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纳税评价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_第1页
行业纳税评价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_第2页
行业纳税评价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_第3页
行业纳税评价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_第4页
行业纳税评价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目录 TOC o 1-5 h z 前言4.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纳税评估模型概述 .5.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11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纳税评估方法及常用模型.17第四章重点行业模型及典型案例 320512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320512农副产品收购业纳税评估模型 470600(A)煤炭开采业纳税评估模型 580600(B) 煤炭洗选业纳

2、税评估模型 720810 铁矿采选业纳税评估模型 890810氧化球团冶炼行业评估模型 980910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纳税评估模型 1041010 土砂石开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151310谷物磨制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 1341331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501370脱水蔬菜加工业纳税评估模型 1651391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业纳纳税评估模型 1791410 焙烤食品制造业评估模型 1891440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评估模型 1991450 罐头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091521 白酒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2171522 啤酒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2321524 葡萄酒制造业纳税评估

3、模型 2431530 软饮料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521532罐装饮用水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2581540精制茶加工业纳税评估模型 2641620卷烟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2721711纺织业一一棉纺织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 2851712棉、化纤印染精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2961722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行业(尾毛加工) 3061741绿丝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 3131751家纺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3241810纺织服装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3331910皮革糅制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3541921皮鞋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3621923 皮箱、包(袋)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3722011木材加工

4、纳税评估模型 3802221涂布白板纸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3932230纸制品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4132310印刷业纳税评估模型4222440木制玩具生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 426251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4392520焦化行业纳税评估模型4542611碳酸钙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4742612纯碱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4892612氯碱生产行业 5042613碳酸钙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5272653缝纫机生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5412660电石生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5582662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专项化学用品制造业 5662710化学药品原药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57927

5、40中成药制造纳税评估模型5892820合成纤维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5982911车辆、飞机及工程机械轮胎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6082940再生橡胶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6213010塑料薄膜(塑料袋)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6293111水泥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6373121水泥制品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6573131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 6693149玻璃制品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6833153陶瓷制品纳税评估模型 6903169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业 7093169耐火材料制品制造行业(电熔镁砂制造) 7193169高炉陶瓷杯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736320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6、纳税评估模型 7503210炼铁行业纳税评估模型7783220炼钢行业纳税评估模型7893230钢压延加工(不锈钢)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7903240铁合金(硅铁)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8123311粗铜冶炼行业纳税评估模型8243316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8333411金属结构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8463500通用设备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8533541泵加工纳税评估模型 8623544摩托车缸体铸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8793551轴承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 8853576包装机械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8983591钢铁铸件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9133625模具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930

7、3641造纸专用设备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9393726汽车维修行业纳税评估模型9453731摩托车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9573921变电器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9863931电线电缆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9983972节能灯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0174217地毯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0304300金属(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处理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0354411火力发电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0664412水力发电行业纳税模型 10784420 电力供应业纳税评估模型 1087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纳税评估模型 10974700建筑业纳税评估方法模型 11075220公路货物运输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8、 11286210软件行业纳税评估 11416300批发业纳税评估模型 11576350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纳税评估模型 .1.1706361煤炭及制品批发业纳税评估模型 .1.1836500零售业纳税评估模型 11936534钟表、眼镜零售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2066551药品零售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2176561汽车零售纳税评估模型 12246710正餐服务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2386820农村信用合社行业评估模型 12647000保险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3277210房地产开发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3337440广告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 13668280摄影扩印服务业纳税评估模型 13769

9、210网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399、人 刖 百为建立面向税源对象、高效率、高质量的新税收管理模式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实现“全面评估数据、精确有效审计、实时监控税源”的目标,近年来全国各级税 务机关紧紧按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良性互动 机制的要求,在纳税评估工作中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纳税评估的有效途径和方 法,以期通过应用纳税评估模型全面分析纳税人数据,做到先发现问题再采取精确 行动,将对守法诚信的纳税人更加公平,降低了纳税遵从成本,有效打击了涉税犯 罪,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税务部门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从非专业 化向专业化的转化,从而实现纳税评估手段

10、专业化和向信息管税思路的转变。为此, 总局近期总结各地纳税评估工作中的成熟评估经验和评估方法及模型,包括164个国民经济行业的40僚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及500多个案例,建立起重点典型行业的纳税 评估模型,达到税源管理提供便捷的途径,起到给基层一线纳税评估人员学习和借 鉴的作用。本专题旨在通过对行业特点的分析、纳税人各类信息的掌握和评估分析方法多 视角阐述评估模型的适用,具模型案例均来自基层一线,通过整理、加工、提炼、 汇集,为纳税评估工作找到切入点或突破点,体现其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 可借鉴性,希望能起到举一反三,不断提高基层一线评估人员的实战能力。由于编写工作量大、时间短,加之编写人员水

