3/16aaB_,1/16aabb。也就是双显:单显:单显:双隐的比例应为9:3:3:1。但因AA显性纯合致死,故致死的基因型应为,双显中的1AABB、2AABb,单显中的1AAbb。故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有纹黄色有纹=6321。33.(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
41、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人群中的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调查人数为一万人)。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2)马尔芬氏综合征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小组同学对某一患马尔芬氏综合征的女性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根据上表绘制该家庭遗传系谱图。通过遗传图解分析可知马尔芬氏综合征的遗传方式是。(3)已知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但不知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部分同学采用遗传系谱分析的方法;请你另外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调查方案:寻找若干个患该遗传病的家庭进行调查;统计各代患
42、者的性别比例。调查结果及预测:;(2分 );(2分 );(2分 )【答案】:【解析】:(1)根据题中数据,可知甲病男患者的人数是2796285人,女患者的人数是2812283,男女患病率基本相等,为常染色体遗传病。而乙病中男患者人数是2506256人,女患者人数是18人,男女患病率明显不等,且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 (2) 某一患马尔芬氏综合征的女性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后,发现由一对患病夫妇可以生出正常儿女,可以看出该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3)欲确定遗传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通过调查结果分析:第一,若该病在代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第二,若患者无性别
43、差异,男女患病概率相当,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第三,若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病概率相差很大,则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若系谱中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系谱中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系谱中患者都是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34(12分)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_。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现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实验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人教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认识时间》 |人教新课标
- 大班寒假安全教案:防火灾
- 买衣服(学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20.2 电生磁
-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7.6 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人教新课标
- 《认识图形(一)》(说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习共同体 第2章物态变化2.5水循环学案
- 远程教育成果总结
- 《复活(节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 DB11T 583-2022 扣件式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 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高级经济实务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 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案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赣科版教学设计合集
- 第四单元检测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公司股权转让中介的协议范本
- 体育二年级上册 安全地进行游戏(教案)
- DB34T∕ 3177-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
- 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