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教堂_第1页
欧洲中世纪教堂_第2页
欧洲中世纪教堂_第3页
欧洲中世纪教堂_第4页
欧洲中世纪教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早出现的一种叫“罗马式”,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较后一种称为“哥特式”,它的形式比“罗马式”轻巧而更富于装饰意味,采用很多矢状卷的构造和尖塔式的装饰,以其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控制人们的精神感情。 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中世纪教堂的装饰美术是基督教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堂的内部布置有大量的宣传基督教教义的装饰壁画、窗玻璃画、浮雕和圆雕。其共同点是:内容全部是圣经故事和人物用以宣传教义、规劝世人服从神权和容忍上帝对现实世界

2、的一切安排,做一个顺从的“上帝的奴仆”,实际上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仆。 从其形式来看,人物形象是超现实人世的、实际上是解释教义的一种精神符号,表情没有人性,显得呆板僵化,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的圣者气息,在人物神态上有一种静穆的神秘感,有的形象夸张到令人感到恐怖,众多的这类形象布置在教堂内外,从四面八方造成一种令人震慑的非人间的世界。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这一切更增加了教堂内部的光怪陆离和神秘恐怖,非尘世的特殊效果,达到了基督教征服人心的目的。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自公元1096年开始

3、的十字军东侵,使欧洲兴起宗教的热潮,封建主对宗教的狂热达到如醉如痴境地,他们全力为自己领地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而这个时期的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成为与教堂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因此在美术史上统称为“罗马式”。、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久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

4、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都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久久建筑罗马式时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但又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这是因为“蛮族”艺术掺入的影响。这些被变形的形象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产生一种阴郁和怪异感,具有解释教义的意义,体现中世纪人的世界观。 公元12世纪罗马式建筑样式遍及全欧洲,但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又有其独特的表现。在法国有各种地方学派;德国以形式质朴为特色;英国和西班牙都是接近法国罗马式的;意大利的罗马式发展对西欧建筑样式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久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

5、,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哥特”是指野蛮人,哥特艺术是野蛮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 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特”(野蛮)了。 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哥特式有人专指建筑,哥特式雕刻最初附属于建筑,公元13世纪后与建筑分离;哥特式绘画巅峰在公元1415世纪。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其次是形

6、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如果说罗马式以其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形式上带有复古继承传统的意味,那么哥特式则以蛮族的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

7、造成一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有人说罗马建筑是地上的宫殿,哥特建筑则是天堂里的神宫。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久 从审美的层面看,罗马式建筑较宽大雄浑,但显得闭关自守,而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人们会发现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久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

8、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靠光线的穿透而生艳,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体逐渐丰满起来,衣褶也随之有了结构的变化,使人感到衣服里面是实在的人体。 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似,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了。哥特式建筑上多采用圆雕和接近圆雕的高浮雕。哥特式艺术接近生活和写实,遍布欧洲,因此也称国际哥特式风格。晚期的哥特式艺术已明显孕育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

9、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 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圣索菲亚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 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 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 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 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 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隆之下,与柱之间,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显得轻巧凌空。 教堂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

10、嵌画。圣玛丽亚鲜花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 年由阿尔诺沃迪卡姆比奥在原先的佛罗蒂诺大教堂的基址上兴建,年才最后完工。 这座教堂大圆顶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圆顶,是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的杰作,设计并建造于年到年间,这位巨匠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於拱架,而是用了一种新颖的相连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 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 教堂的外立面到1587年仍未完成,为完成这一工程,举办了多次竞赛招标,约三个世纪后才于1871年选中建筑师埃米利奥德法布里的方案,于年竣工,用的是卡拉拉的白色大理石、普拉托的绿色大理石和玛雷玛的粉红色大理石,整

11、座建筑显得十分精美。十九世纪纯白绿顶教堂,外型宏伟飘逸是首都最瞩目地标志。 建筑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典范。 于1852年依据CLEngel设计完成。 大教堂高出海平面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便能看见,使之成为赫尔辛基的象征。杰洛尼莫许修道院杰洛尼莫许修道院位于太加斯河岸的杰洛尼莫许修道院1980年已获联合国宣布为重要世界遗产,是最能代表海权时代葡萄牙荣景的建筑物,结合哥德式及文艺复兴建筑特色并加入所谓的曼纽尔风格而成。从大门往右边走可看到亨利王子与基督十二门徒的雕塑,修道院的两翼则分别是着名诗人卡莫艾斯与探险家维斯科达加玛的坟墓。 修道院内部八角形回廊则有雕工精细的石雕,中庭是漂亮大方的玫瑰花园。巴

12、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座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 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 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 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

13、位。 “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 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 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 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 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 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

14、,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乌斯宾斯基圣母升天大教堂由农奴建筑师多罗菲米亚基舍夫于1698年建造的。 教堂从各个方面被一个两层高饰有金丝镶嵌石头的周围廊环绕,创造出一种明亮的效果。 带有5个优美圆顶的教堂就建于这个不同寻常看似毫无重量的基座之上的,沙皇登基与加冕等重大活动在此进行。米兰主教教堂米兰主教教堂 (piazza del duomo) 米兰市中心的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世界最华丽的教堂之一,规模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米兰的象征,被马克吐温称赞为“大理石的诗”。 1386年开始兴建,各国工程师纷纷设计方案,1500年最后完工。 虽经多人之手,但始终保持了“装饰性哥特式”的风格。 教堂建成后,内部又陆续增建了不少附属物,直到世纪末才最后定型。 教堂大门内的日晷是年建造的,阳光自堂顶射入时,随着地球的旋转,阳光的移动,一年四季均可准确指出每天的中午时刻。圣家赎罪堂圣家赎罪堂又名神圣家族大教堂,是由西班牙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高迪设计的,无论你身处巴塞罗那的哪一方,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它。 这座教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