11、平有限,有不足和欠妥之处恳请 指正。第一章纳税评估模型概述税收征管工作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以中报纳税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风险管理,规范执法,优化服务,促进遵从”必将成为一种新的税收 征管模式。在纳税人依法自行申报纳税,明确征纳责任的前提下,以信息化为支撑, 建立全面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纳税遵从度进行分类分级风险识别,根据风险等 级高低合理配置征管资源,以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对自愿遵从 的纳税人继续予以优质服务;对具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愿,但需要帮助的纳税人实 行针对性服务;对不愿意主动遵从的纳税人,优化服务并加强预防管理;对刻意不 遵从的纳税人,进行重点执法打

12、击。降低纳税人自愿遵从成本,提高不遵从成本, 促进征纳合作互动,实现纳税人自我管理涉税事务,不断提高征管效能和纳税遵从 度。为建立面向税源对象、高效率、高质量的新税收征管模式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实现“全面评估数据、精确有效审计、实时监控税源”的目标,构建纳税评估模型 成为“以中报纳税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风险管理,规范执法,优化服务, 促进遵从”的有效工具。通过应用纳税评估模型全面分析纳税人数据,做到先发现问题再采取精确行 动,将对守法诚信的纳税人更加公平,降低了纳税遵从成本,而且有效打击了犯罪, 有利于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更将有力推动税务部门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 从非专业化向专

13、业化的转化。一、纳税评估模型的概念所谓模型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事物、现象、过程或系统的简化描述,或其部分 属性的模仿,并通过类比、抽象等手段定量地或定性地描述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模型研究将对象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的行为上对它 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不在于列举系统所有的事实和细节,而在于识别出有显著影响 的因素和相互关系,以便掌握本质的规律,推动系统良性发展。模型研究通常采用的典型技术是数据挖掘和案例推理。数据挖掘是指运用先进 的计算机技术和统一的数据库结构等自动化手段,运用神经网络程序、回归树等程 序,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实现了数据的深层次分析,以便发现有意义的模式或规

14、律, 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案例推理(Case2Based Reasoning, CBR理论强调这样的思想 人类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回忆过去积累下来的类似情况的处理 ,通过对过去类似情况 的处理,适当地修改来解决新的问题。过去的类似情况及其处理技术被称之为案例 过去的案例还可以用来评价新的问题及新问题的求解方案,并且对可能的错误进行预防,运用这一基本思想所进行的推理被称为CBRJ术。案例推理一般由检索(Retrieve )、复用(Reuse )、修正(Revise)、学习(Retain)四个主过程组成, 其核心思想是重用过去人们解决问题的经验解决新问题,即借用旧的事例或经验来 解决问题、评价解决方

15、案、解释异常情况或理解新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升监控税源能力,提高税收遵从水平,纳税评估引入了模型理论 和数据分析工具,从数量化、模型化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当前,搭建实用的行 业纳税评估模型已成为做好纳税评估工作的关键所在。纳税评估模型(Tax Assessing Model ,简称TAM就是税务机关运用科学的技 术和方法,对通过典型调查所采集的行业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进行筛选、整理、测 算、分析,归纳出行业纳税人的经营特点、经营规律,建立以行业指标和公认指标 峰值为税控预警指标的主控指标和辅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形成对 该行业纳税人进行评估分析的指导。一般情况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分析

16、,通过行业典型调查,掌握行业生产经营 规律,测算出各类指标的相关性,以实物流为主线,利用数学模型技术模拟企业生产运行实际情况,估算企业税基,根据估算税额和企业实际中报缴纳税额的差值及 差异率来筛选疑点对象。二、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意义正在建立的以税源管理为核心、以信息管税为依托的管理模式,其实现的主要 技术基础就是纳税评估模型,建立科学完整的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对强化税源管理有 着深刻的意义。(一)通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较多地采用了企业的物耗、能耗 等相对客观的生产经营数据,使税收管理从传统的查账管理向估算企业生产能力转 变,进一步核实了税基,提高了税务部门对现有税源和潜在税源的掌控

17、能力,使纳 税评估更加科学、严密、准确。(二)通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能充分展现行业经营特点,暴露 出行业税收违法的共性问题,便于各级税源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和找出各行业税收管 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剖析问题,及时整改,堵塞行业税收漏洞,规范 市场竞争秩序,增强税务管理的效能。(三)通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揭露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 数据指标的配比关系,使基层税收管理员可以简单便捷地以此作为丈量尺,推算出 企业的收入、成本和费用,迅速查找申报不足的管理对象,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加 强了纳税评估选案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四)通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促进纳税人提高财

18、务和税收核算 水平,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不断规范,提高税法遵从度,充分发挥纳税评估以评促管 的作用。(五)通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能够规范征收管理的体系,并对国家的税源进行摸底,对税收流失的可能性有所了解,进而可以帮助国家有效准确 预测财政收入的水平和宏观经济走向,为制定国家财政政策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三、国外纳税评估模型的通行做法与国际借鉴(一)国外纳税评估模型的通行做法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而国外发达国家(地区)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在这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做法。1、美国的纳税评估判别系统美国国内收入局(IRS)下属各级检查部负责纳税申报资料准确性、真实性的评 判工作

19、,首先由西弗吉尼亚州的计算中心自动对申报资料分类,然后通过筛选过程 (Tax Return Selection Processes)去核实纳税人是否正确,并以此估算其税款。具体由5种常用方法:(1)判别函数系统(Discriminant Function System , DIF):此为计算机实现 的模型系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选出最可能有不遵从行为的纳税人。DIF是由包括纳税申报表信息的成百上千变量的复杂计算机程序所组成的,美国国税局对所有纳税申报表打分,先由计算机筛选出10%勺高DIF分数的申报表,评定员根据申报资料的解释决定是否放过这些申报表,然后书面通知该纳税人被选为 稽查对象。(

20、2)纳税人遵从测度程序(Taxpayer Compliance MeasurementProgram, TCMP) 即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给出判别函数系统的参数估计值。国国税局计分标准的模型及参数经常调整,因而很难从几个指标中判别出哪些 纳税人易成为检查对象,纳税人很难弄虚作假。(3)资料完善程序(Document Perfection Program):通过此程序检查出申报 表填写计算错误,并通知纳税人IRS重新计算后的应纳税额。(4)信息匹配程序(Information-matching Program) :该程序通过和银行、 劳工委员会的相关资料与纳税申报表对比,检查遗漏和不正确的项目。(5

21、)特殊审计程序(Special Audit Program) : IRS运用由计算机和定期改变 的手工选择标准而设计的很多特殊审计程序,比如针对退税额、所申报扣除额、调 整后的毛所得等的特殊审计程序,旨在纳税评估的有效性、公平性和权威性。2、澳大利亚的纳税风险评估澳大利亚纳税评估机构和稽查机构分设,以维多利亚州税务局为例,总共 400 人的队伍,除70人从事税务稽查、160人从事电话服务以及信息处理、60人从事内部 管理以外,其他110人都从事纳税评估工作。澳大利亚国税局(ATO)认为纳税人实行自行申报、自行审核后,效率提高的同 时风险也增大了,因此必须对纳税人资料进行分析,重点是纳税风险评估

22、,主要有 以下过程:(1)收集整理纳税人的信息。信息来源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信息主要是 税务人员甄别后的举报和银行、海关、移民局、证券市场信息,以及外部商用数据 库(该数据库能提供澳大利亚1000户企业、母公司的财务等多方面信息)。内部数据 主要是税务当局数据信息库,包括纳税人申报资料、历史评估资料、审计资料等。 这些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供评估人员调用。(2)分析信息。ATO勺纳税评估人员将采集的内、外部信息输入由专家设定的 标准模型中,自动生成评估报告,主要有财务分析、欠税情况分析、征收情况分析、 营业行为报表等,然后根据个人分析和经验修正,得出公平、合理、权威的结论。(3)纳税

23、风险的判定与对策。把纳税人(企业)按风险大小分级,实行区别管 理。对遵从度高的纳税人主要是自我管理、自行评估策略,税务机关只是简单的监 督与观察,而对于抵触税法、遵从度较低的纳税人的管理具有强制性,通常采用纳 税审计和移送法办的措施。AT3评估结果确定后会以面谈、电话或信函方式给纳税人一个解释的机会, 以达到节约时间、增加政府执法透明度、改善征纳关系的目的。如果纳税人解释不 清或解释不能让评估人员满意,则进入实地审计程序,并将结果和纳税评估资料录 入数据库。3、新加坡的评税规程新加坡是典型的实行专门纳税评估制度的国家。新加坡当前的评税管理工作主 要依托计算机系统进行,评税的依据是评税人员通过各

24、种渠道搜集的情报信息以及 纳税人申报表中提供的信息。新加坡法律规定,税务局有权向纳税人调查,纳税人 必须无条件配合,社会各界也有配合税务局调查的义务。明确、有力的法律依据, 为税务机关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提供了有力支持。收集信息之后,纳税评估 部门将对已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评估纳税人的纳税情况。新加坡税务局使用的评税方法主要为核对法和财务分析法。核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即评估人员依据掌握的信息,以函件或面谈的形式, 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内容进行核对,是评税工作中的核心方法。使用核对法的重要 原则是,纳税人的支出通常会据实列支,且相当部分的支出资料是从相关部门调取 的,但可能隐匿收入,因

25、此通过支出可以核对出关联方可能隐匿的收入。在采用财务分析法时,评估人员根据已掌握的各行业财务指标的标准值即平均 值,通过财务分析的方法找出偏离标准值的个体,通过函调和面谈的方式来核定其 应纳税额。(二)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价值1、借助社会力量,搜集、整理各方面涉税信息,为纳税评估模型提供大量的 可供分析的相关信息。如澳大利亚的税收数据处理实现全国集中,税收数据中心除了通过信息共享、 信息交换取得涉税信息(如从第三方机构一一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年金机构等) 外,还通过建立税务档案号码(TIN)制度和税务审计制度对税源进行控制。澳大利 亚法律规定,每个自然人身份的纳税人必须向税务机关申请税务档案号码

26、,纳税人 获得税务机关发给的号码后,方可办理有关事项。如:纳税人中报纳税,申请办理 退税,到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到有关部门领取津贴,甚至求职时都要提供税务 档案号码。如果市场参与者的每次交易行为都被记录,并可以提供给其他参与者,那么失 信行为会因机会成本过高而避免,整个社会交易成本将大大减少。我国市场经济还 不完善,信用意识缺乏,现金交易猖獗,税收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因而良好的社会 信用体系是有效纳税评估的重要基础,纳税评估工作将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 多部门和全社会的协调和合作。2、国外纳税评估模型必须以计算机应用为依托,以信息化手段作为技术保障。目前,美国联邦税收收入约有82溢通过计算机

27、系统征收上来的。纳税人自行中 报后,税务计算中心通过程序自动对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分类、编码、审核和 信息汇总,并根据从第三方所获取的信息,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实施自动审核。在美 国,大约有90犯上的案件是通过计算机分析筛选出来的。而建立纳税评估模型本身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靠科技手段,广泛采集 各方面的信息。我国在现有的征管、申报资料的基础上,要重视企业的会计资料信 息,进一步拓展资料的占有领域;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积极开发应用软件 系统,加强与工商、银行、政府等部门的横向联系,获取最新数据;充分考虑企业 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风险和资金投向等信息资料;随时掌握企业的经营动态信息, 了解结

28、算资金的变化情况,实现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全方位监控。第二章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一、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原则(一)建立纳税评估模型的基本原则税收风险管理与税收遵从理论是建立纳税评估模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所谓税收风险管理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旨在应对当前日 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 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也就是说,税收风险管理是提升税收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它由目标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评 价和修正5部分组成,其中,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是最主要的环节。所谓税收遵从(Tax compliance )

29、,是指纳税人依照税法的规定如实、准确、及 时地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包含及时申报、准确中报、按时缴纳三个基本要求。与 税收遵从相对应,税收不遵从是指不如实、不准确或不及时履行纳税义务。对税收 不遵从形成的原因进行分类和研究,是税收遵从的研究更具针对性。税收不遵从有 蓄意不遵从和非蓄意不遵从之分,前者是纳税人本身就不愿意遵从税法,后者是纳 税人愿意遵从税法,但由于计算错误导致纳税申报的结果不准确造成的不遵从。西 方学者把税收遵从与税收不遵从的行为做了分类,其中税收遵从行为包括防卫性遵 从、制度性遵从、自我服务性遵从、习惯性遵从、忠诚性遵从、代理性遵从和懒惰 性遵从;不遵从行为包括程序性不遵从、无知

30、性不遵从、懒惰性不遵从、象征性不 遵从、社会性不遵从、经纪人不遵从和习惯性不遵从。我国学者马国强在对我国纳 税义务人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时,将西方学者对决定税收遵从的因素较宽泛的表述进 行了符合中国“本土化”的解释,将税收遵从归结为防卫性、制度性和忠诚性遵从 三种类型;将不遵从划分为自私性、无知性和情感性不遵从三种。同时讨论了决定 税收遵从和不遵从的五个因素,即税收观念、税收知识、税收制度、税收程序、税 收处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正是依据税收风险管理与税收遵从理论,在对纳税人实施 评估时,对具体纳税人做出针对性分析,有的放矢制定税收管理目标和具体措施, 减少了税收流失,降低了税收成本,提高了税法遵

31、从度,增强了税收管理效能。(二)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具体原则1、数据来源的外部性原则建立纳税评估模型,通过税收机关内部的“一户式”存储的纳税人各类纳税信 息资料,进行同行业对比分析,固然有助于发现一些疑点和问题,但往往只能就账 面数据测算,如果企业数据错误,或者同行业都利用统一的方法避税,就很难发现问题。因此采集、掌握、运用外部数据来进一步测算企业真实的生产能力凸显重要。外部数据通常来源于三渠道:一者来源于日常管理所掌握的那贺岁人生产经营 实际情况,主要包括经营管理方式、生产经营规模、技术指标、生产标准、质量体 系、价格信息、人员变动、产销量、成本核算、费用、能耗、物耗等各类与纳税人 生产经营有

32、关的涉税信息。二者来源于上级税务机关发布的宏观税收分析数据、行 业税负监控数据、各类评估指标的预警值。三者来源于社会信息资源的交流平台, 实现与国地税之间以及税务机关与工商、公安、银行、海关、财政、统计、经贸等 外部职能机关的信息资源共享。2、行业推测的可比性原则首先在数量上,同行业纳税人应达到一定数量,如果在同一区域内同行业纳税 人只有一两户,就没有可比性。其次在时间上,同行业纳税人开工投产时间应该基 本接近,否则在生产工艺、设备、技术等方面差别很大,也不具备可比性。再次在 空间上,由于受地域因素的影响,不同地理位置的同行业可能差别很大,因此同行 业对比也建立在适当空间地域基础上,地域跨度越

33、大,可比性越小。最后在规模上, 同行业纳税人大小规模不同,其生产经营模式可能迥异,也就没有可比性。因此, 在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时,应充分考虑可比性。可比性越大,数据越有行业代表 性。因此从时间、空间、数量、规模等方面对同行业做一个标准鉴定,也很有必要。3、模型判断的动态性原则行业纳税评估遵循固定的模型,评估模型建立后,指标和数据应该是动态的, 需要经常进行维护,才能真正成为安全、简便、经济的技术手段。这是因为社会生 产经营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改进,价格不断 上下波动。因此建立纳税评估模型指标、数据定期采集、维护机制具有长远意义。 要善于不断从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化

34、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更新公式、指标和各项 数据。否则一成不变地固守模型加以运用,就会造成评估失真,无法作出合理性和 准确性判断,既可能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又可能给税务机关带来执法风险,无论是对企业还是税务机关都是不利的二、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要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一般包括行业总体情况及行业特点、行业生产经营流程、行 业税收风险控制点、行业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行业税收管理建议五个要素。(一)行业总体情况及行业特点。包括该行业的运行特征及发展趋势、行业市 场状况及财务效益情况、行业主要产品及产品分类、产量及品种结构变化情况、行 业主要内部控制机制等。(二)行业生产经营流程。包括按照不同的主要产品分类

35、、不同的技术设备、 不同的原材料对该行业的工艺流程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关键环节对企业、行业的投入产出的影响,对税收实现的影响等。(三)行业税收风险控制点。根据行业的经营特点,税收法规和管理的要求, 分析行业自我管理的能力及企业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总结和提炼日常征管中发现 的问题,如隐匿销售,延滞中报,列支运费与经营情况不配比,以及发票开具不规 范,根据日常管理中掌握的情况,揭示该行业的税收管理风险。(四)行业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建立分行业的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包括关 键性指标参数表及相应的指标计算公式等,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增强纳税评估的准确性,在现

36、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五)行业税收管理建议。根据行业特点、税收风险及相应的评估结果,对税 收征管工作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以达到“以评促管”的作用。三、纳税评估模型建立的一般程序纳税评估模型建立的一般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行业分类、典型剖析、模型推 导、模型验证及完善。(一)行业分类实行行业分类管理是按行业建立纳税评估模型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同类行业纳 税人涉及的经营内容、管理方式、行业标准、技术设备、物流渠道、核算方式、投 入产出比都基本相同。目前纳税评估实践中多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4754-2002)的行业分类标准对我国经济行业类型进行的分类。但是,该行 业分类标准对纳税评估

37、来说,分类的口径还是显得比较宽泛,会降低企业之间生产 经营信息的可比性。为了进一步满足纳税评估工作的需要,提高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可比性,需要 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的行业分类标准分类的基础上, 按照行业的规模大小、工艺流程异同、纳税信誉等级、财务核算健全与否等标准, 对行业进行适当细分与归类,一方面考虑同一大类中不同细类在具体评估中能否找 到相同的关键评估指标,科学合并细类,另一方面考虑能否通过不同的指标设定对 行业细类进行明确地区分,科学分解大类。(二)典型剖析典型剖析是在税源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 纳税人进行调查,通过深入剖析

38、,摸清行业特点,探索行业经营规律,寻找行业评 估切入点的过程。典型剖析一般由区县级(含)以上国税机关纳税评估管理部门指定的基层国税 部门负责实施,一般应包括案头分析、实地调查和行业剖析三个步骤。1、案头分析。要充分利用征管系统等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日常管理所掌握 的信息,围绕行业特点进行案头稽核分析。2、实地调查。在案头分析基础上,评估部门因信息不全,需要补充收集评估对 象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信息的,应进一步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最大限度 地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产品结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特别是能有效把握生产经营真实情况、最能反映实现税收的关键环节或最易出现问

39、题的环节,找准行业评估切入点。3、行业剖析。在案头稽核及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利用掌握的数据资料,通过组织分析交流,集思广益,深度挖掘行业的共性问题,形成相应的评估思路并初步 确定评估行业的关键性指标、基本方法和重点控制环节。(三)模型推导模型推导是区县级(含)以上国税机关纳税评估管理部门在典型剖析的基础上, 围绕已确定的关键性指标进一步采集部分企业的相关数据,完成行业评估指标的公 式分解和模型推算的过程。1、涉税信息采集分析。涉税信息采集是建立纳税评估模型的前提和基础,涉税 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时关系到纳税评估模型的有效和准确。对典型剖析中采集的 涉税信息归集分类、逐一分析,从企业生产经营、财

40、务核算的实际出发,确定与税 收关联性强的财务指标体系和行业公认标准,实行信息分类采集制度;对资源能源 消耗型企业,加强关键能耗数据采集,拓展第三方信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强 对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工时、工人数量、劳动生产率及设备生产能力等信息采集。 涉税信息采集工作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实为纳税评估模型工作发挥作用。2、评估分析指标确定及其峰值的测算。对行业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该行业具有 确定性的行业指标和公认指标。确定评估分析指标应按照以下原则:一是与企业生 产经营客观依存度较大,而且企业难以更改的因素,如可以从第三方查证的耗电量 等指标;二是根据可以量化的指标来测算该行业应该达到的符合实际的标准

41、值及变 动幅度值。峰值是借用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原义是在所考虑的时间间隔内,变化的电流、 电压或功率的最大瞬间值。纳税评估分析指标的峰值是为实现科学的涉税指标分析 而确立的参照依据,指经济指标波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它所参照的标准主要有行 业标准和历史标准。运用比较分析法、峰值分析法、变动率分析法、资金流控制法、 货物流控制法等方法可测算出个行业评估指标的峰值。3、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首先必须通过全面准确采集、 科学有效分析和监控行业指标,并结合纳税人的申报信息所产生的涉税指标,实现 行业指标和涉税指标的有机结合和互相制约,从而建立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纳税评 估指标体系,并紧

42、密结合计算机技术,以提高纳税评估工作的实际效能。行业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应包括以下内容:行业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经 营规律、行业标准以及评估思路、评估指标、评估数学模型、税控预警目标和其他 需要说明的问题。(四)模型验证及完善纳税评估模型建立后,将行业评估模型投入纳税评估实践中进行检验,根据评估 实际结果与预警值的比对,对评估模型中的缺陷反复进行修改,对相关的指标值不 断进行修正,验证纳税评估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纳税 评估模型,通过纳税评估数据模型的分析发现问题,指导日常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 并适时修订数据模型,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第三章纳税评估方法及常用模型一、税负对

43、比分析法(一)概念。税负对比分析法是通过企业税负与行业税负的对比,对税负异常的企业围绕关联指标展开分析,以发现企业税收问题的一种方法。(二)适用范围。税负对比分析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基本上对所有行业均可适用。(三)评估模型税负差异率=(企业税收负担率一行业税收负担率)+行业税收负担率x 100%(四)注意问题。税负对比分析属于综合分析法,影响因素较多,涉及销项和进项的方面。因此,用该法发现企业税负异常时,应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进行多角度分析。.运用投入产出、能耗测算等方法,推算企业的产品产量与企业的帐面产品产量, 如二者相差过大,则企业有可能隐瞒产量,少报销售收入等行为。.若用纳税评估软件推算销售额

44、异常, 则结合关联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审查 分析企业应收帐款、其它应收款、其它应付款等科目期末余板是否长期较大,且存 在长期上升趋势,根据平时掌握的企业销售回款率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其销售欠款 率是否正常,若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则说明企业可能有销售挂帐隐瞒销售收人、 隐瞒产量、销售不开发票等嫌疑。.、若用评估软件、投入产出法测算企业进项税和产量异常,则应结合有关疑点 进行综合分析。对企业的资产结构和存货结构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如工业企业原材 料库存长期占存货比例较大,且存在逐期上升趋势;商业企业库存商品占流动资金 比例长期较大,且库量逐期增大,甚至超出企业流动资金的数倍等,结合企业实际 情况分析

45、是否正常,若企业没有季节性购进、季节性生产或其它正常因素,则说明 企业可能有虚增库存,多列进项的嫌疑。(四)注意的问题.季节性因素。企业生产经营受季节的影响变化,本期进入销售淡季,造成应税 销售收入降低,同时,为销售旺季准备生产,购进货物大幅增加,造成购销失衡等;.政策性因素。出口企业本期出口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例突然增加,直接免抵 税额增加,应纳税额减少,税负降低;.价格因素。受市场竞争影响,企业经营的货物价格本期下降,增值额减少,税 负降低;.经营范围发生较大变化等特殊情况。二、投入产出法(一)概念投入产出,对企业而言是个效率指标。从广义上讲,企业的投入产出既包括货物 流的投入产出,也包括

46、资金流的投入产出,还包括人力的投入产出。从狭义上讲, 仅是指企业货物流的投人产出。这里使用的是狭义的概念,即投入产出法就是根据 企业评估期实际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等的数量,按照确定的投入产出比(定额)测算出企业评估期的产品产量,结合库存产品数量及产品销量、销售单价 测算分析纳税人实际产销量、销售收入,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二)适用范围投入产出法主要适用于产品相对较为单一的工业企业。由于测算、分析侧重的内容和角度不同,不同的行业适用的投入产出测算指标和模型不同,分析的方法也不 尽相同。按其侧重面的不同可分为原材料投入产出比、废料的产出及再利用率、单 位产品辅助材料(包装

47、物)耗用定额的分析等。(三)评估模型.评估指标:评估期投入产出比(单位产品定耗尸评估期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数 量+评估期产品数量.分析方法:若评估期投入产出比大于投入产出比(定额),则可推断被评企业可能不计、少 计收入或多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成本,应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期 间费用变动率及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等通用配比指标进一步 分析。(1)若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低于期间费用变动率,则可能不计、少计收入。评估期不计、少计产品产量=当期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数量+投入 产出比(定额)-当期产品产量不计、少计收入问题值=评估期不计、少计产品产量3评估期产

48、品销售单价应交增值税问题值=不计、少计U入问题值3适用税率(征收率)应交企业所得税问题值=(应纳税所得额+ 不计、少计收入问题值)3适用税率(征收率)-已交企业所得税税额(2)若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期间费用变动率基本同步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低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则可能多转材料成本。评估期多转材料数量=当期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数量-当期产品产量3投入产出比(定额)问题值=评估期多转材料数量3评估期材料单位成本3 (评估期产品销售数量一 评估期产品产量)3适用税率(征收率)(四)注意问题.注意测算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测算分析结果,必须深入调查,从企业仓库保管、库存明细账目、辅助材

49、料、包装物耗用等多方面印证、分析,查找线索;.注意模型中指标的计量单位,特殊情况下必须进行单位换算,以免出现错误;.对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收购等企业可利用该法关联分析收购发票开具的真 实性。三、能耗测算法(一)概念能耗测算法主要是根据纳税人评估期内水、电、煤、气、油等能源、动力的生产 耗用情况,利用单位产品能耗定额测算纳税人实际生产、销售数量,并与纳税人中 报信息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其中耗电、耗水等数据可从电力部门、自来水公司 等第三方取得核实,相对较为客观。(二)适用范围该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对账务核算不健全、材料耗用情况难以估算,但可从第三方取得客观能耗信息的小规模企业或个体工

50、商户同样适用。(三)评估模型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评估期生产能耗量+评估期单位产品能耗定额评估期测算产品销售数量 小估期期初库存产品数量+ 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评估 期期末库存数量评估期销售收入测算数=评估期测算产品销售数量3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3适用 税率(征收率)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3适用税率(征收率) 此法就是根据生产耗用的电力、水、煤、气等能量耗用定额指标,测算产品产量, 进而测算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与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企业纳税疑点和线 索的方法。(四)注意问题.正常的企业非生产性(办公照明、空调使用等)用电占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 记。但对差异额较

51、大的,应分析是否存在隐瞒产量少计销售收入的可能,是否存在 将电转售其他企业或用于非应税项目等少计其他业务收入或多抵进项情况;对需要 由电费推算用电量的,应考虑扣除企业缴纳的基本电费;.应加强同当地电业管理部门、自来水公司等单位的联系,核实企业用电、水量 等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利用金税工程中供电系统的抄税信息核实;.在实际分析中,应选取企业生产经营中最具客观实在性、企业不易人为改变、 不易隐瞒、便于收集、纳税评估可操作性强的指标。对能耗指标的分析应用,应充 分考虑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指标的运用不可生 搬硬套,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选用或增设辅助指标,确定科学、合理的

52、参考 系数,多个指标并用,便于发现问题和疑点。四、设备生产能力法(一)概念设备生产能力就是按照纳税人投入生产的单位设备生产能力,测算、分析纳税人的实际生产量,进而核实应税销售收入,并与纳税人申报信息对比、分析是否存在涉税问题的方法。设备生产能力是指主要生产设备在原料、动力和人员等正常运转下产出的能力。可分为设计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设计生产能力指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或引进的 设备,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验、认可的标准性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是指设备在 实际运转时的生产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有一 定出入。随着各个行业国标、强制性国标及行业管理标准的出台和完善,设备的实 际

53、生产能力越来越接近设计生产能力。(二)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特定的行业, 如造纸业、水泥制造业、微粉、发电等行业。 该方法与能耗测算法、投入产出法等分析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三)评估模型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评估期若干设备的日产量或时产量3评估期正常工作日或工作时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 量)3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3适用税率(征收率) 该方法通过设备生产能力、生产耗用的时间测算产品的生产量,进而测算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并与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涉税疑点和线索。(四)注意问题.设备生

54、产能力可从随机文件中得到。随机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合格证、装箱 单等。产品说明书对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设备生产能力较为重要;.实地查看时要注意正确区分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和生产能力;.设备生产能力一般有幅度,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掌握。五、设备生产周期法(一)概念设备生产周期法是指纳税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周期,结合设备或生产线开工情 况测算分析生产量,结合库存,核实其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然后与申报信息比对、 分析申报是否异常的方法。(二)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砖瓦制造、水泥制品制造等行业。由于设备生产周期主要考虑 时间因素,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往往与设备生产能力法结合使用。(三)评估模型评估

55、期测算产品产量=评估期生产的周期数3设备每一周期的生产能力或总容量评估期生产的周期数=评估期有效生产天数或小时数+设备运行一个周期的天数或小时数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3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3适用税率(征收率)该方法主要体现的是设备生产周期对纳税人产品产量的稳定影响。通过设备生产周期、设备的生产能力、容量等测算产品的生产量,进而测算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并与中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疑点和线索。(四)注意问题.该方法与设备生产能力法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该方法在运用中应考虑点火或开工时间、

56、非正常中断等影响生产周期的不确定 因素。如轮窑烧砖瓦时出现漏气,则生产周期变长;.应注意季节对生产周期的影响。六、工时(工资)耗用法(一)概念工时耗用法是指在单位产品耗用生产时间基本确定的前提下,按照纳税人在一定时期耗用工时总量,分析、测算该时期内的产品产量及销售数量或销售额,并与中 报信息对比分析的方法。工资耗用是生产耗用工时反映在货币上的金额表现。(二)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或者工资基本稳定,工资或工时记录完整、 核算规范的工业企业。由于工时在纳税人的账面不反映,不易于收集。工时往往反映在工资上。这部分 工资仅仅指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即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部分,可以在

57、会计 核算健全的纳税人账簿、凭证中直接反映。(三)评估模型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评估期生产人员工时总量(工资总额)或某一主要生产环节工时总量(工资总额)+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或者工资)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测算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3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3适用税率(征收率)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生产耗用的工时或者工资测算产品产量,进而测算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并与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纳税疑点和线索。(四)注意问题.企业的生产工时(工资)标准或者关键生产环节工时(工资)标准应相对稳定, 相关数据应易于收集和计算;.参考当地

58、同行业或规模、效益相近企业的生产工时(工资)标准,便于税企双 方工时(工资)标准的共同认可;.生产工时总量(工资总额)的所属期要与生产产品的所属期配比。七、保本经营测算法(又称费用倒挤法)(一)概念保本经营测算法又称费用倒挤法,是按照纳税人生产经营保本这一最基本要求, 根据其一定属期内的费用开支状况,倒挤出纳税人当期的最低保本销售收入,并以 此来分析、核实其中报信息是否真实的方法。(二)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不建账或建简易账的个体工商户及规模不大、财务核算不规范的小型企业。(三)评估模型最低保本销售收入=#估期的费用支出总额问题值=最低保本销售收入3适用税率(征收率)实际工作中,保本经营测算

59、法的操作计算比较简单,关键是要摸清纳税人费用开 支的真实情况。(四)注意问题.确定纳税人必不可少的费用支出项目,如房租、水电费、雇员工资、工商费、卫生费、品牌使用费、缴纳的地税税款以及其他必要的费用支出等;.合理确定纳税人费用支出额度和非生产经营收入,如确定纳税人的房租支出时,应参照同一地段其他纳税人的房租高低;在确定雇员工资时,不仅要参照当地 雇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还应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准确掌握雇工人数;在确 定纳税人其他费用开支时,还应摸清纳税人的家庭人员构成状况,有无其他收入来八、资金监控法(一)概念资金监控法就是通过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

60、帐款等资金核算科目的监控,分析其资金的流转状况,并以此评析纳 税人当期中报信息是否真实的方法。纳税人发出货物,应记销售收入的常用借方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长期投资等,而与之对应的贷方会计科目一般为“主营业务 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因此,将纳税人的上述资金类核算科目的借方发生 额与其相对应的会计科目贷方发生额相对比,就可以有效地分析、判断纳税人当期 申报的销售信息是否真实。(二)适用范围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和财务核算规范的小规模企业。(三)评估模型(当期应收账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应收票据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银行 存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现金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